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走过天亮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510831253
作者:言叔夏
页数:232页

内容概要

言叔夏:一九八二年一月生。有猫之人。白昼梦游。夜间散步。东华大学中文系、政治大学中文所毕业。现为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博士生。曾获花莲文学奖、台北文学奖、全国学生文学奖、林荣三文学奖。

书籍目录

序 幻灯之光/郝誉翔
辑一 ————雾 路
十 年
袋 虫
牙 疼
散 步
鱼怪之町
阁楼上的疯女人
月亮一宫人
白菊花之死
白马走过天亮
辑二 ————无风带
尺八痴人
秃头女高音
辩术之城
忧郁贝蒂
马纬度无风带
无理之数
春不老
失语症练习
火宅之城
千高原
辑三 ————光 年
Pluto
用眼睛开花
上吊者的小屋
父 亲
阿 斜
梦之霾
截一段路
日暮日暮里
代跋 十年一渡

作者简介

好繁华的街一整条灯如流水,好勇敢的灯已经撑起一匹黑夜,好辽阔的夜又淹过来整条的街,每一间餐馆都人声鼎沸。我往下行走,譬若夜游,宛如沿途卖梦。
“十年里我做了什么?去了一个不喜欢的城市,搬四次家,和三个人分手,换了六份工作。十年里外婆死了。”一个孤独的年轻女人,人生最重要的十年。从台湾南部小镇到东部乡间再到城市盆地的人事流转;上课、房间、衣蛾,家人好友的死亡与别离。言叔夏以极为世故又极为澄澈的文字,被时间淘洗却益发光亮的天真,羚羊般跳跃的意象,欲语还休道出生命中的伤害、失落、启悟,与难以言喻的感思。泯灭爱与残酷、梦想与死亡、温暖与冰冷的界限;在倾斜琐碎的世界中,以字织茧,呵护一个既晦暗又纯真的世界。


 白马走过天亮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文/張桓瑋好繁华的街一整条灯如流水,好勇敢的灯已经撑起一匹黑夜,好辽阔的夜又淹过来整条的街,每一间餐馆都人声鼎沸。我往下行走,譬如夜游,宛如沿途卖梦。──言叔夏〈尺八痴人〉言叔夏钟情于黑夜,不时以文字做出暧昧又亲密的熨贴。而她去年甫出版的首本散文集《白马走过天亮》,似乎也特别适合在夜半阅读,总教人舍不得睡,转而捻亮床头灯,窸窸窣窣翻页,追逐她揉塑的一个又一个灰色梦团,然后双手紧握,碎散出满室流云溢彩。这天,人声杂沓的咖啡馆,言叔夏一人蜷缩在角落座位,逗弄店内的猫,安安静静与世隔绝。待我们上前招呼,她又不若文中冷调疏离,反而腼腆地扬起嘴角。「以前在花莲念书,晚上整个学校都没路灯,我常常一个人骑脚踏车穿梭于夜色里,享受那种被黑暗吞没的感觉。」谈起生活与写作,言叔夏笑说黑夜让人放松,一个人和自己对话也挺不错。至于陪伴,「我想有猫就够了!」她害羞又顽皮地表示。一个人,晃荡于文字之间成长于阳光丰沛的南台湾,言叔夏大学以花莲壤土滋养文学根苗,后又来到溽湿的台北豢养寂寞。她淡薄的身影迁徙过一座座城市,十多年物事流离,在她笔下显得破碎而晦暗,像铺上一层轻愁,雾蒙蒙地似真似幻。「这可能跟长久以来的生活型态有关,我很难在白天做事,夜晚对我来说相对完整平静,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昼伏夜出像只怕生的猫,来去皆孤身一人,有时在夜间出门觅食,每天交谈仅限和店员间的寥寥数语。「其实我不是真的讨厌与人互动,而是会自动呈现放空状态。」她露出一抹不好意思的神情,又接着说无论习惯孤独或投入写作,皆开始于荒谬的中学时代。「那是一所奇怪的教会贵族学校。」