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书评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201081441
作者:张宏杰
页数:477页

历史好书

张宏杰是出色的历史写作者,有着一个历史写手所不具备的深刻笔力与尖锐洞察力。《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是其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这次全新增订版出来,写朱元璋的部分,增加了50%的内容。一笔一笔写透朱元璋从乞丐到明朝开国皇帝的权术人生;一层层剖析朱元璋的上位细节、厚黑手段与政治谋略。将中国千百年来的人性黑幕,权力奥秘,制度本质,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读来让人畅快淋漓。

评论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张宏杰是出色的历史写作者,有着一个历史写手所不具备的深刻笔力与尖锐洞察力。《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是其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这次全新增订版出来,写朱元璋的部分,增加了50%的内容。一笔一笔写透朱元璋从乞丐到明朝开国皇帝的权术人生;一层层剖析朱元璋的上位细节、厚黑手段与政治谋略。将中国千百年来的人性黑幕,权力奥秘,制度本质,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读来让人畅快淋漓。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的风格

张宏杰是出色的历史写作者,有着一个历史写手所不具备的深刻笔力与尖锐洞察力。《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是其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这次全新增订版出来,写朱元璋的部分,增加了50%的内容。一笔一笔写透朱元璋从乞丐到明朝开国皇帝的权术人生;一层层剖析朱元璋的上位细节、厚黑手段与政治谋略。将中国千百年来的人性黑幕,权力奥秘,制度本质,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读来让人畅快淋漓。

把人还原为人,才发现制度和文化的恐怖

史书上的历史人物总像是事件的承载者,而非事件的创造者,像一架没有性情的机器执行者命运交付给他们的任务,即使我们可以从那些事件中勉强看出这些人物的性格,但总觉得有一层隔阂,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思和感情驱使着他们去做这些事。而张宏杰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他是在还原一个一个真实的人,从心理上去剖析他们,从时局上去理解他们。在他的文章里,我们才发现朱元璋不仅仅是一个残暴的皇帝,他还是一个从生到死都保持着小农心态的人,于是他像一个农民一样维护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周边的国家都列为不必征服之国,同时也禁止人们下海出洋;他像一个质朴的农民那样,受着自己从小接受的那一套皇权天授、忠君爱国、等级分明、老实本分的思维控制,于是他不断否定自己加入农民起义军的合理性,他从来都不觉得元朝残暴,相反他觉得元朝是因为太宽松,导致他脱离了自己的社会单位成为一个流民,所以才迎来灭亡,于是他严格地控制着农民的出行,把人限制在土地上;他同时也是一个饱受前朝官僚、地主欺凌的受害者,于是他登上帝位后凭着他偏激的本性大兴罪案,一次又一次无情地打击曾经让他家破人亡的这个阶级;同时,他也是一个疼爱子孙的祖先,他从来没有想过他的子孙会有任何危急统治的举动,于是在他死后,大明朝出现了第一个篡位者朱棣。