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3
ISBN:9787030262752
页数:275页

章节摘录

  红壤区处于我国南方地质运动构造带,该地质构造带西至龙门山、红河-元江深断裂,北至城口-房县-襄樊-广济深断裂和郯城-庐江深断裂,东和南均与大海相接,面积118万km2的陆区(赵其国和龚子同,1991)。几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构造运动,构建了南方红壤区地形与地貌的总体轮廓,对后期的人类活动、植物生长以及水土流失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海南省农业厅土肥站,1994;安徽省土壤普查办公室,1994;江西省土壤普查办公室,1991;湖南省农业厅,1989;浙江省土壤普查办公室,1991;湖北省土壤普查办公室,1990;福建省土壤普查办公室,1991)。  首先,二叠纪发生的海平面升降变化、构造运动和中三叠世发生的印支运动,使得中国南方主体逐渐从海盆转变为陆相沉积。  其次,中侏罗世末期强烈的燕山运动席卷了整个地区,其中,湘西北地区的褶皱运动使震旦纪至晚侏罗世的地层全部褶皱,并伴有纵向断层,构成一系列的背斜山及向斜谷地;湘中、湘东南地区的断块运动,形成一系列的褶断山、断块山地和山间盆地。  再次,古近纪末期的喜马拉雅上升运动,该区基本形成新生代盆地,并隆起成为陆地,处于强烈上升区的黄山、九华山、黄岗山等都成为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其断陷带则构成山间盆地;洞庭湖区、鄱阳湖区仍处于继续下沉的状态,成为新构造盆地。  最后,新近纪开始的地壳发展进入了新构造期发展阶段,大部分地区处于相对稳定或遭受风化剥蚀的状态,如湘南、湖北、江西等低山丘陵地区;第四纪更新世全球的气候波动,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部分中山地区曾多次发生过山岳冰川,留下了第四纪冰川的剥蚀地貌、冰川堆积地貌及冰渍物的遗迹;大部分地区以河相沉积和洞穴堆积为主,局部地区有滨海沉积,如浙江省的杭嘉湖平原。

前言

  水土流失直接关系国家生态安全。严重的水土流失,是生态恶化的集中反映,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加强水土流失防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2005年7月至2007年5月,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了“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组织生态、环境、资源、法律、政策等方面的专家,对我国重点水土流失区进行了全面的综合科学考察。在此基础上编写的《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全面评价了我国水土流失现状与发展趋势,总结了长期以来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成效与经验,梳理了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这一成果,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产生的危害严重,影响深远。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使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加剧江河湖库淤积和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不仅影响当前发展,而且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多种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不断完善,人为水土流失逐步得到控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环京津地区、珠江上游等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国家重点治理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和水土保持工作者近60年的艰苦努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治理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进入江河的泥沙大幅度下降。通过开展水土保持,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了水土资源,土地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在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为今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书籍目录

总序总前言前言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社会经济第二章  水土流失现状与演变  第一节  水土流失主要类型  第二节  水土流失现状  第三节  水土流失分区及特征  第四节  水土流失演变趋势  第五节  水土保持发展历程第三章  水土流失的危害  第一节  破坏土地资源  第二节  影响水资源和水环境  第三节  恶化生态环境  第四节  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第四章  水土流失的驱动因素  第一节  自然驱动因素  第二节  人为驱动因素第五章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及主要模式和经验  第一节  水土保持成效  第二节  了主要模式  第三节  主要经验第六章  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红壤区水土流失的特点  第二节  主要问题  第三节  建议第七章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分区与措施配置  第一节  水土流失防治规划目标  第二节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目的及方法  第三节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方案  第四节  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措施配置  第五节  水土流失分区防治资金投入分析  第六节  治理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专题研究  专题A  南方红壤考察区水土流失宏观差异性分析  专题B  南方红壤丘陵区崩岗数量、成因及其治理体系  专题C  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员会的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  专题D  江西省兴国县水土保持范例研究参考文献彩图附录  附录1  南方红壤考察区考察路线图  附录2  南方红壤考察区参加考察的人员名单

作者简介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南方红壤区卷》共分7章和4个重大专题研究,在查清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的特点、驱动因素、危害及演变趋势,论述了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的关系问题,凝练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及主要模式;对崩岗等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利用GIS对全区进行了水土流失分区,提出了各个区域的防治目标与措施配置,对该区域今后水土保持与生态安全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规划与策略。全书兼具理论性和资料性。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南方红壤区卷)》可供从事水土保持学、土壤地理学、环境科学、农业生态学及农学的研究、教学和技术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各级政府部门参考。

图书封面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