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营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216050388
作者:唐锡阳
页数:209页

作者简介

本书全面回顾了唐锡阳、马霞夫妇发起成立的我国著名民间环保组织绿色营走过的十年不平凡里程,从多方面生动感人地展现了以大学生为主要成员的绿色营产生的背景、影响和活动经验以及众多营员从中受到的被称为“一生财富”的教益。
书中收入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的贺辞,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的讲话,拜耳公关传媒专家华威濂的序言以及两岸知名环保人士汪永晨、沈孝辉、郝冰、吴方笑薇、徐仁修、龙勇诚、郭沛源、冯永锋等撰写的28篇文章。


 绿色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是在火车上读完了亚洲动物基金赠送的唐锡阳先生的《错错错》才知道大学生绿色营。回来以后马上在当当上搜索了一些相关的书,下了订单。其中就有这本《大学生绿色营》。唐锡阳先生1930年生,和中国的很多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很多人生的坎坷,五十岁的时候才调北京自然博物馆创办《大自然》杂志,任主编。从这个时候,他才开始了他的绿色事业。1996年67岁的唐锡阳夫妇发起组织大学生绿色营,从这开始,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民间环保组织在中国拉开了序幕,并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么多年里,大学生绿色营不断发展壮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还出现了很多分会,各地都组建了自己的大学生绿色营。他们的足迹遍及祖国各地,并且培养出很多热心环保的大学生,并把绿色环保的种子播洒到全国,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大学生绿色营获得了2002年福特汽车基金会的福特汽车环保奖一等奖,唐锡阳先生也被国家环保总局特聘的“环境使者”。
  •     ◇带领活动中要注意的几个小细节:1.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营员们带到大自然当中,让大自然来感动他。所以,最好不要把关注点放在表面的活动形式上,不要把大家的注意力过分吸引到带领者身上,而是给营员留出足够的自由自主的时间,在大自然中,去感受,去发现,去思考。这时,活动的带领者们玩得开心会带动整体的气氛。我们觉得自己带领活动能力不够,除了经验技巧外,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一个人去自然中的时候,已经不再像小孩子那样会玩,对一切都好奇,充满兴趣了。而我们要重新学会的,就是在大自然中玩耍。要自己先认真体会这个过程,然后才有可能带好活动。这本来就应该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所以千万别带着太疲惫的心和身体去进行。(之前我一直觉得带活动不如自己一个人去自然中玩有意思,现在才发觉完全是自己的问题。没有把心敞开,没有把自己彻底交付出去,所以才没有那种感染的力量)2.当活动参加的人数比较多时,分成几个组,在小组内部进行交流会更加充分,给每一个人表达和分享的机会,也不会使发言变得太冗长。之后再大组给名额共同交流。坐太久时间的时候,可以适时地带领大家做一些简单的但又有挑战性的肢体动作(哈哈,这个有好多的,偷学到了一些哦),既活跃气氛又照顾到了身体的感受。3.在活动结束和营员分享结束之后,活动的带领者一定要分享课程设计背后的理念,把活动要传递给大家的思想清晰地直接表达出来。4.我们的活动不仅仅是一个个小的部分的组合,而是生活化的完整整体。在活动中要随时体现简朴简单,环境友好的原则,少产生垃圾。甚至可以收集自己产生的垃圾,进行粗略的统计,看那些是很难转化分解的,哪些是可以减少和避免的。◇杂七杂八的困扰过我的问题:(和尝试性的回答)1. 为什么要去观察那些动植物?自然教育的方式究竟为何有效?很多时候,我们害怕,恐惧,厌恶,只是因为不了解。而由最初人天性中的好奇心激发出来的想要了解的愿望,会带领着我们慢慢寻找不同的途径去了解,而当我们对一件本来就很美好的事物产生熟悉的感觉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喜爱。从好奇到爱,了解是一个很棒的中介。(刚来这边时,对蚂蜂,苍蝇和好多奇奇怪怪的小虫是很厌恶的,看见了就会想把他们赶走,后来熟悉了它们的习性,知道它们不会伤害到我,渐渐习惯了就觉得它们爬到身上也没什么,再到后来竟然会很开心地看着他们,觉得它们的动作和长相都好可爱。)2. 可不可以采集花和树叶?关于摘花和采集树叶,我感觉要分情况,不能一棍子打死。当农民收获他们的庄稼时,他们也是很开心很自豪的,没人会说他们在破坏环境。我们也是生物链的一个环节,只要我们的行为没有妨碍到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比如说欣赏美的权利),适当的采摘也是可以允许的。只是心中要知道,那片叶子或那朵花为我们奉献了生命,要好好珍惜,帮助它把生命的价值尽可能地发挥出来。不过如果没有特殊需要,我觉得还是能不采就不采,因为自然状态下它们的本来面貌就已经很美了,何必去占有它呢?