朱棣不仅仅是一个篡位者和盛世的开拓者,同时他又是一个吃透了权力真相与东方民族性格的权谋家,他懂得什么时候应该显示出自己的宽容仁慈,也知道什么时候能释放他那流氓本性里的残暴,篡位前他收买人心、广施恩义,起兵的时候他又是脸厚心黑连一个像样的理由都不找就开始他的征途,登上帝位的瞬间他又残忍地杀害朱允炆的支持者,然后他又开始表演他的仁慈,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替他的篡位和残暴擦屁股的人太多,而他的仁慈与恩德又会被无限地放大;他是一个天生的帝王之才,像马基雅维利说的那样具有狐狸和雄狮的性格,他像狐狸一样擅长表演,也像雄狮一样杀伐决断,他甚至比他的父亲更具有开拓精神和雄心壮志;同时,作为一个人他连帝国里最三流的流氓都不如,在他的心里从来就没有滋长过人类任何高贵的品质和情感,他不懂得什么是爱和怜悯,当黄子澄的姐姐妹妹们每天被二十几个男人强暴时,他只是说到那个三岁的小孙女长大了又是一颗摇钱树。他用他的权力践踏着支撑帝国的一切道德规范。与朱棣的无限践踏道德相反,海瑞是一个无底线忠诚于儒家道德的人。关于海瑞的这一章我印象并不深刻,除了他恪守圣贤教条和皇明祖训的偏执外,我记住张宏杰对他的另外一个评价:单调。是啊,这个人是如此的无趣,他的激愤里没有丝毫的嬉笑怒骂,他的耿介里也没有掺进丁点的狂狷之气,他一辈子饱受挫折却没有激发出一丁点对这个荒唐世界的嘲讽之意,只有不改初心的偏执。同样不改初心的人是魏忠贤,他将自己的愚蠢、虚荣坚持了一辈子。魏忠贤并不是我们印象中那个阴骘刻毒的太监,相反地,他显得那么的没有城府,有的只是愚蠢和虚荣,还有那可笑的没有丝毫底气来支撑的野心;他在二十二岁的时候终于厌倦了那如泥猪疥狗般的底层生活,经过一番痛苦地挣扎他终于决定要舍弃自己作为男性的尊严和一大部分世俗的幸福,挥刀自宫进了皇宫,以为能够在这里飞黄腾达却在又像一只蛆虫一样混了几十年,而他似乎也甘心当一只蛆虫,任由周围的人当成傻子戏耍,因为当一只蛆虫实在太轻松,不用去奋斗,不用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但命运女神还是向他微笑了,他伺候的小皇子顺利继位,而他也一跃成为了首席秉笔太监,热爱木工的天启皇帝估计连字都认不全,而且也无心国事,于是一切实际行政权力都落到了魏忠贤的手中;这时候,我们发现,在宫里混了几十年的魏忠贤并没有多少的成长,他还是那个“傻子”,身上最明显的品质依旧是愚蠢和虚荣:因为愚蠢,没有任何行政能力的他发布了一道又一道荒唐的政令却以为自己能让大明帝国蒸蒸日上,因为虚荣,他对任何一丁点批评和指责都极尽报复之能事,因为愚蠢,他从来都不懂得任何的避讳和认真看清自己的跟随者是什么面目,因为虚荣,他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接受一切过分的称颂,无论你把他比为孔子,还是为他建生祠,亦或是把他捧为九千岁,他都能坦然接受。就像这一章的题目一样:历史确实是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历史同样跟吴三桂开了个玩笑。身为兼具北雄南秀的奇男子,十六岁便立下救父奇功,上流社会的社交界也向他敞开了大门,满朝文武包括皇帝乃至对手都对他充满了好评,如若是在承平年代或者是汉武那样一个向外开疆扩土的年代,他应该是一个忠臣孝子、能臣良将,但偏偏他却遇上了王朝的末世,如果还按照自己身受的那些教育规定行事,他注定只能拿自己绚烂的生命去为这个注定灭亡的国家殉葬,于是在他精神偶像洪承畴投降了之后,他做了个决定:当明朝最需要他入关勤王的时候他拖延了军队的进程,一直拖到崇祯吊死煤山。效忠的对象既然死了,他顺理成章地要投降李自成,却发现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被李自成赐给了刘宗敏,李自成原先对他的许诺都像是在欺骗和羞辱。骄傲的吴三桂是忍受不了这一点的,于是他甘心背上“汉奸”的罪名,投降满人,他给多尔衮的降书最能体现他的骄傲:明明是来投诚,偏偏充满着一种刘唐见晁盖的语气——”我有一桩大富贵要送与你“。投降后的吴三桂竭尽全力去证明自己的忠诚与能力,甚至在满清的统治者已经不愿意去追杀的时候,还是领兵进入缅甸活捉了永历王朱由榔,用一根弓弦勒死在昆明大街。他用他的能力和忠诚获得了人臣的极致,被封为藩王。