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力社会

出版日期:2017-1-1
ISBN:9787508663721
作者:拉斯·特维德
页数:388页

内容概要

畅销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金融心理学》作者最新力作。集人类历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身,极具知识性与可读性与斯蒂芬•平克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尼尔•弗格森的《文明》、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和马特•里德利的《理性乐观派》比肩。创新力是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挑战的关键,本书为各大企业与社会提供释放创新力、持续繁荣发展的启示。
钻木取火的人类如何一步步走向交易?曾经繁荣的文明因何没落?为什么工业革命诞生于潮湿多风的英国,而不是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法国?科学家曾预言的资源枯竭为何从未真正发生?而经济发展正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人类的确找到了通向文明的钥匙,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搞清此乃何物。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水源、土壤、矿物、气候……然而,荡气回肠的历史终究使我们认识到,创新力才是应对种种挑战的关键。
1903年,《泰晤士报》曾写到尝试开发飞行器是浪费时间,而仅仅几周后,莱特兄弟试飞成功。1920年,《纽约时报》曾称制造火箭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49年后美国人登上月球之际,他们为自己的错误深表遗憾。1949年,作为电子计算机的共同发明人,约翰•冯•诺伊曼在评论该发明的未来时说:“目前看来,我们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达到了极限。不过我还是得对发表这样的言论保持谨慎,因为5年后再听可能就会相当愚蠢。”
人类的创新力不同于有限的资源,它可以不断地扩张,并自我革新。本书作者拉斯•特维德以宏大的笔法写出人类发展历程中,创新力的诞生、发展、起落,以及如何利用创新力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既溯本逐源,又立足现在,给予指引,以赢得未来。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正饱受诸多问题的困扰。这本引人入胜的重要著作不但解释了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规律,同时也为各国提供解决办法——释放创新力,提高适应能力。我们只有凭借创造力带来的无限力量才能克服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创造力如何发展
第1章 创造力出现之时
第2章 驯服生命
第3章 思想的力量
第二部分 创造力的兴衰史
第4章 早期文明社会
第5章 欧洲再次崛起
第6章 伟大的腾飞
第7章 创意核心的问题
第8章 创造力如何消失
第9章 为何西方一枝独秀?
第三部分 创造力如何改变人类
第10章 人类是如何学会合作的?
第11章 创造力与文化
第四部分 否定论的兴起
第12章 即将枯竭的想法
第13章 自由市场的自我毁灭
第14章 我们正在耗尽世界上最后的资源
第15章 发展是否破坏了环境?
第五部分 社会沉疾
第16章 法律陷阱
第17章 公共生产力
第18章 过度税收和公共借款
第19章 捐赠疑云
第六部分 理性的天敌
第20章 新卢德派和恐慌制造者
第21章 环保法西斯分子和伪科学家
第22章 胡言乱语、愤世嫉俗、江湖骗子
第23章 乌托邦社会工程师
第七部分 拯救创造力
第24章 创造力的12中威胁
第25章 创意国度
第26章 未来的世界

