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图书馆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501348114
作者:徐铁猊
页数:21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赵万里初到北平图书馆,又遇到一位大师级人物,徐森玉。徐森玉是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和古物鉴定专家,曾担任过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上海博物馆馆长等职务。他是前清举人,曾就读于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又在新式学堂——山西大学堂学过化学专业,是一位中西兼修的难得之才。赵万里在徐森玉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得其衣钵真传,使得北平图书馆古籍善本事业在世事沧桑中得以不断延续。赵万里在图书馆工作前后有五十年,历任中文采访组组长、善本考订组组长、善本部主任、善本特藏部主任等职,并曾在北京多所大学讲课任教。 赵万里到图书馆后,曾“屡次南下,为图书馆访书”(见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一次,他与郑振铎相约南下宁波访书,与当时已在宁波家中的马廉(隅卿)会同,欲访天一阁而未能如愿。这件事我曾经在《马廉与孔德学校图书馆》一文中提到过,并以为“这大概就是古代藏书楼与现代公共图书馆之间差异性的一种表现”。但赵万里们的宁波之行并非一无所获,至少得见孙祥熊氏所藏明兰格抄本《录鬼簿》及明白棉纸刻本《女贞观重会玉簪记》两部珍籍,并得以借留《录鬼簿》(二卷)及《续编》(一卷),对于这部“研究元明间文学史最重要之未发现史料”,“竭三人之力,于灯下一夕抄毕。”(见郑振铎《明钞本录鬼簿跋》)《录鬼簿》作者钟嗣成,元代剧作家。赵万里等的三人抄本后由北京大学出影印本。事有机缘,十五年后,明兰格抄本《录鬼簿》以及明白棉纸刻本《女贞观重会玉簪记》竞一并归藏于郑振铎。郑不幸遇难,所有藏书捐与北京图书馆,其中应该包括这两部书在内。 赵万里还曾与海外访书者“斗法”,看谁更具法眼、看谁捷足先登。 譬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在日本静嘉堂担任干事的日本的中国学、目录学专家长泽规矩也,经常到中国访书。一次,他在北京琉璃厂淘到一部宋版医书并带回日本,这引起了北京图书馆的极大关注。长泽因此被列入了监控名单。当得知他即将来华时,北京图书馆委派赵万里,在长泽可能前行的南京、苏州、杭州一线抢先一步,严防可能会有的珍贵典籍再落其手。

