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生物学卷·第二分册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030360144
作者:梁栋材 编
页数:446页

章节摘录

刘思职刘思职(1904~1983),福建仙游人。生物化学家、免疫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生物化学奠基人之一。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2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29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专长蛋白质及免疫化学。1930年起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任教,1942年起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理学杂志》主编。20世纪30年代刘思职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随吴宪从事生物化学研究,为吴宪的蛋白质变性理论,即蛋白质变性时分子从紧密折叠结构变为松散伸展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他主持制订生物化学名词草案,并主编了《生物化学大纲》,这是中国第一部自编的中文生物化学教科书。一、简历刘思职1904年3月15日生于福建仙游,1983年8月18日在北京逝世。刘思职出身于书香门第,有兄弟6人,他排行第二。父亲为学堂教师,后供职于清朝吏部任小吏。在刘思职中学时父亲病逝,家境不算宽裕。刘思职的妻子陈琼瑛勤劳贤惠;刘思职出国深造时岳父对他更是倾囊相助。刘思职1921年入厦门大学化学系学习;1925年入美国西南大学攻读化学,1926年获理学士学位;同年转入堪萨斯大学攻读物理化学,1929年获博士学位,学习期间主要靠兼任助教所得报酬维持学习和生活。他聪颖勤奋,成绩优异,颇受导师赏识。刘思职学成后立即归国,先在上海的大夏大学任教,1930年应聘到北京协和医学院任助教,后提升为讲师,副教授。在此期间,他曾先后赴德国威廉凯撒研究院及英国剑桥大学进修。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北京协和医学院停办,他执教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及以后的北京医学院,任教授及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生理学杂志》主编,中国生物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刘思职一生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蛋白质化学研究,他在蛋白质变性和免疫化学理论上的卓越成就使他成为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二件是著书从教,桃李成行,他是中国的教育家。二、蛋白质化学研究20世纪30年代刘思职在北京协和医学院随吴宪从事生物化学研究,为吴宪提出的蛋白质变性理论,即蛋白质变性时分子从紧密折叠结构变为松散伸展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邹承鲁、王志珍在《立足国内走向世界――从吴宪教授64年前一篇论文的重新发表谈起》中写道:AdvancesinProteinChemistry丛书是蛋白质领域内国际上最具有权威性的综述性丛书。该书在1995年出版的第47卷上发表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生物学家、蛋白质研究的老前辈J.T.Eddsall的文章《吴宪与第一个蛋白质变性理论》(1931),对吴宪的学术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该卷还重新刊登了吴宪64年前关于蛋白质变性的论文。一篇在1931年发表的论文居然在1995年仍然值得在第一流的丛书上重新全文刊登,不能不说是国际科学界的一件极为罕见的大事。作为中国的生物化学工作者,特别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并值得中国广大科学工作者向吴宪学习的是他的这一重大贡献,从实验到理论,全部都是在国内的实验室――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完成的。刘思职为这一理论的确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蛋白质变性是具有广泛生物学意义的现象。吴宪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用一系列科学实验证实了他的蛋白质变性学说,即“天然可溶蛋白质不是一个柔韧的开链多肽,而是具有紧密结构的分子。在一个蛋白质分子中,极性基之间的吸引力把它们有规则地联系起来,正如同在一个晶体内各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将许多分子联系起来一样”,这种说法有实验证据的支持。刘思职在蛋白质变性实验研究中发现在变性作用或凝固作用中,蛋白质分子的紧密而有规则的结构被松解。如果变性作用是在酸、碱或尿素溶液中进行,则每个被松解的分子,仍分开存在。