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宜家衣柜里的苦行僧》书评

出版日期:2015-12
ISBN:9787550253161
作者:[法]罗曼·普埃尔多拉
页数:256页

人生拐角处处有惊喜

文/ 海蓝蒲雨这是一个荒诞不经但细细品来有深意的故事,这是一个幽默诙谐又趣味横生的旅程,这是一个逃离苦难又会带来幸福的正能量,这是一个跟宜家沾点边儿但不是讲宜家家具的事儿。故事的起源来自于一个荒诞的想法,来自印度小山村的阿贾看到了宜家的宣传单,上面有一张含有15000钉钉的钉钉床,于是他就跟全村人凑了点钱,买了一张去法国的机票,带了一张印有100欧元一面的假币,还有一身高超技艺的魔术手法,准备将钉钉床倒腾回来转手卖掉。出了机场,阿贾招来一辆的士,的士司机带着阿贾绕了远路赚了100欧元假币,还被阿贾用魔术手法拿了回来。他进入宜家,订购了钉钉床。等到宜家闭店后,藏到某张床的床底下,饥渴难耐之际,去餐厅偷吃了点儿东西,听见有人来就藏到了宜家衣柜里,结果被封装好搬到了货车里……阿贾奇遇的世界之旅就此开始,他遇见了很多很多人,有对100欧元义愤填膺耿耿于怀的的士司机,有偷渡过来的6个苏丹人,有善良慷慨的美女大明星苏菲•猫雅,有救人一命为了钱财的海盗船长,还有梦中情人的法国女人玛丽。他飞越了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利比亚,得到了不少帮助,收获了意外惊喜,得到了唯一真爱。阿贾在旅途中,在思考,在反思,用自己的收获去帮助别人,也开启了新的人生。人与人生来并不平等,有些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出生富贵,金银绸缎不用愁,潇洒过活。有些人生下来衣衫褴褛,衣不蔽体,吃喝发愁,生存都无法指望,更别提精神需求。不同人的人生境遇对比,往往如此。原本出生悲苦的阿贾听完苏丹人的诉说之后,为他们六个人颠簸流离的苦命流浪之旅痛哭流涕,跟自己的倒手买卖一比,相形见绌。每个普通人都是如此,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奢望着富足的豪华生活,悲叹着惨淡的平凡日子。转变思想尤为重要。在旅途的过程中,阿贾的国际之旅并不顺利。无论他去哪个城市,被骗的的士司机犹如命运之锤一样,不停地折腾阿贾。阿贾被迫藏在行李箱的衣柜里,藏在准备飞行的热气球上。在这种折腾不息的飞机路途中,阿贾竟然找寻到了未来的人生方向,从魔术师转变成为了一名作家!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在路途中,阿贾没有悲叹路途的悲惨,也没有哭诉暗淡的人生,更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他在感恩,一路上他发现人们一直在帮助他;他在思考,得到了这些帮助应该回报给别人,自己怎样才能够帮助到别人;他在实施,当他得到那笔不菲的润笔费时,不是据为己有,而是尽自己绵薄之力给予别人帮助。阿贾的苦行僧之旅给了我一些启示,面对命运,需要的一颗善良的积极向上的不抱怨的心,在坎坷的路途上安之若素,在幸福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奇幻印度宝莱坞横闯欧洲