前言

去年底,铁猊先生给我发来电子邮件,希望我看看他的书稿并提点相关意见,那时,我忙得不可开交,无法及时回复。后来铁猊先生又陆续发来几封电子邮件,说《名人与图书馆(续篇)》出版在即,希望我尽快完成序言。此时我才明白因为一时疏忽自己并没有读懂铁猊先生最初来信的意思,以前的回复有点文不对题。我没有见过铁猊先生,也不认识铁猊先生,在此之前,我们之间没有任何交往。尽管如此,我仍然十分乐意撰写这篇序文,因为我喜欢名人与图书馆这类主题的著作。    因为答应写序文,所以,我在阅读书稿的同时,还必须对作者有所认知。经过了解,我得知:铁猊先生乃1948年生人,年长我十几岁,是“老三届”高中毕业生,与我这个“新三级”大学毕业生有着某种特殊的历史关联。他1968年到山西插队,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达8年之久,直到1976年才回到北京,其中自然饱含着不少的辛酸。1978年,铁猊先生在北京朝阳区群众影剧院谋得美工一职,期间在业余大学攻读美术大专。1986年调入北京朝阳区图书馆宣传辅导部工作,成为图书馆界的一员,因为所学的是美术专业,直到在图书馆工作了17年之后的2003年才取得图书馆馆员职称,个中的甜酸苦辣可以想见。2006年,铁猊先生开始办馆内刊物《朝阳书友》和《朝阳风物》,并负责开办朝阳文化讲堂,风生水起,热火朝天,获得多方好评。此外,铁猊先生还编辑出版过《近思鲁迅》《在中国话剧一百年的时候》等几本纪念文集。    铁猊先生在来信中说:“我原来从不写作,至少从来不为发表而写作。《名人与图书馆》是我动笔写作的首篇,自觉还好,以致又开始写些别的东西,其中有一组有关英语典故的散文,《北京社区报》已连载近两年(每周一篇)。平时还写些时论、随笔,不为发表”。这话很实在,也很令人感佩。正因为如此,第一部《名人与图书馆》的编纂出版纯属偶然:铁猊先生办的《朝阳书友》有个“名人与图书馆”栏目,他负责为这个栏目撰写文稿,为避免断稿,时常要多储备一些稿子,刊发和积累的稿子多了,便萌生了结集出版的想法。2008年9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名人与图书馆》,计约20万字。这正好应证了他自己“我原来从不写作,至少从来不为发表而写作”的说法。诚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够像铁猊先生这样“从来不为发表而写作”已经十分罕见和难能可贵了。    铁猊先生2008年退休后还是很想多写些东西,还是“不为发表而写作”,只想“给经历以思索,给自身以交代”,于是,有关名人与图书馆这个主题的写作得以不断延续。在大约两年的时间内,铁猊先生完成了《名人与图书馆(续篇)》的写作,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自然很乐意继续出版,因为这类著作极少,而不少学者虽然著述等身,但是大多不从事这类著述的写作,大约是这类著作不在学术评价体系之内的缘故罢。    《名人与图书馆(续篇)》共有38篇文字,主要记述的名人过百。铁猊先生在写作上大抵保持了与第一部《名人与图书馆》一致的“讲故事”风格。《名人与图书馆》自然得以名人为主线去叙述其图书馆活动,但是,铁猊先生并没有穷极各个名人的一切图书馆活动,只选择名人与图书馆中比较生动有趣的故事去重点描写,其中简要穿插介绍名人的生平,且点到即止,丝毫不影响故事的铺陈展开。这使得该著的每篇文字既短小精练,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令人印象深刻。    从《名人与图书馆(续篇)》来看,铁猊先生讲故事的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类:    其一、以人叙事。此类故事,大多以名人为主线,以其典型故事或者名言展开,或者一人一事,或者一人多事,娓娓道来,立意明了。例如:“以死抗辱之王重民”、“国立北平图书馆碑散记”之钱玄同、“书呆子莫来馆”之陶行知、“书魂永不散藏园”之傅增湘,“‘守护之神’蒋复璁”、“此木斋非彼木斋”之李盛铎、“李小缘‘归而结网”’、“莱布尼茨与歌德”、“宫墙聚书籍共以乐陶然’’之柯璜、“‘万里’流觞”之赵万里、“‘孤岛’得书记”之郑振铎、“自图书馆始至图书馆终”之张申府、“‘插架缥缃’嘉业堂”之刘承斡、…学富一车’陈乃乾”、“梁诚与美国庚款退款”、“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之博尔赫斯、“洪William”之洪业、“‘劣绅’叶德辉”、“侨领陈嘉庚与集美图书馆”、“‘交换学者’裘开明”、“归骨田横之岛”之傅斯年、“卡内基和他的图书馆们”、“实至名归李公仆”、“藏书肯借见胸襟’’之赵景深、“也是目录学家的钱基博”、“唯留书香沁后人”之周叔弢,“钱穆的‘从小到大”’、“良臣魏征”、“‘四百万’王云五”、“洪秀全毁了多少书”。    其二、以事叙人。此类故事,大多以事件为主线,以一事叙述多位名人的集体故事,从中可见图书馆名人荟萃之盛。例如:…青年会,馆”之瞿秋白、郑振铎、许地山、耿济之、瞿菊农等;“保存文献的t同志会”’之何柄松、张寿鳙和张凤举,“一塔湖‘图’——北京大学图书馆纪略”之李大钊、马衡、毛子水、严文郁、向达等,“寻访文澜阁,,之陈训慈、徐伯璞等,“数学家与图书馆”之华罗庚、陈景润。在这类故事中,铁猊先生既重视闻名遐迩的名人,也不避并非广为人知的人物。例如:“清华人与清华馆”记述的是陈寅恪、钱钟书、季羡林、于光远等大家,而“清华‘守望者…则记述的是普通“名人”毕树棠。    其三、以事说事。此类故事,不以人物为中心,大多是就事说事.其间提及一些人物。例如:“谷歌与数字图书馆”、“中国科学社与明复图书馆”。    名人与图书馆是一个很不好写和很难写的主题,因为要了解一位名人的生平事迹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材料难以写成,材料多了要删繁就简,也比较困难,而要让普通民众阅读起来也感到津津有味则更是难上加难。铁猊先生从上学时就喜爱图书馆,且以“坐拥书城,涉笔成趣”为人生目标,即使是成为图书馆的一员以后仍然坚持自己买书,这样的人在图书馆界并不普遍。因为树立了“坐拥书城,涉笔成趣”的人生目标,他所涉猎的文献相当广泛,从其撰写的有关名人与图书馆的故事来看,大凡名人著述、史料笔记、逸闻趣事、图林掌故等均可信手拈来,文笔流畅,颇有文采,且有个人独到的见地,令人钦佩。    名人与图书馆是一个值得大写特写和持续不断地写的主题,因为图书馆是人们终生学习的知识殿堂,占往今来,大凡名人的成长或成就基本上都与图书馆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迈入图书馆这知识的殿堂即是迈人名人堂的重要一步,虽然图书馆并非万能,但是用好图书馆则可以万能。正因为如此,宣扬传播名人与图书馆的故事。对于弘扬图书馆事业和促进全民阅读,其善莫大焉。    是为序。

