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哈林旅行记

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0.4
ISBN:SH10093-294
作者:(俄罗斯)契诃夫
页数:307页

内容概要

契诃夫,俄国文学大师,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1890年7月到9月,契诃夫只身一人,先坐火车,后骑马、乘船,来到政治犯流放地萨哈林岛进行实地考察。岛上地狱般的惨状和西伯利亚的贫穷给契诃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黑暗的现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写下了伟大的经典非虚构作品《萨哈林旅行记》和中篇小说《第六病室》。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阿穆尔河畔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城--贝加尔号轮船--普隆格岬和河口湾的入口-- 萨哈林半岛--拉彼鲁兹、布罗顿、克鲁逊什特恩和涅维尔斯科伊--日本考察者们--扎奥列岬--鞑靼海峡沿岸--迭卡斯特里
第二章 地理概况--到达北萨哈林--火灾--码头--在城郊--JI先生家的午餐--新相识--科诺诺维奇将军--督军莅临--宴会和灯会
第三章 人口登记--统计表格的内容--我问了些什么以及如何回答我的--房舍及其居住者--流放犯对人口登记的意见
第四章 杜伊卡河--亚历山大罗夫卡河谷--城郊屯亚历山大罗夫卡--惯逃犯“美男子”--亚历山大罗夫斯克哨所--它的过去--地窝棚--萨哈林的巴黎
第五章 亚历山大罗夫斯克流放苦役监狱--牢房--镣铐犯--“小金手”--厕所--“卖堂”--亚历山大罗夫斯克的苦役--仆役--作坊
第六章 叶戈尔的故事
第七章 灯塔--科尔萨科夫斯科耶屯--苏普鲁年柯医生的搜集品--气象站--亚历山大罗夫斯克区的气候--新米哈伊洛夫卡屯--波焦姆金--前行刑员捷尔斯基--红谷屯--布塔科沃屯
第八章 阿尔科伊河--阿尔科伊警戒哨--阿尔科沃头屯、二屯和三屯--阿尔科伊河谷--西部沿海各屯:姆格奇、坦基、霍埃、特兰鲍斯、维亚赫图和乌安基--隧道--电缆房--杜厄--家属住房--杜厄监狱--煤矿--沃耶沃达监狱--重镣囚犯
第九章 特姆河或特密河--鲍什尼亚克中尉--波利亚科夫--上阿尔姆丹--下阿尔姆丹--漫游特姆河--乌斯科沃屯--茨冈人--徒步穿越原始森林--沃斯克列先斯科耶屯
第十章 雷科夫斯科耶屯--监狱--加尔金?弗拉斯科伊气象站--巴列沃屯--米克柳科夫--瓦里兹和隆加里--小特姆屯--安德烈-伊凡诺夫斯科耶屯
第十一章 规划中的行政区--石器时代--有过自由移民吗?--基里亚克人--他们的人数、外貌、体型、食物、服装、住房、卫生状况--他们的性格--企图使他们俄化--奥罗奇人
第十二章 我向南部进发--乐观的太太--西部海岸--洋流--茅卡--克里利昂--阿尼瓦--科尔萨科夫哨所--新相识--东北风--南萨哈林的气候--科尔萨科夫监狱--消防车队
第十三章 波罗-安-托马利--穆拉维约夫哨所--头道沟、二道沟和三道沟--索洛维约夫卡-- 留托加--秃岬--米楚利卡--落叶松屯--霍姆托夫卡--大河滩屯--弗拉基米罗夫卡--农场或招牌--草地屯-- 神父窝棚屯--桦树林屯--十字架屯--大塔科伊和小塔科伊--加尔金-弗拉斯科耶屯--橡树林屯--纳伊布齐--大海
第十四章 多来加--自由移民--他们的遭遇--爱奴人--分布地区、人数、外貌、食物、服装、住房、风俗--日本人--库松-科坦--日本领事馆
第十五章 流放犯从业主--转为强制移民--新建屯址的选择--盖房立业--对分从业者--转为农民--流放犯出身的农民--向大陆移居--屯落生活--在监狱附近--居民的出生地和原属阶层--乡村政权
第十六章 流放犯居民的性别--妇女问题--女流放犯和女性移民--男女同居者--自由民妇女
