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入门》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精神分析入门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7-1
ISBN:9787200040753
作者:查尔斯·布伦纳

《精神分析入门》笔记

第一章 两个基本假设一、 心理决定论(因果理论)没有任何事是偶然或碰巧发生的。每一心理事件的产生,都是一些先前事件所决定的。举例:忘事或者放错东西,经过精神分析家75年来对偶然事件的研究,它们绝不是偶然。都包含了当事人的愿望和意图。(弗洛伊德说,所有的口误笔误都是真实意图的泄露。马蓉的手机被王宝强看见。)还有梦,每一个梦或者梦中每一个意象,都跟做梦者的心理状态有关。精神病理现象同样适用。每一种神经症,都跟这个人的心理历程有关。——只是有时候我们自己并不知道,这就涉及第二个基本假设。二、 潜意识弗洛伊德对癔症病人的治疗,发现电击无效。布洛伊尔用催眠治疗了一位癔症患者。患者在催眠中回忆起过去的经历,体会到过去的情绪,于是癔症症状消失了。弗洛伊德在催眠治疗的启发下,发明了“自由联想”法。他把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很难被意识的潜意识。潜意识没办法被直接观察,但它能决定人所有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催眠例子,两点开窗户。)第二章 内驱力性驱力(生本能),攻击驱力(死本能),关系驱力(客体关系),自恋驱力(自体心理学)。

看了两遍很爽

第一遍看没有太大的感觉,里面有很多概念看起来比较难懂,而且自己脑袋都是像浆糊一样的,所以看完一遍还是很混论,间隔差不多一年再看,一边看一遍写读书笔记,理清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像心理结构的三个概念,本我,自我,超我,虽说我在06年刚开始读心理学的时候就知道三者的概念,以及他们简单的关系,但是这对于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描述,或者说这三个概念对于解释来访者是如何产生心理问题的一点也没有概念,说实在有时候觉得读书那会真是很呆,不会有太多的钻研精神。现在开始慢慢一点点补回来相信也不迟。书中还有一些逻辑我还是太明白的,同时对于俄狄浦斯情结,我依然持怀疑的态度,弒父取母、或者幻想与父亲结合这些想法真是存在的吗?我还是不太确定。慢慢探索......

精分是毕生追求!! 那个,,我其实指的是精神分裂。。— —||

明明是入门书籍,但是看了几排就头大。。翻译生涩故弄玄虚不好好说白话。。学术型书籍这种翻译卖弄最烦人了。作为入门来说不推荐,很难啃完,尤其是前几章完全纠结于概念。绕圈子现象非常严重,基本在挑字眼,看完没有记忆点。如果有精分基础还是可以看一下,纠正了一些误解和容易混淆之处。最重要的是,这书又不是弗洛伊德写的,而且成书也是70年代的啦。。有点尴尬...大学时候读《梦的解析》,读到一半就觉得。。我怎么就这么不信呢。。。。感觉东西方还是文化差异巨大,绝对化的论调还是都持怀疑态度。这次在上完精神分析系列课程的基础上再读《入门》,怎么还是感觉我怎么这么不信呢。。感觉事后解释多过实证,,,就是马后炮的对号入座。。。本来事物就正反两面。。表述也可以诡辩,怎么说都通。。还是阿洲同学说得是,学习到一种思考方法和看问题的视角,比死记一堆别人假设的纯粹的理论更有用。把精神分析理论同进化论、日心说等同进来,都是一种思想的巨大变革。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并不是上帝独特的选择,而是千万个物种进化的结果之一,并非天之骄子;而日心说也告诉我们其实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不处于主宰的地位;而精神分析告诉我们,甚至连我们自己的行为思想,都不受我们自己主观控制。。何其颠覆何其震撼。书中举的例子中还是有很多可争议的地方,对于泛灵论的否定,盲人的梦境,或者是原罪的说法,有关文艺的研究更是一笔带过,不过精神分析作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发展出的很多流派,一直在不断修正和进步,这个意义非常重要。这里补充一些精分疗法在实际咨询中的重要观念:精分疗法的目的在于“自知”,即潜意识意识化。精分≠泛性论,精分讲的非性,而是性的关系、性的问题,从来不是“性”的问题,而是关系的问题。新精分疗法强调客体关系,即重要他人关系。梦的伪装源于超我的监察作用,做梦时超我控制力减弱,但仍然存在——此观点现在被否认★精分基本上不在于咨询师进行分析,而是使来访者自我呈现!!精分的全部力量在于人格的退化,而不在于解释。不要把精分理论当真理,和标准。总之就是,在临床运用中一定不能凌驾于来访者之上去判断,要怀有平等心,审慎的态度去接受观点和谨慎使用。否则都算是走火入魔。

