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逻辑》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5-2
ISBN:9787560435300
作者:陈志武
页数:384页

《金融的逻辑》的笔记-第51页

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把更多的未来收入做证券化变成今天的钱,谁就能够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证券融资只是简单地把未来的收入提前花,而且能为未来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会决定在竞争中谁会成功。

《金融的逻辑》的笔记-第四部分 股市的逻辑 - 第四部分 股市的逻辑

第16章 中国股市怎么了
承载资产产权的金融票据跟它所承载的资产间的距离不能太远,若脱钩,则股市与赌博无差。“噪音和虚假信息”是导致价格与价值偏离的核心要素,需要由自由开放的新闻媒体、严格的惩罚制度、政府对市场的不救世等制度建立。(政府又不能救市了。。。陈妈你大脸要不要这么快。。。)
第17章 从国有银行A股上市中看到什么
感觉作者的视野比较狭隘,更多关注的是个人价值或财富的实现,所以他十分看不起中国不能实现美国一夜暴富的股市制度。。。
如果中国证券市场由国有垄断并主要为国企服务,会导致中国经济过分依赖外资?!因为外资才能找到大量资本?!
第18章 资本市场与法治发展的互动
由于资本市场投资者之间存在高度的利益同一性,且在资本市场所遭受的损失是可以衡量的,所以证券市场或许是形成势力群体从而促使法律发生深刻边个的有益推动力。
熊市会使迅速增加的投资者群体发出司法改革的呼声,推动实质性的规制行为。
(这一章应该是个论文,还不错,用词说法、引经据典都还比较规范)

《金融的逻辑》的笔记-序言 - 序言

也许跟作者出身有关,国防科技大理科出生,到了耶鲁学习金融学,接受的理论知识都是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总觉得理论知识不算很扎实。
文章在序言论述的时候明显把货币和价值混淆了,统一用“钱”一字带过,不知道是作者故意未之还是意识里就是这样觉得。
文章中提出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并认为这是理解金融逻辑的基础。
对于中国古代的传统金融关系,作者认为儒家主张的靠血缘网络内部来互通有无,实现人际金融交易,最终不能激励每个人奋发向上,培养的是等待“免费午餐”、搭便车的精神。比较而言,外部金融市场更能逼着每个人去自食其力,为个人空间和自由化最大化地提供基础。
同理,作者还认为负债累累的政府是一个权利难以扩张的政府,因为负债后,一方面政府就得面对债券市场,另一方面就得征税,得面对纳税人。这些就是民主宪政的砖瓦。金融在这个方面能够促进制度的良性发展。

《金融的逻辑》的笔记-第三部分 金融危机的逻辑 - 第三部分 金融危机的逻辑

第12章 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学到什么
作者认为由于美国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全球经济布局及高级别的家庭财富型经济结构,所以美国人实际上并没有收到次贷危机太大的冲击。。。?!
值得赞扬的是,作者对次贷危机的描述很通俗易懂,我竟然第一次理解了次贷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了。。。但莫不是也被忽悠了吧。。。不过那句话说得很好”花别人的钱不心疼“。
作者对美国的前景比较看好,认为本次危机只是一次改革的机会,能让美国金融不断地完善制度,更上一层楼。
第13章 政府为解救危机而持股银行不是国有化
嗯,总结一下就是政府就应该当万年备胎,有问题上,没问题就有多远滚多远。
第14章 美国的借贷消费模式会改变么
借贷消费能比较好地促进内需,所以不会消失。
第15章 消费驱动模式不会改变
嗯,这部分没扯什么基础知识什么的,只是在抒发个人观点,比较能接受。不过就是翻来覆去地说中国要金融创新,减少官职。

《金融的逻辑》的笔记-第二部分 金融的逻辑 - 第二部分 金融的逻辑

第6章 治国的金融之道
作者认为国策模式的关键要素是国债利率和国家投资回报率,前者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后者取决于国家制度是否有利于市场交易。
嗯,大概的意思就是有本事发展的时候就去举债,没本事就存钱。
在举债和加税之间选择的原则,作者认为是:只要纳税人的投资回报率高于政府公债利息,就应该少征税,藏富于民。
第7章 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这章主要在说美国的发家史,因为穷,征不起税,所以举债,而在高台累债的压力下,被逼着债务重组,发展资本市场,所以美国发家了。。。
作者还认为,自由、民主、法制对金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依赖。。。擦
第8章 中国人的理财前景
找、专、业、理、财、服、务。妈蛋,还敢更废话些么。
第9章 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
不应该把民间借贷一味地等同于高利贷,一棍子打死,开放民间借贷有助于降低人民借贷成本。作者建议按照股东权益保护的思路来保护放贷人的权益,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保护他们,而不是单纯的打击,即民间金融合法化,同时建立类似于证券交易所这样的市场来时借贷市场利率公开化,有利于借贷信息的传递。
第10章 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在这里,作者将政府的影响夸大,认为,当制度缺失的时候,当权者和有权利关系的机构会利用证券作为个人的提款机,因此,当国家以金融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出现后,存在负面影响。政治经济学范畴。
第11章 金融现代化为何如此艰难
因为法治不到位。。。“非人格化‘的金融关系需要制度维持彼此交易之间的信任

