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文化读本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05124561
作者:杨晓政
页数:212页

章节摘录

西湖是个澙湖,它在历史上作为风景湖泊的开端是在唐代。    唐代文豪白居易在西湖筑起白堤,西湖自此开启长约千年的景观营造过程。北宋苏轼的疏浚工程规模也很大,不仅修筑了苏堤,还留下了许多美妙诗篇,这也是日后西湖作为文人士大夫精神家园的源头。年复一年,代复一代,西湖经他们的妙笔点画后,真正成为文化与自然双重景观并存的文化名湖。    在递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文本》中,西湖被解析成一个“正方体”,它有6个清晰的平面——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    我们首先要说说“两堤三岛”。    此格局由5个文物古迹(“白堤”、“苏堤”这两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岛)组成,它们构成了西湖水域观赏和交通格局。    然而,即便是老杭州也了解不多的是,“两堤三岛”这一景观格局曾被广泛复制,成为国内外很多地方造湖筑园的蓝本,具有国际影响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已产生“改变世界”的效果。    能被广泛复制绝非偶然,被复制的除了外形,还有其社会文化特征。就像著名的“断桥残雪”,有史实有传说有诗词,它让人想到的,是雪是桥是景,寄托的则是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    所以,西湖景观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是好几代人审美观的传递,亦是好几代人创造力的凝聚,更是自然与人的联合作品。    No。1唐宋元明清,一群艺术家900年穿越之作    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后7年,即1089年,苏轼在杭州当市长(北宋时的官名叫“知州”),西湖淤塞,决定疏浚,可是,挖起来的大量湖泥搬哪里去呢?    “由南到北,筑一条长堤吧!”    淤泥挖起,苏堤筑成。不过,百姓为了谋生,还是喜欢在西湖里面种些菱角,而菱角的大面积栽种,可能导致西湖再次淤塞,怎么办呢?    “湖中立三座塔,规定在这个三角区域内,今后不能栽种菱角!”    当时,苏轼天马行空的创意大概令普通百姓们大大地吓了一跳。    苏轼一直非常有创造力,他写词,就一定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当“公务员”,就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在杭州众安桥畔建了中国第一座公办医院,医治了几千位病人,而且无一例医疗事故;他做水利工程,却仿佛创作一幅中国山水画,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寥寥数笔,不仅变废为宝,还使自己轻松成为“园林设计师”——尽管他从未在任何高等学府进修过建筑学或园林学,尽管他无心插柳,但他的每项决策却带着大文豪独特的审美视角,化腐朽为神奇。    的确,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学到最后往往能融会贯通,一精俱精,终成大家。    然而当年行走苏堤,苏轼一定不会想到,900多年后,来自地球另一侧的联合国专家们会竖起大拇指说:“苏堤、白堤、湖中三岛,如此‘两堤三岛’的园林格局,改变世界。”    确切地说,“两堤三岛”景观格局的创作,从唐代白居易筑白堤开始,到清朝浙江巡抚阮元堆成“阮公墩”结束。整个创作过程前后历时至少900年,是唐宋元明清一群艺术家的集体创作、穿越之作。    从创作时间上来看,西湖“两堤三岛”景观比世界其他景观历时久一些。埃及金字塔群建造时间为公元前2700~公元前2500年,前后历时仅约200年,比“两堤三岛”足足少了700年时间。而吴哥窟的建造仅用了大约35年。P3-5