也许,我们需要对拥有的概念重新定义。(比如说我现在真的觉得我拥有整个一座山,整个山都是我的秘密花园,自己真是太富有了!)3. 知道那些动植物的名字重要么?越来越觉得名字真的不重要,虽然好奇心会促使人想要去问它叫什么。但要警惕这种定义和概念成为一种遮蔽和阻碍,妨碍我们感受到它们的色彩,形状,温度,味道,质地,-------总之,生命。而这些,才是更本质上的。比知道名字更高的境界是了解它的特点,再高一点的境界是有一种强烈的共在感,觉得你和它或它们彼此相互陪伴,并通过能量的交换来进行着从未停止的互动。◇零零碎碎的感触(有关自然和生活)1. Q:自然可以给一个人带来怎样的改变?A:从冒险探奇,到寻常玩耍,再到产生感情上心理上的依赖,这是一个缓慢渐变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就像真正交一个好朋友一样,需要时间,而且两者之间的友谊没有终结,它是过程性,累积性的。(这是我每天去山里的栗子林核桃林里玩耍,“禅修”后的感受,很强烈,那里真的让我有家的感觉,踏实温暖的感觉,待在那里什么都不做也不想离开。尝试着从来不带相机,不带着发现记录植物的目的,只是光着脚丫到处乱跑,发现也可以很快乐。抛开多余的思考,那种单纯的正念的能量就更给人带来巨大,深刻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会一直在日常生活中延续。随时提醒自己保持正念,即使面对邪恶和不公,因为带着负面情绪是无法让一件坏事变好的。)我们在自然中时,观察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是刻意去获取捕捉多少信息,而是把自己交付出去,对周遭的一切都不设防,报以最友好的态度。(在屋子里练习静坐和在树林里是完全不同的感觉,自己一个人和与一群人也是不同的感觉,这种觉知很细微,但也很显著)大自然永远有你想不到的意外和惊喜,即便你觉得对一个地方很熟悉,没什么好看的时候,只要你用心,总是能发现未知的美和生物。(比如今天偶遇的小松鼠!还有夜晚近距离观察到的“两格电”“三格电”的萤火虫,太可爱了!)大自然是这样一位老师,充满了智慧与让人安定,沉静,平和的力量。当你带着问题走到它面前时,只要不带太多的预期和成见,不带太多功利性的目的,很多疑惑自然而然就解开了。就像往浑浊的水中加入明矾一样,我们需要的只是时间和耐心,来使它慢慢澄澈透明起来。它的方式,润物细无声,缓慢,温柔,却坚定,有力。(我们身边的那些亲友故交又何尝不是这样一种能量的来源呢?只不过独自在这里的我时常觉得自己很难感受到这种力量的真实存在,而自然是永远敞开永远包容的唯一伙伴)。我们观察的事物不一定非得是漂亮的,醒目的,稀有的或从未见过的花,那些最最平凡普通的生命也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启示,你的陪伴同样赋予了它特别的意义,就像小王子与他的玫瑰一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牵牛花,我们最最熟悉的,你观察过它有哪些不同的颜色么?它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相信这两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因为正确答案本来就不止一种。直到今年,我才发现原来••••••)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不一定正确,有时换个角度想会有新的发现。不时问问自己,我们究竟有没有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所有的生物?(比如这边自然之友的亲子营中,一对母子的谈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妈妈对正要吃枣的孩子说,慢点吃,小心有虫!而孩子充满疑惑地问妈妈:为什么我要小心虫子呢?是虫子小心我才对啊!我一口会咬伤它们的!)在城市里待太久,我们就像笼子里关的囚犯,被压抑了太久,最可怕的是,还浑然不觉。而当我们进入自然中时,突然明白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简单的快乐,什么是饱满的孤绝(eg: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什么是天地人合一的境界。(独自用了整整一个上午,爬一座不知路的尽头是哪里的山,从有人工痕迹的核桃林一直到几乎很少有人到的野径,再到杂草丛生,几乎无法再往前走的山顶,而放眼望去,前路漫漫,又是另外一座山,没有尽头。那一刻终于体会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渺小和自负,狂妄。不管人再厉害,也永远有走不完,欣赏不尽,甚至意想不到的风景!)◇更根本性的一些问题:1.“自然教育”存在的意义价值?(之前无法满足于只知道有意义,一直想找到更深处它存在的使命所在。现在终于想明白了。)自然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相比,是补偿性而非替代性的。回应社会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尖锐的直接的冲撞,通过政治的方式撼动体制,也可以是平和的,渐进的,通过公民社会的构建来一步步实现的。这只是在有限条件下不同道路选择的问题,没有优劣之分。即便暂时不能被大多数人理解,接受和认同,但至少,我们让一些有想法的年轻人看到了生命的其他可能性,开掘了他们生命的其他向度,为同道者开辟了一块可以归属的实验基地和生存空间。