但随着儒家学说深入满族统治者的脑海里,那些原来投降过来的开国功臣也变成了臣节有亏的贰臣,朝廷投向吴三桂的目光肯定也是越来越让他如芒刺在背,终于在康熙决定撤藩的时候他又一次起兵,这一次他将自己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戏剧舞台上永远的白脸。如果说吴三桂永远是白脸,那么张献忠就是红脸,不是关公式的红,而是永远染上鲜血的红。因为某些原因,我们国家多年来的统一口径都是农民起义是伟大的。但仔细看看这些伟大的农民起义者都干了什么吧,你会发现,那就是现实版的水浒——中国底层文化对生命没有任何的尊重(大概因为我们这个帝国死人实在是常事,大家都见惯了),水浒里李逵在劫法场的时候一斧头砍过去的全是老百姓,但老板姓却很喜欢这个人物,因为真正的农民起义者做的就是这些事,张献忠杀人如草可不是他一个人在杀,他底下的人——那些原本质朴善良的农民们一旦手执屠刀便是魔君,暴力有它自己旺盛的生命力;水浒里面当宋江打下祝家庄第一反应就是屠庄,而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者雁过之地就是残垣败瓦、尸横如山;水浒里对女性没有任何的尊重,而农民起义者抢女人的事更是罄竹难书,而张献忠更是将抢来的女人在睡过一夜之后就杀掉;中国的底层文化也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文化,水浒传里那么多响亮的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口号没有一个落到实处的,相反的,但他们为了扩大实力,把一些良人逼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情况却时有发生,现实的农民起义者也是这样,他们拉着响亮的道德口号,但发现最有用的还是屠刀,他们从来不在乎自己手上多染上一滴鲜血。而张献忠似乎是一个天生的农民起义领袖,作为一个干什么都会跟人起冲突,做什么都想要逆反一下的反社会人格患者,他终于找到了了自己最适合的职业——一个反社会杀人狂,而且这个杀人狂当得是那么地顺利,当他下令屠杀掉四川所有人的时候居然一丁点阻力也没有遇到,那些手执屠刀的魔头骨子里还是温顺的绵羊,专制帝国的顺民教育是如此地成功,即使是最荒唐的命令,那些农民们也会一丝不苟地执行,鲁迅说中国历史只有做稳了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年代,他忘了告诉我们,即使是做不稳奴隶的年代,人们也希望稳稳当当地做个奴隶。就是这样一群农民起义者去推翻前朝,我们怎么能指望这些平日里脸朝黄土背朝天、从来就接受了各种专制体制下的顺民教育的人一个翻身就能跳出制度的篱栅、懂得思考什么样的社会是正义和公平的呢?不,农民起义只会加强专制,他们就像给专制制度做肌肉训练,被破坏的肌肉组织在愈合后会比原来更加的坚硬——中国的专制在明清达到顶峰,而明朝的建国皇帝就是一个农民。这些农民同时也将底层的实用主义和对生命的蔑视与作为一个农民的保守心态带上了社会的顶层,扩散到全国,让国民性进一步的劣质化,让中国文化抹上了厚黑的底色。这些厚黑的底色同时也抹在了郑成功父亲的身上。郑成功这一章的重点其实是讲父子关系,作为一组对应,与郑父的实用、厚黑和老成相比,郑成功身上提现的是中国社会难得的一点”少年性“——血气方刚、充满着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欲望、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对未来保持着乐观。在我们这个”老大帝国“里我们从来都不觉得少年性情是多么可贵,我们从来都觉得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称赞的是少年老成,从这一点来说,郑成功的孤悬海外、不容于帝国统治的大陆更有一点象征意义。在回头看看这七个人,他们有开国皇帝,有篡位者兼盛世的开创者,有清正廉吏,有掌政权奸,有叛臣降将,有农民起义领袖,还有一个孤臣孽子。虽然张宏杰一次次从人性心理来讲诉他们,但我想,他最终还是剑指我们这个帝国传统的制度和文化,只有在这样的制度下,才会让朱元璋的偏激保守、朱棣的残暴虚伪、魏忠贤的愚蠢虚荣、张献忠的嗜血无情无限地扩张,也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让立志成圣的海瑞变得那么偏执可笑,让吴三桂的绚烂生命黯淡无光,让郑成功的少年心性无处发挥。最终,是这样的文化在纵容乃至强化着制度,也是这样的制度在禁锢着文化。当张宏杰将人还原为人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传统的制度和文化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之处。

