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

出版社:衛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9
ISBN:9789868729599
作者:艾瑪.拉金
页数:285页

内容概要

艾瑪.拉金(Emma Larkin)
艾瑪.拉金是一位美國記者的化名。她在亞洲出生、成長,在倫敦大學亞非研究學院學習緬甸語文。以曼谷為基地,廣泛地以亞洲為採訪報導的對象。從一九九○年代至今至緬甸多次進行私下採訪。除了本書,亦有《萬事皆壞:緬甸的災變故事》(Everything is Broken: a tale of catastrophe in Burma)。

书籍目录

推薦序╱楊宗澧
地圖
序言
第一章 曼德勒
第二章 三角洲
第三章 仰光
第四章 毛淡棉
第五章 卡薩
後記
新後記

作者简介

「緬甸就像一個得了癌症的女人。她知道自己病了,但她還是照常過她的生活,彷彿一切沒事一樣。她拒絕看病。她與人交談,人們也跟她說話。他們知道她得了癌症,她也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但沒有人說破。」
北韓之外,另一個備受關注的極權國度:緬甸
半世紀的軍事統治,讓曾是世界糧倉的緬甸陷入民不聊生的慘境,也成為一個全民受到嚴密監控、真實與虛假難以區分的詭異之地。緬甸政府不但關押數量龐大的政治犯,2008年的納吉斯風災也因為獨裁者的無能與阻撓,造成14萬人死亡。2010年底,長期遭到軟禁的民主運動領袖翁山蘇姬終於獲釋,2012年初再次投入選舉,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個飽受蹂躪的佛塔之國,是否能順利開始轉變?
名列二十世紀偉大政治小說家的歐威爾,年輕時曾在緬甸駐紮五年,擔任帝國警察,然而甚少有人提及這段經驗對他小說創作的影響。他的《緬甸歲月》、《動物農莊》和《一九八四》宛如現代緬甸悲劇歷史的寓言三部曲,緬甸知識分子也因此稱他為「先知」。
本書作者拉金是通曉緬甸文的美國記者,從九○年代起多次祕密到緬甸查訪,她透過走訪歐威爾在緬甸的駐紮路線,對緬甸社會進行第一手觀察,甚至與當地知識分子組織讀書會。拉金以優美的遊記散文,娓娓道出緬甸從英國殖民地、獨立到被軍政府極權統治的悲劇;不但巧妙銜接歐威爾的生平著作與緬甸的政治社會境況,更生動呈現了當地人在高壓統治下的一言一行。