这些国家我都没去过,但是并不妨碍我跟着男主人公闯天涯。书中乍一看以为又是一场印度宝莱坞闹剧,到后面才发现难民潮这件事也可以发生在这里。其实我是一个宜家铁粉儿,一位印度大叔为了一个宜家的床做出这么拼命的事情,还是很好奇他如何做到的。各种电影细节冲突里面都做到了,拍个电影不成问题。从男主人公悲惨的身世出发,电影可以做出许多闪回,闪回到他的童年,他的家庭,他们的宗教,印度元素吗,当然还可以穿插经典宝莱坞歌舞啦。可能善良的人都有好报,他在法国居然遇到了他的真爱,事情告诉我们心存善念一定可以有美好的结果。关于作者,也是有很多奇葩的经历啊,早年,他辗转于法国,西班牙和英国之间,先后当过DJ、作曲家兼演奏家、语言教授、翻译、空乘、魔术师,后来还进过一个奥地利的马戏团,表演切割美女的魔术。但是由于怯场,只干了几天他就被辞退了,于是他开始致力于写作。最逗的那一部分还有就是男主角得罪的法国出租车司机,不远万里也要追到自己的损失,此处又开始上演一场警匪大战呢,放到电影里一定很好看啊。这是一部异想天开又满含人文情怀的现代寓言,他搭乘的交通工具有宜家衣柜、行李箱、热气球、货船,还有行李传输带,荒诞离奇,引人发笑,又如此动人。这也是一个幽默的故事,让人看了开怀大笑,也是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风靡全球,畅销40多个国家,上千万读者深夜捧读。看完我也想去宜家商场躲起来,说不定也有一次非凡的旅行呢。

素材不错,就是太不现实了

书里的角色大多是边缘群体,印度人,茨冈人,非洲偷渡客。一开始写印度人非要藏在宜家橱柜里的时候是当小故事看,看着玩儿,感觉也不会有啥特别的。作为一个没有去过法国不了解实情的人我就凭印象说。印度人在法国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设定,虽然有主角光环,毕竟一开始是做的坑蒙拐骗的事儿,所以生不出好感。对于茨冈人的印象是源于一部法国电视剧,我忘了名字,就是说男主不小心撞到了一只狗,然后死了一个女巫一样的人。然后有一个茨冈人为主的团体,感觉就是茨冈人有些巫术一样的东西。非洲偷渡客就不用说了吧,新闻中都有诸多涉及,因为种种原因逃离自己的国家来到欧洲,真正抵达的已经是“幸运”的少数。记得之前看的一本书《三个折不断的女人》,里面就有一个故事,读过可以了解一点儿偷渡途中的艰难,之所以说一点儿,是因为作者本身条件比较优越,没有亲身经历,描述可能有不现实的部分,还有就是偷渡之路各种艰难险阻实在难以说尽。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不觉得这本书好的原因。实在太不现实了,到结尾的部分是为了交代每个人的结局,觉得比较草率。就说个大团圆结局花了那么多笔墨觉得实在不应该。可能年纪大了更喜欢非虚构的吧,也是对本书略有期待。说我没特别认真看我也接受,不过是不会再看第二次了。

