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10088208
作者:[法]马克·吕布
页数:280页

内容概要

马克·吕布(Marc Riboud),法国著名摄影师。1923年6月24日出生于法国里昂,以其对东方世界的广泛报道而广为人知。“二战”期间曾参加法国抵抗运动,之后进入里昂中央理工学院学习机械并从事过工程师工作,1951年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摄影中。1952年,他结识了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罗伯特·卡帕,随后加入著名的玛格南图片社。1957年,马克成为50年代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此后他来往中国达20余次)。1968年、1972年以及1976年,他对北越作了数次新闻报道,从越南和美国两个视角记录战争。
马克·吕布曾任两次担任玛格南欧洲分部主席。他的作品曾刊登于《生活》《国家地理》《巴黎竞赛画报》和《明星周刊》等多家杂志。他还曾两次获得美国海外新闻协会大奖,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无限奖”(Infinity Award)以及索尼世界摄影大赛终生成就奖等。

作者简介

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
影响一代中国纪实摄影
50年创作经典首次全面回顾
领略大师卓越影像之路
【编辑推荐】
·马克·吕布与中国有着半个多世纪的渊源,往返中国二十余次,但他始终以一个旁观者和陌生人的身份为巨变中的中国留下了众多珍贵的视觉档案。
·马克·吕布擅长通过细微的生活细节反映出生活的意蕴,书中的每一张照片,都践行了他的摄影美学——日常生活、见微知著、直觉而富于诗意。
·“照片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可以让世界知道发生了什么”,在玛格南的信条支持下,马克花了五十多年行走、拍摄,记录这个世界和各种人生的真实面貌,不惜不悲,张弛有力。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梳理了马克·吕布的经典作品,精选其中165张。这些照片地域跨越大半个地球,时间贯穿马克50多年的摄影生涯,充分代表了马克的摄影美学——日常生活、见微知著、直觉而富 于诗意。很多经典的瞬间已经成为了20世纪的时代缩影:舞者般的巴黎埃菲尔铁塔油漆工;手捧鲜花对抗刺刀的女孩;以及被窗口分隔的北京琉璃厂街道等等。此外还收录了很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影像。
全书编排也十分巧妙,打破时间地点的束缚,正文不着一字,完全以视觉为线索承起,让读者去感受大师最本真的影像力量。


 我见:马克·吕布纪实经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第一次知道摄影大师马克吕布,源于几年前的一次旅行。秋天在厦门打工,一个普通的周末,有人提议去看摄影展,就这么遇见。年轻人容易心浮气躁,那年很热衷在网络上和人吵架,现在叫撕逼。逞口舌之快,觉得智商即使压不倒别人,总要在声势上压过去。金色的秋天,看了一个摄影展,吕布老师说:“我一向更善于发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而非那些丑恶的暴行和怪物。”然后感觉被一个大锤抡了一下,说“醒了”有点夸张,但的确在那之后,我就用了很多时间去拍生活中细小的事,不管是美食或是家乡。然后就变成了一个所谓的暖男,呵。你知道,见过的人越多,就更相信男的最man的不是他的酒量,而是他的修养。那一年还见过不少拍照的,有的每次只拍一张,美其名曰:摄影得思考了,再下手。我想,艾玛这牛逼。过了几年,再想起那时候看见的所谓作品,只能呵呵(包括自己)。那天展览里,有吕布老师最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除了大画幅,也有这张照片的胶片展览,这才发现当时他在那里至少拍完一卷儿。那个瞬间,也是从许多瞬间里选出来的一张,而这张的确是最好的。