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花抄》章节试读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4-1
ISBN:9787302348610
作者:苏枕书
页数:280页

《藤花抄》的笔记-洛中之雨 - 洛中之雨

寺町通是京都城内一条老街,自寓所东侧的梨木神社至四条大桥,沿途不少清静的老铺。往往先去一保堂买茶。近三百年的老店,柜台内一排贮茶叶的大瓷罐,乌亮。架上木盒也有年代,墨字斑驳。店内女侍一例青玉长衣,轻言细语,行动静悄。客人很有耐心等她们慢慢称茶、包装。等在后面的人可先饮一盏当季的新茶,品赏盛在小瓷盅内的样茶。茶名都很好,抹茶有若松、蓬莱、今昔、青云、云门、曙白、长闲、月影,玉露有甘露、麟凤、鹤龄、碧云,煎茶有嘉木、薰风、芳泉、日月。茶叶包装纸上印的是和刻本《茶经》,并有一保堂的朱印,纸墨明净。回家后将包装纸拆开,展平,可以包书皮。

《藤花抄》的笔记-爬山记 - 爬山记

初夏黄昏在山里找萤火虫。夜来得迟缓。走到顶上,天边尚有金红的彤云。最后一缕夕光敛去,城里灯火星星点点亮起来,与闪烁的萤虫难以分辨。渐渐天海深沉,浮星隐现,灯火愈发璀璨。山头的陌生人彼此无话,到夜幕完全沉落,才相继离去。走在漆黑的山道,最初有恐惧。不久耳边山泉声清晰起来,就不要紧了。其实一直以来好像这样走着,茫然未卜的路途,没有同行者。

《藤花抄》的笔记-八十八夜 - 八十八夜

山是一点点明亮起来的,冬季灰蒙蒙的青色渐有了新鲜的绿意,像薄薄的青雾。樟树换新叶的时候,一夜间旧叶都落了。新生的松枝软软的,不刺人。山樱与山桃远看很相似。浅紫的桐花,有鸟吸食花蜜。狸猫、猴、野猪也活跃起来,有人见过它们到山里人家偷食。有的神社挂着警示语:清晨有野猪一家拜访,黄昏有猴子一家拜访,诸君请小心。山里常有牌子:熊出没,请注意。鹿出没,请注意。熊我没有见到过,鹿是有的。不同于奈良公园和人混熟了的鹿,它们很机警,偏瘦,眼睛非常黑。最可怕的,有些地方赫然写着:蝮蛇出没,请注意。

《藤花抄》的笔记-八十八夜 - 八十八夜

八十八夜过去,是紫藤、绣球、菖蒲、栀子、石榴、枇杷的季节。和春茶一起吃的点心是山茶饼、红豆团子,和初夏的茶一起吃的是桔梗团子。潮湿的雨季就要到来。六月初的萤火虫和四月的樱花一样,来得悄然,去得迅疾。白川和琵琶湖疏水道的萤火已经很好,会有人彻夜守候。最好的还在郊区的龟岗,溪瀑汇成河流,自山间而下,萤虫就在蒲草丛中,仿佛天河的星光,从遥远的彼端到苍茫的尽头。

《藤花抄》的笔记-八十八夜 - 八十八夜

南郊的宇治古来产茶,城里铺子的新茶只要标上“宇治”二字,必得善价。立春起数八十八天,即立春后的第八十七夜,为八十八夜,是日本传统节日。春与夏在此交替,农家以此日为采茶、育秧、养蚕最佳之时。八十八夜采下的茶,据说最为甘醇。童谣曰:“快到夏天,八十八夜。原野山中,枝繁叶茂。看那里呀,正在采茶。茜红袖带,头戴草笠。”