《困在宜家衣柜里的苦行僧》:越是身处黑暗,越是向往拥抱阳光

九天,在我们的一生之中能占有多少比例呢?不要说几十年的生命,就说一年的生活,九天的时间能有什么变化呢?如果现在去问一个人,给你九天的假期,你会想干吗?答案可能会是各式各样的,但是主题无非是休息和度假。我想不会有人会认为短短九天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的吧。而本书的主角印度小伙阿贾达沙特胡会告诉我们,九天,他能辗转于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利比亚这些国家,最后回到法国。他会遇到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法国司机,会在宜家等待第二天提取15000钉版床的时候,困于宜家衣柜中。会在被困中,与苏丹偷渡客互述心声。会被边境警察当做偷渡客遣送,也会意外得到电影女明星的友谊和帮助。更会邂逅自己所爱之人。是的,这一切只用了九天。而就是这九天,改变了他的一生。在这九天中,他完成了从印度魔术师到畅销书作家的身份蜕变,也从一个靠欺骗信徒买床的印度自私青年,变成一个想要去帮助别人的有担当的男人。这九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会让一个人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读完整本书,我的感觉是,能让阿贾达沙特胡发生那么大变化的原因是法国女性玛丽最初的善意,是苏丹偷渡客维拉热在他被困衣柜中讲述自身故事的坦然,是苏菲猫索得知他故事之中给出的信任和帮助。玛丽让一直行骗的阿贾第一次有了愧疚之心。而一直在恐惧中却不放弃进入“美好国度”的偷渡客维拉热却让阿贾第一次正视自己的人生。或许自己的人生并不幸运,但是总会有人并不更不幸。隔着衣柜让阿贾和维拉热的交流并不是“坦诚相对”的。但维拉热却能理解身处黑暗之中阿贾的感受。因为对于维拉热来说,从偷渡开始,他便一直身处黑暗。可是他却相信着这个黎明前的黑暗,等黎明到来,他就能到达“美好国度”。所以维拉热帮阿贾打开了衣柜,同时也打开了阿贾心中的“衣柜”吧。让阿贾知道了,他并不是唯一有伤疤的人,每个人可能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伤疤,带着伤疤,人们学会生活,学会重生,学会在困境中坚持下去。就是在与维拉热的交流中,他产生了一种渴望,渴望在自己的生命中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可是在阿贾还没有想好,怎么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的时候。别人苏菲猫索却已经给他提供了帮助,给他华丽的衣服,舒适的住宿,甚至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讲述他故事的机会。而正是苏菲给的这个机会,让他拥有了稿费。一笔500欧的付出已经让阿贾体会到帮助别人的满足感。此时再见维拉热,阿贾终于可以向维拉热坦诚自己内心深处的伤疤,一个不幸运的人生,让他觉得欺骗和自私是理所应当的,正是这样的想法,所以他可以欺骗信徒为他支付去法国买床的钱,然后还颇为自得,认为信徒们愚蠢。可是这样的他在几天里,却收获了陌生人的善意、理解和帮助。所以他想要改变,想要帮助别人。之前他没有能力帮助维拉热,但是现在可以了。他刚刚拥有了一笔稿费。阿贾将自己稿费的一半给了维拉热,只是希望维拉热不要再去寻找“美好国度”,而是回家吧,用这笔钱,将自己的家慢慢变美好吧。总体来说,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正是这个简单的故事,让我看到的同理的作用。翻开书,首先看到的是“我们的心,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大衣柜。————阿贾达沙特胡·拉瓦什·帕戴拉”因此,我觉得书中偷渡客维拉热不仅仅是帮助阿贾打开了困住他的宜家衣柜,也打开了他心中的衣柜。而维拉热之所以能打开阿贾心中的衣柜,并不是靠鼓励,告诉他生活有多美好,恰恰是告诉他,他明白,明白身处黑暗的滋味,因为他同样在黑暗之中。但是正是身处黑暗之中,所以他向往“美好国度”,希望美好国度能为他带来阳光。因为维拉热的坦诚直言,阿贾才能正视自己的生活,拥抱阳光,也给别人带去阳光。只是小说最后的结局,让我有些疑惑,是想告诉我们,阿贾给维拉热的是阳光,但是对于那收获500欧的少年,却不是阳光吗?而只是一种可能?不管如何,作者罗曼·普埃尔多拉给了阿贾一趟奇妙旅程,也让阿贾拥有了审视自己生活的机会,最后更给阿贾的这趟心灵之旅一个圆满的句话。