一本经典的精神分析入门书——《精神分析入门》读书摘抄

原本是用Markdown格式编辑的,可惜豆瓣不支持Markdown,所以只能黏贴源代码了。好在不影响阅读,不了解Markdown的小伙伴照样看得懂。————以下是摘抄征文————# 《精神分析治疗指南》读书笔记## 第一章 概述### 精神分析治疗的重点精神分析指导下的精神动力心理治疗侧重于既往经历的作用,通过对特殊过程(防御)和人际间相互作用(移情)的认识,使之形成健康的行为模式。**重点:**既往经历对目前行为的作用(认知、情感、幻想、互动)**目的:**理解防御机制以及病人的移情反应,特别是它们在医患关系上的表现**技术:** - 建立治疗联盟 - 自由联想 - 解释防御和移情 - 经常会晤 - 疗程:数月至数年### 精神分析治疗的安排精神分析治疗可以是短程的,也可以是长程的。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典型的长程治疗不在开始阶段确定结束的期限,其治疗的长短视冲突的多少和治疗的进展速度而定。长程治疗一般每周安排2——3次治疗,而短程治疗则以每周1次为宜。### 精神分析治疗的技术初学者往往一发现了什么就急于告诉病人。千万不可如此性急。要掌握好火候,在适当的时机才点给病人,这是治疗技巧中最重要的一条。通过移情可以了解到病人过去感知和反应的形式。因而一旦移情出现,表明病人反映了真实的情况。这个时候,则可以不去理会那些与其相悖的信息,而是通过这个途径去探索病人的潜意识冲突。## 第二章 病人的评估### 开始评估- 告诉病人评估的过程 - 一般用1——4次治疗时间 - 评估对危及生命的行为 - 评估疾病的器质性原因 - 精神病学诊断 - 治疗者运用询问和倾听 - 倾听病人对开始治疗有何疑惑对于情绪抑郁的病人,第一次评估会谈时务必询问其抑郁的严重程度,以及紫砂的危险性有多大。通过在第一次会晤之后,治疗者应该有一个如何进行评估的计划,并且应当向病人讲明大约需要多少次的评估性会晤,以使病人心中有数。### 精神动力学评估倾听并探索: - 发病及寻求帮助的原因 - 生活史 - 既往生活中的重要人物 - 最初的记忆 - 经常地和近来的梦 - 对先前治疗及治疗者的体验 - 观察病人如何与治疗者发生关系 - 常识性理解 - 要求病人共同理解治疗者应当详细地收集病人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情况,以及病人对他们是如何体验的。当过去发生的经历重现于现在时,这些冲突将在治疗过程中形成移情而显现出来。询问病人所能记起的最早的记忆,往往可以揭示重复发生于病人生活中的事情。它也可以用来评估病人的愿望和幻想。请病人讲述近来所做的梦和经常所做的梦,可以知道冲突的形成,以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 选择标准在病人选择上,那些有心理学头脑、能够体察自己的情感、能够通过领悟使症状得到缓解的病人较适合于做精神分析治疗。有着环境支持(家庭、朋友、工作)的病人则疗效更佳。病人标准: - 患有神经症障碍 - 有心理学头脑 - 能够体察自己的情感 - 能够运用理解而使症状缓解 - 有环境支持 - 良好的医患配对## 第三章 开始治疗### 教和学把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和过程教给病人,是成功地开始治疗的关键。> 精神分析治疗是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对个体生活的经历、对意识觉察以外的心理活动,以及对个人的世界观进行探索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它是建立在一个人心理现实基础上的学习过程。建立安全的气氛,治疗的任务是教病人: - 过去作为现在的模板 - 移情、防御、阻抗 - 介绍和解释治疗者节制的作用 - 保持医生似的关心,以加强治疗联盟 - 处理病人最初的失望在教病人时,可以采取直接讲解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举例子说明的方式。### 节制和自由联想经过了教病人的阶段,病人对治疗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治疗者就应当少讲话,更多地倾听病人关于内心世界的描述,这种技术称为“节制”。治疗者还鼓励病人尽量自由地、无拘无束地讲,不要理会所说的是否正确或是否合乎逻辑。