《藤花抄》的笔记-穿在京都 - 穿在京都

现世唐织,光华何如。绫锦照眼,但为君故。

《藤花抄》的笔记-浮槎 - 浮槎

如今地震已过去月余,余震还没有停歇。我与香织喝过几回酒,一年春事都来几?樱花已全凋尽,空气益发潮湿,夏天很近了。新一年的梅子酒又将上市。前几日阴雨绵绵,我因心中不平静,便独往北郊的比叡山。延历寺已在当年织田信长的一把大火中化为灰烬。我在深林中攀爬了很久的石阶,青苔湿滑,山道泥泞,空无人迹。终于见到一只小亭,问守林的老妇,何处是延历寺,何处是比叡山?她伸手画了一个很大的圆,告诉我这一大片区域都是比叡山,这所有的寺庙都属于延历寺。我问她哪些建筑消失在当年的大火中,又有哪些建筑留下来。她又比了一个很大的圆,说,当年的寺庙都已经烧失,但所有的山峦仍然存在。所以比叡山和延历寺仍然在这里,分毫无差。我讶异于她的答案,忍不住又问了一遍。她仍是这样回答。我举目四望,层峦叠嶂,山道分岔,道旁的石灯在黄昏雨意中次第点亮,雨丝清润,远远近近都是山。山中花事晚,樱树初华,紫藤的花穗是微微的浅紫。如此幽美寂静,几乎令人完全忘记曾经发生于此的毁灭与死亡,想到古人云:“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

《藤花抄》的笔记-八十八夜 - 八十八夜

赏樱是京都春天的大事。冈崎水岸,平安神宫,南禅寺,真如堂,哲学之道,祇园白川,清水寺,高台寺,御所,雨宝院,岚山,仁和寺,醍醐寺。垂樱开得最早,而后是染井吉野樱。山樱、郁金、御衣黄、晚樱相继花期。高野川、贺茂川、鸭川两岸花树绵延,木津川畔樱云冉冉,数里不绝。此花盛期极短,含苞甚久,花开数日,接下来就是无可挽留地凋谢,风起纷纷,道旁堆砌如雪,枝已青青。

《藤花抄》的笔记-第1页

我们曾一起钻在温暖的被炉里,剥橘子,喝茶,身体被热气烘得发软,我们躺在地板上,星星和远方高速路的灯火闪烁着落入眼中,辉煌地延伸到无穷处。我给她念诗词,她跟我讲和歌。她喜欢诗词的简洁和意蕴,我喜欢和歌的音节与情绪。窗外有清浅的细雪。她道:这雪看起来很温暖,好像在说春天要来了。没有这样的雪,冬天就不会结束。
实在喜欢这段的描写,这样的情境能够顺着描述身临其境地感受到。

《藤花抄》的笔记-第10页

p10
月影沉璧,松风满怀。
p14
赏樱是京都春天的大事。冈崎水岸,平安神宫,南禅寺,真如堂,哲学之道,祗园白川,清水寺,高台寺,御所,雨宝院,岚山,仁和寺,醍醐寺。垂樱开得最早,而后是染井吉野樱。山樱、郁金、御衣黄、晚樱相继花期。高野川、贺茂川、鸭川两岸花树绵延,木津川畔樱云冉冉,数里不绝。此花盛期极短,含苞甚久,花开数日,接下来就是无可挽留地凋谢,风起纷纷,道旁堆砌如雪,枝已青青。
p33
秋空澄净,寒烟蒲柳。
p167
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常常能看到两种极端,一则歇斯底里,耽溺于最微小的观感和触觉,譬如谷崎润一郎的一些小说,在嗜虐和受虐中体察痛切的快感。一则散淡闲逸,仿佛庭中花树枯荣无因。譬如《平家物语》卷首云:祗园精舍的钟声,有诸行无常的声响,沙罗双树的花色,显盛者必衰的道理。骄奢者不久长,只如春夜的一梦,强梁者终败亡,恰似风前的尘土。而这两端往往又想通一途。
p190
我们走在大街上,坐在破旧震动的公交车里,在路边摊吃来历不明的肉串,竟居然有不可一世的可怜可耻的骄傲。
p229
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珮叮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竹萧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声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结丝桐。(《西厢记》)
p231
“金红一梳上弦月,自三重塔的尖端,一点点坠入浓密的树林,止余一点清光。”