后记

做事情总需要些机缘,也需要些勇气,拙作《名人与图书馆》的出版如是,《名人与图书馆(续篇)》的出版亦如是。    当我2008年4月拿着书稿第一次来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时,心里完全是茫然的,一个人也不认识,对出版程序也根本不了解,更对自己的作品价值没有底。可能正是这种茫然反倒让我有了勇气,大不了就回去,而已。    出版社大门是锁着的,需要用按键输人部门房间号才能打开。正在犯难,同行的王龙看到一扇窗开着,便嗖的一下跳窗而人,从里面把门给我打开。这一插曲后来竞传成是我自己翻窗,一位已届花甲的老先生!    经指点找到图书馆学情报学编辑室,是王涛接待的我,说主任不在,书稿可以留下,等主任回来再说,时间大约一周左右。也就两分钟的时间,我和王龙就出来了。    一周后,正在办公室内与一些朋友聊天,忽然想起给出版社打个电话,正是金主任接的,她回来了。我问书稿,她很客气地说书稿看了,很好,但今年的出书计划早就定了,没有办法安排。我问能否通融,她说那得总编批准。我索性就多说一句,托金主任帮我问问总编,也就把电话挂了。回头对朋友说,没戏了,婉拒。大约也就五分钟的样子,金主任打来电话,说总编看了,决定出——难的时候真难,简单起来就这么简单,让人不可思议。    出书的过程,让我与金主任、王涛他们都成为了朋友。合作非常愉快。书在当年九月出版,而我在之前的五月就退休了。大概是这个题材可写的太多,于是我又接着写了十五篇,因为是朋友,就将这十五篇用电子邮件给了王涛。接着就是母亲生病住院,我全身心陪护,什么都放下了,只是每天抽空上上网。忽然有一天,王涛在博客上发布消息,说《名人与图书馆(续篇)》已经交稿。我赶忙打电话过去,说才十五篇,离一本书的量差远了,你这不是催着我往下写么。就这样,在一年后有了些时间,我就集中写了一批,很快凑足了现在的三十八篇。当初也就是凭着惯性随便写写,想也许会出修订版,不想又成了今天的续篇。    第一部书我是请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先生写的序言。我与林非先生并无太多交往,只是代表图书馆出面请先生到馆里开办的文化讲堂讲过两课。看来做事还是要勇气,我冒昧求林先生作序,林先生爽快答应,并很快写好给我。令我感动的是,从序中看出,先生对我的书稿是通读过的。    第二部书的序请谁来写颇费心思,找一位图书馆界有名望的人来写当然好,但我是个基层馆的普通员工,这又谈何容易。好在是有勇气,也还有互联网。于是就冒昧地在业界名流、广东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先生的博客上留言,其中写了“先生业界翘楚,羡甚之余不揣冒昧,一事相求望不见拒”这样的话。程先生很快将他的邮箱地址给了我,后来又回信对文章做了些点评。这当然让我喜出望外,只是对程先生绝口不提序言的事感到奇怪,又不好催。原来,可能是我的请求过于婉转,文字又有些酸腐,程先生乃豪放之人,以为只求些点评而已,误会了。当终于明白我的请求时,很快就把序言写好给了我。按照金丽萍主任的话说:程焕文馆长,有名的性情中人。    本书得以出版,要感谢的人当然很多,譬如以社长身份担任责编的郭又陵先生,金丽萍主任,好友王涛,好友王龙等等,还要感谢所有的机缘巧合以及我自己的“勇气”。另外,特别要感谢程焕文先生,素昧平生慨然允请,难为先生了。