言叔夏神思飘荡至许久许久之前,同学间充满心眼和物质较量,而开学一个月,她几乎没和人说过话:「我好像找不到适合的语言,和他们交流在同一个频率上。而在寻找话语的过程中,也开始尝试写一些东西,可能是幻想出来的人物,藉由他和我一次又一次对话。」百无聊赖的青春期,言叔夏藉由书写虚构另一个自己,被她带着编织未来、逃向远方,甚至经历从未经历过的一切。想起那段的日子,她日后也写下:「我觉得自己变成这个学校的鬼魂,在魍魉之间晃荡。」即便上了大学仍一如既往,需要与人沟通便依赖网络,她开始习惯在bbs创作或写信。「于是一些故事和风景渐次化作文字,酿成你们所感受到的疏离感。」其实放下社交所需的话术,反倒能听见环境与内心的共振,一如花莲谷地夜车轰隆轰隆擦过睡梦与长夜,竟带来前所未有的宁谧,子宫胎膜般将她牢牢裹住,并且静静守护。痛的辩证,遗憾的报偿言叔夏就像时间与空间的拾荒者,发酸的牙、脱壳的衣蛾,种种零碎片段靠她一路捡拾,也能串成透亮的珠炼。又或宅沉的日子也能有超现实转化,时而马戏团在梦中流浪,一下又是鱼怪爬至枕边,湿淋淋地上岸……散文中绵亘诗的质地,又穿插童话般的画面剪辑,都成为她笔下的鲜明特色。「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声音,当它变成创作时,重要的是这声音被表现的形式,不论散文、小说或是诗,只要能把它说好,便能自成姿态。」因此集结二十七篇文章的《白马走过天亮》,除了爬满迷人诗想,也为作者的生命一再辩证:关于失去、遗憾和死亡。言叔夏在〈辩术之城〉如此道出灵魂和身体的疼痛:「痛楚那样真实地来过,每一步每一步都扎扎实实踩在我们的伤口。」自幼父母争吵、伯父精神异常、妹妹怀孕失婚,以及一次次的情感背叛,每回失去都是一场葬礼,在吊唁中扬起生命的尘灰,「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将它们扫在同一个格子里,再耐心地好好安置。」她认真地说,小时候只要犯了错,一定会在心里重新模拟当时的情境好几遍,将自己和这件事调整到一个对的位置。「可能写作就是这样一场仪式吧,它能代替我去整理当下年龄所无法掌控的问题。」言叔夏处理生命经验带有精准控制力,文字不易被情绪左右,尽管往痛处上踩,仍保有一定的抽离,局外人般地看待那些过去。她说,以前总觉得作品还有很多缺角,好像在雾里看不见自己,但这几年不论生活和认知都来到一个转折,终于拨云见日,开始能平和地组织从前的碎片。「在这之前就像做了一个好长好长的梦。」就像书中记叙,小时候伤心的母亲带她走向海潮,她仍忘不了妈妈身上红艳艳,在风中翻飞的裙襬;却在多年以后,她才发现那是第一次离死亡如此近……言叔夏的文字,总是一再逼视现实本质,却又不时深情回望,让人在若即若离中,看清生命皆是如斯残酷与温柔的反复。原文网址: 天亮前的寂静童梦──言叔夏 | 双河弯 | 杂志柜 | NOWnews 今日新闻网 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8-114-21358&page=2#ixzz3GNpenXej
  •     ◆廖宏霖/东华大学数字文化中心项目助理 言叔夏透过身世的叙事展现出的是某种「非人」的存有氛围, 并据此衍生成一种稀有品种般的文字风格并凸显出另一种原初的创作图像, 在近年来动辄得咎又争议不断的散文文类中, 开发出了令人惊奇的向度。  我好像听过「言叔夏」这个笔名的由来,是《白马走过天亮》这本书中的W或是U告诉我的,但是跟很多理应要记得的事情一样,我忘了,仅仅是忘了那样的忘了,花再多力气也拼凑不出来的那种忘,相当清澈见底的忘,彷佛可以看见脑海中一群又一群的深海鱼族,像是凭空出现一样,从彼处游向此处,此处游向彼处,最后再凭空地消失。