作者简介

畅销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作者最新力作·集人类历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身·极具知识性与可读性·与斯蒂芬·平克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尼尔·弗格森的《文明》、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和马特·里德利的《理性乐观派》比肩·创造力是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挑战的关键·自2015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在讲话中强调社会创造力
钻木取火的人类如何一步步走向交易?曾经繁荣的文明因何没落?为什么工业革命诞生于潮湿多风的英国,而不是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法国?又为何15世纪的阿兹台克人曾比北美印第安人更富有,1 000年前非洲的生活水平高于欧洲,而如今光景大不相同?科学家曾预言的资源枯竭为何从未真正发生?而经济发展正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作者博览群书,以宏大的笔法写出人类发展历程中,创造力的诞生、发展、起落,以及社会如何产生创造力,如何利用创造力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既溯本逐源,又立足现在给予指引以赢得未来。人类的创造力是文明发展的驱动力之一,能够解决问题,创造机会,克服困难,其他任何力量都无法比拟。创造力帮助人类解除困扰,发现全新的优质资源,创造惊世骇俗的技术与产品。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正饱受诸多问题的困扰,包括公共部门、税收政策、人为调节,甚至经济停滞,债台高筑,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广为弥漫的悲观情绪。这本引人入胜的重要著作不但解释了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规律,同时也为各个国家和各大企业提供了解决的办法——释放创造力,提高适应能力。企业和社会只有凭借创造力带来的无限力量才能克服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创新力社会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如果让你描述未来的科技,你会作何想象?是(a)认为创新和增长已经接近饱和,还是相信(b)人类的科技发展将会呈现超指数级增长,比科幻电影更甚?面对地球上的资源,你是相信(a)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是相信(b)地下的石油会枯竭,人类会亲手砍下最后一棵树?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你是更倾向于(a)快速发展,还是(b)强调可持续?针对以上问题,如果你的回答是“a、b、b”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和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持一样的观点。但你是否知道,单就第3点而言,环保人士强烈呼吁禁止使用DDT的后果,恰恰带来了人类历史上至今最大的人为灾难,甚至联合国2006年发布声明:“在出于安全考虑而禁止通过室内喷洒DDT和其他杀虫剂来控制疟疾近30年后,将再次推广使用这个方法来对抗这场全球性的灾难。”或许,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是相反的呢?也许你认为这异于常识、超乎想象,甚至是令人惊讶,但它正是著名经济学家、投资家拉斯•特维德在《创新力社会》中向我们抛出的质疑。这一次,拉斯•特维德横跨了人类历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决议探究人类发展历程中创新力的诞生、发展及起落。 为何工业革命诞生于潮湿多风的英国,而不是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法国? 1000年前非洲的生活水平高于欧洲,为何如今光景大不相同? 为何新加坡环海而立,鱼肉和水源却全靠进口,而经济腾飞?拉斯•特维德提出了革命性观点——人类文明(创新力)与自然资源分布、气候、人种并无关系!唯一起作用的,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自愿开展的双赢贸易。只有满足超越个人关系、自愿、双赢交易、竞争环境4个要素,创新力才可能诞生,最终促进社会文明和经济繁荣。虽然创新力的大爆发为人类带来了福音,这一观点也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认为我们应该见好就收,停止进一步发展,着手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社会。然而,或许解决办法并不必一定如此。一、人类的目光为何总是如此短视?人们总倾向于认为创新和增长已经接近饱和。纵然无数发明和新事物层出不穷,但是我人类依然会经常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在基督诞生前不久的罗马时代,杰出的工程师弗朗提努斯(Sextus Julius Frontinus)曾说:“创造发明很久以前就已达到极限,我对进一步发展不抱任何希望。”“什么?就凭在船甲板下点上篝火,你就能逆风而上,逆流而行?请原谅,我可没有时间听这些废话。”1803年,面对罗伯特•富尔顿提出关于汽船的想法,拿破仑•波拿巴如是说。1837年,医学教授艾尔弗雷德•维尔波氏说:“消除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就是凭空想象,现在应用这种技术简直是荒谬。”他所指的就是麻醉医学。1859年,招募石油钻井工人时,没有人能相信竟有人愿意钻到地下去取油。1920年《纽约时报》报道称,制造火箭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火箭喷出的气体无法产生推力。49年后,在美国人即将登上月球之时,他们发布了幽默的更正语:“现在毫无疑问,火箭不但能在真空中运行,而且能在大气中发挥作用,《纽约时报》为自己的错误深表遗憾。” ……类似的论调数不胜数。特维德在《创新力社会》中提出了“创新设计空间”的概念。