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书评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44832755
作者:苗德岁
页数:164页

让科学经典名著走入每个孩子的童年

——赞《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出于理解的需要,本文中“演化论”均可替换成“进化论”)名著变年轻科学史上有许多大部头的经典名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们塑造了我们的科学视野,甚至影响了我们的社会观念。科学故事中经常提起它们,我们久闻大名,但它们的真容,我们却未必见过。经典名著,有时候竟然等于“无人读过的书”,这个悖论的存在自然有其道理。经典名著或是一段时期科学的总结,如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或是石破天惊、开风气之先的新知灼见,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牛顿的《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但再经典的作品也是在某个历史时期应运而生的,着力解决当时面临的重大问题,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因此即使不考虑历史和语言隔阂(早期很多著作是拉丁语),那些精确(生僻)的名词,缜密(冗长)的论述,还有数不清的公式推导、数据图表,也足以令普通读者对经典名著望而生畏。但不读经典名著也不行,“回到经典”无论是对于科学研究者,还是对普通读者都非常有意义。对科学研究者来说,科学大师们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思路、遇到的误区和遗留的问题,都是值得反复琢磨的。对普通读者来说,了解我们人类历史上最聪明的大脑对重要问题的回答,可以知道我们今天的对世界的认识、知识结构是怎么形成的,这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常识”。让科学经典名著走近大众,尤其是走向青少年,古生物学家苗德岁博士这本《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样本。这本书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缩写本”,而是苗博士在翻译《物种起源》(第二版)的基础上,替达尔文“代笔”,为青少年读者把《物种起源》的要点重新讲述一遍。相比于严肃的原著,少儿彩绘版生动活泼,边叙述原著的思想,边向读者介绍150年来进化研究的进展,时不时还吐个槽。这种忠于原著又不拘泥于原著的介绍,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上的名著,知识常新,科学精神永恒。再配上绘图作者的小清新手绘水彩画,整本书轻松幽默,引爆读者的好奇心。达尔文和他的思想苗德岁首先纠正了我们对达尔文的传统印象。在过去的讲述中,一般会把达尔文描述为一个年轻时不务正业的富家子弟,游手好闲,不肯用心学习。苗博士通过仔细研究达尔文生平,发现这其实只是达尔文本人的自谦之语。不错,达尔文曾经进入爱丁堡大学学医两年,后来中途辍学;后来又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父亲希望他将来做牧师,但他对动植物标本和地质学更感兴趣。但达尔文这4年大学并不没有虚度,1831年剑桥大学的毕业考试中,达尔文在近400名毕业生中名列第十。达尔文不是平庸之人,而是一个愿意下笨功夫的聪明人,而这正是大多数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关键原因。没错,达尔文是个能下笨功夫、做冷板凳的人。当年他作为小猎犬号船长的私人旅伴,环球航行长达5年之久,考察和收集了大量生物样本,虽然得益于大英帝国全球航运系统可以和亲友通信联系,但这项工作实在是既辛苦又寂寞。从1837年在“笔记本B”记下他开始思考“演化”的想法(这个词另一个译法是大家更熟悉的“进化”),到1844年写成了一篇长达250页的论文,就用了8年时间。这一论文他并没有发表,又藏了15年,他希望搜集到更多各方面的证据,写一本1200页的大书。要不是半路里杀出来一个和他想法几乎完全一致的华莱士迫使他提前发表自己的作品,我们看到《物种起源》就会是一本更大的“巨”著了。达尔文之所以如此慎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演化思想和当时流行的“上帝创世,万物不变”的思想是相抵触的。他预料到,一旦论文发表,会引起很多争议,甚至激烈的反对和攻击。因此他必须把找到更多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比如为了论证植物的种子能够漂洋过海,分布到遥远的岛屿上去,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做了“海水浸泡种子”的实验。他们用了87种种子,其中64种经过64天浸泡之后还能发芽,少数经过137天后还能生存。40%的带有成熟果实的植物在海水中28天时间可能漂过1500公里的海面。更何况植物种子还能藏在越洋迁徙的飞鸟脚上的泥土中长途迁徙。敏锐的观察能力、大量实验和观察奠定了达尔文演化思想的基础。