关于书写这件事,似乎也是这么一回事。想要看清楚那些幽游在深深脑海某条黑暗海沟中的鱼类,势必也要经过某种忘记的过程,有了那样一种彻彻底底的遗忘,才会有清清楚楚的事物浮现出来。言叔夏的文字就像是这样一种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的东西,对于幻觉眼见为凭的偏执,构筑了那些再真实不过的魔幻场景:  我成为一个写作的人这件事,和喜爱读书、想成为作家、记录旅行抑或浏览风景……这个世界的一切一切,都完全没有关系。对我而言,这个世界的一切根本不能和写作这件事放在同一个秤杆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砝码。要说唯一有关的话,那一定是鱼怪。是那像是纳西瑟斯水中倒影般的鱼怪,沿着梦境般的礁岩,游到我的枕边,湿淋淋地爬上岸来;边摆动着淌水的尾鳍,边摇晃我的手臂,用那不像是人类的声音呼唤着我:醒来吧。醒来吧。  如果说所有书写的起点都来自于一个难以宣说的经验,一种不被爱的状态、索爱的欲望,一个亟欲被填满的情感缺口,或是,反过来说,一个满溢的精神容器,一组无法被除尽的心灵数字,一种不得不藉由发言来改变无法改变的事物的意念,那么,也许成为一个写作的人,在起源处所面对的两难即是:我要承认自己是一个怪物吗?  罗兰巴特谈写作的滥觞,也许更为精准:「知道不是为另一人而写,知道我将写的东西永远不会使我爱的人爱我,知道写作无法弥补什么、升华什么,就只是没有你的地方……」「非人」因此不是一种生物性的描述,而是一种人类对于理想的人类的存在情境的某种反面叙事,书写的零度就是对于一种所爱之物永恒缺席的索讨,那样的状态不是痛苦而是无力,唯一的力量即是来自于对于这样一种无力的理解、承认与暴露。如同卡夫卡笔下的绝食艺术家,或者,就是那只发不出人类声音的甲虫,某种接近「非人」的状态,让书写不得不发生,也让写作者不得不因此书写。  然而正由于如此,另一个角度而言,写作也许就是人类为了离开以人类这种存在方式而存在所发明的一种幻术,所有动人的文字都是在那些接近非人的状态中被完成,或是说为了要获取那样一种非人的经验,人类藉由文字取得一种造物的可能,迷之入魔,走火者那样的义无反顾。如果说言叔夏的文字有魔性,俱皆来自曾经理解过那样一种非人的状态,文字成为她附魔的器具,召唤出一组又一组诡异叙事的世界,比现实更真实的超现实。  「非人」状态也许就是文学中无论哪种文体皆无法避免的某种虚构性的起源,如同写作者开宗明义地摆明:「我在说谎」,写作的过程常常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自我证成。而《白马走过天亮》作为言叔夏的第一本书,并非仅是一本少时的练习之作,或是一种追忆式的青春挽歌纪录,更多时候,言叔夏透过身世的叙事展现出的是某种「非人」的存有氛围,并据此衍生成一种稀有品种般的文字风格并凸显出另一种原初的创作图像,在近年来动辄得咎又争议不断的散文文类中,开发出了令人惊奇的向度。没有一味自怜、自溺的喃喃呓语,也不是对于某种审美观的讨好与装模作样,言叔夏以一种冷静疏离却又对整个世界抱持着难以切割的情感的告白腔调,像是从邻近耳边话筒中传来遥远的亲切话音,唯有在某个诡态的比喻或情节跌宕中,话筒另一边的我们才发现说话者原来是一头孤独的怪物。  谁没当过那只孤独的怪物呢?  彼时,我们茧居在同一座纵谷间的大学城里的不同巢穴,早晨起来,在东部特有的较台北盆地更亮几度的日光中,感受同样的温度与湿度,听类似的虫鸣鸟叫,穿过同一条拥挤的街,和心事重重的大门警卫交换过一个彷佛深意无穷的眼神,滑行过外环道那个接近九十度直角的弯道,把机车停在离教学区远到可以来一小段村上式慢跑行程的停车场,走进同一栋建筑里的不同教室,分别去上也许彼此前后都修过的课,和差不多的同一群人说话,有时也不说话,只是看。 文訊雜誌第337期--人物春秋/http://www.cdnews.com.tw 2013-11-06 15:52:42