一个衣柜改变了命运

当我看到此书的简介的时候就很感兴趣,很想知道接下来主人公遭遇了什么。结果它没有要我失望,或者说法国作家总能给我带来惊喜,因为在这个天马行空的开端后有一个令人心酸的相遇,这关系到个人的命运。当一个国家战火频仍,他的人民处在饥寒交迫的大环境下,流亡成了活命的选择。就在几个月前,我们看到叙利亚难民逃难时的新闻,但是我没看到谁在思考他们的命运,或者我们自身的命运,相反看到的最多的是,很多人都在谴责这些难民没有素质。当然,无论是谁,我们是人,不是圣者。假设我们生活在温馨的家庭里,想必谁都不愿意一大波的难民进来扰乱我们的生活。他们是无产无业者,这么说似乎有些没话找话,如果不是无产无业谁会当难民呢?但这就是他们无素质表现的一种原因,逃到异国的人,对周围应该是感到陌生而恐惧的,虽然不用担心被炮火炸死,但是他们衣食无着,要这样的一个人选择绅士一样的在异国流亡,这大概也未免强人所难。而且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站在那里,不要说难民,看到我们对穿着邋遢的本国农民的歧视就可想而知。他们并非做了什么没有素质的事,只是因为贫穷。这本书里说到一个词:尊严。无论是谁,我们是人,我们可以一无所有,但无法没有尊严。这个郑重其事的扭转性情节在这本书里显得有些苦涩。因为这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不再是这位苦行僧的滑稽表演。但是他的滑稽也改变了自身的命运,这关乎到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我想到这里未免有一些严肃,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因为这本书不仅充满耐人深思的段落,还时时伴着作者的幽默感,刚开始我觉得它确实很好笑,但慢慢地,我却又觉得这是黑色幽默,是对生活的嘲笑。我想,我们虽然不会像难民一样有外在和内在的双重紧迫感与无法承受的磨难,但是我们会遭遇人生的起起伏伏,当我们跌入低谷时,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嘲笑生活的勇气。这种风格于我并不陌生,我曾看过法国的一个小电影,叫《无法触及》。这里的黑人小哥便有这样的幽默感。不出意外的是,这样的人往往不仅能够改变自身的命运,还能改变他者一直固有的观念,最后,作者还会送你一个拥抱,要你感到生活的甜蜜。然而,却又要人无法想象的是,看起来几个毫不相关的人就这样相遇了,发生了故事。我们可以是这位苦行僧,也很可能成为这些流亡者。当然,我们或许是移民局的成员,是接纳难民的国度的人民,或者其他任何一个人。然而必要的是,我们需要这样的勇气改变生活,走进他者,因为这是生活的资本。并非当我们的生活迫在眉睫,并非这出发点看起来是否有些滑稽。