第十七章 居民的年龄--流放犯的家庭情况--婚姻--出生率--萨哈林的儿童
第十八章 流放犯的劳动--农业--狩猎--捕鱼--洄游鱼--大马哈和鲱鱼--监狱的捕鱼业--技艺
第十九章 流放犯的饮食--囚犯们吃什么和怎样吃--服装--教会--学校--识字
第二十章 自由人--驻军士兵--屯监--知识界
第二十一章 流民的道德面貌--犯罪现象-- 侦讯和审判--惩戒--树条抽打和鞭刑--死刑
第二十二章 萨哈林的逃犯--逃跑的原因--逃犯的出身、类别及其他
第二十三章 流放犯居民的疾病和死亡--医疗组织--亚历山大罗夫斯克医院

作者简介

萨哈林岛是北太平洋上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的一个长条形岛屿,四面环水,俄罗斯帝国把它当作是罪犯无法逃脱的天然监狱,从19世纪60年代起,将成千上万的政治犯和刑事犯流放到这里,从事苦役劳动。
1890年,契诃夫决定前往萨哈林考察,虽然此时他已出现疑似肺结核症状,多次咯血,身体十分虚弱;但是他坚持说“有必要”到这个“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去研究苦役犯的生存状态。
他参观监狱、和苦役犯谈话,用卡片记录了近一万个囚徒和移民的简况,甚至目睹了死刑和种种酷刑,深受震动,“以致后来多次在噩梦中看见这些场景”。三个月后,他回到莫斯科,花了三年的时间,写出《萨哈林旅行记》。


 萨哈林旅行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如何才能摆脱自我中心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呢?他人的痛苦与我何干?这是写作者早晚要面对的问题。“我们既没有近期目标,也没有远大目的。我们的灵魂里空空洞洞,什么也没有。”1890年的契诃夫和他所在时代的知识分子遇到了同样的困境。于是身体本已十分虚弱的他只身去往萨哈林,在那个人间地狱呆了三个月。然后用了三年时间写出了这本书。他称这本书为自己小说衣橱里一件“粗硬的囚衣”。我听到很多人谈起这本书,说起契诃夫的伟大,说这部作品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生命写成的。我也能想象三个月的萨哈林生活或者说田野调查意味着什么,在三年的记者生涯里,我最辛苦的一次采访不过是在21世纪的中国高原山区待了一个礼拜,走访了四个村庄,访谈数十人,就已经接近体力和耐心的极限。看到有人评论说契诃夫“不过是”在萨哈林待了三个月……要知道,萨哈林对人的折磨不仅是肉体上的,更是灵魂上的。它时刻挑战着一个进入文明社会的人类的认知极限,它是安静的格子间中疯子的凄厉叫喊。如今,经验匮乏的作者们同样在寻找着不属于自己的经验。他们去工厂里找,去农村找,去小偷那里找,去黑帮和妓女那里找,去邪教组织那里找,去原始文化里找,然后,他们用聪明的叙事技巧讲述故事。他们寻找这些经验,但没有人像契诃夫那样单纯,仅仅出于良心上的不安,仅仅听从灵魂的痛苦。也没有人像契诃夫那样真诚,他变成一个人类学家,完全抛弃掉一个小说家的身份,留下这本沉甸甸的非虚构作品。他并没有让萨哈林之旅进入他的小说,却承受着它不断进出于他的噩梦。契诃夫的寻找,早已超越了一个作家对经验的寻找,完全是一种近乎苦行的赎罪。一件看上去不可思议的事情是,萨哈林之旅似乎并没有帮助到契诃夫的虚构写作(就像尼采抱着一匹被鞭打的马失声痛哭并没有帮助到他的哲学那样)。相反,写作在萨哈林之旅的经验面前,在萨哈林的存在面前,变得不重要了。萨哈林也没有填满契诃夫灵魂里的空洞。相反,它加剧了他的痛苦,只是让那痛苦更具体,更重,更无药可医。在萨哈林,一生都在描写绝望的契诃夫找到了最彻底的绝望。但这绝望的见闻几乎压倒了他。不仅他的身体无法承受萨哈林的酷刑,他的笔和灵魂亦无法承受。萨哈林与契诃夫何干?我不知道。写作的需要并非产生于快乐的盈满,而是来自无从弥补的空虚。总有一种写作者会厌倦于自己灵魂里过于精细的神经末梢,走出家门,用生命去制作粗硬的囚衣。他们需要知道自己是可怜的,无能的,软弱的。对某些作家来说,优雅的衣橱里需要悬挂这样一件衣服,唯有它不时唤起的痛苦,才能让人安心。而对像契诃夫这样的作家来说,这件衣服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自己和自己身后的人类继续痛苦下去,永不安心。
