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5-12-1
ISBN:9787509779103
作者:[日]杉山正明
页数:496页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88页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24页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92页

在罗斯的《诺夫哥罗德年代记》中1224年一条有如下的记载。
我等有罪,未知部族自东来。来者何人、自何处来、 以语何、人种何、信仰何,我等一概无知。然来者自称塔
耳塔罗 (Tartar)。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194页 - 蒙古的后裔们-黑暗的继承者大明帝国

“实话说,对于大元帝国来说,明朝是极不合格的继承者。蒙古时期,特别是忽必烈时期之后的许多遗产都毁在了大明帝国手里。而且,大明帝国还最终无意识地导致了世界史和人类史上的两大重大转变——东西方力量的逆转,以及西欧对东方世界的侵略。明朝这一政权,可谓是”倒退“的存在。
例如,尤其值得注目的是,蒙古时期的经济、货币系统以白银为基础,配合盐引、纸币等其他形式,规模浩大,成为近代西欧社会的先驱;而这一切到了对经济运行和货币管理一无所知的洪武政权手里,则开始急剧下滑,到最后只保留下来了一小部分。在贯通陆海的通商方面,由于明朝初期的政权似乎对商业、贸易较为反感,因此通商也受到了强烈压制而没落下来。相反,整个社会回到了接近物物交易的自然经济状态。
……这便是人类史上罕见的、及其膨胀的皇帝权力。围绕在独裁专制君王身边的宦官之祸,也为世界史上所罕见。……洪武帝曾亲手以万人为单位分五次对中央政府官僚的一家老小施以大屠杀。……将文化人、知识分子从世上彻底一扫而空。……在这样的政治、社会形势当中,明代前期人们的生活被黑暗所包围,在前后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任何著作及文人学者出现,这与蒙古时期的繁华截然相反,是一个荒芜的时代。(虽然到了16世纪后叶的明朝后期,反而呈现出一种恣意的兴盛景象,但那是由于当时出现的”经济全球化“现象——“新大陆”的白银流入所致)。
……在这期间,西欧却进一步提高了蒙古时期从东方学到的航海技术和火器技术。在15世纪初到16世纪初这仅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东方在“海洋时代”“海船和火炮”这一人类历史的巨大转变上大大落后于西方,直接导致了最后西欧“统治世界”。如果我们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明朝前期的极度封闭化政权招致了这一后果,大概也不为过。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119页 - 5、忽必烈夺权:蒙哥暴毙

从淮河下游的荆州南下扬州,继而剑指长江下游地区。
从后面的地图上看,此处的“荆州”应为“荆山”。荆山,在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位于皖北地区淮河之畔。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61页

乙未年籍 丙申分封1236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171页

第5行,“别Repost哥”是“别儿哥”之误。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37页

高昌回鹘的畏兀儿人 就是维吾尔?
根据知乎 回鹘(层隶属于突厥 又与唐一起灭突厥)后被黠戛斯人(就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吉尔吉斯人)所灭 分为三支 一支被灭 一支前往河西走廊后来的裕固族(最纯的突厥)一支迁往吐鲁番(高昌回鹘)各种混血 形成维吾尔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131页

1259 蒙古王族所在地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61页 - 2、征服世界的道路:重编华北

中小努力集团被归入更大的势力集团之中,各地的势力范围也发生了大幅的变动。
应为“中小势力集团”。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38页


哈喇子模是突厥系军事政权(1077年建立)
古儿王朝 现阿富汗地区
阿巴斯王朝 现巴格达地区 哈里发政权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154页

1258年2月巴格达没有经历战火便沧陷了, 市民和居民遭到了包围军队的
抢劫和掠夺。关于哈里发投降后的结局,有人说他被幽禁在塔
里饿死,也有人说他被卷进穂子里遭马蹄践踏而死,而第二种
是蒙古处死显贵人士的方法。
自此,延续了三十七代、五百年历史之久的阿拔斯王朝画
上了句号。被称为"平安之都"的巴格达随后陷入沉沧,虽
然在蒙古时期仍然作为都市得以存续,但已经失去了往昔的荣
光,在进入近现代之前一直无缘于历史舞台。
哈里发一族逃往埃及,随后,被马木留克王朝的苏丹拜巴
尔封为正统的哈里发,并在开罗建立了愧偏政权。然而,平淡 悠闲的哈里发虽然在维护马木留克政权的大义名分和正统性上
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除了活动范围所在的埃及和叙利亚,仅仅
得到了印度的德里苏丹国等一小部分地区的认可。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44页


