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传》章节试读

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6
ISBN:9787805988085
作者:侯文正
页数:318页

《傅山传》的笔记-第165页 - 第十八章

他揭露腐儒的所谓“孝”烦琐虚伪、徒具形式,名为孝敬父母,实为自己图名图利。傅山还指出,他们以“立身扬名,显亲于后世”为“孝”,其心“则必有贼其亲之心”。他们讲究“人子有视膳、问安、晨省、昏定之仪,云礼也”,傅山认为“利多则不亲”。(《讲游夏问孝二章》)程二爷评:还是那个老话题:内容与形式的问题。(表与里的问题,第一性与第二性的问题,质与文的问题。。。)这个可以用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来理解:你是不是真心对你父母好,或者是私下里对你父母好,这个是内容;而那些礼,那些表面上的顺从和恭敬,那些展现在外人眼前的孝顺,这个是形式。内容别人往往看不见,难以衡量,但是形式往往会被别人看见,是可以被量化的。一般来说,形式好的会获得奖励(比如别人认为你孝顺,会觉得你这个人可交往,考公务员有孝顺父母的要求,甚至考北大也有)。先说逆向选择问题,因为信息是不对称的,你是不是真的孝顺别人不知道,内心不孝顺的人往往更可能外表表现的很孝顺来获取其他人的认可(也可能是一种自我忏悔和赎罪,比如说做了坏事的人更可能捐款。王石不捐款,说实话我挺欣赏他的),这样他就更加有动机来表现的很孝顺,而真正孝顺的人,她知道自己很孝顺,他的父母也知道,这样就足够了,他们没有必要表演给别人看,她也没有很强的动机这样做。所以你很难从外表看出她的孝顺。然后再说道德风险问题。我定义的广义的道德风险是,一项针对某一个行为的政策(或者是一个看法等,总之是一个外生变量)实施以后,由于人的行为是可以是随着外界的改变而做出适应性改变的,原来的某事的概率发生了改变。(比如说我买了保险之后,更加肆无忌惮的开车,这就是一个外生变量,在这里是保险,使得我的跟这个变量有关的原来的行为发生了改变(概率变化)。在孝顺这个问题上,在道德风险出现之前,这个评价体系还是是比较完备的,因为人们还不知道有这个评价体系,所以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出于真心,然后真心孝顺的人表现的也很孝顺,他们获得了社会的奖励,但是在奖励出现后,原来不孝顺的人见到有利可图(他们想上北大),于是也变得孝顺起来,可是这种孝顺往往是表面的。

《傅山传》的笔记-第166页 - 第十八章

“义者,宜也。宜利不宜害”儒家义利观是一个悖论。要说每个人都没有自己的私利,人人为人,但是你最终的目标是什么?不还是整个社会福利(其实也就是利,整个社会福利(W)是每个人的利(Un)的函数,而且很明显是是Un的增函数)的的最大化吗?但是要是每个人都没有了自己的私利,也就没有了U,从而W也无从谈起了。
所以其实什么是义?义是真个社会福利最大化,是互利共赢。”私者,天也“。亚当斯密说明,只要产权确定,每个人在市场的框架下追求自己私利的最大化,这个社会的福利也就达到了最大化。

《傅山传》的笔记-第16页 - 第三章

仔细想来,便此技到绝顶,要他何用?文事武备,暗暗底吃了他没影子底亏。要将此事算接孔孟之脉,真恶心杀!真恶心杀!(《书成宏文后》)自由的读书,读经读史读诸子,不受八股文限制。傅山去腐儒也远矣。


 傅山传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