  •     《萨哈林旅行记》是文学史上最“恶名昭彰”的灰暗游记之一,也恰如当时恶名昭彰的灰色流放地萨哈林岛本身,耳闻者众多,亲眼见过的就寥寥了。契科夫是其中之一。正因为他以一种近乎疯狂的勇气亲自在地狱般的流放地生活了三个多月,才为我们留下了一个超乎我们有限想象力的萨哈林岛。说起来,《萨哈林旅行记》本质上更接近一部大型社会学著作(虽然当时还没有这个学科),却被评价为契科夫生平最高水平的文字,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错位:有一些作家用笔写作,还有一些作家用生命写作。真正的文学不是光用笔就能写出来的;真正的作家,如波拉尼奥所言,是冒了生命危险的。契科夫只活了44年,动身去萨哈林岛的时候,已经30岁了。朋友们都反对他的这次远行,而他自己的身体也已经出现疑似肺结核的咳血症状。但他坚持说去往那“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是“有必要的”——他说:“唉,朋友,多么苦闷啊!如果说我是医生,我就需要有患者和医院;如果说我是文学家,我就要生活在人民中间,即使是一点点社会政治生活,即使是一点点也是好的。可是现在这种生活,关在四堵墙里,接触不到大自然,看不到人,见不到祖国,身体不健康,食欲不振──简直不是生活!”其实当契科夫真正启程的时候,他根本没有任何官方证件,自己也怀疑是否成功踏上萨哈林,幸运或不幸的是,当地官员在仔细盘问他后,不仅允许他在岛上的存在,还为之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唯有当地居民时而投向他的疑惑不解的目光和他隔三差五的频死经历在提醒我们:这趟旅行是多么的疯狂。如果说凯鲁亚克横穿北美大陆是一种不惜挥霍的纵情燃烧,契科夫却像一小股冰凉的溪流执拗地要淌过萨哈林岛每一寸粗粝的土地。读者恐怕难免要惊讶契科夫在此展现的文字风格:没有任何渲染、抒情、反讽,在每一个值得停下来给特写、落热泪、大发议论的地方,契科夫只会留下几个最简单的几个形容词,然后绝决地走下去讲其他事了。接着读者还会惊叹,契科夫对于记录完整性几乎偏执地追求,各种有关(或看似无关的)统计数据肆无忌惮地在行文里抛头露面。我怀疑有读者会怀念起巴尔扎克和他笔下“典型场景里的典型人物”,因为契科夫竟然如此野蛮地呈现给读者一切场景和一切人物。这不是一本好读的书,不管从写法还是内容上来讲。由于契科夫本人基本不提供任何评论,面对一桩接一桩扑面而来的人间惨剧,我们不禁迷惘纳闷:这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假如我们仅仅把它作为沙俄暴政的记录和控诉,我们大概是无法忍受阅读的煎熬的。相反,我们不应该期望有某个简单的结论使这种煎熬早点结束,我们要像契科夫一样,把自己勇敢地深埋在这种煎熬里。契科夫用了4年才写完这本游记,而我们也应该慢慢地来读。我们的慢镜头里,将清晰地呈现出大写的苦难和大写的文学。一百多年以前,身心备受折磨的契科夫毅然出门,去医治他风雪中的祖国。一百多年以后,我们为什么再翻开这本书呢?也许任何一次上路与任何一次阅读都有个最简单的理由:因为世界,就在那儿。而且一直在那儿。
  •     《萨哈林旅行记》,契诃夫笔下呈现的流放与苦役的俄罗斯之岛。不得不说,整本书的冷静记录风格,偶尔在文字里表露的有节制的感伤之情,交织在一起,非常动人。既然俄国的知识分子都说流放制度野蛮、不人道,为何不亲自去到岛上看看再发表看法?那时的萨哈林岛就算是人间地狱,契诃夫也要去亲自看看。一直以行医、写作为生的契诃夫,把外科医生拿手术刀时的冷静、细致、慎重与文学家深刻入微的观察、体会、理解结合在一起,走遍了狭长的萨哈林岛,写出了这个流放之岛的地理、风土、居民、气候、监牢、疾病、垦殖、原住民、与周边国家关系种种,并没有太多愤慨的道义上的抨击,而是把批判的态度融入冷峻、同情的描写与记录当中,文字读来硬朗真实。书出版后,契诃夫自己说”我很高兴在我散文的衣橱里挂上这件粗硬的囚衣。” 