  •     写散文但行径太像诗人,言叔夏的文学皮肤贴满了隐喻。比方说密闭空间,又尤其是水族箱。幽冥的人造光,帮浦嘟嘟换气,鱼肥草熟,平静无涛便假装是死去活来的海洋。我以为那样的想象是为了躲避现实。现实中的她低调独行,洁身自爱,从认识她以来,就觉得她的内在之核,必然是不甘坚硬而涩楚的。《白马走过天亮》里说,有段时间「日日都在日常中服丧」──这样的基调,注定了她的创作声腔纠缠着起手无回的失落。白驹过隙,日暮无限好,只是途穷。于是乎,她散文里的那些咏叹调,总带有哀愁的薄翳,而那是对现实设下的结界,宣告着明哲保身乃至势不两立。以柔克刚的禁忌与图腾言叔夏的创作滥觞自东岸的花莲。与世无争的小镇,山海相亲,边陲大学的同侪对文学艺术怀抱热忱,在在促使她趋策幻想──原生家庭的残缺,剥夺了安全感,虚构的文字顿成自我保护的机制,「像一口箱子那样,可以自然而然将我包裹起来。」家道不幸的撞击,让她太早太早承受了不可告人的痛感。她一度害怕现实的语言,那种指涉性太过明确的东西,往往遮掩着无形的暴力。她迫切需索另一种跳脱日常的、诗意的、迂回的语言,像春蚕吐丝,层层包裹与世隔绝。如此也就不难想见,何以成年之后的她,习惯离群索居,并且几近病态地迷恋着房间。她是心甘情愿作茧自缚的宅女,宅到无可救药无路可退。箱子、水族箱、房间,加上她喜欢黑色,喜欢夜,以上对她而言,无一不是文学隐喻转嫁至现实日常的防护体系。她的散文濒临以暴治暴,但那暴又不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那种,她无疑有些软弱、透明的质地。是老子说的,以柔克刚。她常令我想起黄碧云的痴与痛。于是乎,言叔夏总隔着一层距离,周旋在失衡的人际、爱情、亲情。所有伤疤一旦丑过去了,就只剩图腾,透过书写修正它、治愈它,任时间侵蚀,久而久之创伤也就融成身体的形状。言叔夏说她是个对本质主义有所憧憬之人,这样的理念让她的散文带有「一步匮缺无尽期,遍地繁华皆沦丧」的凄怆。她俨然童女睁大双眼,斜睨人寰之败德之狼狈,欲洁不得洁。当所有不幸不堪串连在一块,彷佛是场巨大的丧礼,而她身兼幸存和受灾的角色。步步为营的哀悼,是《白马走过天亮》最密集的意象。大量超现实的场景切换,类小说的人物设计,穿插日剧式的对白,如梦之梦,如诗之诗,环环相扣。个中人,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究竟谁才是那双妙手,能解连环?创伤预示:河濑直美及寺山修司《白马走过天亮》最初向往的书名叫「丧礼森林」──河濑直美的同名电影。言叔夏的创作,自承深受河濑直美与寺山修司的影响。前者擅用干净的镜头,捕捉生命不可或缺的死亡及暴力,毫不造作的坦率、澄澈令言叔夏着迷;后者时常在文学(或电影)中夹缠着与母亲之间的复杂纠葛。言叔夏说,「寺山的《死者田园祭》里的恐山、小村、捉迷藏、死去的父亲、突然到访的马戏团,有段时间令我完全着迷。」那些霓虹色的电影画片,像滤镜一样地渗透出物象的形貌,同时显影着那看似相悖的死亡、暴力与诗,将隐喻与创伤之间的关系重新洗牌,「某部分可能也影响着我在写作中与母亲的关系。」历来女作家与母亲的关系始终若即若离。女性对母体、家庭的幽微观察几乎直见性命。向田邦子、张爱玲、郝誉翔……言叔夏除了大篇幅刻画情伤,连带也逆溯了一切情感破败的肇因:家庭。在不同的人际关系里流转,失格的父亲、略带神经质的母亲、未婚怀胎的妹妹、周折来去的恋人……刀刃在不同的掌心你来我往,谁真心谁负心,「每个人都曾是凶手,也都曾被伤害。」