东南亚宗教与社会发展研究

出版社:郑筱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16117781
作者:郑筱筠 编
页数:38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理论研究和经验表明,人类的需求包括三个层次:物质、精神和心灵。迄今天为止的发展理论和发展观大多以物质为中心,至多关注到人的精神层面的发展需求,对心灵的关注极少,一般认为那是宗教的事情,而没有把它与发展问题联系在一起。即使是自诩“以人为中心”的第三代发展观还是停留在关注人的外在和物质需求层面,以各种可测量的客观指数衡量“人的发展”(比如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理论家们试图关注人们精神需求,但也只是停留在低层次的需求,而没有提升到心灵的层面。因此,反思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对人类心灵需求关注的缺失对明确发展观重构的方向和理路至关重要。 (二)重构发展观和发展道路的方向和理路 在反思物质主义发展观的缺陷和弊端的基础上,政治家和学者纷纷提出了重构发展观的方向和理路。以下三种理论和观点最具颠覆性和批判性,笔者认为,它们代表着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希望。 1.后物质主义 实践证明物质主义的发展观并不能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因此,弱化物质性,强化精神和心灵境界的提升,追求人类心灵的宁静、和谐及由此产生的幸福感是重构发展观过程中值得思考的大方向和根本出路。在批判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是发展观重构的方向之一,并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 罗纳德·英格尔哈特认为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出现的两个标志事件是: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以经济增长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并不可取;以及1973年英国佛教经济学家舒马赫提出“小的即是美的”有关理论和观点。他较早关注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和人类幸福感的非物质性关联。1977年罗纳德·英格尔哈特在他的《悄悄的革命一一西方公众变化中的价值观和政治时尚》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后物质主义”概念和原则①,并对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相关问题进行长达30多年的跟踪研究。受到英格尔哈特等先驱学者的影响,冷战结束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从一种流行的民间社会思潮,成为大学和研究所的热门话题。英格尔哈特通过对世界几十个国家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不再与人们的幸福感直接相关,而在当今先进工业社会中,由于生产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人口的增长,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以及安全方面的保障导致人们已经不再担忧自身生存,人们将注意力从对于工业社会兴起至关重要的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等物质主义价值观转向生活质量、自我实现和政治自由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② 根据英格尔哈特的观点,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关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而非经济增长、追求公平正义、关注人权与公民自由,在生活质量方面重视精神需求而非物质享受,对人的解放理解为心灵的自由而非身体的解放。强调宗教信仰。英格尔哈特指出经济发展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关联,“繁荣时期的延长倾向于鼓励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传播;经济衰退倾向于起相反效果”。但他又指出,“在经济水平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流行之间并不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③这种经济现代化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后物质主义价值取向的模式,在发达工业国家非常普遍,但也不能否定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出现的其他路径。

内容概要

郑筱筠,女,博士,1969年8月出生,汉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青联社科联理事、全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文化》副主编、《中国宗教研究年鉴》执行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佛教、宗教慈善。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20余项、已经出版学术著作、编著9部,公开发表论文和撰写内部报告近百篇。学术代表作是《中国南传佛教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2012年版)。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第一编 宗教·东南亚·社会发展
宗教与东南亚区域社会发展
关注宗教与东南亚区域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
东南亚宗教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对外战略实施的影响
华侨华人宗教与民间外交研究
当代东南亚宗教现状、特点及发展战略
第二编 佛教·本土化·改革运动
近现代南传佛教教育的展现
从说一切有部的无诤法看阿罗汉的利他行
论析佛教第一次结集时比丘戒条的总数
论佛教与当代发展观的重构——以泰国为例
以社会为中心的思想性介入:佛使比丘与当代泰国的佛教改革运动
泰国北部佛教文化初探
对侨僧身份归属及其研究的思考——从转道法师被遗忘说起
前田惠学与东南亚佛教研究
第三编 伊斯兰教·道教·民间宗教
从漠视到重视: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伊斯兰党关系试析
东南亚伊斯兰教育现代化及影响——以印尼和马来西亚为例
论印尼恩鲁克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论道教在越南的传播方式
德教“十章八则”考原
神旨与人谋之间——新马地区德教会历史上的“丁未年事件”探讨
新加坡的“真空教”
第四编 华人宗教·东南亚社会
从中式寺庙看泰国华人的宗教信仰
青云亭华文碑铭与海外华人宗教信仰
民间信仰与华侨华人生存空间的构建及其意义转换
东南亚华人“祖神”崇拜的特征及社会功能
海外华人华侨宗亲组织及其与传统宗教的关系透视
第五编 跨境民族·宗教·区域文化
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原生性宗教的调适与互动——试析上座部佛教在云南的本土化路径
云南临沧市南传上座部佛教慈善事业现状及模式探索
贝叶经典籍对中国南传佛教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
东南亚视野下对“云南回族”的重新认识
景颇族基督教信仰在中缅边境的跨境交流与互动——基于陇川县广山村的个案研究
缅甸边境基督教发展及其对云南跨境民族的影响——基于历史、现实与理论的思考

编辑推荐

《东南亚宗教与社会发展研究》是中国宗教学界第一部研究东南亚宗教与区域社会发展的专论。《东南亚宗教与社会发展研究》以“东南亚宗教与区域社会发展”为主题,聚集国内外学界和宗教界专门研究东南亚宗教的学者,汇集了大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宗教与东南亚地区社会结构、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度探讨了宗教在当代东南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中的作用,以期为我国社会和文化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建议。《东南亚宗教与社会发展研究》由郑筱筠主编。

作者简介

《东南亚宗教与社会发展研究》以“东南亚宗教与区域社会发展”为主题,聚集国内外学界和宗教界专门研究东南亚宗教的学者,汇集了大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宗教与东南亚地区社会结构、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度探讨了宗教在当代东南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中的作用,以期为我国社会和文化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建议。《东南亚宗教与社会发展研究》由郑筱筠主编。


 东南亚宗教与社会发展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