西夏兴庆 即 银川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142 - 142

忽儿沙在得到旭烈兀的优待之后,决定前往大汗的宫廷 1257年,蒙哥在亲征南宋启程之前,并不希望伊斯玛仪派的
教主家族存续下来,因此拒绝了忽儿沙的谒见。失望的忽儿沙
在回程的路上被蒙古护卫军杀死了。 而留在伊朗的忽儿沙一
族,也在蒙哥的命令下被赶尽杀绝。不过据说有幸存者得以逃
出生天,而辦转过后在现在的印度留下古迹的阿遲汗,据说正
是其后裔。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149页

在伊朗的传统概念中,"伊朗之地"就意味着"从阿姆河到开罗",即从阿姆河到埃及的辽阔区域,几乎相当于整个古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土地。旭烈兀以"伊朗"为明确目标制
订了自己的行动计划。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33页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131页

是术木忽而 还是木木忽而?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87页

1096年,在罗马教皇乌尔巴诺二世的指示下,十字军向 圣地耶路撒冷发动了第一次东征。在东征途中,十字军消灭了
突厥塞尔柱王朝的部队,并于1099年打败了以埃及为据点的
法蒂玛王朝,占领了耶路撒冷。之后,耶路撒冷王国、埃德萨
伯国、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等十字军国家在叙利亚的地
中海沿岸建立起来。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171页

别儿哥 写成 别repost哥 可太行了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23页

然而,自从回偶汗国瓦解以后,蒙古高原便持续了长达约三个半世纪的分裂割据,没有一支力量能够统一蒙古高原。这也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状态。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61页

第二行 中小势力 竟然打成中小努力?!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55页 - 2、征服世界的道路:草原的首都

从城市规模上讲,窝阔台时代的哈拉和林都城并不算大。……哈拉和林的城市形状是一个南北较长的倒梯形——南北长约2500千米,东西宽约1500千米。
给校对跪了。。。。。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166页

1264年,蒙古帝国的纷争算是告一段落。这时,蒙古帝
国几乎有五个政治势力集团同时存在。
这五股势力分别是:东北地区为塔察儿率领的东方三王
族,蒙古本土和华北地区及其周边为大汗忽必烈及其直属势
力,中亚为阿鲁忽统领的察合台家族,西北欧亚大陆为拥护别
儿哥的术赤家族,西亚地区为旭烈兀领导的旭烈兀兀鲁思。其
中前两股势力无疑已经融为一体。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20页

向西亚和中东迁移的突厥人从根本上改变了
伊斯兰世界的版图,并先后建立了塞尔柱帝国、伽色尼王国、 花刺子模、马木留克王朝以及奧斯曼帝国等——他们强大事实力使这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在南亚,突厥人的伊斯兰政权掌控了印度北部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建立了古尔王朝、德里苏丹国(苏丹来源于阿拉
伯语和波斯语中的sultdn, 也有苏丹的地位、权利、王权、.政权,以及君主制、支配、统治等含义)等政权,直至莫卧儿帝国而终。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21页

有一部分契丹人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集结蒙古高原上的各 势力,迁移到中亚地区。在之后的1132年,横贯帕米尔高原东西的新契丹帝国成立了。 这个新的契丹帝国在历史上一般被称为 "Kara-Khitai", 不过这并不完全准确。其实契丹人的叫法是"Kara-Khitan (哈刺契丹)",意即"黑契丹"。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3页

成吉思汗族谱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74页

这片区域最后成为一个整体,而这一多重结构联合体的统
治者便是拔都一家的家主。其韓鲁朵随着季节变化在伏尔加柯
南北两畔时时移动。这一巨大的蒙古包在俄语中被称作 "30力OTaH opga", 意思是"黄金幹鲁朵",表示蒙古包力部被
裴饰为金黄色。在英文中有 "Golden Horde" 的说法,简化译
为日语即"金帳"①——这便是"金帐汗国"一称的由来。
术赤兀鲁思是世界上首个占有庞大西北欧亚地区的国家, 虽然以术赤一家的蒙古族为中心的关系图式逐渐减弱并丧失,
但它依旧维续了三百年。后来出现的俄罗斯帝国也是从它之中
诞生。从蒙古西征到术赤兀鲁思的一连串历史,都与西欧没有 太直接的联系,所以在今天西欧中心论的影响下往往被人忽视。尽管如此,这也是在世界史上真实存在的一段历史。r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191页 - 蒙古的后裔们-遗存于亚洲的四大帝国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漫长的蒙古解体及其后续发展时可以发现,虽然各个地区的强弱色彩不同,但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蒙古时期留下的痕迹还在延续。简单来说,之后的世界开始进入以欧洲为中心的“海洋时代”和“地球世界化”时代,巨大的转变正在慢慢发生。
……世界史上由大陆向海洋的这一转变,并非只是一次单纯的交替,而是在不断的重复交错中发展起来的。若是大胆地将这一变化予以总结,那么后蒙古时期的种种现状便直接成为连接近现代的一座桥梁,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蒙古的解体为很久以后的近现代打开了一扇大门。
……若是没有蒙古帝国,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四大帝国(大明帝国、奥斯曼帝国、莫卧儿王朝、俄罗斯帝国)。广义上来看,他们或许均是蒙古为世界留下的“遗产”。”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145页