《藤花抄》的笔记-第1页 - -

”《秋天的植物》:叶色深浓,香气熏蒸的桂树。
秋空澄静,寒烟蒲柳。
深恐从前关于故乡的记忆夹杂物离乡贵的情绪,并不可靠。
碧绿的青空一扫澳热沉闷,云缕随风在天边无限拉长。阳光的色泽与重量均属秋季,清凉,明净,再不是夏天的白热躁动。蟋蟀在膏草与白露间热闹起来。
桂花开时,满城流金馥郁。秋风更紧一层,就是看红叶的时候。
北方的秋天来得迅急肃杀,南方则眄睐缠绵。最好是红叶层次变幻,由绿转青,渐黄,渐红,错杂相间,直到鲜红透黄,满山绚烂。
《重庆往事》:睽违日久 幽渺寂静 曼声朗诵 。
走到一片大湖边,月影沉壁,松风满怀。人事丛月坐。
满耳竹声,簌簌如豪雨。
摇摇曳曳倾斜一地光影
重庆山水奇崛,也多清物。
《八十八夜》
三月末四月初,春笋上市,与樱花同期。新笋清晨采掘,竹笼盛之入市,朝露未褪,鲜洁可爱。最美的只是那几日,味增清煮,山椒同烹,清酒蒸熟,或者烤熟。
高野川,贺茂川,鸭川两岸花树绵延,木津云畔樱云冉冉,数里不绝。此花盛期极短,含苞甚久,花开数日,接下来就是无可挽回地凋谢,风起纷纷,道旁堆砌如雪,枝已青青。
山是一点点明亮起来的,冬季灰蒙蒙的青色渐有了新鲜的绿意,像薄薄的青雾。
鹧鸪是漫长的咏叹,在渺茫的春山,最惹人惆怅。
淡淡的月亮在天上,黄昏来得温柔和缓,夕照漫长。
街道流淌着悠长的古歌
立春起数八十八天,即立春后的第八十七夜,为八十八夜,是日本传统节日。春与夏在此交替,农家以此日为采茶,育秧,养蚕最佳时节。八十八夜采下的茶,据说最为甘醇。
八十八夜过去,是紫藤,绣球,菖蒲,栀子,石榴,枇杷的季节。和春茶一起吃的点心是山茶饼,红豆团子,和初夏的茶一起吃的是桔梗团子。潮湿的雨季就要到来。六月初的萤火虫和四月的樱花一样,;来得悄然,去得迅疾。。
爬山记
很怀念初临山顶的惊喜。陡直狭窄的山路突然豁然开朗,整个城市刹那送到眼底。玉色长空,青黑群鸦,云气从四周山谷中绵绵不绝涌出,瞬息万变。棋盘格局的街道,棋子般的町屋,城中方方正正的一块浓绿是御所。
初夏黄昏在山里找萤火虫。夜来得迟缓,走到顶上,天边尚有金红的彤云。最后一缕夕光敛去,城里灯火星星点点亮起来,与闪烁的萤火虫难以分辨。渐渐天海深沉,浮星隐现,灯火愈发璀璨。山头的陌生人彼此无话,到夜幕完全沉落,才相继离去。走在漆黑的山道,最初由恐惧,不久耳边山泉声清晰起来,就不要紧了。其实一直以来好像这样走着茫然未卜的路途,没有同行者。
六叠的世界
有时候散步到真知堂,坐在佛殿寂无一人的走廊下看月亮。金红一梳上弦月,自三重塔的尖端,一点点坠入浓密的树林,止余一点清光。石阶上常蹲着猫,有一只黑白相间的,很清癯。
走到吉田半山腰,海拔不足百米。远望见西南面群山环抱的城市,灯火星星点点,还能看到将沉的弯月,悬在那边的山脊。
吉田山风物记
山顶间有一间咖啡馆,二层旧木楼,大正年间建成。门前石臼内清水养着花束。楼梯逼仄,登楼需十分小心。二楼四面山风满怀,窗前多有松树,樟树,樱与枫。秋田山中有榉实,野山榛,栗子落下,偶尔滚到窗前,鸟雀一路追来。咖啡馆主人相貌奇伟冷峻,很少说话。