《困在宜家衣柜里的苦行僧》:欧洲大地上的难民图

《困在宜家衣柜里的苦行僧》:欧洲大地上的难民图法国有浪漫主义的传统,但法国作家更有贴近时事、反映现实的传统,最代表人物雨果,几乎在《悲惨世界》的结尾,真实而壮烈地展现了一幅气势雄浑的红色革命写意画。《困在宜家衣柜里的苦行僧》是法国作家写的一部并不长的小说。没有什么高深的意识流,也没有晦涩难懂的哲学与主义的卖弄,完全是一个通俗小说的节奏,甚至像是一个电影剧本,小说里,在有的段落,甚至采用了电影平行蒙太奇的手法,交待空中、陆上各色人等的活动情况,用电影镜头表现起来,十分具有可视性。作者的创意也不复杂,主人公是一个印度人,身无分文,靠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了乡民们,给他集资了路费,前往巴黎,准备购买一张他看中的很特别的床,但是此刻他身上只有一张用纸画的十分假的假币。他的计划是在出售家俱的卖场里度过一晚,但是这一晚,使他开启了跨欧洲之旅。这是一个卓别林可能乐于幽默地表现的故事,也是马克吐温愿意用“百万英镑”的样式揭示出社会众生相的讽喻式题材,那么,一个法国作家在当下写来,究竟想表现他对欧洲当下现实状况的什么样认识?仔细看下去,发现法国作家的确与众不同。他让小说中来自于印度的乡里混混或者叫骗子在欧洲大地上游历了一趟,触目所见,都是来自于中东地区的难民。在这样一篇看似玩世不恭的荒诞经历、不正不经调侃风味占导主体风格的小说中,作者却严肃地将他的发现的矛头对准了小说里称之为“美好国家”如何在对待难民问题上呈现出的“并不美好”的一面。严酷的现实主义的力度,便从这种强烈的反差里肆无忌惮地发散出来,如果我们仅仅以为这是一本花里胡哨的有趣的小说,也许并不能感受到作者的真实用心,其实,在作者以一种王朔式的调侃口吻展开他的叙事的时候,却始终顽强而执着地将它的批判的锋芒没有片刻稍稍离开当下最困扰欧洲列国的中东难民问题。为什么选择一个印度人当主角?从欧洲人的角度来看,印度作为一个异邦的存在能够更好地凸现欧洲的与众不同,印度的贫穷使一个来自于乡间的青年人能够保持对欧洲的足够的好奇,产生必要的乡下人进城的必要的反差。如果把小说里的印度人换成一个中国人,立马会使故事失真,因为中国人到欧洲去的以“土豪”占多,他们的“傻(瓜)白(痴)愣(种)”虽然有种种诸如到美国去发钱的笑话,但不至于有小说里作者需要的不名一文式的贫穷身份。而印度人具有这样的天然优势。还有印度人具有宝莱坞的造梦机器,有一个支撑心灵的宗教,有一套迥异于西方文明的独特风俗,还有闻名世界的性侵等等,这么多的异端文化加诸在一个印度人的身上,可以使他自身的文明风范与西方文明尖锐地对立起来,而幽默的来源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反差效果。从本小说来看,男主人公、印度人阿贾的确是苦大仇深,从小失去了爹娘,是养母带大了他,从小还受到大英帝国的变态分子的性侵,一个来自英国的地质学家,用打火机购买他的口交服务,而当时的阿贾还懵懂无知这意味着什么。在小说里,这位法国作家对英国竭尽讥讽之能事,而相比之下,却对法国人网开一面,多加褒扬,印度人找到心仪的另一半也是一位法国熟女,充分显示出作者的爱国主义倾向。正因为阿贾遭受到过多的被欺凌与被压迫的人生艰难,这才造成他在欧洲一次意外之旅,能够轻易地辨识出如过江之鲫般的游人之中同属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中东难民,并对他们心生同情,提供帮助。阿贾首先遇到了苏丹难民。苏丹这个国家,我们中国人也并不陌生,去年一场中国人质被苏丹反政府武装劫持的事件,曾经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对苏丹进行经济制裁,人民生活自然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他们开始了他们的难民之旅,躲进运货卡车上,准备偷渡英国。阿贾因为在家具卖场里躲在衣柜里,而得以在运货途中结识了这帮小说里写来善良朴素的苏丹难民。只不过,在即将到达英国的时候,被英国边警查获,于是官僚主义的英国警方立刻把他们像扔石头一样,远远地扔走,越远越好。于是,阿贾被扔到了西班牙。在西班牙的机场,阿贾阴错阳差,藏进了明星苏菲•猫索(有暗示世界级明星苏菲•玛索之嫌)的箱子里,到了罗马,这里他的命运发生了逆转,不排除有女明星给予他的助力,使他的一篇胡编的小说得到了巨额版税,顿时,他摇身一变成了大款。不过,我们注意一下,他的这篇小说很耐人寻味,这个套叠在小说里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阿富汗的盲人,从事的是一个恐怖分子的任务,带着手杖乘上飞机。他最初的设计,是这个盲人被捕了,关进牢里。后来,出版商建议他修改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于是,阿贾写了第二稿,在这个故事里,盲人突然出现在医院里,是飞机失事后的幸存者。这个故事能够被西方的出版商接受,是因为这个故事里表现的阿富汗人是恐怖分子,符合西方主流话语的角色设定,可以看出,阿贾这篇小说能够意外地获得西方出版商的青睐,虽然有女明星的引荐,但根本原因还在于阿贾烂熟于心地投合了西方人的思维,把恐怖分子天经地义地安置到一个阿富汗人身上却不会有任何的质疑。一个胡编滥造的故事迎合了西方的傲慢与偏见,阿贾似乎天生地知道西方人需要什么,并定制了这样的产品,小说借此讽刺了西方社会煞有介事的事实认定,其实更可能来自于一种投机取巧的编造。一个印度的骗子的信口开河,竟然获得匪夷所思的高价筹码,不是将西方话语权的虚伪与轻信揭露得体完无肤了吗?在罗马,阿贾因为上了观光气球,漂泊到海,上了船,到了利比亚。这个国家的苦难众所周知了。小说里描写阿贾准备离开的时候,反政府军攻占了机场,不得不延期离开战火纷飞的这个国家。在利比亚,一个索马里的黑人小伙被警察刁难,阿贾送给他500欧元,希望他有一个好的前程,但是在小说的最后,一起发生在利比亚与意大利之间海域发生的海难导致76名偷渡客死亡,其中就有这位索马里的少年。这一事实,对照2015年盛大发酵的的叙利亚小男孩溺毙在滩头浅地上的照片,我们可以感到在欧洲汹涌而起的难民潮的悲剧性命运的尖锐展示。虽然阿贾最后获得了他的可称为“新天方夜谭”的爱情,但是,小说里涉及的中东难民的各个层面都已经涉及到了。我们不妨回过头来大致梳理一下:首先,西方话语权里需要设定一个帮恐怖分子,这就是阿贾信手拈来确定的阿富汗的恐怖分子,胡乱编造了一个故事,便在西方出版界获得高额报酬,因为西方需要编造这种妖魔化了的故事,在把自己定性为“美好国家”的时候,另性定义他们看不惯的国家为“流氓国家”。正是西方随心所欲的出于一已私利的定性,导致了中东混乱,苏丹难民越过国境线,先到利比亚,再到埃及,然后偷渡到意大利,再到西班牙,然后到了法国,再借机前往英国。而这一过程可以称着为死亡之旅,小说里的黑人少年之死,是一个典型案例。而即使到了英国,也会被遣返到其它国家。小说对此讽刺道:“那些国家的政府唯一在意的事儿就是马上把他们这些偷渡者从自己的地盘儿弄出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发明了一个针对入境移民的投石机。”(P206)。因此小说有幽默的成份,但更有批判的烈度。而这种触及现实的作品,才是这部小说的真正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小说的前台故事是媚俗而落套的。躲在衣柜里,被运上车,开启冒险之旅,可以说是一个相当老套的设计;在西班牙的机场,行李运输带上的阴错阳差,使阿贾又乘上了前往罗马之旅,我们也能在若干的惊险电影里找到前科;到了罗马,上了观光气球而漂泊到战乱的利比亚,更是奇遇记里司空见惯的俗套。小说里还安插着一个法国女人的一见钟情,世界级女明星的慷慨相助,这种故事可以说是好莱坞电影里起承转合的必备零件,毫无新意,但却可以使小说故事酣畅淋漓地运转下去,让主人公从一个国家过渡到另一个国家,但是,恰恰是在这些俗不可耐的故事架构中,作者塞入了他对欧洲大地上暗流涌动的难民潮的深刻忧思,便使得这部小说升化成一幅时代的速写画图,具有了深刻的现实主义的真实力量。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向作者在一点正经都没有的叙事后面的真诚表达表示敬意的地方。