在伊斯兰世界之中,与占多数的正统逊尼派相对,少数派 的什叶派认为,穆罕默德的堂弟、迎娶了穆罕默德女儿法蒂玛 的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是穆罕默德的继任者,是只有其子孙才能成为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的领导人。在什叶派当中, 有一支为"十二伊玛目派",另一支为"伊斯玛仪派"。伊斯 玛仪派在与其他派别展开激烈的对立斗争的同时,于10世纪初期,以埃及为中心成立了法蒂玛王朝(以穆罕默德女儿法 帝玛的名字命名),并建设了开罗城。
在突厥人蜂拥至中亚,塞尔柱王朝占领巴格达并以伊拉克 地区为中心绘制了巨大版图的11世纪中叶,伊朗有一位叫作哈桑·本·萨巴的人物度过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他途经伊斯法罕、大马士革来到开罗,用一年半的时间亲身投入伊斯玛仪派 的教学后,再次回到了信奉逊尼派的塞尔柱王朝统治下的伊朗。他在不断奔波传教之后,于1090年,定居在了厄尔布 士山脉深处的阿拉穆特城。
从那以后,哈桑·本·萨巴再也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但
他以阿拉穆特的岩石高山为根据地,在厄尔布尔士山脉一带建山城,并将传教区域延伸到伊朗东部的科希坦,以及伊朗 西南部的札格罗斯山脉,甚至还将山城建设到了遥远的西�
r———�
方--叙利亚。而面对塞尔柱王朝的打压和攻击,以著名的1092年宰相尼查姆•穆尔克暗杀事件为首,哈桑.本.萨巴 yw作"菲达伊"也就是"献身者"的刺客予以回应。
就这样,在独立山峰及巨大岩山这些天然要害旁通过独特的筑城技术建设易守难攻的山城群,并制造无法顶知下个目标的暗杀恐惧,这两大利器使"东方伊斯玛仪派"很快成为让人胆颜心惊的存在,它同法蒂玛王朝的关联也不复存在。那时,在塞尔柱王朝的权力分化和随之而来的政治不稳定的背景下,其宣扬根据"真正的伊斯兰"构建新型世界秩序的口号则牢牢抓住了许多伊朗人的心,"东方伊斯玛仪派"超越了教团界限,隐然成为一大宗教王国。
伊斯玛仪派对伊斯兰其他教派燃起了仇视之火,在叙利亚地区与旨在光复耶路撒冷的"十字军"接触后,与"阿萨
辛",即"暗杀者"这些词语一样,这一充满恐怖色彩的教团的消息也传向了欧洲。其中并不只是将其作为伊斯兰教的过激派,更是伴随着 "川中长老""美女的乐园""不惧死亡的刺客"等不可思议的、令人毛骨惊然的气息。
随后,以"马可.波罗"为名的某人在其所著的游记中详细地讲解了关于他们包括吸食毒品在内的内容,充满继团的阴森气氛更加浓重了。但关于其真实情况,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地方。另外 虽然"阿萨辛"的词源为阿拉伯语的"哈希什"(hashish),也就是"大麻",但常吸食毒品这一看法实际上只是误解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72页

虽然术赤兀鲁思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但事实上,突厥系
的欽察族人占到其人口的一半以上,可以说是蒙古帝国中的一个特例。术赤兀鲁思的人们在语言和容貌上开始迅速突厥化。
拔都的庶弟别儿哥即位后,术赤兀鲁思更是走向了伊斯兰化。 现在西北欧亚大陆的突厥系穆斯林分布便与当时蒙古人的政策有直接关系。从事实上来看,我们也可以说是术赤兀鲁思的蒙古人被飲察人同化了。 这也是其俗称"飲察汗国"的背景来源。不过"蒙古"在本质上自一开始就超越了人种和民族的意义。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31页

成吉思汗前的欧亚大陆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67页

古时候起就有突厥系的各部牧民生活在南至里海、高加 索、黑海北部,西至多墙河一带的西北欧亚草原上。这些牧民就是所谓的"欽察人"。在俄语中,饮察人被叫作波罗维赤 人。欧洲人则称呼他们为库曼人或昆人。当时的铁察人分为大大小小的诸多部落,分别拥有各自的族长和首领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116页

忽必烈远征大理 1251后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的笔记-第158页


旭烈兀西征路线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