 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个故事很流行:缅甸有这么一个传说:有一条恶龙,每年要求村庄献祭一个处女,每年这个村庄都会有一个少年英雄去与恶龙搏斗,但无人生还。又一个英雄出发时,有人悄悄尾随。龙穴铺满金银财宝,英雄用剑刺死恶龙,然后坐在尸身上,看着闪烁的珠宝,慢慢地长出鳞片、尾巴和触角,最终变成恶龙。——《在缅甸寻找奥威尔》 很多人看到的是现象,恶龙捣乱,少年杀龙,无人生还。每个人都以为自己会成为英雄,杀龙,让大家都过上安稳的日子。但事实面前每一个人又都会自己变成那只龙。我觉得自己可悲,他又何尝不觉得自己可悲呢?我曾经就如同那个莽撞的少年英雄抱着最美好的期望去杀龙赦免那个无辜的女子,但看到金钱和美女的时候自己就慢慢的变成了龙。可怜,可悲,可恨。他比我聪明,常常跑在我的前头,反而是哪个傻了吧叽的自己以为自己聪明,他无法理解。其实他的犀利何曾比自己少一分。这个游戏我玩的有点不甘心。但还好,现在我知道了也无妨
  •       书看得很不舒服。作者预设了一个立场:今日的缅甸就是奥威尔笔下的《一九八四》,然后在缅甸全国游历寻找证据,并加上奥威尔作品的书摘相互印证。      问题是这种游历太浮光掠影了,数据被谎报的程度、政治犯入狱的详细原因、军人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地位、一本书被审查删减的具体内容……都没有详细展开,只是借采访者之口泛泛地提及,核心的证据全都一笔带过。      作者采访的对象看起来也不太恰当,基本都是各种异见人士,说话的口吻看起来非常熟悉——几年前玩Twitter的时候,见过很多此类的中国用户,在一个封闭不平衡的话语场内,这些人看新闻、解读社会、提到政府和公权力,永远是同一个套路。其中必然有令人惊讶的黑暗社会现实,但完全采信,就跟你完全听信央媒报道一样轻率。      而且作者与他们的交往很多都是一面或者几面之缘,时间非常短暂,后面到需要严肃论证的时候,作者就偷懒地搬出奥威尔的话,永远在值得深入的地方戛然而止。      看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      像何伟写中国,会持续地写同一组人物、同一个地区,写主角们的生活变化,他们不同时期对社会的看法,这起码保证了故事的真实性。      外国人写一个未知的集权国家,有过度解读和猎奇心态很正常。比缅甸更多地作品是关于北韩,相比之下,像《我们最幸福》这种,记录北韩普通人的生活,写他们恋人间不敢拉手、火车出轨事故、幼儿园幼童一个个旷课、饥饿而死……很少主观地旁征博引,直接上事实,更触目惊心也更可信得多。      以游客身份去缅甸,所见的太平都市完全与这本书是两个世界。隐秘的一面一定是存在的,存在的程度需要更多可靠的资料来印证。如果缅甸真的像艾玛写的这样,从2002年到2015年,能发生这么大变化那实在是惊人,尤其从2011年之后的变化,太值得记录了。
  •     倪炎元2012-03-10《中国时报》以《1984》、《动物农庄》等政治寓言小说传世的英国作家欧威尔,究竟是经历何种特殊的生命体验,才能书写出那种统治老大哥无所不在的恐怖氛围?过往流行的说法,多半指是缘自欧威尔参与西班牙内战中的苦痛记忆,但美国记者埃玛.拉金却企图推翻这种说法,透过1990年代多次进出缅甸采访的数据,断言:提供欧威尔创作来源的,其实更多是他在缅甸的经历。拉金在书中引述了一位她在缅甸朋友的玩笑话,谓欧威尔先后出版的《缅甸岁月》、《1984》与《动物农庄》等3部著作,所刻画其实就是所谓的“缅甸三部曲”,稍后拉金在书中根本就认同了这样的说法。这个推断很有趣,但也挺“大胆”。1920年代欧威尔确实在缅甸做过5年的帝国警察,他的《缅甸岁月》是在1934年出版,据说他在1950年代逝世前,正在构思一部以缅甸为背景的小说《一则吸烟室的故事》,但还未动笔就离世。就凭着这三层连系,拉金展开她的“缅甸之旅”,深入缅甸寻找欧威尔留下的踪迹,企图证明缅甸对欧威尔创作的影响。遗憾的是,即便只是个“大胆的假设”,拉金求证的过程一点也不顺利。