在凝固作用中,这些分子则相互贯穿而缠结。在各种不同方式的变性作用及凝固作用中所见到的事实,都可以用这一学说来解释。吴宪的蛋白质变性学说已为世界生物化学界广泛接受,并早已成为国际上蛋白质变性和蛋白质折叠研究的基础。刘思职还把吴宪发表的里程碑性论文Studiesondenaturationofproteins.Ⅷ.Atheoryofdenaturation译成中文《蛋白质变性作用的学说》,把它编入了与他人编译的《蛋白质的生物化学》一书中,广为传播。三、免疫化学研究刘思职另一项重要科研工作是他在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坚实的物理化学基础,促成了他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他根据抗原与抗体反应严格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结合反应仍然遵循化学反应的平衡原则。他持续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多年,是国际上免疫化学早期研究主要工作者之一。刘思职在进行蛋白质变性研究的同时,还从事血清蛋白中提纯蛋白质等的实验。刘思职、吴宪、周田在《健马及免疫马血清中之一种碱性蛋白》一文中指出:“由免疫血清中所提取之碱性球蛋白,免疫性极高,用其蛋白质之百分之五十三,可用同性复糖以沉淀之。若将免疫血清中所含之抗体,先用同性复糖或同性浆液以吸收之,然后再用前法提取出其碱性球蛋白,则所得者毫无免疫性质。可见血清中所含之碱性球蛋白,仅一部分为抗体。”同年,刘思职、吴宪在《从免疫沉淀物提取抗原及抗体之定量研究》一文中报道:“利用酸性溶液,从第一型肺炎菌沉淀物内,提取抗原及抗体,并知其程序为一种均衡移位。此次实验利用带红色之偶氮卵清蛋白及马血红蛋白为抗原,及剩余沉淀物内之抗原抗体结合比例,皆用比色方法及凯式测定法测定之。所得结果,与根据均衡移位值说所预料者相符。”从这一实验的设计、操作、观察和分析的全过程可以看出研究者的思路缜密并富有预见性,他们在免疫学中抗原抗体的研究方面创造性地运用化学平衡的原理和方法,取得了可喜的结果,刘思职也由此成为国际上免疫化学先驱者之一。1934~1942年吴宪和刘思职在《中国生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很多篇有关免疫化学方面的论文。中国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王世中,在他纪念吴宪百年诞辰的文章中写道:“20~40年代,他与刘思职等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数十篇有关免疫化学的论文,其水平之高足能与当时欧美的免化论文相媲美。有的内容还属于当时国际首创,如吴宪提出的关于变性蛋白与抗原性的关系等,至今仍为生物科学家们所肯定。”吴宪的长子、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授吴瑞说:“1928~1942年,吴宪与他的同事在协和医学院先后发表了27篇有关免疫化学的文章。他的研究组是首先采用有色基因标志的抗原来定量分析在其他蛋白质存在的条件下的抗原―抗体的沉淀物。此外,他们还高度纯化了某些抗原与抗体,使一些确定的工作得以进行,从而支持了有关免疫反应的一元假说。”在这27篇有关免疫化学的文章中刘思职参与的有10篇。1941年太平洋战争后,北京协和医学院关闭,刘思职从1942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理学院、医学院任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教授。1946年后,他一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任教授,并曾多年担任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开始对抗体免疫学进行研究。创业是艰辛的,刘思职以坚韧的精神探索未知,通过反复试验写出了《低级抗体的免疫学性质》一文。他和王世中指出:“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当以一种‘纯净’抗原(如结晶鸡蛋清清蛋白)注射动物时,其所生成的抗体,无论在理化性质及免疫学性质上皆未必均一。”他们在研究免疫注射对于血清蛋白质的影响时,发现因免疫注射而增加的球蛋白只有一部分是可与抗原起沉淀反应的抗体。他们根据免疫沉淀物的溶解度证明,抗结晶鸡蛋清清蛋白及抗结晶马血清清蛋白的家兔血清各含有多种“同种异质”抗体分子;每种抗体分子都能以不同比例与相应的抗原结成溶解度各异的免疫沉淀物。他们还发现少数家兔用结晶鸡蛋清清蛋白注射后其血清球蛋白的含量虽然显著增加,但均为未能与抗原起可见沉淀反应的“非特异性球蛋白”。20世纪60年代,蛋白质合成的研究在欧美国家已出现重大突破,但是抗体这类多样化的特殊蛋白质的合成问题仍未解决。此时,刘思职具体制定了以抗体的生物合成为突破口的科研计划,并把自己的科研设想和见解,撰文《抗体的性质及生成机制》发表在《生理科学进展》(1963)杂志上。当时核酸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刚有端倪,他从法国某实验室的报道中获悉,从北京鸭提取获得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引入另一种系的鸭时,导致后一种系鸭出现北京鸭的某些性状特征。他就用免疫动物淋巴细胞中提取的DNA引入另一未经免疫的同系动物中,希望获得抗体生成性能的转移,借以证明“DNA→mRNA→抗体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这一通路的存在。