而且,当个人的修行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有能力自己成为一个群体(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成为一个与体制结构异质的实践主体,去挑战传统和主流的思考逻辑,行动框架。当我们从活动回归到原有的被大社会所赋予的位置,身份,角色中时,不应有那种类似离开乌托邦的痛苦,而是应该有更开阔的胸襟和更强大的能量,去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内心增添的东西里该有一份是接近彼此,相互扶持的能力。我们用爱,而非仇恨暴力的方式去回应社会,拒绝被潮流席卷和掠夺,并时刻向自己发问:既然我们内心清楚地知道怎样好怎样不好,为什么连改变自己的勇气都没有呢?为什么那么惧怕被边缘化,拼命追求和别人保持一致呢?2.如何面对种下的绿色种子可能在后来并没有再发芽的可能性呢?我们都有这样的担心:害怕自己和他人只是一时的热情与盲目的冲动,之后遇到现实问题后就把所有的理念和想法抛诸脑后了。我们不断地问自己,这样一小拨人,能撑得住么?如果敌不过巨大坚硬的体制怎么办?具体一点来说,比如,如果将来从事的工作和这个无关或者完全背离怎么办?(比如个别悲催的化工生啊)但当我们形成一个团体时,哪怕形式上是流动的不稳定的,成员是不断变化更新的,但我们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理念和追求,只要它没有丢,就不必担心原有的好想法和最根本的目的会被冲刷掉。因为,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小集体会给个人更多力量,而当这个集体一天天慢慢变大,公民社会也越来越成为可能,并发展成现实的时候,我们的力量就会变得难以估量。(对自己保持怀疑,保持警惕,保持反省是好的,但清醒冷静的同时要充满信心。)3.我们目前缺少的是什么?我们拥有很好的理念,很独特的想法。但我们似乎缺少那种脚踏实地,将理念落实成行动的实践以及实践技巧,方法。很多时候我们想出了很多好的主意,也有自己的一些创新,但落实很不够,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一再将计划搁浅。我自己就总是这样,想得多做的少,现在越来越觉得应该自我检讨和反省。还有,我不得不直截了当地说一下自己的观点:总是换出营的场地不仅会增加工作量,而且是很难把自然教育做深入的。选择一两个好的场地,建立长期的关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还是自卖自夸地推荐一下北京密云西湾子,适合7天及其以上的出营【因交通所限】)4.我们想要提高自身有关自然教育和组织活动的能力,该从何下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适合个性的专长,也无可避免的有短板。这个问题似乎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但对于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至少是合格的自然讲解员的人来说,学会在自然中玩耍,和自然相处,从互动中思考。保持和自然的关联,保持对社会的关注,对他人生存处境的关怀,并且与自我和解,真正学会去爱,都是必要的。如果只是要组织活动的时候才想到自然,才亲近自然,那我们的进步将很缓慢。◇遗留的问题:1.自然教育如何深化?如何避免活动方式呈现所谓的“女性化”, “幼稚化”?(最主要的,具体的方式有哪些?)2.活动的重复性如何处理?如何让多次参加活动的营员和筹委获得自身的更明显的成长?(平衡“输出”与“输入”)3.部分情况下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比如实习,实验,上课,考研•••),办大型活动时有经验筹委的“空巢”现象怎么解决?我们的活动计划是不是设计得过于密集而导致精力分散,力不从心?(感谢农民之子的全体工作人员和来自台湾各个领域NGO的老师,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学习,思考,领悟!这里面的不少想法,都是听过他们近四个小时的交流,分享过后的所得。感谢仙人掌作为十一营的队长,打电话提出了那么多棘手的问题,促使我重新思考一些久已存在的困惑。感谢蒋勋的《孤独六讲》和《生活十讲》,解开了我关于生命的诸多疑问。也很感激能有这样的缘分,这个暑假能有两个月的时间待在西湾子村复习,并和自然亲近,互动。因农民之子(燕山学堂)的缘故,接触了一些禅修方面的书籍,刚刚开始探索之旅。虽然这些想法依然很不成熟,但还是真诚而急切地想以这样的方式,和所有的同道者,有缘人一起分享蘑菇属于今夏的收获。也渴望听到更多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的回应,向所有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好人们致敬!)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绿色营是我的家,为我打开一扇窗,透过光,我看到广阔的世界,我可以飞翔。
  •     平凡的NGO,不平凡的影响
  •     为西安大学生绿色营的传承加油
  •     姐姐的宝书,green guidance
  •     绿色营十年历史的沉淀。
  •     二十年回首仍需努力!
  •     当年全国绿色营,如今绿色遍全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