尝试想想,企图在1990年代寻找一个20年代在缅甸待过5年的英国警察事迹,能觅出多少拼图的碎片?更何况,这不是在其它寻常的民主国度,而是在缅甸。殖民帝国年代的档案早已荡然无存,70年前认识欧威尔的缅甸人就算还活着,可能都已近乎人瑞,就算能找到他们的后代,也只会有模糊的记忆。讲得直白一点,拉金将这本着作定名“寻找”(finding)欧威尔,其实是没错的,因为她虽然进出缅甸多次,但并没有找到任何欧威尔留存在缅甸的事迹或遗绪。于是,作者采取了另一种书写策略。她走访了所有欧威尔曾经待过的缅甸城市,包括曼德勒、眉苗、三角洲、仰光、毛淡棉等,搜寻当地残留的英国殖民遗迹(主要是建筑),拟想当年欧威尔在这里停留的岁月。她也广泛地与若干精通英语的缅甸知识分子交流,与他们讨论阅读欧威尔著作的心得。当然,最多的部分,还是拿欧威尔在《1984》与《动物农庄》两书中所描写的景况,与当下缅甸“警察国家”的现实做对照。这样的书写策略,要将《1984》与《动物农庄》视为欧威尔在缅甸经验的折射,坦白说有些勉强。毕竟欧威尔在缅甸的那5年,身分上是不折不扣的殖民压迫者。那种生命体验,要“反省”出受压迫者所感受到的恐怖氛围,其实是有待商榷的。而他那部《缅甸岁月》甚至还隐藏了些许种族歧视的视角,让部分读过该著作的缅甸知识分子向拉金表达不快。因而不讳言地说,拉金尝试引导我们相信欧威尔的创作来源是来自缅甸,而非西班牙内战,其实不能算成功。但是假如换个角度,尝试把“欧威尔”视为只是拉金在这部著作中的一个隐喻,不再把“找到欧威尔”视为一种压力,而是将整个阅读策略转到缅甸这个国家本身,或许会得到更大的兴味。毕竟除了翁山苏姬与残暴的军人政权,我们多数人对这个位在东南亚的神秘国度其实所知有限。拉金在寻找欧威尔的旅途中,顺道记录了不少当代缅甸人的生活实况与心灵状态。这些长年在军事政权下生活的缅甸人,在拉金笔下呈现出某种揉合务实、谨慎但又乐观的鲜活特质,这是我们在许多讨论缅甸的书籍中,很难捕捉到的。可以这么说,别被书名误导了,阅读拉金这部著作,你可能根本找不到欧威尔,但却可以寻访到当代缅甸人的面貌。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作者寻找的其实是强权下的缅甸过去及现状,扯上奥威尔有点牵强,所以感觉整本书的行文很跳跃。给四星是因为题材特别。
  •     异域为镜,文本为镜
  •     我一直觉得,奥威尔其实蛮“乡土作家”的,他写缅甸也好,西班牙也罢,无论多么努力,总是摆脱不了“我是一个英国人”的认同和视角。所以说“东方必须由西方来表述”,最后表述出来的也是西方故事
  •     这本书甚至比乔治·奥威尔的作品更动人,因为艾玛·拉金结合了奥威尔在《缅甸岁月》、《1984》和《动物农场》里所有的叙事和议论手法,去探寻奥威尔的生命历程,去描绘这个世界上最美、最糟又最有希望的国家——缅甸。
  •     这是一部与何伟中国三部曲很相似的非虚构类作品,作者去过缅甸多次,通过乔治奥威尔在缅甸的经历和其作品来谈她所经历的缅甸社会。
  •     的确,当年老师好像说他的写作要由他在缅甸的生活经验来看
  •     书籍记载的是2003年的缅甸,对中国人而言,没有什么新鲜的,读到后半甚至把所有“缅甸”的字眼换成“中国”想找点不搭调的乐趣——没有成功。10年后的现在呢?缅甸仿佛要绝尘而去,我还在努力找不搭调的乐趣。
  •     看的英文原版,不错
  •     他的 Shooting an elephant 不只是在印度或緬甸?說他為了保持帝國權威而在眾望之下,無奈槍殺發過狂的象
  •       一直谈不上喜欢奥威尔,当然要让我评价的话,《1984》绝对能算得上上个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虽然比起当中对于极权的构想与预言,种种政治寓意,我更喜欢和被打动的反而是当中那种现代人的被放逐感。大学时写《1984》的读书笔记,我选的角度是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最喜欢里面的一段:
      