作为马格南的一员,他和布列松卡帕铸就了一个时代,而相比布列松的新闻纪实,卡帕的深入前线,我更爱这个是稍带顽皮的吕布老师,如果真的有貂蝉他应该也会戏一下的。到这个水平,拍照基本就靠直觉,而直觉是天赋,也是经验的积累。不管后世如何评判构图,如何用黄金分割线割了又割,在那个时间和地点。【瞬间】,在摄影大师的直觉下,成为经典和永恒。所以,如同他另一张名作《枪炮与鲜花》所展示的,当人们想起战争,可以揭露黑暗,以暴制暴,而吕布老师选择了去传递温柔。所以你看见那个女孩拿着花朵,眼神坚定的望着士兵,据说后来没能活下来。可谁又能一直活下来呢?所以作品总是比人活得久。不管以怎样的介质,银盐还是二进制,黑白画映总是会去到更远的以后。安静的,狂热着。平凡的,却比钻石还耀眼,这就是摄影的魅力。当然,吕布老师也很爱中国,拍摄伟人也拍摄群山。拍摄路人也拍摄路边的树林。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见许许多多旧中国,可他们是美的,不至腐朽。是啊,这大概是因为吕布老师有颗温柔的心吧。真的能在一片枪炮中发现花朵。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后来的枪花乐队,《Don'T Cry》和《Sweet Child O' Mine》是不是,也会有那么一丢丢的联系呢?反正艺术圈大概是没有围墙的啦。书里还有一张,一个人仿佛站在二进制的洪流里,迷失了自己。当初他拍到这张的时候,不知道radiohead的《OK Computer》出版了没。只是现在电脑也过时了,电话吸引了万千宠爱于一身,谁都可以拍照。谁都可以拍照,但直觉依然稀少。吕布老师在书中展现的是安静的山河,是冷静的美丽,却不是高冷,而更像北京大雪初晴的美好让人充满期待。学习摄影的人是很幸福的,因为你总能找到知音。不用说话,看看照片,想说的都在里面了,从来如此坦诚坦荡。你越拍照,就会发现摄影是一件很赤裸的事,它能完整的展示你的所有心事。你越隐藏,反而昭示得越明显。因为直觉会直接的出卖你,眼神不会说谎。有许多文章研究大师的器材,用光和构图,而我更喜欢研究他们的人生。摄影大师们大多满世界跑来跑去,他不在“那里”,就在去“那里”的路上。而“那里”是一个未知之数,如同吕布老师所说,“摄影是一场遭遇,一场意外”跟随直觉,在那个时间,恰好在那里,这就是大师超越技巧的能力。因为技巧总是很简单的,关键是心情,吕布老师和其它大师一样充满热情。如果不是这股喜爱和热情,谁要走过千山万水,去追逐异国也许根本不存在的时空?所以大师越老,你会发现他越像个小孩子,变得简单,质朴,眼神烁烁。他很认真的在玩,和光影做游戏,即使那是工作,也充分相信自己的直觉。书中所载除了宏大和美好,也有路边偶遇的小景,你也会发现他风趣逗比的一面。对摄影师来说,生命真的是件幸福的事。当他老去,回忆是可视的。他可以说出自己在那一刻的惊讶,喜悦,或痛苦,悲伤,淡永缓长。他离那一刻越远,就离那一刻越近,他就是这样渐渐地,幸福的老去。然后他会有一面墙,或者一本书,记录着20岁,30岁,乃至一生的故事。一直到白发苍苍,而也许如这本书一样,根本就不需要标出文字和时间。你只需要看着这些黑白的瞬间,它们是旧回忆,却越来越新,越安静越热闹。穿过时代的狭隘,穿越国界线和肤色,如同静止的音符,来到我们面前。然后在金色秋天,击中一个年轻人的心,让他决心以此为事业,即使他并没有很好的直觉。马克吕布还说,“我们不是握着机器的机器”,他说的是相机,也许现在可以换成手机。我们每天沉浸在刷新和右上角标的游戏,无法忍受没有wifi的世界,可我们是人啊。我们需要面对面的交流,需要温度也需要热度,它们是无法被开关摁灭的。如同摄影需要用镜框去万千世界里,取下一瓢,我也时常提醒自己,朋友圈重要,但朋友更重要。人脉重要,可如果忘记人的味道,那又怎样面对自己,面对拍下的那一堆所谓“作品”呢。摄影是光的艺术,也是孤独的艺术,走街串巷的大师,醒目的都在身后。《我见》,看见什么,就是怎样的我。追随大师的脚步,也终要走上自我的路。然后,也许未来可以出一本书叫《我去》,续集《我再去》,三部曲《我特么一直去》。想一想,这样过一生,也真是浪漫至极呀。