吉田神社每年春分节有三日祭奠,山脚到山顶摆满食摊,还有卖金鱼,打气枪,套圈儿的,往来游人摩肩继踵。神社内有巫女卖福豆。有人戴鬼面走来走去,人们抛洒福豆云:鬼出去,福进来。有小孩子被鬼脸吓哭,钻到大人怀里。大人还使劲说,不怕不怕,让鬼叔叔摸摸头。那鬼于是笑呵呵地伸出手,非常慈爱。舞殿内乐声清寂,金冠巫女舒袖作舞。夜中有火焚祭,人们烧掉旧年用的神札,祈祷新一年的平安。这三日之后,吉田山又是清凉寂静的一年。
在日本当和尚
有一回在殿外看新鲜,忽见廊下一位十分俊美的青年僧人,长风扶起淄衣宽袖,飘飘摇摇动人心弦。
新年夜,日本一些寺庙会敲响一百零八下除厄钟声,祝福新岁吉祥。去年除夕,与友人到住所附近、东山脚下的永观堂听钟。永观堂的红叶很出名,昔年王国维客居京都亦常散步于此。他晚年所号醚,据说就缘自永观堂。我们在零点前到寺内,未能排上敲钟的队伍。石阶上长队巡通,清皎月光里,盛装丽服的人们翘首期盼。寺僧请我们从旁观礼。零点起,一家一家按序上前敲钟,每起一声,僧人齐诵佛号,又闻山中流泉涂涂,皆极悦耳。阿弥陀堂外有滚热的甘酒可饮,僧人们一杯一杯送到跟前,驱散薄雾与清寒。殿内佛前列四排长案,点燃细烛若干,安置笔墨纸砚,供人敬抄佛经,并写上新年祝愿与自家姓名。我们都谈不上信佛,也不熟悉经文,但也跪坐案前,借一汪清润烛火,一笔一画写下新年的愿望。将墨迹未干的纸张交给寺僧时,他们合掌诵佛,无比恭谨。出得殿来,钟声未停, 中天清月星辉,回望钟楼灯火,殿阁辉煌,温和郑重的仪式之美,不忍也不敢惊动。
记得刚回北京的那一日,恰好赶上一场春雪。空气清冽,马路略微泥泞,道路两旁的树枝光秃秃,、市街的气息很温柔。在冷风里说话,张口一团白气。日子过得很快,时序侵寻,对于季节更替的敏锐感知总是令人喜悦。初春常见大风天,但柳树毕竟渐渐泛出极淡的绿意。天气‘晴朗,阳光温煦。景山上松柏清气弥漫
他们笑着指指脚下的土地,道,印象里像京都奈良这样古老的地方,沐浴千年风雨,仍可留下诸多史迹,惹人大发怀古之幽情。而事实上这两处古都也不知历经多少炽然不息之火宅。天灾地变最属无奈,尚有人之痴嗅贪欲,权利倾轧;台风洪水泛滥,奈良曾渗遭重创。政治中心移到京都,奈良从此失势,平芜荒野,饿俘白骨。史籍中记载的火山喷发、地震、洪水、疫病、火灾、干旱从未断绝。罗生门曾是平安京南北走向朱雀大道南端的一个城门,后因平安时期中后期频繁发生天灾,京都日渐萧条,罗生门亦倾颓坍纪。荒芜的门墙成为狐狸聚集的场所,一盗贼也出没不绝。芥川龙之介写过《罗生门》,黑泽明导演过《罗生门》,均可知京都曾有的败亡与损失。比叡山中燃起熊熊大火,僧侣筑造的城池宛如独立王国。本能寺之变的灰飞掩面,织田信长丢掉的江山与政权。京都现存的宫殿庙宇,大部分遭遇过火灾,又代代重建。如今仍有人爱念那句歌谣:织田信长种麦子,丰臣秀吉捣成饼,德川家康来享用。到世事纷乱的幕府末年,京都又几经战火摧填。明治早年迁都江户,更名东京,定国策曰“富国强兵,筑产兴业”。京都人又茫然失措了,唯恐步奈良之后尘,国度风貌式微,最终成为聊以缅怀的所在。所以京都人变更风气,大兴文艺,在城中点亮千万盏彩灯,让鸭川流水照映春樱,游人如织,仿佛不夜城。这繁华底下是无常的凋敝,纵情浮生的底下是幽暗的死亡。