      "He felt as though he were wandering in the forests of the sea bottom, lost in a monstrous world where himself was the monster. He was alone. The past was dead, the future was unimaginable."
      
      "他好似在海底的森林里漫步,迷失在一个他本身就是个怪物的怪物世界里。他孑然一身。过去已然消亡,未来则不可想象。" (自译)
      
      这样的被放逐感,恐怕在他的《缅甸岁月》里体现得更淋漓尽致。在去缅甸之前,一直没有下决心读完Burmese Days,匆匆十日的旅程回来后,恰好同行的男友君向我推荐这本书,于是刚刚结束缅甸旅程的两个人,一个在读Burmese Days,一个在读Finding George Orwell in Burma,真是好似两心对照。
      
      如我在《1984》里读出的那样,奥威尔绝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政治作家,如果一切像Emma Larkin在书中所发掘的那样,毋宁说奥威尔是一个典型的现代作家,甚至是有点卡夫卡式的——孤独、敏感、忧郁。
      
      这本书我读了很长时间,断断续续在地铁上大约有接近三个星期,原本以为多半是传记式的作品,也想从书中再读一遍这片刚刚履足的土地。没想到,看到的全然是另一面的图景。与其说关于奥威尔,不如说作者仅仅是用了奥威尔的生活足迹来作为地图,来重新安排她发现缅甸的全新旅程——Mandalay,Delta,Rangoon,Moulmein,Katha,从地理上,从历史上,从心灵上。
      
      我看见的缅甸,似乎和书里的全然不同——淳朴热情的当地人,市井而略带混乱的本土生活,蒲甘烟尘与烈日底下的壮美佛塔,装着马达的小船哒哒作响飞驰的茵莱湖,物价昂贵、拥挤着外墙鲜艳渐渐褪淡的殖民地建筑的仰光。漫步在仰光街头的时候,看见尖尖屋顶的教堂,淡乳白色圆顶的清真寺,我还在感叹佛教国家对宗教的包容,生活的和平。结果在书里读到的是军方借着对佛教的推崇对基督徒的驱逐与迫害,在边远地区集中杀害穆斯林。
      
      我看见的缅甸,几乎都不能想像这个国家有知识分子,大多数人不懂英文,即使是服务游客的向导和司机,英文水平也相当不易交流。根本没法想像在1988年,这个国家还爆发过大规模的游行,大批的僧侣、学生涌上街头最后被射杀——似曾相识?
      
      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有种奇异的熟悉感。比如读到这句的时候:
      
      "Now we have a whole generation of young people who have grown up within the curtailed reality it has created."
      
      作为在另一个国家,这样的一代里的一员,读到这样的描述,感觉很奇怪。有时候又忍不住觉得作者有种西方式惯有的大惊小怪:出版物审查有什么值得如此惊奇和大书特书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有时也读得热泪盈眶,读到1988年的游行里,人们对这个国家怀有的热望,不惜代价所去争取的表达自己的自由,知识分子的立场与牺牲——好像是一些现在的我只能从书中读到的东西。
      
      这样的题材与内容,很容易让人想起Peter Hessler,事实上这本书差不多可以称为缅甸版本的《寻路中国》——可能要更残酷一些,也许不无偏颇。相较之下,Emma Larkin的笔调有时会不自觉地带一点西方式的惊奇与夸张,又或者是缅甸的现实实在比我想像的残酷太多。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西方女性,独自在缅甸走了这么长的路,去记录下这些在那片土地上不能被讲述的历史与故事,这本身就值得佩服。
      
      作者在后记里写,她感到一种迫切的需要,要替那些无法在自己的国土上发声的人去讲述他们的故事、讲述这个国家正在被抹去的真实历史。在这里却难免不想起《东方学》里面说的,东方无法表述它自己,它必须由西方来表述。
      