在传统的想法中,上帝或者神仙创造了各种物种,它们就一成不变了。在神话中,“名字”带有魔力,因为某个物种,某个人就是那个“名字”,所以民俗中要起小名避免恶魔知道你的大名,而孙悟空识破了妖怪是什么动植物成精,妖怪也就离灭亡不远了。但实际上物种并非一成不变,虽说“龙生龙,凤生凤”,可子代和亲代之间多多少少总存在一些变异。人类早就利用了这些变异,通过人工选择,驯化、培育了许多新品种的动植物,比如我们食用的小麦是一万年前的人类从野生小麦驯化而成。人工育种具有历史悠久的传统。达尔文的发现是,在自然条件下,同一个物种可能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变种(亚种),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它们甚至能变成不同的物种。他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了这样的海龟和鸟。换句话说,物种只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观念,随着时间会发生变化。就连我们人类,也和猩猩、猴子有共同祖先,甚至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物,都有着共同祖先。这就是石破天惊的“演化论”。科学思想跨越时代达尔文提出了“演化”思想,颠覆了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但他并没有认为自己的证据和理论十全十美,他深知将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的方法。比如,当时和现在反对“演化论”的人们经常说起的一个话题,是活着的生物和化石中缺少“过渡类型”。这听起来很有道理,既然变异是一点儿一点儿发生的(对,不是一个物种忽然变成了另一个物种,而是长期积累的差异形成的),那么就应该存在非常多的过渡类型才对,为什么没有呢?达尔文对此的回答是,在演化历史中过渡类型确实存在过,但自然选择的倾向是保存有利的变异。随着某些积累了更多有利变异的少数类型的产生,它们具有更多优势,从而排挤了大多数过渡类型的生存空间。在这一点上,物竞天择,竞争非常的残酷。达尔文亲自做过观察:在植物可以自由生长的一块田地上,达尔文标记了357株杂草幼苗,过了一段时间,至少死了295株,主要是被昆虫消灭;而另一块地上,原本有20个物种,最终有9个物种被排挤消失。可以想象,生物变异有很多,绝大多数类型都消失了,保存下来的只有极少极少数。“演化”是一项成本极高的历史事件。对于化石证据,达尔文认为,形成化石的条件很苛刻,只有少数过渡类型能够侥幸保存为化石,因此地质记录很不完整,何况当时地质学成熟较晚,还有很多化石埋藏在地下没有被发现。这就是科学思想的独特魅力,它具有预言能力,为后来的科学家进行探索指明方向。任何一种伟大的科学思想都有这样的能力。达尔文也说对了。150年来,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在七大洲奔走,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过渡类型”,甚至许许多多长相匪夷所思的已经消失的奇特物种。这进一步证明了达尔文的“演化”思想:物种在变化,物种变化之剧烈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在地球历史上,生物有过多次大爆发,许多新物种出现;也有过多次大灭绝,许多繁盛一时的生物消失无踪,只在地层中留下了少许证据。比如我们知道的三叶虫、恐龙,其实都已经彻底消失。这种大灭绝对于劫后余生的物种来说也未必是坏事,旧统治物种的消失留给它们极大的发展空间。比如我们人类(以及哺乳动物)的祖先,就是在恐龙消失后才得以发展起来。在恐龙统治地球的时期,哺乳动物的个头都很小,没有像大象、河马、犀牛、老虎、狮子这类庞然大物。达尔文理论具有的预言能力,将理论原本的“疑点”变成了证据,“缺点”变成了“优点”。而当初质疑演化论的那些人,无一不被证明是错误的。这也难怪,“传统观念”未必就是正确的,科学革命一直在这样革新我们的观念。人类在生物学上的真实地位达尔文对生物演化的洞察力也投射到人类自身。传统上认为,人类是天之骄子,是上帝或神灵创造出来的。几乎全世界各民族的古代观念都把人类置于了极其特殊的地位,人类处在世界的中心,甚至天地都是为人类而存在的。但达尔文的演化论提出,人类跟其他所有生物都是亲戚,只是关系有远有近(1871年发表)。从形态学上来看,跟我们最近的是猿猴。达尔文之所以被很多人,尤其是极端保守的宗教人士诋毁,正是因为他的这一思想,不但否认了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而且直接否定了上帝或神灵创造了人。其实在解剖学上,早已存在证据,比如人手、马腿、蝙蝠翅膀,虽然功能不同,但结构类似。而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等早期的形态几乎一模一样,动物发育过程竟然“再现”了整个演化史。在达尔文生活的时代,宗教力量依然强大,上至国王下至平民都信奉上帝。更何况,达尔文在剑桥大学学习的正是神学,他完全可以预期宗教界对演化论的反应。这种观念的形成,对于达尔文这位曾经的神学生想必也是非常震撼的冲击,达尔文从此放弃了基督教信仰,终生不再进入教堂(教堂不仅是崇拜上帝的地方,也是当时欧洲社会重要的聚会、社交场所)。大概是因为达尔文“叛离”了宗教吧,宗教人士对达尔文的攻击非常激烈,至今这样的争论仍在继续。