开始治疗,病人的任务: - 与治疗者建立治疗联盟 - 学习自由联想 - 对安全的气氛感到满意 - 认识开始治疗时的失望 - 逐渐理解移情、防御和阻抗 - 学习运用梦治疗者在倾听病人自由联想之时,要仔细地分析,以发现病人没有意识到的蛛丝马迹,以及阻碍思想自由表达的障碍物。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治疗者就会发现病人思想和感情的模式,以及阻碍思想和感情表达的障碍。### 安全的气氛治疗者在治疗中要做的事情是给病人一个“退化”的机会。由于这种心理治疗安排的独特性,加上病人正常精神生活过程的作用,病人就可能用较为随意的、结构松散的思维方式来接近潜意识的情感和思想。### 医生似的关心治疗者要表现出医生似的关心和温柔。经过一次次的合作,让病人领悟到他们所承受的精神上的痛苦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于心理治疗之时,因而不论会引起多大的痛苦,都要把治疗坚持下去。### 开始阶段的失望当治疗者变得比较“节制”时,病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失望。产生这种反应的一部分原因是:病人感到失去了治疗者在评估阶段那样的感情支持;另一部分原因是:病人在开始治疗时抱有的不切实际的愿望破灭了,使病人陷入失望困惑的情绪状态。### 移情、防御和阻抗的早期体验一旦移情产生,治疗者和病人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上面来,于是乎病人对治疗如何进行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于治疗者的“节制”而使病人感到失望的移情往往是很独特的。治疗者在开始阶段是有机会去了解防御和阻抗模式的,并且必须引导病人认识到可以运用这些防御和阻抗的模式去认识自己,尤其是病人自己难以认识的思想和感情。### 治疗中梦的初步运用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有机会让每一位病人运用自己的梦作为一种治疗途径。在治疗初期所报告的梦往往可以揭示病人的核心冲突。通过这些梦,可以让病人知道潜意识的过程。随着治疗的进展,在防御机制的作用下,梦会变得艰涩难解。## 第四章 阻抗和防御### 阻抗阻抗系指抵制痛苦的治疗过程的各种力量,其中包括:安于现状,惧怕任何的变化,害怕引起良心上过分的谴责,不肯放弃那些形成情感疾病的幼稚的冲动。前意识冲突以行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并由此而产生愉快的感觉,也起了阻抗治疗的作用。这种以行动的方式而不是语言的方式来表达前意识的冲动,称为“见诸行动”。由疾病所带来的继发性收获也是妨碍康复的另一种阻抗。### 防御> 参考《精神分析入门》读书笔记中防御机制的部分- 压抑 - 否认 - 反向作用(反向形成) - 转移 - 逆转:将冲动由主动变为被动(或由被动变为主动)或由朝向别人变为朝向自己(或由朝向自己变为朝向别人) - 抑制:将思维或者行为缩小,以免这种思维或者活动引起焦虑 - 与权威认同 - 禁欲 - 理智化 - 感情隔离 - 退化(退行) - 升华 - 原始的防御机制:分离、投射、投射认同、无所不能、贬低、原始理想化(见本书第十一章)### 解释阻抗和防御机制不论何时,不论用什么方式,只要病人表现出了阻抗,就说明病人不愿意回忆起与过去被禁止的冲动有关联的那些危险和恐惧。解释阻抗的原则: - 承认现实对阻抗所起的作用 - 将阻抗和防御视为病人性格强度的指征 - 牢记病人应该认识和体验阻抗,然后才有可能解释阻抗 - 先认识阻抗,后解释内容(什么是病人的阻抗,或为什么出现阻抗)造成治疗中阻抗的防御产生于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避免心理上的痛苦,其二是人格的强度。**先于内容解释阻抗/表面地解释:**治疗者首先要指出病人的阻抗,让病人注意到自己的阻抗。以后,在适当的时机,治疗者再探索病人为什么要采取阻抗,以及病人想防御的是什么。### 移情阻抗移情阻抗产生于病人对治疗者强烈的感情体验之时,这种强烈的感情会使治疗改变方向,使病人偏离旨在揭示和解决导致他们症状的冲突的目标。处理阻抗的第一步,是向病人指出他们有阻抗。在没有解释什么被阻抗和为什么被阻抗之前,就必须向病人指明这一点。在处理阻抗之时,要尊重防御,要避免与病人争执,要在认识阻抗的真实成分之后才解释它们的潜意识动机。## 第五章 移情### 需要重视过去在所有的人际基础上,人们形成了移情。