前言

这本书无关乎学术和深度,只希望9岁的顽童到银发的耄耋、背着包住青年旅社的弱冠少年,随便翻一翻,就能再一次更深地读懂西湖——这个古人留给咱们的珍贵遗产。    事实上,即便受过高等教育的新杭州人,他们已经落户杭州数十载,可也许并不知道杭州城隍的名字;老杭州找得到每条背街小巷,可他们也许不知道李叔同曾断食虎跑灵化身心。    作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如果只知“澄庐”之名而不知其曾是民国“第一别墅”,途经秋水山庄而不知道其是以史量才夫人的闺名命名,心底里还是应该叫一声“惭愧”的。    然而这样的故事,但凡人们有机会听过一遍,往往过耳不忘。就像家住葵巷的老杭州人张汉生,小时候常躲在茶馆的桌子底下听大书,如今他60多岁了,可《说岳全传》任何时候都能一字不落、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所以我带着这样一个理想:写一本小小的口袋书,沿着西湖申遗这条道路,沿着千年来为杭州奋斗过的人们的足迹,讲述其充满人文气息的过往和现在。希望这本书能让人悟到——西湖遗产,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2011年6月24日,西湖申遗成功了。    笔墨难以描绘申遗路上努力前行的西湖人内心的激动。    西湖申遗走过了怎样的一条路?时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西湖申遗办公室主任王水法作了这样的诠释:“它的过程就是讲述,向全世界讲述西湖、讲述中国文化。它的目标就是理解,让全世界理解西湖、理解中国文化,并认可它们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西湖申遗之路。岂止走了十年?现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颖说:“其中很大的力气,下在整理遗产文化、提炼普世价值上。”    (一)    《西湖申遗文本》编制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和她的团队,编制完成了完美的《西湖申遗文本》,是西湖申遗成功的关键。    一开始,很多专家一筹莫展。他们说,西湖的每一幢老房子都是历史,每一座宝塔都是文物,可它们都像盘子里的一粒粒宝石,怎样才能串成一条熠熠生辉的绝世项链?    后来,专家换了个思路:西湖的文化遗产不是一条简单的项链。而是一个“正方体”,它有6个清晰的面。    在递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遗文本》中,西湖的文化遗产“正方体”的6个面清晰可见——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    这6个面搭起了西湖文化遗产的大架构,就像是一次性浇筑成功了一幢房屋,有关西湖的人和事都可以轻松地住进它们各自的房间里,比如苏堤、雷峰塔等。    世界文化遗产评定组的专家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这个城市的人真正认识这个遗产的价值吗?”可以说,提炼出这6大要素,是整理和真正认识西湖遗产的重要基础,如果申遗专家没能做到这一点,西湖申遗不可能成功。    2011年6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在巴黎召开,会上。世界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用这样的语言描述杭州西湖:“通过堤、岛、塔、亭、桥这些人工作品而获得自然景观提升,成为一个巨大公园,并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东亚的景观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湖是一个给人以启迪的地方。而不仅是一个公园。”    世界读懂了西湖。所以,把西湖遗产立体展现在世界面前的西湖申遗人,真的很不简单。    (二)    一句话概述西湖: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分布于33。23平方公里(《文本》报42。36平方公里)范围内,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    西湖自然山水。是“西湖遗产”的自然载体和组成要素。从地质学角度讲,西湖自然山水具有古漓湖、褶皱山的特色;从景观角度讲,西湖的自然山水以秀美而著称——湖水与群山紧密相依,天际线柔和委婉,群山环抱中的湖水丰盈而平静。    旖旎的湖光山色激发着中国古代文人无限的创作灵感,西湖自然山水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题材,也是历代诗词文学的描写对象。西湖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厚博大,是西湖申遗成功不可替代的文化景观要素。    城湖空间特征,是指西湖具有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空间特征。群山以西湖为中心,在北、西、南三面连绵环绕,状如马蹄;湖东地势平坦,坐落着历史悠久的杭州城。群山环抱着湖、古城依傍着湖水。三者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一方面形成了立体、丰富的景观空间,另一方面体现出自然环境与人类居住地的和谐共存。    西湖景观格局,又称“两堤三岛景观格局”。它由5个文物古迹(“白堤”、“苏堤”、“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及它们所构成的西湖水域的观赏和交通格局共同组成。    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十景指南宋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西湖文化史迹,包括保俶塔、雷峰塔遗址、六和塔、净慈寺、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飞墓(庙)、文澜阁、抱朴道院、钱塘门遗址、清行宫遗址、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西泠印社、龙井,共14个。    