15000钉的宜家床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说不好在什么地方胡乱走了一步棋就天翻地覆,一切都变了。这本书的男主叫阿贾,是个印度小乡村里的骗子。因为看到宜家广告单上的15000钉的床而着魔,发誓一定要弄到手,但是印度没有宜家连锁店。这个骗子靠着自己的颜值和口才,说服全村人集资,买到了去法国巴黎的机票,目的是去巴黎的宜家买床!!!在宜家,这位老兄质疑店员说,为什么会有人花更多的钱买一张200钉又贵又不安全的床,而不买15000钉又便宜又安全的哪?老天,看到这里我和那个店员蜀黍有同样的感受,你这个疯子,一定没有被宜家自主安装家具折磨过。想当初为了一个置物架,我可是跑了三次宜家,第一次因为钉子型号不对,第二次因为少给了一个支撑金属杆,第三次是木条尺寸不对,两边没法平衡,天知道他们为什么就是不能一次弄对。当然那是好几年前了,你以为受了这种折磨之后我还会自己动手组装家具么?没门!简直光看文字都能想到店员的表情,并且脑补那15000钉的床得把人折磨成什么样,就算所有的材料都对,保证你看图纸就能被折磨疯掉,最后可能连钉子带床统统丢进河里,或者干脆一把火把它们都烧光才能舒压。但是阿贾这个疯子就是要自己动手做这么一张床,为此他不仅花光了所有的钱,只能靠一张只有一面的假钞付账,还在发现打折结束,自己还差15欧的时候,动用自己的小花招去骗 了一位可爱的法国女士。最后只能躲在宜家衣柜里度过在巴黎唯一的一夜,因为第二天才能拿到他梦寐以求的可怕的15000钉床。万万没想到!或者如读者所料,作者怎么会让男主好受,这么轻易的结束这场奇妙的旅程。可怜的阿贾并不知道这个衣柜是要运往英国的,他就这么被封在了衣柜里,放在货车上去了英国。然后是巴塞罗那、罗马、利比亚,这些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踏上的土地。并且结识了苏丹的偷渡者、国际影星苏菲猫索、大出版商、可怕而愚蠢的船长……一张床和一个衣柜,改变了他的命运,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不可思议。这个故事极其好读,既让人忍俊不禁,其中所传递的温暖更让人感动。