他认为,随着创新设计空间的不断扩大,全新的排列组合就能创造更多的机会。如果我们将创新设计空间中的现有物品数量从2翻倍至4,产生的重新组合就会从3个升至14个。创新设计空间扩大的本质就是超指数式增长。人类整体创新力拥有获得超指数式增长的潜在空间,当我们在特定技术中遇到物理极限时(比如微型处理器和火箭速度),其他领域的全新事物还会不断涌现,较为典型的模式就是:首先,新的核心技术是由以前的组合发明而成;而后,随着应用程序弹出,开始建立自己的创新设计空间;再而后,时尚元素开始涌入;最后,某项技术或派生应用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后,创造出新的核心技术,其后整个过程周而复始。二、我们是否在耗尽世界上最后的资源?1908年5月13日清晨,罗斯福曾召集数百位美国各届领袖和各路媒体齐聚华盛顿特区中心的白宫东厅。此次会议的主题事关国家兴亡的危机:美国的水、木材、金属、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良田等资源即将消耗殆尽—— 一场灾难就在眼前。对于罗斯福的上述担忧,你肯定会感同身受。但是无论是他本人、他的技术团队,还是卡内基,对于这个问题的预测都谬之千里。结果恰恰相反,在此次演讲之后,美国的能源、铁、木材和食品的产量继续加速增长,势头强劲,从未放缓。实际上,此次会议以来,各个领域的增长依旧强劲,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IPAT公式”或许可以解释人类的担忧。公式中, “I”代表影响力,“P”代表人口,“A”代表财富,“T”代表技术。公式I = P×A×T意味着:人口越多,人们创造的技术和财富越多,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就越严重。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我们应该控制世界人口,降低生活标准,限制新技术的使用。然而,这里有一项灾变论者和恐慌贩子们看不懂的基本机制:在一个动态的社会里,通常我们开发或者寻找新资源的速度,远远高于使用它们的速度。《创新力社会》中,作者特维德从效率、回收、压缩、替代、数字化、虚拟化、生物培养、合成和共享等9个方面,分析了人类不会耗尽资源的理由。概括来看就是,人类的终极资源是创新力。长期来看,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快于通货膨胀,而商品的价格低于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对经济学家来说,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的原料日益丰富,而人口日益减少。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希望有更多的人,但它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因为资源很快就会耗尽就停下文明发展的脚步。相反,如果我们扼杀了创新力,创建了一个静态的社会,我们的资源很快就会枯竭。三、发展是否破坏了环境?关于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听到了很多种说法。但是,不是我们听说的每一个环境问题都是真实的,无论是关于DDT、灭绝、全球降温、酸雨、海水/空气/河流污染、全球变暖,还是其他问题,上述的一些威胁实际没有任何基础。真相是,强烈的创新力、先进的科技和日渐增加的繁荣是环境改善的最有效的元素。相反,理想化过去、拒绝新科技、拥护零增长、追求无证据的潮流、拒绝权衡不同情况的利弊将会无法成功解决挑战。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世界经济论坛、欧洲委员会共同成立的环境绩效指数(EPI)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质量与国家收入水平呈明晰的正相关。所以,最富有的国家的环境最好,在西方国家尤其明显。经济增长开始会导致环境恶化,但持续发展,环境比一直保持贫穷会好很多。长远来看,顺序大概如此: 第一阶段:大规模灭绝。最早的部落居民都是猎人,造成大规模灭绝,主要是大型动物和岛上的鸟类,还伴有定期为制造草原、平地和石南科植物而燃烧森林。 第二阶段:进一步砍伐森林。早期的农民为制造耕地而彻底破坏了森林。 第三阶段:大量烟雾和难闻的气味。工业化早期,空气和水都被大规模污染。 第四阶段:清洁。随着社会变的富足,它们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与自然公园等结合。环境状况逐步改善。观察发现,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西方都处于第四阶段。是的,环境在过去变差,但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开始好转了。原因在于,我们越富裕,社会拥有的先进技术越多,对环境的污染越少。所以,关于“IPAT公式”,或许有更合适的表达:影响力=人口/(财富×科技)。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不是静止或者倒退,而是向前。关键不是限制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是鼓励创新、创造财富和发展科技。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观点不错。新颖!
  •     为何工业革命诞生于潮湿多风的英国,而不是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的法国?1000年前非洲的生活水平高于欧洲,为何如今光景大不相同?为何新加坡环海而立,鱼肉和水源却全靠进口,而经济腾飞?在《创新力社会》中,拉斯•特维德横跨了人类历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决议探究人类发展历程中创新力的诞生、发展及起落。拉斯•特维德提出了革命性观点——人类文明(创新力)与自然资源分布、气候、人种并无关系!唯一起作用的,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自愿开展的双赢贸易。只有满足超越个人关系、自愿、双赢交易、竞争环境4个要素,创新力才可能诞生,最终促进社会文明和经济繁荣。
  •     以创新为主题的文明史,作者以《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知名。前半部分比较有启发,后面的没跟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