  •     最初知道马克•吕布是因为他“红”。不是“豆瓣红人”的“红”,而是政治上的“红”。因为他最早到中国来拍照,是50年代准许进入“红色中国”的第一个摄影师。他拍领袖,拍平民,拍大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的不同阶层,以及这些阶层在不同时期的变迁。所以最初我对他是有误读的,以为他“政治化”。后来零散地看到他的其他作品,比如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枪口前捧花的女孩,才算看到更全面、更真实的马克•吕布。这本《我见》虽然用马克•吕布拍摄的中国图片做封面,但是内文收录了他跨越大半个地球、纵横半个世纪精选出来的165张照片。全书正文没有文字,完全用图片说话。书的编排体例非常有意思,照片不是按年代、按地域划分,而是按照情景类型划分。比如说拍领袖的近景,周恩来、丘吉尔、毛泽东的三幅照片排列在一起,不同的表情,不同的笑容,呈现出非常微妙的喜感。又比如拍劳动者,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塞伊汗水电站大坝工人、“五月风暴”中收拾街道垃圾的工人,同样面对钢筋水泥,不同构图,不同的人物姿态,忽喜忽悲,张弛有力,用静态的画面展现出电影一样的动态效果。书中照片不局限于地域、题材,照片的主角有领袖、平民,也有动物、雕塑。如果硬要取一个接地气儿的名字的话,不妨叫“有趣的日常”。因为是“日常”,所以见微知著,我们可以通过照片看到周恩来正把零食送进嘴里,看到希腊的漂亮女孩同时跟两个男孩调情,看到五十年代的中国女孩跳舞时带着口罩;看到一个小朋友在放风筝,而风筝上画的小猫有一张傲娇脸;看到三位衣着端庄的英国淑女为了满足好奇心而站在椅子上偷窥……镜头捕捉到了他们最天真的一面,黑白光影定格的是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微美好。这些内容模糊了伟大与平凡的界限,只有人类天性中最纯简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这“有趣的日常”之外,也穿插了几张发人深省的图片,因为贫困和暴力也是马克•吕布关注的主题之一。在加纳的一辆破车上挤满了年轻人,其中一个黑人男子回眸一笑,与车牌上白色的大字“It’s great to be young”相应成趣;一个看起来神情忧郁的黑人男孩站在一辆奔驰车旁边,车身上印着大大的“LOVE”;在南非索伟拓,一个黑人正在卖一件白T恤,白T恤上用英文印着“每17秒就有一桩重大犯罪发生在南非”。“照片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可以让世界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是马格南图片社的宗旨,也是马克•吕布的。“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不够近。”为了拍到更好的照片,罗伯特•卡帕踩上了地雷。也有人说,“如果你要拍工人,自己就要做工人。”马克•吕布却说“不”。他始终喜欢保持旁观者的身份和视角,即使来中国20多次,都不愿意学习中文。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一份距离感,才能把中国社会浓缩到一个小小的“古玩店格子窗”里。故事里说,马克•吕布从小就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希望小孩子活泼,偏偏有些孩子习惯静默,并且用小小的心思思考一些在他看来十分重大的问题。我想马克•吕布就是这样一个人。成年之后的他依旧不善言辞,跟他一起拍照的摄影师说几乎全程都没有语言交流。这是这位艺术家的独特之处,眼睛看到的一切都化作精灵的舞蹈,内心的声音都通过画面来传达,永远保持对世界好奇,永远对人类表示最终,永远涌动着无穷无尽的视觉化欲望。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那么多优秀的摄影作品。