遗憾的是,这一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因“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夭折。刘思职思维敏捷,在科学研究中具有远见卓识。20世纪50年代是国际上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研究的起步阶段,他就看出了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性,并为开展有关工作,从学术思想和实验技术等方面做了必要的准备。他还应邀到北京大学生物学系讲授蛋白质的生物化学专业课,为综合大学培养青年科技人员铺路。可惜,在“反右运动”及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中,刘思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历经坎坷,极大地限制了他在学术上的创造性和开拓性的工作与设想。他的学生王世中等继续了刘思职的部分工作,在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做出了成绩,后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还总结编写了《免疫化学技术》一书。四、著书从教刘思职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五十余年,桃李成行,在中国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界享有极高的声望。他主编的《生物化学大纲》经卫生部批准为中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生物化学名词草案》在生物化学界几乎人手一册,对中国生物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生物化学是20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刘思职曾说:“记得三四十年代,本人在协和医学院执教,吴宪教授曾尝试用中文写出生物化学实验讲义,遭到协和医学院某外籍女教务长的反对。那时,我在协和除教生化外,也教过一点物理化学,这方面的实验教材中、英文都有。我发现不少学生都使用英文教本。我就问他们,看英文教本容易还是看中文教本容易?他们说,看中文教本可能容易些。我问,为什么你们不少人还是看英文本呢?回答是,中文本可能是翻译过来的,不知道是否可靠。我告诉他们,这门课的中、英文教本全由生化科同仁和我一起写的。这样,看中文本的人才慢慢多了起来。抗战胜利后,曾组织一些人在北海讨论生化名词的中文稿,遭到当时协和医学院生化系主任、原燕京大学外籍教授窦维廉的反对,认为这是脱离了协和的中心。北平解放前夕,为了动员我走,他们送来了飞机票,但我深信我的事业在祖国。使生物化学这门学科根植中华、根深叶茂是我的夙愿,我愿为此竭尽全力。我毅然留了下来,迎接北平的解放!”1950年年初,刘思职和几位同道开始编译生物化学有关名词。那时,几乎每个星期六,他们都在讨论生物化学名词的修订,达一年之久。刘思职主编的《生物化学名词草案》终于出版。1951年年初,刘思职又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组的张昌颖、王世中、李玉瑞等几位同事拟定了中文的生物化学教科书的内容提要,定名为《生物化学大纲》,获卫生部教材编审会通过后开始编写。刘思职自己写了绪论、糖、脂、蛋白质代谢及能量代谢,其他由各位教授分担。经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其他医学院校试用约十次,有关专家们提出宝贵意见,几经修改,刘思职主编的《生物化学大纲》于195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57年修订出第二版。1964年经卫生部推荐将此作为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科书出版,定名《生物化学》,篇幅虽有所增加、内容亦有不少更新,但编写规范、风格和框架仍沿用《生物化学大纲》。为了中级卫生干部培养的需要,应华北军区卫生部在职干部业余夜校急需,刘思职于1950年冬编写了一部《生物化学讲义》。刘思职热爱教学工作。他讲课效果之佳,有口皆碑。他很欣赏《厨者王小余传》中所说的一句话:“一肴上,则吾之心腹肾肠亦与俱上。”这与他讲课时的心情如出一辙。他在讲台上总是意气风发,严肃认真,语言精练,逻辑性强,条理清楚,注重启发。他的课不仅能大大激励大家对生物化学学科的兴趣,而且使人感到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用精练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概括生物化学的规律。他曾用一句对联描述人体代谢调节:“生者化,化又生,生化即化生;新则陈,陈乃谢,新陈恒代谢”;横批:“动态平衡”。他热爱教学的思想以及他在科学上的风格,对中国生物化学界和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经他直接培养过的学生中,不少已成为中国生物科学界的著名学者,为中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刘思职治学严谨。他在实验中一丝不苟,未经反复验证核实的数据从不轻率发表。