我们需要运用过去的经验,作为模式来理解现在的问题;也因为所有的人在心理上都需要重视过去,以便处理现在所遇到的困难和情感上的痛苦。影响移情发展的因素: - 病人需要重视过去 - 心理治疗者的节制 - 病人相对自由的联想 - 解释防御 - 解释移情###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移情精神分析治疗中,发展移情和理解移情是精神分析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它,能使病人的困难问题重视,能了解病人的深层内心世界。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精神分析治疗与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疗最大的区别之处。通过移情能使病人回忆起被忘却的事情——潜意识里的冲突和心理痛苦的原因。通过移情,病人既了解了既往所经历的事情,也理解了这些经历是如何在此时此地重现的。### 在移情中开展治疗治疗者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知道病人对治疗者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样的感情,而不是简单的认为病人对治疗者的评论都是客观的、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治疗者必须把病人的注意引导到病人自身,让病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治疗者可以请病人谈一谈自己对治疗者的想法和感情,这样就可以使病人和治疗者的注意都集中到同一个问题上,使移情更为清晰可辩。### 移情如同阻抗当病人认为没有必要讨论移情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向病人解释讨论移情的必要性。> 心理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情境,一种提供观察事物并使事物发生变化的情境。其间,虽然病人所注意不到的那些体验被放大了,可移情的情境仍然是遵循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感情和观点,都是从过去情境中的感情和观点转化而来的。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些情感是十分真实的。不论这些感情是被什么引发出来(包括治疗者的行为),在心理治疗中看到的它们是十分有用处的,因为,由此可以了解到病人的困难是怎么造成的。### 色情的和攻击的移情当移情较强烈时,正性的或爱的感情就可能含有色情的愿望,而负性的或攻击的感情则可能含有破坏的或狠的愿望。这些强烈的感情,代表着病人在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时期与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别的重要人物关系之间的再次体验。### 移情的修通治疗者必须将病人的移情提到意识水平上来,让病人认识和理解这些冲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这样一来,这些愿望也就不会像幼儿时期如同洪水猛兽势不可挡了。这就是“修通”。成功的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在于教病人如何在治疗结束之后自我探索,以解决今后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心理困难。在揭示移情的过程中,病人将学会很多自我探索的技巧,而这些技巧在治疗的结束阶段将更趋完整。## 第六章 反移情反移情是治疗者对病人的情感反应,是治疗者对病人的移情。对于初学者,反移情往往会发生在结束治疗的阶段。精神分析治疗者要善于体察自己的情感反应,把它当作理解病人情感体验的一种渠道。往往有这样的一种情况,治疗者的反应越强烈,越尴尬,就越能反映出病人所隐藏的关键性的冲突。### 一致的和互补的反移情一致的反移情是指治疗者与病人的感情认同。互补的反移情是指治疗者与病人过去生活中的某一个人(通常是父母一方)认同。互补的反移情能够破坏治疗者善良中立的态度,延缓治疗的进展,而不是帮助病人解决婴儿时期的冲突。治疗者需要有一种“分裂”的本领来包容和加工反移情,其一半是对病人做出感情反应,另一半是诚实地观察自己,了解自己反移情的感情,以便做出有用的解释。