西湖特色植物,申报范围内目前有种子植物184科739属1369种。西湖周边古树名木众多,共有3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125株,其中香樟最多,有69株,其他还有枫香、苦槠、银杏、如楸、珊瑚朴、龙柏、沙朴、腊梅、花楸、黄连木等共22个树种,主要分布在灵隐、天竺、吴山以及孤山一带。这些古树名木共同见证了西湖周边在各历史时期植被茂盛、植种丰富的良好自然生态。    (三)    让世界读懂西湖,更难的还在于向西方人解释“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而“天人合一”又是西湖遗产的文化内核。    如果不理解中国文化,西湖在外国专家或游人的眼里再优美,也不过是一片生态环境保存完美的自然湖山,而瑞士日内瓦湖、意大利马焦雷湖、缅甸莱茵湖的湖水可能更清,天空更蓝。    若仅仅有湖光山色,西湖是够不上世界文化遗产高度的。    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证明了自身的独特价值和这种价值的人类性。这句话很拗口,通俗地讲就是“不一样”,它必须与众不同。    所以,我们要告诉世界的就是:西湖的确“不一样”。    西湖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并存体。它承载了唐、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和现代社会各阶层的情感寄托和审美享受,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对9~18世纪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广泛影响。    《西湖申遗文本》中说,西湖是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理念和文化性格塑造出来的一个精品,体现出一种和谐美的境界。它是中国人文山水的典范,寄寓着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思和隐逸意趣,承载着儒道佛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三潭印月、南屏晚钟、柳浪闻莺、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苏堤春晓等“旧十景”是一幅幅“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中国山水画,而苏堤、白堤、苏小小墓、西泠印社、岳坟、虎跑寺承载更多的是与西湖无法割裂的人文情怀。    但是。要让西方人理解这种浸入东方人骨髓的价值观,跨文化的阐述实在太难了。比如“断桥残雪”,现在这座桥没断裂也没有积雪,理解上就有困难。    一位从事世界遗产保护的英国专家在考察西湖时,曾反复将西湖与颐和园进行对比。西方人从视觉景观的相似性出发,很容易就把西湖与颐和园联系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有一片辽阔的水面,都有中国轴卷式的亭台廊阁。    西方人更容易看懂颐和园,它的文化背景相对清晰,就是一座气象宏大的中国清代皇家园林。然而要读懂西湖,就必须理解中国文学和哲学。    因为,如果不理解“天人合一、隐逸文化”,不理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出世和入世间进退两难的人生境遇,不理解他们在湖光山色中平复忧愤、疗治伤痛、赢得自由的东方哲学方法,西湖再美丽再著名,也不过是一片湖山一个公园。    西湖申遗的过程就是向世界解释其自身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和这种价值的人类性、启迪ICOMO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们的艰难历程,是东方的“诗情画意、题名景观、天人合一、隐逸文化”开始在西方人的思想中扎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并顺利萌芽的过程。    但西湖太有深度,西湖的深度是它无与伦比的独特价值,但也恰恰使至关重要的跨文化阐释变得更加复杂、更有难度,这就是西湖申遗的悖论。    这就对申遗环节中文化价值的阐释技巧和表述手段提出了非同寻常的要求。在寻找东西方文化对接点的摸索中,西湖申遗专家找到了一条路:用逻辑的手法表达写意的内容。要想让严谨的西方学者理解东方哲学,必须使用数学的、逻辑的思维方式,去解释类似“诗情画意”、“风花雪月”之类的抽象概念。    为了做到这一点,以陈同滨女士为代表的专家们提炼出了“题名景观”概念,解释了“诗情画意”。请出“林和靖隐逸文化”佐证文化跨国界传播等,同时还使用“1、2、3……”这样条分缕析的描述手法,把西湖抽丝剥茧地剖开了给人看。    最终,ICOMOS对西湖有了这样的结论:“西湖更应该被当作一个给人以启迪的地方,而非单纯的公园。”    (四)    写西湖的书已有那么多,为什么又有了我们手上这一本?为什么要再讲一次那些已讲过很多遍的六和塔、文澜阁?    为了让世界读懂西湖,西湖申遗专家找到了全新的讲述视角,而这些新视角,同样也启迪我们自己。    跟着我们书中的篇章走吧,来重新认识一下西湖——    先看一看平面的西湖和立体的西湖,湖光山色会尽收你眼底。    再看一看古人与西湖的往事。原来,这个美丽的湖泊具有那么多人性化的美好品性:它书卷味十足。它创造力进发,它性高洁好隐逸,它有大义亦有阳刚。    再看一看今人与西湖的故事。申遗中。人与湖心灵交融:西湖边涌现“遗产地茶农”,立志保护西湖遗产元素;专家们为阐述西湖的价值,进发出一串串思想的火花。    写到这儿,借东坡好诗一句以抒怀——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后记