生于平安时代末期的歌人鸭长明早已在《方丈记》中描写过京都发生的火灾、龙卷风、大地震、饥荒、瘟疫。他说,这无常的人世,山体崩塌,河川颠覆,海水倾倒,陆地淹没。土地开裂,水流涌出,岩石断层。庙堂塔舍均己崩塌毁灭。尘土弥漫,灰烟四起。地动山摇,家破人亡。文中也写过,地震之后,岁月销蚀,渐渐也不再有人提及灾难,也不再有人说起令人恐慌惊叫的事。
《奥之细道》 中说松岛可与洞庭、西湖媲美。海水自东南涌向田边,江湾三里,潮涨如浙江,岛屿无数。耸峙者高人云天,低平者卧伏波中。或重重叠叠,或左分右连。松林青翠,明月映海。旅途之夜,宿于风云之中,个中奇妙不可言喻。弟子曾良作句云:“美哉松岛,子规亦需着鹤衣。”一意思是如此美丽的松岛,杜鹃鸟相形见细,披上鹤羽才勉强与之相配。松岛海边至今仍有这块歌碑。
我问她哪些建筑消失在当年的大火中,又有哪些建筑留下来。她又比了一个很大的圆,说,当年的寺庙都已经烧失,但所有的山峦仍然存在。所以比氰山和延历寺仍然在这里,分毫无差。我讶异于她的答案,忍不住又问了一遍。她仍是这样回答。我举目四望,层峦叠嶂,山道分岔,道旁的石灯在黄昏雨意中次第点亮,雨丝清润,远远近近都是山。山中花事晚,樱树初华,紫藤的花穗是微微的浅紫。如此幽美寂静,几乎令人完全忘记曾经发生于此的毁灭与死亡,想到古人云:“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
“没有退路”,这依然是今日我对日本心态的一种感受。在日本文学作品中,常常能看到两种极端,一则歇斯底里,耽溺于最微小的观感与触觉,譬如谷崎润一郎的一些小说,在嗜虐与受虐中体察痛切的快感。一则散淡闲逸,仿佛庭中花树枯荣无因。譬如《平家物语》卷首云:园精舍的钟声,有诸行无常的声响,秒罗双树的花色,显盛者必衰的道理。骄奢者不久长,只如春夜的一梦,强梁者终败亡,恰似风前的尘土。而这两端往往又相通一途。谷崎润一郎亦作出深得《源氏物语》之精髓的和风长篇小说《细雪》,笔致如此细腻,写观花,写赏月,写挽袖扑萤,都是极美的场面。这篇小说作于关东大地震之后,谷崎全家从东京迁往京都。晚年他作《阴黯礼赞》,沉醉于薄暗幽微的阴黯之美,不喜欢现代灯具的明亮直接,欣赏微微透明的纸窗反射的光线。与谢芜村在徘句里也反复吟咏过这样的光线,譬如“纸烛微明,廊下幽映,五月之雨啊”。谷崎润一郎葬在京都法然院内,墓碑上仅有一字曰 “寂”。哲学之道旁的琵琶湖疏水道流水依旧,六月中即有萤火虫明明灭灭,极为清幽,大概当年谷崎也在这水边观赏过流萤,见过那些轻罗小扇的女子。
窗外真的有雪片,自荒茫无际的穹宇纷纷扬扬洒落。

《藤花抄》的笔记-在京都买浮世绘 - 在京都买浮世绘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藤花抄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