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炮

出版日期:2015-7-1
ISBN:978753288726X
作者:孙烈
页数:350页

内容概要

孙烈,理学博士,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近现代技术史、传统工艺和科技战略的研究。出版《制造一台大机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万吨水压机的创新之路》等专著,发表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历史背景:德国克虏伯与晚清中国
第一节 炮王阿尔弗雷德
一、克虏伯早期历史
二、炮王的时代
第二节 德意志帝国兵工厂
一、弗里德里希与公司的扩张
二、古斯塔夫与帝国兵工厂
第三节 克虏伯与中国交往的背景
一、晚清中西关系的剧变
二、自强运动、军事变革与兵工业
三、晚清与德国的关系及双边商贸发展
四、克虏伯与中国关系史概述
第二章 军火贸易:克虏伯军火输华
第一节 晚清的渴望与盲动
一、晚清官员对克虏伯火炮的渴望
二、徘徊于买炮还是制炮之间
第二节 晚清与克虏伯的接触与互动
一、晚清外交官与克虏伯
二、留洋军事学员与克虏伯的交往
三、李鸿章与克虏伯家族的交往
第三节 洋行、掮客主导的交易与博弈
克虏伯的对华策略
二、洋行主导的军火买卖
三、驻华公使、退役军官、克虏伯的技术人员
第三章 书本知识的输入:汉译克虏伯书籍
第一节 以《克虏伯炮说》为代表的火炮译著
一、《克虏伯炮说》
二、其他克虏伯火炮译著
第二节 炮弹与火药制造的书籍
一、《克虏伯炮弹造法》卷上
二、《克虏伯炮弹造法》卷下
三、《克虏伯炮弹造法》附图
四、《克虏伯饼药造法》
五、其他克虏伯弹药译著
第三节 汉译著作的成书背景、影响与性质
一、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二、金楷理与李凤苞
三、影响与成书性质
第四章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克虏伯弹药与火炮的仿制
第一节 火药与炮弹的仿制
一、火药的仿制
二、炮弹的仿制
第二节 克虏伯火炮的仿制
一、现代火炮仿制能力的初期积累
二、克虏伯火炮的仿制与定型
第五章 装备与运用:克虏伯火炮与晚清军队
第一节 克虏伯舰炮与晚清海军
一、海防大讨论中对火炮的认识
二、清海军舰艇装备的克虏伯炮
第二节 克虏伯火炮与晚清海岸炮台
一、晚清海岸炮台的建设
二、海岸炮台的克虏伯火炮
第三节 克虏伯陆战炮与晚清陆军炮队
一、淮军、练军与新军的克虏伯陆战炮
……
第六章 结论:贸易——仿制模式下的技术转移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炮 贸易与仿制模式下的技术转移》系一部研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克虏伯技术向中国转移的学术专著。在考察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自强运动、军事变革等宏观问题的同时,重点分析了李鸿章等人主导的晚清军火贸易以及建立在仿制基础上的兵器工业发展的得失成败,以及贸易、仿制与技术转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全书从历史背景、军火贸易、书本知识的输入、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装备与运用等方丽,综合论述了德国克虏伯与晚清技术转移的过程、路径及影响因素。《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炮 贸易与仿制模式下的技术转移》适合科学技术史、军事技术史、中西交流史、科技政策等领域的研究者参考。