治疗者对反移情的加工: - 对自己的心理发展和生活事件保持清醒的头脑 - 不要把病人的情感往自己身上揽 - 不要让反移情见诸行动 - 运用反移情以帮助解释 - 运用反移情愤怒去理解病人的敌意 - 检查自己的情感反应,作为了解病人动力学的线索 - 将移情与反移情结合起来诊断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自我与客体分离的形象 - 当体验到互补的反移情时,要寻找一致的反移情### 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反移情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在不同时候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治疗者的任务是将前后不一的移情,以及随后而产生的反移情整合在一起,以便理解病人真实的内心活动。### 治疗者需要精神分析和督导弗洛伊德特别嘱咐准备从事精神分析的人在接受训练之后还要定期接受精神分析。## 第七章 梦心理治疗中运用梦的目的: - 澄清防御机制和阻抗 - 帮助认识和解释移情 - 将病人潜意识的动力学、冲突、记忆提到意识水平 - 帮助自我探索的学习### 心理治疗中梦的运用治疗开始阶段,梦的解释应当只限于梦者的经历、梦的显意,就像揭示生活中的幻想一样。治疗早期—— - 局限于目前生活和梦的显意 - 认同和说明梦的防御机制和阻抗 - 局限于梦的移情表现 治疗后期—— - 运用梦去指出潜意识愿望、恐惧和冲突早期梦的材料可能包含一个人人格核心动力学的线索,梦的材料可以被用于精神分析治疗,先是运用梦的显意和病人目前的生活经历,随后理解移情和防御机制,随着治疗的深入,最后去探索、揭示潜意识的愿望、恐惧和冲突。## 第八章 结束精神分析治疗绝大多数不预先安排结束的时间。在治疗开始的时候,治疗者就应当向病人讲明,治疗将一直持续到将病人潜意识里的冲突统统揭示出来,得到解决为止;持续到病人理解自己的内心活动为止,因而往往要持续几年。### 如何判断结束阶段的到来病人经过成功的治疗而进入结束阶段时,将体验到的是心理障碍大大地解除。这种解除,在病人和治疗者看来,都应当是十分明显的。另外,病人的内心冲突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应该得到解决,从而在行为上应该有持久的变化。在治疗中期结尾的时候,治疗者会注意到病人能够较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移情,并能认识不同的移情表现。病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有较深入的了解,并开始运用自我探索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较为理想的是,病人自己提出结束治疗。如果确实到了结束治疗的时候,病人仍然不愿意谈及此事,治疗者就应该认为这是一种防御的表现。### 结束阶段的任务病人的任务: - 回顾治疗经过 - 体验和掌握分离和失落 - 再度体验和掌握移情 - 开始自我探索病人和治疗者的任务: - 确定治疗中令人失望的、局限性的和不成功的方面 - 讨论今后心理治疗的可能性 - 讨论今后的计划治疗者必须记住,不论病人的人格如何特殊,也不论病人存在怎么样的心理问题,病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个体。某一次治疗不成功的病人,很有可能在以后的某个时候获得治疗的成功。可以运用自省的方法来帮助精神分析治疗者了解结束治疗时的感情。理解了自己与病人的关系,认识到了治疗的局限性,就会有助于治疗者做出适当的反应。## 第九章 实际问题及处理### 费用钱财往往与依赖、情感满足、罪恶感、贪婪、剥夺、权利等联系在一起,大部分病人都由这方面的冲突,并表现在心理治疗的内容中,因而,心理治疗者应该对收费问题有清楚的认识。### 自杀病人对病史上有过自杀观念的病人都要慎重对待,绝不可以掉以轻心,认为病人只是说说而已。治疗期间,一旦怀疑病人有自杀念头时,就要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询问,不要因害怕这种直率的问话方式会刺激病人而询问闪烁其词。这样一来,有自杀想法的病人明确知道治疗者对他的情况一直关注,并已经掌握了他的想法,就会产生一种安全感。