不过在这里传统上的宣传和历史又发生了一点儿偏差,并不是所有的宗教人士都反对达尔文。当时支持达尔文的除了像赫胥黎、胡克这些科学同行,也有开明的宗教界人士。所以尽管达尔文颠覆了宗教存在的基础,但在他去世后,经过二十位议员请愿,作为科学巨人的达尔文还是得以按照英国惯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葬礼后一星期,英国的一位主教亨利•古德温在这个大教堂举行的纪念讲道中说;“我认为国人中最具有智慧的达尔文先生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非常适宜的……有些观念认为自然知识与上帝理念之间存在冲突,我觉得这是别有用心的愚蠢观念,这也是很不幸的,达尔文先生不应对此负责。”20世纪2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们在非洲发现了多种介于人类与类人猿的中间类型化石。我们人类和大猩猩、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可能是800万~400万年前曾经生活在肯尼亚的欧兰猿。这一祖先曾经分化出了许多我们的“表兄弟”,只是大多数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这也是达尔文曾经预言过的)。现代分子生物学证明,人类DNA和黑猩猩的相似度为98.4%,也就是说,不到2%的差别决定了我们是人还是黑猩猩。这是古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作为现代人应该了解演化论150年来,随着演化论被进一步证实,它不但成为公认的科学理论,就连原本保守的宗教界高层人士也逐渐承认了演化论的正确性。2008年9月,英国教会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声明,为当初对达尔文和演化论的攻击而道歉。2009年,也就是达尔文出生200周年和《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梵蒂冈天主教廷也宣布达尔文演化论和基督教的理念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除了一些极端保守的宗教人士,现代人一般都接受了演化论。达尔文和演化论在生物学中的地位,相当于牛顿和他的运动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遗传学家杜布赞斯基曾说:“要是没有演化论的话,生物学里的一切都解释不通。”演化生物学家科因在《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一书中说:“读没读过《物种起源》,应该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受过正规教育的标准之一。”2012年10月,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公布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十大科学书籍评选结果,《物种起源》名列第一,并称之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思想”。这样看来,苗德岁博士这本《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就更加了不起了,让更多人不需要具备太多的理工科教育背景就可以了解演化论。想想也是,有什么比“我们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更重要呢? 最后,我也要学苗德岁博士吐个槽,指出《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存在的一点儿瑕不掩瑜的问题。可能绘图作者时间比较匆忙,对有些段落理解不到位,图示有误差。如达尔文(苗德岁博士)说到“过渡类型就藏在石头里面”的时候(P61),绘图用“石堆阴影中的两只眼睛”来表示,实际上这里谈的是化石证据,因为有许多化石尚未发现,至今也是。再比如说到达尔文抱病工作时(P140),图示达尔文在吊瓶(打吊针),其实在达尔文的时代,才刚开始用肌肉注射,吊瓶技术要到20世纪50年代才成形。类似望文生义的地方还有几处。比较特殊的一处是由于文化隔阂产生的,即说到达尔文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即西敏寺)的时候(P142),绘图是一幅教堂墓地的情景。实际上,达尔文是安葬在教堂的厅堂内地板之下,地板上刻着铭文“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生于1809年2月12日,去世于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的墓挨着发现了天王星的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不远处就是艾萨克•牛顿。不过这些小错误,无损于苗德岁博士为青少年倾情奉献的这本科普书的绝妙。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书中领会达尔文演化思想那穿越时空、演绎生命传奇的科学魅力!向苗博士致敬!