言叔夏早熟地预示了一场创伤的范例。自此,她便带着悲剧性的眼神、诗意的保护色泽,俯看周围的人事沦亡衰谢,似乎那样就置身事外,可以让渡成另一枚他者。可以漫不经心隔岸观火,商女不知亡国恨。再者,除了河濑与寺山的影响之外,夏宇诗中灵动跳跃的节奏感,以及三岛由纪夫对「纯粹性」的念兹在兹,也影响着言叔夏。明知道水中捞月将无所获,三岛怎么也勘不破千尘万色:压抑、绝美、隐忍、无时间性、闭锁的理想本质主义。将欲歙之,必固张之。三岛切割了绝美的纯粹与污浊的现实,于内,四季如春无伤,于外,则是伤烟楚歌……那个曾经害怕自己活不过三十岁的女孩,见证了倩女王祖贤邂逅书生张国荣、也融入流行歌大行其道的90年代,眼睁睁看着一票作家前仆后继自残凋零。那样死伤惨重的背景,恰恰是言叔夏青春正盛的时期,于是内在本质挥之不去某种早夭的、哀愁的预感:长路漫漫,何处是归途。言语的指涉:隐身术抑或障眼法?言叔夏的隐喻习癖就像《百年孤寂》那样,每件事物都迫不及待需要归属,每个词语都需要剑及履及的指涉。那就像是一种隐身术或障眼法。她说,「如果每个东西都是一种隐喻,世界会变得很危险。隐喻只能发生在写作的世界里。」这样的隐喻对她而言,就是隐身术或障眼法,举重若轻抚润了现实的粗砺。她说,「散文的叙述声腔最能表现一个人的质感。」人际关系便藉由这样的质感,相互吸引或排拒。浸淫学界多年,熟稔各种文学理论和文本分析的操演,连带影响她思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的时候,仍能井然有序地归纳。「沉重的事物需要被完整倾诉,而学术恰好提供我一条迹线,去找回事物原来的秩序。」尤其在人生最混乱的片刻,她往往嗜读理论,藉此将人与人的关系抽象化,此举情同疗伤止暴。我忽然想起〈月亮一宫人〉里,母亲对她说:「有人要来靠近你,不要轻易把心交出去……」忧郁的童女仍睁大双眼,凝视着你来我往的真心和负心交战,只是白马走过天亮之后,没有人能保证生命永恒丽如夏花,毕竟有些刀刃总是要先拿来对自己,才能在彻骨之际,赎回心的醒悟。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691064专访◎黄文巨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目前对这种过于私密的文字有点审美疲劳
  •     言之无语啊 太浮夸了
  •     意义漂浮着意义。到最后所有的意义都变成了话语。读完很久很久都难以忘怀的书。那么干净,那么发自本心。将言叔夏引进大陆,是今年做的最有意义的事之一。
  •     好喜欢好喜欢,言叔夏把散文写成诗歌一样美
  •     只有“白马走过天亮”比较惊艳。为什么呢台湾80后的作家都一个调调?还有,写的太像陈雪了,局促在自己的小世界,兜兜转转。
  •     突然十年便过去
  •     心灵直达
  •     有魔性的文字,比大陆某些才女好太多。
  •     过目就忘。只觉得一个羞涩压抑和略带自卑的童年,必然会生成一个自以为遗世独立的人格出来。以及一手清冷酸涩绵绵无力的文字。这绝不是文学。我愿用枪指着我的太阳穴发誓,我热爱看书,但我没看过几本书。哈哈哈。我对这种文字无比厌烦。
  •     我能想象到的,都很美
  •     开始读感觉和田原《一豆七蔻》的风格有些像,一段话可能会反复读几次,觉得很难理解,但在生活中有不经意的能想到书的文字,这就是这本书神奇的地方吧。
  •     文字很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