      果真如此吗?非这样不可吗?
  •     独裁者的手段都是一样的卑劣
  •     這本書兼具文學性與紀實性,艾瑪拉金的視角很獨特,從一個作家的生平去追尋一個國家的變化,噤若寒蟬的時代彷彿就是中國的另一面鏡子。
  •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了,他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深刻含义,我常常以为他和我差着级别,其实我们只是活在不同的空间里看着对方觉得对方很渺小
  •     去缅甸之前朋友借给我的,全新台版,没舍得带上路。回来再读,别有一番感觉,经历过的一些景物,得到了另外一种解读模式。历史就是种种相似。
  •     三胖太招搖了,吸引太多注意力。反而讓緬甸被忽視了,可憐。
  •     异域的时光,沧桑的目光。你心中留下的一泓湖水,经年不惊。
  •     100614- 0614
  •     踏着欧威尔的足迹,寻找缅甸的前世今生,述说一个真实、残酷的缅甸故事。
  •     正是在緬甸。
  •     出发前只剩最后二十来页。
  •     ”按图索骥“的旅行志,行文优美,到处走访当地知识分子与政治犯,很不一样的缅甸。难免有些神经过敏与过度解读,但也读到很多有趣的故事或真相。
  •       倪炎元
      
      2012-03-10《中国时报》
      
      以《1984》、《动物农庄》等政治寓言小说传世的英国作家欧威尔,究竟是经历何种特殊的生命体验,才能书写出那种统治老大哥无所不在的恐怖氛围?过往流行的说法,多半指是缘自欧威尔参与西班牙内战中的苦痛记忆,但美国记者埃玛.拉金却企图推翻这种说法,透过1990年代多次进出缅甸采访的数据,断言:提供欧威尔创作来源的,其实更多是他在缅甸的经历。
      
      拉金在书中引述了一位她在缅甸朋友的玩笑话,谓欧威尔先后出版的《缅甸岁月》、《1984》与《动物农庄》等3部著作,所刻画其实就是所谓的“缅甸三部曲”,稍后拉金在书中根本就认同了这样的说法。
      
      这个推断很有趣,但也挺“大胆”。1920年代欧威尔确实在缅甸做过5年的帝国警察,他的《缅甸岁月》是在1934年出版,据说他在1950年代逝世前,正在构思一部以缅甸为背景的小说《一则吸烟室的故事》,但还未动笔就离世。就凭着这三层连系,拉金展开她的“缅甸之旅”,深入缅甸寻找欧威尔留下的踪迹,企图证明缅甸对欧威尔创作的影响。
      
      遗憾的是,即便只是个“大胆的假设”,拉金求证的过程一点也不顺利。尝试想想,企图在1990年代寻找一个20年代在缅甸待过5年的英国警察事迹,能觅出多少拼图的碎片?更何况,这不是在其它寻常的民主国度,而是在缅甸。殖民帝国年代的档案早已荡然无存,70年前认识欧威尔的缅甸人就算还活着,可能都已近乎人瑞,就算能找到他们的后代,也只会有模糊的记忆。讲得直白一点,拉金将这本着作定名“寻找”(finding)欧威尔,其实是没错的,因为她虽然进出缅甸多次,但并没有找到任何欧威尔留存在缅甸的事迹或遗绪。
      
      于是,作者采取了另一种书写策略。她走访了所有欧威尔曾经待过的缅甸城市,包括曼德勒、眉苗、三角洲、仰光、毛淡棉等,搜寻当地残留的英国殖民遗迹(主要是建筑),拟想当年欧威尔在这里停留的岁月。她也广泛地与若干精通英语的缅甸知识分子交流,与他们讨论阅读欧威尔著作的心得。当然,最多的部分,还是拿欧威尔在《1984》与《动物农庄》两书中所描写的景况,与当下缅甸“警察国家”的现实做对照。
      
      这样的书写策略,要将《1984》与《动物农庄》视为欧威尔在缅甸经验的折射,坦白说有些勉强。毕竟欧威尔在缅甸的那5年,身分上是不折不扣的殖民压迫者。那种生命体验,要“反省”出受压迫者所感受到的恐怖氛围,其实是有待商榷的。而他那部《缅甸岁月》甚至还隐藏了些许种族歧视的视角,让部分读过该著作的缅甸知识分子向拉金表达不快。
      