他还谆谆教诲晚辈,文章的结论只能来自实验,推论应当极其慎重,恰如其分;综述性文章必须有自己的学术见解,最好有自己的研究工作。他对年轻人的培养富于远见卓识,在科学研究上鼓励晚辈以发展中国的生物化学为己任,做一名有作为的科学家;要有胆识敢于向科学的高度和深度进军,切忌目光短浅而对突破重大课题缺乏信心,或是怕近期出不了成果而畏缩不前。他热爱学生,在学术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又亲切关怀。当研究生因病住院时,他送去鲜花慰问。当他的助手在教学上取得成绩时,他又直言不讳地告诫他们,切不可沾沾自喜,要精益求精。他曾意味深长地说,写书来的稿费应当用到书中去,引导他们热爱读书。晚年,他在长期卧病不起时,将自己的科研笔记和讲课、备课手稿分送给他的学生,介绍他的科研实践经验,以及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这里面凝聚着他对晚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刘思职一生勤奋,孜孜不倦。1956年,他经体检后,确信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就与一位朋友相约:此生愿死实验室,决不悠闲当“寓公”。他实现了他的诺言,即使在艰难坎坷的岁月里,他也从没有停止过工作。他一进实验室,翻开文献书籍,就把任何不愉快置之脑后。在他年逾70以后,仍不顾手足偏瘫,扶杖去实验室。最后病卧床榻,他仍在床上指导他的助手和研究生,一谈及科研实验,他马上精神倍增,忘了重病在身,甚至在他弥留之际,仍提出想回教研室看看。刘思职提倡尊师重道,教学相长,团结同道,为生物化学根植中国辛勤耕耘。如今,刘思职的学生桃李成行、人才辈出,在当年曾受教于他的教师、研究生、学生中,有张树政、周同惠、李载平、张友尚、巴德年和童坦君等,都已是学有所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书籍目录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总序 钱伟长《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生物学卷》前言 梁栋材20世纪中国知名生物学家刘思职(1904-1983)武兆发(1904-1957)柳支英(1905-1988)陈世骧(1905-1988)唐仲璋(1905-1993)卢于道(1906-1985)朱鹤年(1906-1993)钟补求(1906-1981)郑作新(1906-1998)冯德培(1907-1995)方心芳(1907-1992)陈邦杰(1907-1970)倪达书(1907-1992)罗士韦(1907-1998)王应睐(1907-2001)张香桐(1907-2007)俞德浚(1908-1986)吴素萱(1908-1979)殷宏章(1908-1992)赵以炳(1909-1987)曾呈奎(1909-2005)谈家桢(1909-2008)朱弘复(1910-2002)丁瓒(1910-1968)吴襄(1910-1995)曹日昌(1911-1969)沈同(1911-1992)蔡希陶(1911-1981)吴仲贤(1911-2007)崔澂(1911-1997)郑重(1911-1993)娄成后(1911-2009)阎逊初(1912-1994)汪堃仁(1912-1993)侯学煜(1912-1991)方宗熙(1912-1985)周尧(1912-2008)蒲蛰龙(1912-1997)庄孝僡(1913-1995)王伏雄(1913-1995)匡可任(1914-1977)郑国锠(1914-2012)张致一(1914-1990)陈阅增(1915-1996)姚錱(1915-2005)马世骏(1915-1991)钦俊德(1916-2008)吴征镒(1916-)陆宝麟(1916-2004)20世纪中国生物学大事记

编辑推荐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生物学卷第2分册)(精)》由梁栋材主编,本卷入选的生物学家名单是经生物学卷编委会充分酝酿决定的。人选学者包括2005年以前入选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生物学领域的院士,以及中国生物学的开拓者、奠基人和对生物学某一学科领域有开创性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

作者简介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生物学卷(第2分册)》按传主出生年份先后排序,卷末附学科发展大事记。这与传文两相映照,从而反映出中国生物学的百年发展脉络。书中着力勾画出这些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路径和学术生涯,力求对学界同行的学术探索有所镜鉴,对青年学生的学术成长有所启迪。《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生物学卷(第2分册)》记述了生物学领域约150位知名科学家,分别见于各分册,其中第二分册收录了49位生物学家。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各学术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数千位华人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生物学卷·第二分册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