## 第十章 短程精神分析治疗短程精神分析治疗侧重于病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认识病人生活经历中某个精神动力冲突的出现会使得心理发展收到阻碍,治疗者通过解决病人生活中的这个最关键的冲突而使得病人整个成长和发展过程得到改变。### 选择病人病人: - 能识别焦点冲突 - 能从感情关系上去思考 - 强烈的治疗动机 - 至少与一个人有密切关系 - 对尝试性的解释反应良好治疗者: - 能与病人建立感情上的交往 - 排除重型抑郁症、精神病及“见诸行动”的病人 - 排除边缘型、自恋型人格障碍及偏执障碍的病人治疗者可以通过了解起病诱因、早年心理创伤、重复的行为模式等去发现焦点冲突,偶尔也可以通过病人的梦去发现它。在评估阶段结尾之时,治疗者应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讲明他的焦点冲突,让病人知道自己的焦点冲突,以便针对性地开展治疗。### 疗程和终结疗程:10到20次,可达40次,每周一次技术 - 有目标的防御分析、移情解释及再建 - 有益的忽略 - 如何结束很重要 - 治疗开始后再决定治疗次数或结束治疗的时间### 技术治疗早期,治疗者不要跟病人一起着急,过早、过多地评论。治疗中期,治疗者需要把握住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免离题太远。治疗中期会出现阻抗,治疗者应针对一个关键性的防御形成进行解释,让病人知道这种防御形成在现在以及在过去是如何表现的。结束阶段,某种移情会变得十分突出,治疗者应该给予直接的、支持性的、共情的解释,以使病人既往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而目前又重现的焦点冲突清楚的显现出来。## 第十一章 边缘型及严重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诊断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防御机制 - **分离:**将正性和负性的自我和客体的形象分裂开来 - **否认:**有意的不理会重要的现实 - **贬低:**极度的轻视和抵消 - **原始理想化:**夸大别人的力量和威望 - **无所不能:**夸大自己的力量 - **投射:**把自己冲突的冲动归结于别人 - **投射认同:**投射到病人想控制的某个人处理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分裂,是对这些人进行心理治疗的重点。### 冲突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内心主要冲突的性质是属于原始的或“前恋母期”的,并以此作为与神经症病人的分界。### 开始治疗在开始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心理治疗时,治疗者应当善于发现病人“见诸行动”的危险,并加以控制。治疗者在情感和理智上应持关怀、中立的态度,头脑保持冷静,不要给什么建议,不要想指挥病人,也不要急于用指所掌握的病史资料做不恰当的解释。治疗者此时应当小心谨慎地将病人早年生活中的经历与当前的问题联系起来,从“发生学”的角度进行解释。治疗者既要从理智上去理解,还要从情感上去理解。此外,治疗者必须监控病人的日常生活,以保障病人的安全,最终将病人分裂的正性的和负性的自我和客体形象整合在一起。## 第十二章 支持性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病人重建自己最高水平的功能、能力、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 选择病人做支持性心理治疗的病人分为两种情况: - 一种是精神上十分健康,适应良好,而由于重大的生活事件而出现精神障碍 - 另一种是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慢性疾病,同时自我功能明显缺乏(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技术首先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治疗者之所以能够支持病人,是建立在对病人目前的冲突、防御机制和移情的理解的基础上,了解了这些,治疗者才能以适当的方式将病人的感情表达出来,认识病人的成功之处,给病人提供一个“支持环境”,在这个“支持环境”中,病人可以不急于去行动,而是以逸待劳来缓解冲突。