以荒诞写就沉重

很荒诞但很好读的一本小说。行骗为生的印度“魔术师”阿贾为了买张钉钉床,怀揣一张100欧的伪钞就上了去巴黎的飞机。继续骗人、艳遇、阴差阳错被锁在衣柜里被运去英国、结识难民朋友、被追打、躲进行李箱上飞机……在黑暗中对着它的狗朋友在衬衫上写作,然后遇到贵人被看中要出版作品。骗子阿贾一跃成为作家,手握10万欧又逃上了热气球掉进大海……一路鸡飞狗跳的逃亡,一路光怪陆奇的相遇。不长的书还硬塞进一篇作中作。行骗为生的人认识到了人生的价值,最后还有个圆满的大结局,看来作者还是个正能量居多的人(但我怎么总有种受到1000点嘲讽的感觉……)。小说反映的很多问题还是很现实的,比如难民问题。苏丹的战乱多年未止,环境又极其恶劣,人民流离失所,每年为了往欧美国家偷渡而死在海上或边界线上的难民都有几千人。但国内对此的报道少之又少,直到去年叙利亚小男孩的尸体被冲上海滩的照片曝光,大家才开始广泛关注这个问题。卢旺达种族屠杀,达尔富尔种族屠杀,这些耸人听闻的事件都是21世纪发生的事。因为离我们太平的生活太遥远,所以战乱和漂泊好像都是假的,它远在天边,它黯淡和丑陋的让我们无心去想。而失去了家园的人们含泪远离故土,远走啊,远走去追寻渺茫的财富和希望。但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欧洲国家和北美越推越远离本土的防御线,是各国对于治安、资源顾虑重重而皱起的眉头,是恶劣的路途和疾病带来的死亡威胁。我在这里听着歌敲着书评的时候,他们或许正拥挤在黑暗的偷/渡船舱里,挣扎在Frontex严防死守的边境线上。面对生来的不平等我们已顺其自然了。话说到这里,我不能再向前一步了。向前一步是深渊。虽然这本书读的时候很轻松,回头检视它的时候却觉得心里乱糟糟的。它哪里是一个随随便便的故事。你关心什么,就能从里面看到什么。


 困在宜家衣柜里的苦行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