孩子能读懂的《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是一本伟大的书,启蒙了人们的思想,开辟了一个时代,这个在我上学的时候就知道,可我至今没看过原著,连译文都没看过。因为总觉得这种书太过深奥,怕看不懂,索性就不浪费时间了。听说接力出版社出版了少儿彩绘版的《物种起源》,我心里就直犯嘀咕:“这么难的书,小孩子能看懂吗?如果能看懂,那还是《物种起源》吗?”带着这种疑问和困惑,我耐心地看完了这本书。看完以后确定:这真的是一本孩子能读懂的《物种起源》。其实,严格来说,此《物种起源》非彼《物种起源》,因为这本书并不是单纯选摘了《物种起源》的部分内容,而是作者在原有著作基础上的提取、综合和发展。作者作为《物种起源》原著在中国的译者,在充分领会原著精髓的情况下,既立足原著又不拘泥于原著,结合同时代地质、遗传学、考古学、宗教、胚胎学、生物学、遗传学的发展,把《物种起源》放在一个大背景下,选取书中的重要论点和有代表性的动物进化案例,生动地讲解了“进化论”以及“进化论”在历史和科学上的重要影响,同时穿插达尔文的一生,对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给予了高度评价。所以,这本书其实是作者在充分消化原著基础上的又一次概括和发挥,是一次知识的反哺。在内容的安排上,作者没有用古板的一章一节的形式,而是根据行文需要和大致的时间顺序,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标题,把严谨、深奥的知识分解成零碎的一个个小版块,孩子们可以接受的知识点,时而引用,时而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化整为零,深入浅出,看起来一年也不觉得枯燥、呆板。在语言上,作者本人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留美博士生,还获得过罗美尔奖,所以专业性毋庸置疑,同时他又是位“杂家”,通晓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和宗教,在写作上不仅做到了知识的提纲挈领,融会贯通,语言还生动有趣,非常有文学性和趣味性。不到避无可避,作者尽量不用生僻的专业术语,而是用孩子能理解得了的词汇来解释书中的观点,用语习惯和列举的案例都是生活中孩子们比较熟悉的,当然了,也就带有了很强的作者个人的色彩。可以说,这是一部为中国孩子量身打造的《物种起源》。因为是彩绘本,不得不说一下这本书的插图。全书采用漫画形式,不是简单的文配图,而是在充分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想象和加工,使得每一幅图片都有了自己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自己不同的作用,有对内容的解释,有对内容的说明,有对版面的调剂,有对内容的发挥,不一而足。插画色彩明丽,形象夸张幽默,不仅让内容更直观,一目了然,而且更给人一种忍俊不禁的想象。例如,49页在《生物多样性的来历》中,那幅豹子吃胡萝卜时的那种恹恹的姿态,那种幽怨、无奈的小眼神,让人不禁想要笑出声来。这样有趣的插画,应该是孩子们的最爱吧!作者在书中的最后介绍了《物种起源》在中国的发展,这期间有误读,也有纠正,作者希望能够还原著作的本来面目。他用调侃的话说,谁看完了这部《物种起源》,谁就算是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啦。虽然不至于这么夸张,但我想,起码这部书能让孩子们看懂,从而在思想上对《物种起源》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并且引起他们对科学、对生命探索的兴趣!