  •     刚开始是冲着《枪炮与玫瑰》这张著名反越战照片来的,心怀庄重地捧起看完《我见》这本摄影集,但是看完之后,反倒让我觉得马克•吕布是个有一点恶趣味的老头子。这是本没有页码的书,里面的照片也不是根据时间、地点来排列的,上一张在法国,可能下一张就是泰国了。我们需要全凭自己看照片的感觉来跟着作者完成这趟视觉旅行。为什么我说他是一个有一点恶趣味的老头呢?在这本贯穿了他50年摄影生涯的集子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枪炮与玫瑰》等这样有重大意义的照片,还有很多不知名小人物在不经意间被抓拍下的照片,不少相当有趣。看到这张拍摄于德国波茨坦新宫前的照片,我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好吧,以我的愚钝是完全想不到这背后有什么历史深意,我完全被眼前的这尊雕像逗笑了。拍照这天刚刚下过一场不小的雪,地面上都是白茫茫一片,但还是有游人来到这里参观,除了拍摄者马克先生,还有远处看似情侣的俩人。雪不仅染白了地面,还洒在了这尊雕像的头发上、手臂上、衣衫上,更重要的是在它的胸前——恩,更准确的是乳房上——留下了两坨雪,就像是模特的乳贴,掩饰了它原本会让人害羞的深深的乳晕。哦,马克先生,你没有去拍新宫雪后秀美的风景,却来拍下这一让人忍俊不禁的场景,估计这尊雕像本人也对你很是无奈吧,它当时肯定特别希望太阳赶紧出来,把这一切赶紧融化掉。看到这,我只想对马克先生说:“干的漂亮,给你点赞!”哈哈!自这张照片之后,我原本有些庄重的心情,已经完全happy起来了,迫不及待想看看这个有趣的摄影大师还有什么样好玩的东西。没错,我马上就看到了。那些庄重威严的伟人们,成了他抓拍的对象。一直在群众心目中都是微微笑的周总理,不知是谁讲一个什么笑话,居然逗得周总理仰起头来张开嘴哈哈大笑。仔细一看,周总理的牙真是整齐呀,下排牙虽然整齐,但是能看到一些黑渍,估计是抽烟抽的,咦,这边有颗牙看起来怎么有点亮闪闪的,是镶的牙吧……打住!说,马克先生,那笑话是不是你讲的,要不怎么抓拍得那么及时。还有一张是周总理张嘴正要吃糕点,照片看起来稀松平常,就是这种平平常常,让我们知道伟人们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吃东西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想想还有点可爱呢。还有一组抓拍电视上戴高乐讲话的照片,也不是那种正正经经拍国家领导人的,你讲话时神情动作怎么样拍出来就是怎么样,不要怪摄影师哦,谁让你表情和肢体语言那么丰富呢。有一种情况是你在拍风景、拍风景的人也在拍你,这在中国就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也不是数码相机普及之后大家才想出来,这个老爷子几十年前就干了这样的事,还收在这本影集里,现在心里还偷着乐吧。1955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一个拍摄者给一位老妪拍照,你看到了,咔擦;1992年,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一个人为了寻找更好的角度,趴在地上帮别人拍照,你看到了,咔擦;1956年,尼泊尔,一个拍摄者正在拍照,咔擦一声,你把他左眼眯着挤出皱纹来、左嘴角使劲龇起来这样全神贯注拍照的样子拍下来了;1954年,伦敦,一个英国绅士用左前臂和胸夹着雨伞,这样腾出双手来拍照,果然比较斯文;1958年,日本,一对母女站在大佛前,一个男人扎着马步蹲在远处给他们拍全景,这么用力的样子也是很拼了,这个男的估计就是女孩爸爸吧,看着这么其乐融融的场面,你又忍不住咔擦了……我去,把这种抓拍跨越了那么多国家、那么长时间,我想你真的对这件事很喜欢吧。拍照是一种乐趣,他在拍是一重乐趣,被你拍下了这个过程,又增添了一重乐趣,不,是恶趣味,哈哈哈~在这里面,我看到的是日常很生活化的场景。有公园里练瑜伽的男人,有在埃菲尔铁塔上仿佛起舞的油漆工,有商店门口玩打仗游戏的小孩,有遛狗时两只狗的相遇,有树丛里两条刚刚相交在一起的枝蔓,这些都来自于生活,我看到的本是平常的事物与人转瞬即逝的相遇,而马克却捕捉到了那一刻所产生的温情,就像在时间的某一刻拿着花的女孩站在了持枪的士兵的前面,恰巧被马克拍了下来,经过了那么长的时间,我们还是能从照片中观察和体会到那个时代。“在它眼中,这颗星球,就好比一场跳房子的孩童游戏。”安德烈•维尔泰这样形容马克眼中的世界。恩,看完这本影集,你也会觉得马克是一个有趣的老头。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过分的强调技法与构图,反倒会成为摄影本身的阻碍。
  •     略失望,大概是自己知识浅薄吧,很多照片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最后的缩略图看略有收获
  •     whatever in his eyes