简评

让人产生冲动给一本书写评论不外乎三种原因:一是理性智识上的开阔。二是情感审美的冲击。三是太他妈烂了。《精神分析入门》无疑是第一种的翘楚,对于入门者来说,不啻是打开了心灵的天窗,窗外一片漆黑,暗流涌动。介绍精神分析的书不少,独取这一瓢饮自然有其道理。十万字简短篇幅讲清精神分析,恰恰体现了作者很好把握了理论体系的核心要素,既谈精神分析“是什么”,又强调了“为什么”,揭示了心理机制的内在运行逻辑。而整个写作的主线就是内驱力。举个简单的例子。众所周知,人人都有超我,是认同了的外在道德、习俗、宗教影响在心理结构中的体现。那么超我的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是在5岁左右?又为什么超我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内疚和自我惩罚?对于类似这样的问题,不少教材中并没有回答,往往让人感到答案是自明的,读者学了精神分析基本原理就能简单推导得出,但事实并非如此。《入门》一书通过内驱力主线很好解释了类似问题,它不仅关注心理现象和导致其发生的心理机制,如5岁儿童会有弑杀、取代同性双亲、与异性双亲结合的强烈冲动和背后的俄狄浦斯情结,也关注心理机制对人的重要作用,如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强烈压抑形成了超我,超我的基本禁忌是乱伦和杀害双亲,还以清晰的脉络介绍了以内驱力或者心理能量的投注、流动、转移和消失,从该角度深入阐述了各种心理机制的发生、变化和消退,如,由于强烈的阉割焦虑,孩子们最终放弃了俄狄浦斯情结,其先大量的能量投注转而变成了对情结的禁止,通过认同作用,在自我中形成了超我,帮助自我共同防御本我不恰当的俄狄浦斯冲动。通过这样的写作方式,作者在搭建起精神分析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内驱力这一核心要素,理清了框架内部的逻辑联系,使读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此外,《入门》对于概念或者术语的使用,显示了令人敬佩的科学审慎的态度。“本能”一词在书中基本被放弃,而以“内驱力”取代。《入门》写道:“本能在低等动物就有,而人类的心理机能则最好用内驱力形容。两者的区别在于,本能是对某一特定刺激以及某种模式化的或恒定的方式作出反应的先天能力---这种反应模式通常是复杂的行为,比简单的反射,如膝跳反射,要复杂的多。然后,像简单的反射一样,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的本能包括了刺激、中枢兴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运动几个部分。然后,我们称之谓人类内驱力的,并不包括运动反应,仅存在对刺激做出反应时的中枢兴奋。这种兴奋状态之后的运动活动,是由心理的一个高度分化的部分,即‘自我’所中介的。因此,内驱力的兴奋反应是可以受到经验和发射的矫正,而不像本能,以一种前定的方式进行反应。” 也因为这样,人类控制本能冲动也成为可能。这样的澄清和解释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读书时写的一些笔记——你会向攻击你的人认同吗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 Erik Olsson与Clark Olofsson,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绑匪放弃而结束。然而这四名被挟持的银行职员,却对绑匪显露出怜悯之情,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且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他们还为绑匪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都表示并不痛恨绑匪,反而感激他们的照顾,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绑匪Olofsson,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两名绑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这种屈服于施害者,对施害者产生情感,并反过来帮助施害者的心理现象,就叫“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心理学中的认同精神分析中认为这是一种“与攻击者认同”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中的认同是指一种心理过程,认同某对象的一个面向、特质、属性,并在此方面以此对象为榜样,人格被暂时重建。