      因而不讳言地说,拉金尝试引导我们相信欧威尔的创作来源是来自缅甸,而非西班牙内战,其实不能算成功。
      
      但是假如换个角度,尝试把“欧威尔”视为只是拉金在这部著作中的一个隐喻,不再把“找到欧威尔”视为一种压力,而是将整个阅读策略转到缅甸这个国家本身,或许会得到更大的兴味。毕竟除了翁山苏姬与残暴的军人政权,我们多数人对这个位在东南亚的神秘国度其实所知有限。拉金在寻找欧威尔的旅途中,顺道记录了不少当代缅甸人的生活实况与心灵状态。这些长年在军事政权下生活的缅甸人,在拉金笔下呈现出某种揉合务实、谨慎但又乐观的鲜活特质,这是我们在许多讨论缅甸的书籍中,很难捕捉到的。
      
      可以这么说,别被书名误导了,阅读拉金这部著作,你可能根本找不到欧威尔,但却可以寻访到当代缅甸人的面貌。
  •     其实我们都一样。
  •     從頭到尾,每字每句,都重重壓在我心上
  •     读到越后面越有味~决定找《1984》《动物农庄》和《缅甸岁月》来看
  •     隔壁牢笼的禁书吧。不过确实弥补好多知识,虽然这种资本帝国居高临下的理想预设确实有点令人反感。。。
  •     去缅甸前读一下。
  •     文字平淡,却深刻
  •     “一流的旅行文学”
  •     在缅甸旅行的时候一直在读,迷人的地方。
  •     很難想像的是,喬治歐威爾本身在緬甸當過英國殖民地的警察。也許就是這樣的養分,讓歐威爾寫出"動物農莊"與"1984"。但是在歐威爾逝去數十年後,這裡面的恐怖依然存在於軍政府統治下的緬甸。而現在新的緬甸會走向何方,也不得而知。
  •     非常具有深度和历史纵深的旅行文学作品,通过观察乔治奥威尔在缅甸生活这条线,来挖掘殖民时代和WeiQuan时代加之于缅甸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     跟写朝鲜一样,难免猎奇和过度阐释。但在沿着伊洛瓦底江逆流而上的旅途中,它给我提供了审视这个国家的不同角度。
  •     「如果这个国家不能给孩子希望,那么孩子还能对自己的人生抱持什么梦想?」——「因为先前看了《翁山素姬》的电影,所以对缅甸也有了一些了解。这本以乔治欧威尔居住过的缅甸地区入手(颠覆了我先前对他的作品的一些猜想),而去写那些埋藏在历史里的极权统治。值得一看。」
  •     本书大概描写的是一个正在逝去的缅甸,那种具有1984味道的威权统治或许在未来的几年内不再存在。目测作者应该会写个缅甸三部曲出来。
  •     缅甸——一个有着和中国惊人相似的历史的国家,因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让我们对这个如此临近的国家的历史一无所知。经过几十年的缅甸人民的斗争,缅甸终于走向了民主的道路,也已经废除了媒体审查制度。我们离民主还有多远?
  •     這是一個世界,一個。
  •     读一半读不下去了,作者有一个预设的极权社会立场,然后在缅甸全国游历寻找论据。很多内容解读过度,不同章节都是一样的浮光掠影,当地人的只言片语就用来做文章,太不深入了,可信度也减半。收获是看到军政府下台前,缅甸被压制的一片社会切面,跟如今游客眼中的太平都市完全是两个世界。
  •     缅甸有这么一个传说:有一条恶龙,每年要求村庄献祭一个处女,每年这个村庄都会有一个少年英雄去与恶龙搏斗,但无人生还。又一个英雄出发时,有人悄悄尾随。龙穴铺满金银财宝,英雄用剑刺死恶龙,然后坐在尸身上,看着闪烁的珠宝,慢慢地长出鳞片、尾巴和触角,最终变成恶龙。
  •     旅行读物,信息量极为有限。把流水账和书摘拼贴在一起不能算在地民族志吧...
  •     去了解走向昂山素季时代的国家,曾经是什么样子?ps想看英文原版,书中许多描写刻画得极为细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