  •     在看了肖全的展览之后才认识到 马克 吕布,再一次为纪实摄影而感到震撼
  •     黑白年代的日常光影秀,款式很吸引我的
  •     粗粗看了马克吕布的这部写实的摄影作品,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它们既粗砺又细腻,有时远距离悲悯,有时近距离戏谑。摄影实在是一门让人痴迷的艺术。
  •     2016读过的书
  •     在爱琴海单向空间看。老马可真行,这么大年纪全世界跑,记录了这么多珍贵有意义的历史照片。
  •     万象书坊2016.12.31
  •     生日送给兰兰的书
  •     在先锋书店站着看完
  •     “于是,眨眼间,全凭本能地,带着一种温情,这个世界被捕捉到了。”
  •     全是黑白照片,不看说明的话难以分清年代,这也是有趣的地方之一。
  •     真的超喜欢马克•吕布,看他的作品有种,嗯,说不出来的感觉,就真的是应了那句话,不伤及裸露的现实,做着梦的现实,你会不自觉的跟着他的作品回到那个时代,去感受那个生活。
  •     2017年看的第一本书
  •     没看懂的图片编辑
  •     果然是大师,视角独特,构图讲究,最羡慕的是走遍全球
  •     南非部分印象深刻,一群黑人抬着一个白人男子的瞬间与人们朝圣教皇的时刻极为相似,在构图也相互呼应
  •     用生命捕捉瞬间的摄影大师!
  •     在深圳书城翻完,9/1日得知马克吕布去世。
  •     在戏剧书店翻了一遍,与布列松比的话,他的更有趣一些
  •     他乡成为日常,化滑稽为温情
  •     太屌了!可惜少了89年那一张。图片构图精妙,内涵深意。
  •     構圖,戲劇性,編輯排版挺好。看到周總理吃冰棒,好有趣!
  •     这辈子要是能拍出这本书里的任意五张照片 就圆满了
  •     完全没有文字介绍 根本不懂 但是真的很美
  •     想象用你手中的相机记录这个时代
  •     妙!2016.10.14于上海大众书局
  •     不错的印刷,要重读几次才能领悟大师的镜头感和捕捉感。
  •     确实每一张都是好作品的说,“照片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可以让世界知道发生了什么”
  •     纪录中国的外国老人……
  •     @淮海755
  •     书店里看的,非常喜欢,大师的形成,不仅靠时代的造就,更靠敏锐的发现的眼睛和对摄影的满腔热爱。
  •     昨日在方所草草翻阅大师经典,受益良多。
  •     纪实
  •     透过马克·吕布的镜头,我看到了各般奇异的风景。这让我强烈地意识到,真正的艺术家其实是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     只能说自己翻过了,但是不能说自己看完读完了这本书。
  •     自己是多年实践者+崇拜者。如果可以有文字解说…
  •     逗 排版也是逗 是个有意思的人
  •     三星給裝幀 作為一本影集 開本太小 紙質很容易反光 感覺印刷灰度也沒處理好 選的圖也沒之前看的幾本 marc riboud的好
  •     纪实与形式的美感并具。
  •     瞬间永恒。深夜翻书,如同与历史对话。
  •     全是干货!
  •     20160503 油漆工简直神来一笔,上帝在握着他的手拍照。
  •     除了名作,其他的其实也并不懂在拍什么鬼、、、相机是工具,思想如同荒烟蔓草般,如何表现?
  •     不同意有些评论说文字太少了,毕竟人家的设计思路就是这样的。把一些具有类似特征的图片放在一起,让读者自己领会照片传达的东西。严肃的,幽默的,你都能找到共鸣。书后有索引,要看照片名字的话看书后面就行了。大气美观的装帧,算是后浪出版的摄影画册里面最精良的一本了。
  •     片子是不错,但这书编的是真够差的!好意思卖这个价?
  •     快速翻完了那么多个瞬间
  •     其实比较难理解的 会看上去很枯燥 因为根本不知道这照片的背景
  •     啊噢,有一张毛主席的脸,被放大放大还是裁剪裁剪,反正都是噪点。。可能名人随便拍拍都是作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