认同的对象不单单指某个人,还可能是某种事物、观点、理念、制度等。能量高度投注于所钦佩的或所憎恨的强有力的对象上,则会满足于(至少在幻想上)分享了强大对象所具有的力量与荣耀、权力与财富,即是与他们的认同。与所钦佩的或强大的对象认同,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我们对于强大的父母、优秀的老师、卓越的上司、耀眼的偶像等的崇敬与模仿。有时我们也会将对对方的认同通过攻击的方式表现出来,如高手之间的挑战,以及青少年多通过“攻击”的方式表达好感等。会何会与攻击者认同对于“与攻击者认同”,安娜•弗洛伊德认为是个体的一种防御机制,当个体面对外在危险时认同于攻击者,或将侵略原样不改地承受下来,或在身体上或精神上模仿攻击者个人,或接受表示攻击者的某些象征物。费伦齐则发现被成人吓坏的孩子,会自动地将它们自己从属于攻击他们的成年人,猜测并满足成年人的每一个愿望,同时,完全忘记或忽略自己的存在。斯德哥尔摩情境很容易激活成人儿时的创伤并退行到儿时的状态。其实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可以用两个简单的词概括其意思,即“奴化”和“洗脑”。与攻击者认同的现象这种与施害的攻击者认同的现象在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被欺侮的弱小者或乱伦的受害者中多有体现,“文革”期间则达到了极致。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校园欺凌现象中弱小的同学有可能成为校园小霸王的帮凶;被强奸的少女有可能爱上强奸犯。影视作品中体现得更多:如《霸王别姬》中楚霸王段小楼将棍子狠狠插入程蝶衣口中后,蝶衣终于成为了女娇娥真虞姬;《倚天屠龙记》中的杨逍与纪晓芙最初又何偿不是施害者与受害者;还有电影《午夜守门人》中的纳粹军官马克斯与犹太姑娘露西亚;等等。而当敌对双方旗鼓相当、势均力敌时,往往会彼此认同,所以有时我们会说最了解我们的往往是我们的敌人,从这一方面来讲,在于妈雷剧《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与东方不败的惺惺相惜、相亲相爱,互为彼此的最爱也是很有道理的。^_^当被认同的对象丧失会有什么结果所谓认同对象的丧失,可能是某个人的死亡或离开,某个幻象的破碎,某种理念的坍塌等。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在他的父亲去世后一改往日形象,表现得更像他的父亲,担当起父亲的责任来,这便是对丧失对象的高度认同。但被认同对象的丧失也会造成我们本来投注于此对象的心理能量无处安放,不安、焦虑、抑郁甚至绝望。如我们所崇敬的某个人是虚伪的欺骗者,我们被灌输的某种观点理念是愚人的手段,这都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伤害,让我们悲痛、崩溃,甚至丧失生的希望。————————————————————----------------------------

精神分析是智力冲浪?

我觉得是。我是看了一些精神分析的书之后,看的这本书,觉得很痛快。如果你要学精神分析,就得准备着被冲一次。即使是入门的书。复习了很多内容,理清了很多概念。对于精神分析著作来说,这是一本浅入浅出的书。非大家不能为也。

精神分析入门

年前临近期末的时候,愈是紧张,愈是想看课程以外的书。这也是我自己的毛病之一,同时,也是因为时间只有在紧迫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流逝,从而升起要紧紧抓牢、好好利用之心。循着徐筠老师的推荐,《精神分析入门》这本书,也就是这个时候看的,仿佛也就这个时候,脑子能兼容下闲书、专业书、课程书同时进行。陆续读了近2个月吧。从进入咨询师学习的这条路以来,难得这么认真地看一本书,能够觉得看明白了。也是第一次看到一本这么系统的讲述精神分析的书。之前所接触的精神分析,多以不同的精神分析师、流派来讲述,但是并没有将精神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的由来、心理结构的三个我之间的关系讲述得这么透彻。而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其中对于自我的产生过程的详细推论。并且,整本书的脉络非常清晰。本书同时也对一些常见的现象进行了分析。非常值得推荐。


 精神分析入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