书籍目录

以死抗辱之王重民 国立北平图书馆记碑散记 书呆子莫来馆 书魂永不散藏园 “守护之神”蒋复璁 此木斋非彼木斋 李小缘“归而结网” 超重量级馆长 宫墙聚书籍共以乐陶然 “万里”流觞 “孤岛”得书记 “青年会”馆 保存文献的“同志会” 自图书馆始至图书馆终 “插架缥缃”嘉业堂 “学富一车”陈乃乾 梁诚与美国庚款退款 寻访文澜阁 “劣绅”叶德辉 数学家与图书馆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洪William 侨领陈嘉庚与集美图书馆 “交换学者”裘开明 归骨田横之岛 卡内基和他的图书馆们 谷歌与数字图书馆 良臣魏征 “四百万”王云五 清华人与清华馆 清华“守望者” 实至名归李公仆 “藏书肯借见胸襟”  钱穆的“从小到大” 洪秀全毁了多少书 也是目录学家的钱基博 “唯留书香沁后人” 中国科学社与明复图书馆 传是楼但求传世 后记

编辑推荐

《名人与图书馆(续篇)》是作者追求的一个成果。它不是图书馆学方面的专著,只是将图书馆发展历程中值得记取的事物和人物连缀成篇,试图从一个侧面品味历史、品味文化,让人们对图书馆在人类文明传承中的独特作用有一些生动的感性认识。

作者简介

《名人与图书馆(续篇)》将图书馆发展历程中值得记取的事物和人物连缀成篇,试图从一个侧面品味历史、品味文化,让人们对图书馆在人类文明传承中的独特作用有一些生动的感性认识。在近代中国建立图书馆的事业中,缪荃孙、张元济、蔡元培、梁启超、鲁迅等不少专家学者,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本集子里的不少篇章,对此作出了很生动的叙述,显示了这一部学术史的轮廓。而且在许多的篇章中间,又涉及到了这一门学问的不少专业知识。很生动地阐述上述的这两种内容,对于许多热爱图书馆的人们来说,实在是受益匪浅的。


 名人与图书馆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很简单也很杂乱的感觉,就像一间杂货屋,一头钻进去,想要得到好东西就自己动手找的感觉。恍惚间想起,前男友跟我讨论起文学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东西的时候,他认为最高的品质应该是文采,隐约觉得这个观点影响了我好多的读书选择。因为我赞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