写完了最后一个字,紧张了一年多的心情开始放松下来。    本书的写作,起因于我跟随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一次现场调研的采访。在湖边行走,几分钟就能遇见一个“小彩旗”打头的旅行团,游客们赞叹“西湖真美啊”,大多数导游们则依旧只简单讲述着灵隐、岳庙、三潭印月等景点典故。    “西湖文化遗产的梳理和提炼,磨一剑何止十年?遗产之美,目前我们只传达给了世界遗产专家、部分文化人士、西湖景区内部工作人员、小部分市民游客等。”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激动地说,“真恨不得冲上前去,告诉每一个人西湖遗产之美、西湖文化之深。”    是的,就像去博物馆看一只旧碗、去美术馆赏一幅新画,当一个人拥有基本的文物和美学知识,懂得看一点“门道”,那么他得到的感官享受、心灵熏陶、价值观的升华,总会比“看热闹”的另一个人略略多一点。    西湖申报世界遗产,其中有重要的一条——应该能够改善杭州人民的生活质量——高质量的生活,不只是洁净的空气、水,良好的环境卫生、教育和医疗,还应该能让杭州市民、游客理解西湖隽永深厚的历史人文环境、优美自然景观、人和自然的和谐。    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做了一个决定,写一本“生动的讲解词”,努力传递西湖遗产文化。    现在,“讲解词”出炉,它叫作《西湖文化读本》。    此书得以完成,首先应当特别感谢《西湖申遗文本》编制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和她的团队。    陈同滨在以世界的眼光和对比分析的途径中,以其重新认证与推介西湖文化景观的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最终创作完成了完美的《西湖申遗文本》。《西湖申遗文本》中,关于西湖六大价值要素的提炼,尤其“题名景观”这一概念的提出,让众多文物专家赞叹:“陈同滨确实了不起。”    写《读本》的过程中,我参考了众多文献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就是《西湖申遗文本》。    非常感谢杭州市委副秘书长、时任西湖申遗办公室主任王水法先生,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书记、主任刘颖先生。他们把握遗产传播的大方向——为西湖遗产写一本“老百姓的读本”,且竞能够将这样重要的任务托付于我,一个默默跑腿的《钱江晚报》年轻记者,我深感荣幸而惶恐。    初稿完成后,尽管相当粗疏,王水法先生和刘颖先生还是表示很大的支持,专门拨冗详细阅读,给出了多处中肯、严谨的修改意见,给我非常多的帮助,衷心感谢。    非常感谢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宣传部童国亮先生、陈志华先生、文物处卓军先生、斯彦莉女士、西湖遗产专家周建平女士、南宋文化专家傅伯星先生、浙江博物馆梅丛笑女士、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唐俊杰先生、杭州博物馆张慧琴女士、凤凰山管理处邵群女士、西湖风景名胜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麻剑辉先生、岳庙管理处胡玲玲女士、灵隐管理处王丽雅女士、名人纪念馆余洪峰先生、西湖博物馆盛洁桦女士、西湖风景名胜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局姜新兵先生给我的无私帮助、对本书的宝贵意见、建议和细致的修改、斧正。    同时,感谢所有参与西湖申遗工作的各位老师。