莫言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为什么张宏杰写的历史好看?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张宏杰的笔总是能如此轻松地割开时间帏幕,让那些本来离我们极其遥远的历史人物的气息甚至体温扑面而来:“吴三桂真正过人之处在于他的处事能力。他情商极高,善于感觉别人的情绪变化。不论什么场合,他都能镇定自若。在战场上,他表现出的勇气和沉着使他能赢得所有军人的尊重,而在社交场合,他的沉稳风度使他能够永远成为人群的中心……虽然年纪轻轻,又是名门之后,可他身上见不到一点儿纨绔之气,和任何人交往都是一派和颜悦色,彬彬有礼。”   写历史人物就像写自己身边一个极熟悉的朋友,这种笔法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或者说,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张宏杰的作品之所以呈现出一些特别之处,原因就在这里。    张宏杰不是从政治、道德或者学术的角度,而仅仅是从人性的角度去接近古人。他不批判也不仰视,他只是抱着悲悯之心,替他笔下的人物设身处地,悲欢与共。也仅仅因为此,那些在历代史书中伟大或者邪恶得光怪陆离的历史人物被他还原成了可以信赖的人,与以往的描述面貌迥然不同。    比如说,在我们心目中汉奸的代名词“吴三桂”三个字,经过他的笔墨滋润,一变而成了一个“外表兼具北雄南秀”的美男子,一个在战场上冷静、坚决,无与伦比的战士,一个曾经视荣誉如生命的忠臣孝子,一个在历史夹缝中被挤压被扭曲的痛苦灵魂。    再比如,那个历来被认为凶险、狡诈、处心积虑的大太监魏忠贤,在剥去历代史家的层层曲解之后,在他的笔下剩下的是一个憨厚粗朴、待人真诚的“傻子”。这个“傻子”原本胸无大志,素来在太监中被欺负被嘲弄,直到五十二岁了还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伙食管理员”。谁承想机缘巧合命运捉弄,他居然被颠簸到大明王朝权力结构的最高点进行了一番手忙脚乱漏洞百出的表演。    这些结论真是触目惊心,但过程却是层层深入的。张宏杰不是刻意地翻哪个人的案,他只是把这些历史名人所做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伟大或者邪恶的事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用人情伦理的平常心去推理,结果却是顺理成章,让我们感觉到如果我们生在那个时代,也许我们也不得不如吴三桂那样无情。这些大伟人或者大恶人,其实都是命运之流中苦苦挣扎的可怜人,和你我一样。在阅读中,你不得不和他们一起痛苦、战栗和呻吟。在河北保定的军营中,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图书管理员,培养起了对历史书籍的阅读兴趣,但是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很少读到什么历史读物能像张宏杰的这些作品一样给我带来这样大的阅读快感。    把这些作品归到某种文学体裁,是件挺困难的事。这些东西不是小说,不是散文,也不是时下流行的历史报告文学,甚至还不是人物传记。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东西都流露着天然的文学品质,因为它的出发点是对人性和命运的关心。借用张宏杰自己的一句话,“关心历史其实是关心自己”,他对这些古人的性格和命运的兴趣里,无疑包含了对自己的兴趣。张宏杰解读古人就如同解读自己,既小心翼翼又深入彻骨。    “人是太复杂的一种动物,其复杂程度有时让人类自己也瞠目结舌”(张宏杰语)。我相信,张宏杰对人性的复杂一定有着科学家般的浓厚兴趣。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不会有太多的大风大浪,不会有太多的悲欢离合,体验到的和经历过的事毕竟有限。即使是最杰出的小说家,想象力也只能在经验的边界里飞翔。因此,人性的侧面在现实中表现得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历史这个壮观的剧场里,人性却有机会表现它平庸生活中难得展示的一面。因为在漫长的历史中,各种各样出人意料的事情都已经发生过了:改朝换代、家破人亡、非同寻常的诱惑与考验、传奇般的危机和奇遇。在张宏杰的这本书里,好像上帝为了分析出人性的每一种成分,它老人家进行了千奇百怪的实验:它把吴三桂放到明清易代的大背景下,看着他的人格结构在历史重压下如何抵抗、伸缩、变形、扭曲、断裂。它把魏忠贤这样天姿平庸的人推向社会制高点,看他在这个让人眩晕的高度上如何忘乎所以、丑态百出。他把海瑞这样的道学先生放到纷纭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去,看他无望的坚定顽强和可悲的下场。任何一个小说家极尽想象力,也写不出这样精彩的剧本。这些剧目对七十年代生人张宏杰来说是如此具有吸引力,所以他循着对自己性格和命运的关心闻声而来,来到了这里,做了这冷清剧场内的一个有心的看客。    张宏杰是个观察和记录的高手。他冷静细致的笔法,把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达得淋离尽致,原本熟悉的历史事实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鲜而又迷人,让我们这些历史书页背后的观赏者触目惊心、目眩神迷、欲言又止。当历史扑面而来,我们只好在造物者的深刻面前一再确认自己的浅薄。

生命的尊严----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随想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悬疑推理,甚至没有爱情,这样的一本书却让我几次落泪。不仅为那些被扫去历史浮尘而露出清晰面孔的古人,更为文字背后那个有如用铁锤去砸蝴蝶翅膀的雄壮之士----张宏杰。一个牛皮纸袋里塞着24岁的张宏杰的“处女作”《无处收留----吴三桂》,但这个纸袋几乎在邮路上辗转了五年,才最终在《钟山》杂志上发表。1996到2001,年轻的张宏杰怀揣着自己的文学梦一次次地被泼上冷水,被置若罔闻。就在他被迫给自己降低发表期刊的等级时,未曾谋面的老编辑却在背后助他一臂之力,圆了他的文学梦。然后,他的书也发行了,再然后,一本接着一本。而这个当年24岁的年轻人已经握笔19载。坚持梦想是件多么辛苦的和自己较劲的事啊!张宏杰没有选择循规蹈矩地从银行科员到副处到正处的一路晋级,也没有选择做行长助理的跳跃式升迁。他选择了在同事打扑克拱猪时伏在案头书写梦想,选择把自己扔进故纸堆淘洗出历史的沙砾。他就是这样选择自己认为应该做的,直到后来出了书也依然坚持“应该”。他不邀请评论人为自己举办“作品研讨会”去制造人气,他不允许出版社用丰厚酬金换取自己为没读过的书去发推荐语。他选择做最后一代的“文学青年”,就为纯粹的文学。人到中年,依然还能傲然于浊世不改初衷,这样的一个男人多么值得尊重。正如张宏杰写到郑成功时提及的“生命尊严和生命质量”。当你选择苟同卑膝媚骨附庸,你也就是选择了生存重于一切的动物化生存。而能够把“荣誉”放在“生命”之前,把“信念”置于“物质”之上,即便生命短暂,可你依然顶天立地。然而,千百年间,在这片孕育无数生命的土地上,自汉至清更孕育了一种以实利为目的的文化,致使中华民族在国民性格上不是前进而是退化。当皇帝们用贰臣打下江山后,又突然意识到这是威胁后世统治的不忠,从而有了云南王吴三桂的的无处收留,有了朱元章赐给元朝遗臣危素的“危不如象”,有了国姓爷对杀主求荣的库成栋的斩首示众。可是,这些依然挡不住血液里的基因在一代代后的变异。这是中国的历史在历经血腥后留给中国百姓的生存之道。命如草介,何惧尊严。王朝更迭,与我何干。你看那四百年前日寇的鼻祖张献忠,屠城、剁手、刀刺孕妇婴孩,不堪残忍之事都已做尽,却仍旧拥趸者云集。