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弦与丹青

出版社:陈益民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04出版)
ISBN:9787201079332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靠山调的声音是非常高亢,颇有燕赵之士慷慨悲歌之风,十足表现着北方爽直的天性。唱到极高的地方,有石破天惊之概,能使唱者用尽了他的音嗓,非天赋歌喉者不能胜任,而那悲楚的腔调,尤其动人。这种调子的腔,非常的单纯,并没有多少婉转的花腔,完全凭着声音的高低组织它的变化,间或有几个挺漂亮的闪板,显着格外的动听。高起来的时候,能够振起听众的心情,精神奋发;悲哀的地方又使你低徊欲绝,潸然泪下,把你的蕴蓄的情感充分的引起来,不能自已。而且最可贵的是它在悲凄到使你不能自已的时候,它渐渐的又高亢了,心情精神又奋发起来,而其中不着一点儿痕迹。腔调虽然简单没有变化,节奏虽然始终如一的没有快慢,听着不觉得疲倦,较之那些靡靡的小调,实在不知高出多少。 靠山调以柔、媚、脆为尚,倘这三点能兼而有之,那是很不容易的,而且还得柔而不弱,媚而不荡,脆而不楞才算达到炉火纯青。因为过“柔”了就要使人感觉疲乏、刺激,同时精神起了反感,不自然,向柔的一途走去的,百人里总有九十九人犯这种毛病。过“媚”了呢,就不免失之淫荡,这种调子的词句,大半部是些俚俗淫荡的,倘再用淫荡的声音唱出来,便成了诲淫的小调了。再说这“脆”字,尤其不容易做到的了,远一步工夫差不多是唱靠山调的人所最希冀的一个准绳。因为什么不容易做到呢?大抵不是失之过亢,就是失之于愣,在唱的方面以为这“脆”必须用力,所以他们用尽了他们的力量和嗓音,其实就不是脆而成了楞了,处处都是很显露的棱角,在听的方面感觉着强烈的刺激。他们因为急于要达到这个水准,以致时常用左了力量,反成大疵。但这脆字也确不容易做到。脆就是声调铿锵,落地有声,脆中还得含着“甜”,清越响亮,婉转没有痕迹,那便做到脆的最高峰了。这二个字还有说是“柔”“美”“脆”的。这个“美”字大约只有天津的低下阶级的人能懂得。“美”这个字的意义,很不容易形容,吾们姑且拿一个不十分恰当的话来形容它,就是当人十分得意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那种神态,有点相近,不过吾以为这个“美”字恐怕是媚字之误。 要说起靠山调的词句,却非常有意思了,这种词句中有些语言只有天津人和老于天津的人能懂——或者还不尽善,因为有些是在娼寮中有经验的人编制的,差不多都是描写妓女生活的苦惨状况的,间或有几种是描写夫妇的生离死别的思想,所以这里面有些是娼寮中特有的行话,和娼寮从没有发生过关系的人,无论怎样也不能了解。但是词句虽然粗俚不雅,确是真情的流露,真挚而不假修饰,只求字音谐和,句子的长短合于调子,此外并没有什么规律。愈简单愈显着真挚,就如反挑眼:“春季里,有妓女,闷闷坐在烟花。思想起,你是奴的知心的小热客,这几天没来你为的是什么。莫非说,那一天,说了几句玩笑我们斗了根(读阳平声)的那个话,也不知,那一句话吾们把你得罪。情愿你回头受你的罚。想当初,奴爱你,风流俊俏多么的典雅。到如今,说得什么动不动的你就要吃醋,恨得奴家锉碎了银牙。为热了你,见天见的我们不敢留客,招惹伙计老妈掌班的说了嫌话,垫开、垫过、垫补你零花,说的什么装聋装哑又得装瞎,招惹得冤家你还倒些了一耙……”

前言

悲凉时代的芒花    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的花园开出了朵朵奇葩,散文随笔便是当时广受关注的佼佼者。白话文的兴起,让文言文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西学东渐,让人们有了新思维和新眼界。而一批既具深厚传统文化功底、又深受西学熏陶的文化名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用多彩的笔触写就了无数的传世经典。    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徐志摩、郁达夫、朱自清、沈从文……无数散文大家,就像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座高峰,为时人赞叹,为后世仰止。虽说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思想、立场和观点,但他们在现代散文创作上的贡献,终究是不会轻易淡出世人的视野。    本丛书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概言之,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章总的格调是沉重的,悲凉的主题占据主流,即使间或夹杂幽默闲情一类的文字,也仍不脱对人世嘲讽的风格。阳光灿烂的日子荡起双桨感受迎面吹来和煦的风,类似这样明快而充满幸福感的文字,我们从当时的散文中是难以看到的。而这正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文章表达着作者的心声,折射出他们对人世的切肤感受。刺世的芒花不必带有牡丹的娇艳,它只向世界透着冷峻与悲悯。回望历史,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国,是怎样一个动荡变乱的时代?从北洋军阀的横行,到国民政府武力“统一”后的动荡,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烽火连天,最后又是一场刀光剑影的内战,可以说,三十年间国家未曾有过安定的日子,社会黑暗,战乱不断,生灵涂炭,真所谓“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无边的苦难弥漫人间,身处这样穷困、无望的国度,作家们又有谁能作出莺歌燕舞式的文章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就让今天的我们,面对这记录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国事、家事和人事的文字,去感悟我们深爱着的祖国,曾经走过怎样的岁月,又该走向何方。    陈益民

书籍目录

略谈思想的食粮 现代新戏曲底姿态 影评人与专家 “大师” 当了丫头还砍头 戏子与舞女 捧角家是戏剧艺术之贼 北京初次出现的联合剧 男女合演的讨论 电影的教训 盾牌上的怪脸谱 看戏 “搭题”的回响 琵琶小记 说牌子曲 桂戏在桂林 川戏 昆曲 戏法 小雨点 落空 靠山调——天津特有的一种歌曲 谈“目连戏” 我乡的目莲戏 野台戏 驴皮影 梆子和落子 二丑艺术 滩簧 宁波滩簧 村里的戏班子 灯棚纪胜 说相声 说书 北平的说书 秧歌 湖南歌谣和广西歌谣的流通——由土语文学 ——到大众语文学的实证之一 客家妇女及其情歌 谈花鼓戏 苏小小与白娘娘 《三郎二姐》 连环图画 “连环图画”辩护 记温涛木刻——香港之劫 鲁迅与木刻 海粟的画 文言画 论山水画 谈指头画 《子恺漫画》代序 刻印小记 草书学说 艺术家之生活 曾为反对派而后为宣传家的鸭 菊花 画廊 玻璃建筑

编辑推荐

《民国大家美文丛书:丝弦与丹青》由陈益民编,滩簧、皮影、目莲戏,歌谣、情歌、莲花落,相声、评书、靠山调……那个时代的民间曲艺如此繁盛,日夜不坠的丝弦笙歌,飘荡在大江南北的街巷与乡野。木刻、篆刻、连环画、山水画,艺术家挥洒丹青的生活,也与文学如此贴近与相通……


 丝弦与丹青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