就是编织这件粗硬的囚衣,使他写作中的人道主义信念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和淬炼。萨哈林岛上有许多苦役犯,看守犯人的士兵、官长,也有少数自由居民,苦役期满后的犯人可以转为自由民。但无论是哪个群体,朝思暮想的都是逃离这个多雾、寒冷的岛屿。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的命运,令苦役犯与他们的看守成为同一类人——萨哈林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的囚徒。自由民也好不到哪里去,名义上的自由不过是苦役转为强制殖民而已,帝国的统治可以强迫这些人留下,从事恶劣自然条件下难以发展的农业或畜牧业,代价却是这些需要有心经营的事业永远奄奄一息、毫无起色,三五年后便人去楼空,回转大陆的自由民也带走了成熟的农耕畜牧技术,新的自由民需要从头摸索新的生存方式,开始一种毫无希望的轮回。人们对帝国加诸头顶的暴政(苦役犯制度和殖民政策的双重约束),就是以这样消极、懒怠、毫无建设的方式进行不自觉的反抗。这样的态度也决定了他们低劣的毫无尊严的生存,随意组合的家庭,绝望的精神状态,没有物质更没有温暖的情感,没有活力也没有追求生活的动力,凑合着活下去。这些都看在契诃夫的眼睛里,成为人类以统治的名义粗暴裁决、惩罚他人的流放制度的极端恶果。我在想,写这本书的契诃夫,他的心会不会一直隐隐作痛?然而,即使契诃夫看到了这一切丑陋、贫乏、暗淡,看到了数不清的人间暴行(这些暴戾恶行在俄罗斯本土并非存在,只是在萨哈林,它们被放大了许多倍。),他也没有变得激愤,丧失理智和最宝贵的同情心,他还是在细致地观察、解读,发现一点一滴的美好——整饬优美的阿尔科伊河谷开垦区、靠着主人勤奋与知识种出来的蔬菜瓜果、虽然进步缓慢却也逐步改善的苦役犯居住条件、苦役犯组合家庭中也有罕见的爱情、孩子是维系流放者活下去的重要精神支柱…… 他也看到了岛屿上古老的爱奴人(即阿依努人)的善良和不幸,就这样,他在笼罩在这个岛屿上的阴霾苦难中始终保持清醒与温暖的心怀,如此他看到了这些微弱但不灭的人性之光。在很多章节,面对岛上各种复杂问题,他都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尤其是最后一章,他以一个医生的专业见解给出的萨哈林流放犯疾病卫生报告,详尽、清晰,极高的专业水准,特别感动人心。在前面的章节,作为一个作家,他关心人的精神、尊严、群体社会组织对个人的影响(比如流放犯的家庭、自由民的村屯状况),关心气候、土壤、出产、渔业、矿业、大自然的一切变化。他目睹、思索、分析、理解,他一定太累了—— 面对盘根错节、积重难返的苦役制度与现状,他难道没有生出“人力无可回天”的感慨吗?也许,他最后只能悄悄返回他最初的职业生涯,关心人本身,关心这个上帝赋予的造物的精密肉身,解除它最切身的病痛。这是对每一个理应活在世上的人的最低限度但也是最有必要的关怀。从萨哈林返回后,契诃夫写出杰作《第六病室》,那里面复杂的人道观念已在这旅行记中初现端倪。这就是契诃夫,他从不大声激烈地主张什么反对什么,他深入现实,接受、分析、了解,进而去理解,以发自内心的真诚、理智去爱这个背负着帝国雄图大略、官僚桎锢、奴役与麻木的苦难深重的祖国。这是一本苦涩忧郁的旅行记,但因为契诃夫对人性、尊严的深刻理解,它成为一本透着温暖的同情之书。读着它,真的象在大雨滂沱天,触摸到一件粗麻衣裳,贫乏、困顿中总有一点点的暖意从指尖传来。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他小说衣橱里粗糙的囚衣。真实而有质感。
  •     对于普通读者,这本书未免显得有些枯燥以及过于沉闷,但如果想找一本详细介绍萨哈林的书籍,也许也只有这本书了。
  •     四星半...学到不少人类学方面的知识,这是看之前没想到的。之前只是想看契诃夫写到了所谓“鞑靼人”的信件,这信件后来在「雨天的书」里看到了。
  •     Остров Сахалин(из путивых записок). Ужасное и прекрасное.