《金融的逻辑》的笔记-第五部分 文化的金融学逻辑 - 第五部分 文化的金融学逻辑

第19章 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大致就是批判一下三纲五常,特别是养儿防老这种思想。金融的独立让人们的财务自由,解放了家庭之间的经济风险交易功能。说大白话就是不用做人情了。。。
第20章 儒家孝道文化的终结及中国金融业的兴起
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养儿防老势必会向金融转型,因此中国的金融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而脱离了经济交易功能的家庭可以有更多的空间让人进行感情交融。
第21章 儒家文化与中国金融发展的滞后
作者认为证券金融技术和西方制度是套餐,必须全要。因为金融市场需要可靠的法治架构,需要宪政保护?!
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发展不错证券金融的原因是儒家文化导致人们过分依赖家庭进行经济交易,难以相信血缘之外的关系,因此市场和商法、民法无法发展。
第22章 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采访稿,所以都是重重复复在说之前的东西。
第23章 发张证券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总结陈词。。。整本书看这一章就够了。。。

《金融的逻辑》的笔记-第27页 - 第1章 为什么中国的钱这么多

财富不一定能一下子变成钱,财富的范围比资本大,资本比钱的范围大。问题是:什么决定财富、资本与钱之间的相互距离呢?一个国家对“东西”、对未来收入流进行资本化的能力,也就是市场、契约与产权制度,决定了这三者间的距离。

《金融的逻辑》的笔记-第一部分 资本化的逻辑 - 第一部分 资本化的逻辑

第1章 中国的钱为什么多
资本化的源泉在于股市、土地和个人劳动,因此改革开放让中国的这些东西可以资本化,将未来的收入变成资本,因此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变得有钱了(解放生产力=资本化?)
作者在论述美国为什么能够发展的时候,感觉就像在论述有钱能使鬼推磨。。。而且将美国市场描述得无所不能。。。
然后作者的结论是中国的资本化还不够深入,还得继续资本化。
第2章 为什么中国钱多了学多人并不感到富有
作者说:原来由亲情、友情实现的互助互惠式隐形金融交易被钱化之后,如果替代性的显性金融保险、信贷、养老、投资产品无法跟上,中国人在钱多的同时,对未来感到不安。整章的感觉就是在说,因为服务业的兴起导致钱变多了,但又不是每个人都做服务业,做其他行业的无法通过完善的金融市场实现对未来的替代,因此不安?!
第3、4章 论述西方的崛起是因为证券化的发展
抢来的钱会使人懒惰,多以西班牙没落了。。。无力吐槽,这种主观的偏激的话由一个学者说出来真的好么。。。
回到正题,作者用两章来写,想论述因为英国有完善的制度,能将未来的收入资本化,货币国际化,所以它崛起了。。。作者真的不是英国人么。。。
第5章 资本化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
美国的股市认同投机的价值,正是投机让千千万万的百度成为可能。。。
“股市为创业者提供了一种提前兑现财富的机器”,这种说法完全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肤浅的理解。实际上,并不是创业者得到资金,而是公司得到了资金。而股市所筹集到的资金也不是所谓的财富兑现,股市应该是一种价值的让渡,创业者在得到资金的同时,也在背着让未来的财富承诺实现的包袱。
作者认为,英国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英国通过了类似中国证监会监管的法案,抑制了股市的发展,而美国对铁路股票的非理性狂热使得美国的证券市场开始从过去的债券市场变成真正的股票市场。
嗯,总计一下,作者的理论就是,卖概念,去股市向未来圈钱,然后拍屁股走人。。。这就是大国崛起的办法。。。我去

《金融的逻辑》的笔记-第3页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等。

《金融的逻辑》的笔记-第6页

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

《金融的逻辑》的笔记-第1页

整个人生都是一系列巧合,随机事件组合在一起,形成系列,就构成了你我的人生。

《金融的逻辑》的笔记-第102页

“ 当然,如果政府开支只是用于消费、挥霍而不是在有回报的资本性项目上,那么其开支的回报率等于零。像近些年有些政府大兴土木,盖各种超级豪华办公楼,这些形象工程项目是纯粹的挥霍消费,带来的是零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国债利率有多低,也应该极力限制政府开支。”
不包括军费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合理开支,盖衙门是一方面,贪官是一方面,还有不把钱当钱用的亏本项目多了去了。


 金融的逻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