遍地待宰羔羊,没有反抗没有挣扎甚至集体选择沉默。侥幸存活的编入军中拿起屠刀再砍向自己的同乡。行尸走肉般的生命哪还有什么尊严、道德。可是这些人不是少数,而且今天还有人在为张献忠召魂。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道德水平的降低会使人在面对暴力时要么言听计从,要么直接利用它。但我们不应忘记“丰采掩映,奕奕曜人”,上马弯弓下马翩然的郑成功。因感念隆武帝赐国姓,至死奉大明正朔,哪怕孤岛奋战,也不失气节与尊严。即使父亲投了大清,他也要毅然出走,绝不有辱皇恩。清人后用一家十一口性命相威胁,郑成功却饮恨东征台湾,最终导致全家被杀戮。是忠臣而非孝子的郑成功保住了大明的一线生机,却葬送了至亲。在国家大义与私情的天秤上,他选择的是当时很多人认为不够“识时务”的国家大义。永历帝已经四处流亡,单凭郑成功一己之力怎能再复南明江山,更何况一低头还可换回高官厚禄,换得阖家团聚锦衣玉食。但在当时以及后来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聪明”的“识时务”者实在是太多了,“他们聪明得让人郁闷,理智得让人灰心。只有郑成功的出现,才让历史阅读者稍稍舒一口气。”当然,还有清瘦的海瑞。他生不逢时,没能出生在倡廉洁杀贪官的洪武时代,反而生在潜规则盛行官不贪不为官的晚明。异类海瑞,宁可饿死五岁女也不让其收男仆给的饼。他尊祖制,守规矩,一切别人眼里可以变通的规则,在他那儿却是一动不能动。为官清贫,家人受累,仆从受责,可他却迎着世人投来的异样眼光,昂然阔步。但凡他想一想自家住的破屋和不够吃的粮食,他只要动一点儿心思,也一定能过上和其他官员一样的温饱日子,甚至说不定还能显赫一时。但海瑞之为海瑞便是骨子里的偏执,偏执于守住生命里的尊严。也许你说这老头过于古板,面对明王朝那些不尽人情的制度应该学着变通。但也正是海瑞的固执才显得满朝文武多么的圆滑和没有底线。当所有的人认为规则可以随便被打破,那个还能坚守的人就值得刮目相看。当年,清人入关不费吹灰之力。汉人之前互相撕杀早已损失大半,再加上喏喏者投诚后变得骁勇善战,清人铁蹄飞奔,从关外到江南如入无人之境。我们汉民族的变通与“识时务”真让满人大开了眼界。即便还有誓死留发的壮士,也难挡大势所趋,江山倾覆。大多数人选择的顺从让更多的汉人保全了性命,过上安安稳稳的日子。然而,正是这些汉人的后代,在百多年后的二战中被日本人一串串地捆起,在看着同胞被当众屠杀时还会想着去蘸血馒头,在满目疮痍的故土上拿起枪对准自己的袍泽。那些罔死的亡灵,地下如与列祖列宗相见,是否会唤起先人们的一丝愧疚,恨那失了的血气怎就真的荡然无存。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没有彼岸之人在这样的时代里乐此不疲,视尊严如生命者在这样的时代保持沉默。生活在当下的人总可以给自己找到适应这个时代的生存伎俩,让个人的生命喜乐。而当这个时代不再需要我们用牺牲生命来考验道德时,有一些像张宏杰那样的人,用一种不随波来坚持自己的底线。这也是我们唯一还可以选择的自由,选择可以不选择的的权利。我们成不了断臂的壮士,但我们至少可以留一点起码的尊严给自己血液里曾经有过的多年前的春秋大义。如果,如果今天我们要再次面对种族的入侵,历史是会重演还是用它神奇的手为我们洗刷耻辱?我真的不知道,却又很想知道。

评论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张宏杰是出色的历史写作者,有着一个历史写手所不具备的深刻笔力与尖锐洞察力。《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是其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这次全新增订版出来,写朱元璋的部分,增加了50%的内容。一笔一笔写透朱元璋从乞丐到明朝开国皇帝的权术人生;一层层剖析朱元璋的上位细节、厚黑手段与政治谋略。将中国千百年来的人性黑幕,权力奥秘,制度本质,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读来让人畅快淋漓。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