  •     病理式显示型描写。汉人——蛮子。
  •     读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契诃夫作为当时在文坛上饱受期待的新星,为什么会选择去这个当时关押罪犯的地方,写一本关于罪犯的书籍呢?他历时六个月,穿越广袤的西伯利亚,搞坏了身体,最后写出了这本更像是调查报告般的书籍。所谓的用生命写作大约如此吧,我想他一定有一颗坚定而崇高的心。
  •     契科夫《在流放地》
  •     前有附图
  •     求国内同力度游记。
  •     作者真是天生的人类学家,对库页岛的深刻描述不逊任何民族志。尤其是写到冬天从黑龙江河口从海冰上直接步行上岛的一段,让刚摆渡过琼州海峡的我瞬间脑补了下。#杰出的人类学家契诃夫#
  •     !
  •     非虚构写作的另一种标本
  •     流放与殖民开发的矛盾;恶劣环境带来的绝望;浑浑噩噩的群体泯灭最后一点积极;
  •     契诃夫的社会学调查,话说他不是文学巨匠么。。。。原来俄国人吃酱油烧的菜觉得苦。
  •     看1Q84里面这本书的章节,很惊喜。
  •     这个版本的翻译有一股浓浓的黑土地气息……
  •     在单位图书馆读过,喜欢
  •     “我们既没有近期目标,也没有远大目的。我们的灵魂里空空洞洞,什么也没有。”
  •     荒凉绝望
  •     大契契的心灵真是太崇高了。P48.假如生活的发展不是取决于自然和经济的条件,而是取决于个别人物的理论和专断独行。那么类似的偶然性,就必然决定着生活的性质,成为人为的生活的法律。P186.树木葱茏茂密,如水洗过似的生动,更能使我联想到俄国。诚然,那里的大自然凄凉,严峻(俄国式的严峻),而这里的大自然,或是欢快,或是忧伤,大概也都像爱奴人一样,在俄国人的心灵里唤起一种模糊不清的情感。P283.读着萨哈林,谈着这里的土地、人、树木、气候,谁都免不了带着轻蔑的嘲笑、反感和懊丧。在俄国,什么都是美好的,令人陶醉的。简直不能想象俄国还会有不幸的人……
  •     我男神生日,小说戏剧好像都读遍了,这本应该重温一下
  •     又促使我的某些想法。读完之后感觉乱糟糟的,哪有这么乱糟糟的地方,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却又不是那么绝望,一切都还有转机,有人性,有爱,作者只是不再用故事,而是用白描的客观事实来展示他对人间疾苦的悲悯。契诃夫,不得不崇敬的一个大师。如果我要去做一次时会调查,一定要以这本书为楷模。
  •     人间地狱
  •     不行,太喜欢这版了,还是标一标!
  •     素不对游记感兴趣。除非自己去过。挡不住的人物细节上的才华。
  •     居然这么多人看过这本书,说实在的挺无聊的,大部分时候都在统计各种数据,岛上的情况是萧瑟的,贫穷,寒冷,麻木不仁的。更奇怪的是居然俄国人普遍认为汉族人是“蛮子”,靠,他们才是毛子好吧
  •     契诃夫的这场旅行,更像是一次考察报告,充满了他那一代俄国知识分子的观念与趣味。萨哈林就是库页岛,至少从契诃夫笔下,这个岛屿的领土问题和日本有关,与中国无丝毫关系。作者虽然对犯人充满同情,但也始终把犯人看做是犯人,把殖民看作是俄国正当的扩张。
  •     库页岛
  •     更绝望的世界
  •     严重推荐
  •     又名《库页岛苦役犯考察报告》
  •     断断续续几个月 终于读完 / 常常会想 跋涉千里来到这片荒芜之地的你 在用平静克制的言语述说这里的凄苦时 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 你衣橱里的这件囚衣 好棒
  •     how to write and why
  •     纪实的眼睛,苦难扑面而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