优秀少儿科普书,点赞

上班之余,翻了翻接力出版社寄来的新书,书名是《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市面上少儿版名著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往都是基于原书的摘抄或编辑。本来对《物种起源》这种经典高深作品不感兴趣,就像之前怀着好奇心看法布尔的《昆虫记》全译本时才发现原书部头很大、内容繁杂。而《物种起源》呢,根据中学生物课学到的仅有知识,也有零星印象,但提炼到教科书中的简介往往偏重理论,远不如原著的内容鲜活,没法给人留下生动印象。所以,本书书名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打动我。看到序言中叶永烈对他以博士相称,我以为他是个三十来岁的国内理工科博士。想到一个高学历理工男能以生动幽默的语言、通俗流畅的文笔、充满国际化的眼光、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典故,来为小孩儿写这么一本书,实属不易。中国现在搞科研的高学历人才俯拾即是,以本人所见,有优秀文笔、不用编辑改破头的却少之又少,能说老少咸宜的话、能“低下头”为青少年写东西的也屈指可数。这种现象早有人分析过,做科普比搞科研相比,经费少、成果不显著,大小环境都不重视,也就可以理解这种科普门前可罗雀的场面了。不过,看到文章语言这么生动、充满国际气息,还是感觉不可能出自“三十来岁的中国理工科博士”之手,作者更像是没有标注国籍的外国人。要知道,外国人(包括从事高精尖领域的专家学者)做少儿科普的热情比中国人高多了,像打鸡血似的,手舞足蹈,用极尽通俗和有趣的话给小孩儿讲故事,像《可怕的科学》,让孩子读来津津有味。那种场面带给人的感觉,大概就是大人蹲在与孩子持平的高度上讲,而不是大人弯腰讲、小孩儿抬头听。而且整本书的插图也是国外的水彩插画样式,不求日式的温馨唯美,只重以自身风格解说文字,让人只看图也倍感愉悦。不过,文中又确实有很多话是对中国小读者说的,比如“螳螂捕蝉”“鸠占鹊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等典故或俗语,现代性也没落下,比如说什么海南的的椰子树,什么杨丽萍的孔雀舞、什么达尔文是富二代……读来语言不似翻译的那么磕巴,而且充满本土气息。全书内容不像很多少儿版名著那样是“基于原书的简单摘抄或编辑”,而是——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书中的主题思想都来自达尔文的思想精华,内容设计上各篇独立,穿插无数通俗的例子,还有周边的达尔文生平轶事等,有“深入”,有“浅出”。作者到底是什么人呢?做完这些猜测,才想起直接百度一下作者的资料。原来,苗德岁生于1951年,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先生了。在三十一岁之前,他一直在中国国内的高校学习和研究地质、古脊椎动物。三十一岁之后,他去美国进修,获得地质学和动物学领域的博士,此后在堪萨斯大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业余写英语书、写汉语书、做英汉翻译,等等。据本书编者介绍,这次是他第一次为青少年写科普作品,在此之前,他从事达尔文《物种起源》研究已有多年。我的感觉是,在专业研究之外,他一定没少关注科普事业吧,一定翻过不少精彩的科普作品。这也许与他在博物馆而非研究所工作有关,博物馆的好处就就是能把高深研究转化成大众能理解的通俗解说。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原来这个一辈子搞理科研究的科学家从小就是个文学爱好者,从幼年的《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到长大后的世界文学,看来,一个只埋头实验室、不爱好文字和文学的科研人员是很难写出文笔优秀的科普作品的。作为一个成年人,在脱离中学的生物课多年之后,由此书入门,很愿意继续找来《物种起源》的原书翻一翻,哪怕是个大部头。要知道,鲜活的东西总是最有吸引力。


 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