 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炮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本书其实是一部火炮社会史的著作,并不是单纯的火炮技术史。书中关于火炮技术性能和加工工艺的描述确实有一些,但是并不多,不是本书的重点。本书的写法和同系列的《16~17世纪西方火器技术的转移》正好相反,虽然同样都是火器技术转移,作者却把精力放在了转移本身的过程上,从而将晚清学习制造克虏伯火器的过程徐徐道来,让我看到了清末中国社会的一个又一个弊端。我们知道,中国从近代以来就落后于西方,那么,中国究竟在哪些方面落后了?首先,是科学技术,尤其是跟军事有关的方面,因为这是最直观、最容易的一点,当时的人就意识到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上落后于西方,所以才会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但是,落后的难道仅仅只有科技吗?当然不是,中学历史教材一直在教导我们,科技的落后只是表象,是制度的落后才导致了这一切。但是这些不负责任的教材却从来没有打算认真告诉我们:中国究竟是哪些制度上的落后导致了军事科技的落后,只会空谈民主和宪政之类的。而本书则告诉了我真正的答案是什么:中国在从军事制度到军工生产管理、武器装备采购一系列方面都远远落后了西方,所以近代以来中国的军事科技才会发展成那个样子。不妨考虑一下,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比方说美国,要研发和采购一种新式装备,请问:美国军方会怎么做?首先,是要考虑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一款什么样的装备,要采购这种装备的兵种或者是军种会根据自己当前的战略定位对自己的能力提出要求,再根据这些要求对武器装备的性能参数做出具体的规定。然后,军方会跟军火公司进行商谈,军火公司根据军方的要求进行预研,判断研发和大规模生产这种武器装备在技术上有多少可行性、需要花费多少资金来研制、维护和保障有什么难度、大量装备以后它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又是多少。军方往往会同时跟多个公司进行谈判,开展竞标,通过不断地比较各个公司方案的优劣,最后选定一家公司的产品。而这些东西,我大清都没有。这是让人非常寒心的一件事情,即使是那些最开放的洋务派,他们的思维也仅仅停留在“向西方购买火炮和火炮的制造机器,再通过仿造使自己拥有制造这些火炮的能力”这个层面上,这跟两百多年前明朝那些向学习西方火器技术时的想法没有太大的区别。新式武器的研发这种概念在他们头脑中是不存在的。而19世纪下半叶,恰恰是军事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如果仅仅停留在仿造已经商业化的火炮上,那么即使仿造成功,当新一代的火炮研发出来后,你就有一次落后了。如果不搞研发而仅仅只是仿造,差距会越拉越大。清末的那些兵工厂最后的结果,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上述的例子只是一个缩影而已,还有很多很多的例子让人无奈:洋务派多青睐克虏伯的火炮,可是为什么?纯粹只是因为克虏伯的名声大,克虏伯的火炮更闻名而已。他们没有今天那种通过自己的需求制定参数标准,再据此认真比较各种火炮的优劣的想法。很多武器的采购只是根据上级的意愿,而上级的意愿往往又被各种洋行和他们的推销员所左右。而又由于这些上级往往缺乏对西方火炮技术的了解从而上当受骗。有些时候甚至会买回来一些二手的火炮。在江南制造局仿造克虏伯火炮这块儿,问题也不少。江南制造局后来成功仿制出来克虏伯75mm野战炮,按理说仿制成功了就应该大量生产然后装备部队。可生产速度就是上不去,一年产量也就20门左右,只有原定年产量50门的一半。根据后来到工厂参观的西洋人士的看法,主要原因出现在生产管理上,中国工厂的机器是非常好的,但是由于管理水平太差,所以生产效率很低。至于说军方根据自己的需求向兵工厂反馈这种东西,毛都没有。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引进德国的军代表制度,火器生产出来后说不定就不符合需求而废掉了。类似的问题很多,最让人恼火的,还是那些技术资料的翻译。中国仿造克虏伯的火炮,其实是中国的单方面行为,并未得到克虏伯的授权,类似火炮的设计图纸这种东西那是一点都没有。中国只是买了克虏伯的火炮、机器和一些技术资料而已,而这技术资料的翻译也出了不少纰漏。不是说翻译质量有多低劣,而是从一开始翻译的目标就弄错了。江南制造总局设立翻译馆,目的就是为了翻译大量有利于生产的技术资料。可负责翻译的李凤苞和金楷理却翻译了一堆火炮的验收、使用、维护和保养之类的资料。这些资料对火炮的生产作用很低,甚至可以说没有。翻译馆于1867年创立,于1912年被裁掉。当时有人不服气,向上级抗议,说不应该裁掉翻译馆。上级的回复也很直接:翻译馆不需要,翻译的兵书对生产也无益处,当然得裁掉。吐槽了很多,最后说一句:大清的官僚不是蠢、不是笨,而是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他们无法适应近代军事制度的飞速发展,他们更无法胜任将原有的传统军事制度变革到现代军事制度的任务,他们甚至可能连这个概念都没有。大清最缺的,其实还是人才,只有拥有了一群对现代军事体系有充分了解的人,才能完成这一重任。PS:本书还有一些地方没展开细讲,晚清那些兵工厂的生产管理到底落后在何处?为什么生产效率很低?如果能把这些地方讲透彻,这书就真的完美了。PS:不是说民主和宪政之类的政治制度对军事和军工没有影响,而是那些制度本身属于制度中最高级的层面,比较难以入手。最合适的方式是从那些跟军工生产直接相关的制度出发,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剖析,层层递推,逐渐推进到顶层制度的设计。可惜此法委实太难,所以现在最好还是先从底层制度入手。把底层做好了再逐步往上做。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火炮社会史的著作。
  •     准确的说是3.5星之作(可能我的标准有点严苛),缺点在于:本书是博论,不可避免的带有较多天朝博论惯有的略带粗放的结论式语句,特别是第六章结论部分,过于理论化,与结论的大段理论化陈述相比,前面的技术分析就显得零散、单薄和不够深入,特别是没有我最感兴趣的技术背后的科学理论基础的阐述。本书优点,开篇历史进程回顾颇有新意,克虏伯工厂的成长历程以及与清朝官员之间的互动过程介绍的很详细,用了心;已经有了初步和一些较为深入的技术分析与对比,虽然分布零散、还欠继续的深入,但总比没有的好,同时也看得到作者具备相关知识背景;对翻译书籍的考证分析、评价是本书的第一亮点。驳斥了传统结论;对黑火药、栗色火药、无烟火药技术的引进、消化与仿制的研究很有趣,颇有启发意义;在书中最后结论部分作者也点出了问题关键,可谓大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