内容概要

杨晓政,《钱江晚报》著名文化记者,从2002年开始采写西湖的新闻,一直笔耕不辍。

书籍目录

第1章 “改变世界”的两堤三岛
第2章 钱塘门遗址,见证“三面云山一面城”
第3章 林和靖,隐入湖光山色间
第4章 藏书楼里的西湖文化印迹
第5章 保俶塔雷峰塔,和大义归宋吴越王
第6章 千年叹与赞,六和塔那段前世今生
第7章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第8章 飞来峰灵隐寺,珍贵造像慈悲含笑
第9章 漫步中山公园,寻觅两代清帝行宫
第10章 龙井,聊点茶人茶农和茶事
第11章 西湖十景,升华了的”题名景观”

编辑推荐

沿着西湖申遗这条道路,沿着千年来为杭州奋斗过的人们的足迹,这本《西湖文化读本》讲述其充满人文气息的过往和现在。作者杨晓政希望这本书能让人悟到——西湖遗产,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先看一看平面的西湖和立体的西湖,湖光山色会尽收你眼底。再看一看古人与西湖的往事。原来,这个美丽的湖泊具有那么多人性化的美好品性:它书卷味十足。它创造力进发,它性高洁好隐逸,它有大义亦有阳刚。再看一看今人与西湖的故事。申遗中。人与湖心灵交融:西湖边涌现“遗产地茶农”,立志保护西湖遗产元素;专家们为阐述西湖的价值,进发出一串串思想的火花。

作者简介

2011年6月24日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新的世界遗产名录。2013年是西湖申遗成功两周年,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园文局)携手红旗出版社,邀约《钱江晚报》著名记者杨晓政,推出新锐读本《西湖美文化读本》,围绕西湖24史迹(南宋西湖十景及14个文化史迹),用最精美、灵动、充满哲思的文字将西湖的美、西湖的价值、西湖的历史和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本书将作为现代人对西湖之美的集中献礼和歌咏赞叹,打通传播西湖文化遗产的文化和美感的通道,让西湖之美的历史感、文化感和现代感通过文字和韵律向全世界华彩绽放,并彰显中国文化哲思之美。


 西湖文化读本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没花钱来的,自己旅行的时候一边走一边看蛮好的
  •     很多人觉得西湖没意思,因为走马观花,只能看到一湖水断桥苏堤,当然西湖不只是一个湖,有太多文化沉淀在那里,也不是一本书能讲完。杨老师的书老少皆宜,展现的不只是西湖柔情,更有阳刚和热血。
  •     还算可以吧,不是很全面,更喜欢西湖细节这本
  •     是我想要的那一本,非常满意。
  •     逛西湖,在服务亭有幸拿到这本书。游在西湖,读在西湖,怎不美哉!心和身都在路上,感觉真好
  •     林和靖是在哪……有空走一波看看……还有吴越王那个偷偷建造的天坛。
  •     西湖的文化,文化的西湖。值得一读。
  •     阅读中国的很多文化,如果有些地方不理解的话,那80%的可能就是虚伪文化,直率之人当然读不懂。
  •     作为大众文化普及读物还不错,反正不要钱
  •     ★
  •     这本书的内容很棒,但教科书式的刻板灌输的语言实在不适合写这么有趣的东西,作者的文字撑不起他的内涵,但却着实是一部完整介绍和了解西湖的好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