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101074888
作者:楼宇烈 校 (魏)王弼 注
页数:216页

章节摘录

  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一]。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二]。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三]。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四]。(矣)[天][五]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六]。无为于[七]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八]。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排橐也。龠,乐龠也[九]。橐龠[一○]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天地之中,荡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穷,犹若橐龠也。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愈为之则愈失之矣。物树其(恶)[慧][一一],事错其言,[不慧][一二]不济,不言不理,必穷之数也[一三]。橐龠而守数中[一四],则无穷尽。弃己任物,则莫不理[一五]。若橐龠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共[一六]吹者之求也[一七]。  ……

书籍目录

校释说明
上篇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下篇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
老子指略辑佚

作者简介

《老子道德经注》主要内容简介:《中华国学文库》是我们追慕前贤、服务当代的产物,因此,它自当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一、《文库》所选均为中国学术文化的“最要之书”。举凡哲学、历史、文学、宗教、科学、艺术等各类基本典籍,只要是公认的国学经典,皆在此列。二、《文库》所选均为代表当代最新学术水平的“最善之本”,即经过精校精注的最有品质的整理本。其中既有传统旧注本的点校整理本,如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也有获得学界定评的新校新注本,如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总之,不以新旧为别,惟以善本是求。三、《文库》所选均以新式标点、简体横排刊印。中国古籍向以繁体竖排为标准样式。时至当代,繁体竖排的标准古籍整理方式仍通行于学术界,但绝大多数国人早已习惯于现代通行的简体横排的图书样式。《文库》作为服务当代公众的国学读本,标准简体字横排本自当是恰当的选择。

图书封面


 老子道德经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牝 pìn 雌性的梲 zhuō 梁上的短柱埏 shān 用水和土埴 zhí 黏土皦 jiǎo 清白傫 léi 憔悴颓丧的样子谿 xī 勃谿:家中争吵兕 Sì 雌犀牛刿 guì 割伤 刺伤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王弼注: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故圣人不为目也。)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之华而愚之始。处其实,不居其华。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皆孩之。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圣人被褐怀玉。(王弼注:被褐者,同其尘,怀玉者,宝其真也。圣人之所以难知,以其同尘而不殊,怀玉而不渝,故难知而为贵也。)
  •     老子的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阐述了“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运动的世界本原。本文试图以此为指导,立足于实际,探讨《道德经》中塑造的一种理想的人格的具体内涵。老子将最高理想人格的化身称为“圣人”,这一点与孔子的学说中的表述是相同的。同为圣人,但二者的本质呈现出了不同,甚至矛盾。孔子之“圣”,立足点在“仁”。而老子之“圣”,曰柔、曰朴。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王弼注此句云:“抱朴无为”,取其精髓也。“朴”字有二解。一作形容词,取其“纯朴”之意;二作名词,《说文解字》释为:“皮也,厚皮也。”在这两个义项中,“朴”字都能指代一种生命的天然状态,与矫造的、刻意的一种非自然的形态是截然两立的。这即是老子所倡导的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在人性上的表征,是他构建的理想人格的存在状态。“朴”偏重的是个体与环境的相对关系。在这个关系中,自然状态的人应当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任何外物的附加都只能是对这种自然的扭曲。“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圣人不施加外教从而使得万物自然存在发展。在“朴”的对立面,有“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这样一种由外物堆砌出的光华,老子则名其为“盗夸”,是“非道”之事。甚至对于所有的感官接受的信息,都是外界施加的多余之物,“五色、五音、五味”之下的后果是“心发狂”。是以“朴”最基本的要求是两条:一为顺应自然,二为不为外物所动。抱朴无为,故不为物累,不为欲害。柔。“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之坚”。“柔”,即是老子构建的人格中人的运动状态。柔取自水,上善若水,而水之善则几近于道。水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的,第一层含义仍然是俯首自然;第二层,还多了滋养万物,以己润他的一种态度。在老子学说中的社会层面,绝非仅仅是对立于“入世”的“出世”那么简单,而是以一种无为的方式关怀社会。是以为柔,润物无声。更深入地,“柔”的力量最为强大。至柔如水,于坚石缝中长流,能够滋养到每一寸。故而以柔胜刚,此为道家“入世”之法。综上所述,朴与柔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二者的水乳交融达成了道家理想人格至高所谓“婴孩”。“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真正最高尚的人格,是最贴近与婴孩的。返璞归真,无一丝挂碍,甚至于无一丝欲念,即是自然人最本真的状态。作于2012年12月27日
  •     钱穆老先生推荐读《老子》就读王弼注的,所以选了这本。看了一下,确实不错。硬皮精装,简体横排,印刷质量很好。 每一章基本上都是:一段大号字《道德经》正文,一段小号字 王弼 注,最后是编者校释,既适合朗诵,又提点理解。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国学经典,真不必整篇白话翻译,适当的注解就足够了。这本书做的很好,值得收藏精读。

精彩短评 (总计52条)

  •     拖了好久的书,王弼的注最得老子神韵。无奈对我来说就是“玄之又玄”,只好拿另一本比对着看。
  •     2015,读过三个版本的注解,这个版本最好。
  •     120127-120129;121101-121129;121201-1214;140106-140201。
  •     不读道德经,不懂中国人。
  •     九九归一,楼宇烈
  •     心煩意亂的時候就抄沒想到這麼快就抄完了 沒有具體理解過
  •     囫囵吞枣看完了原文。没怎么看注释,不高兴看。云里雾里觉得有意思。个人觉得上篇比下篇有意思(也就是道经比德经有意思)。啊…有空断章取义刻几个闲章玩玩~已经刻了个我独昏昏XD~
  •     没怎么看明白!
  •     而法者尚乎齐同,而邢以检之;名者尚乎定真,而言以正之;儒者尚乎全爱,而誉以进之;墨者尚乎俭啬,而矫以立之;杂者尚乎众美,而总以行之。夫邢以检物,巧伪必生;名以定物,理恕必失;誉以进物,争尚必起;矫以立物,乖违必作;杂以行物,秽乱必兴。斯皆用其子而弃其母。物失所载,未足守也。然致同途异,至合趣乖,而学者惑其所致,迷其所趣。观其齐同,则谓之法;睹其定真,则谓之名;察其纯爱,则谓之儒;鉴其俭啬,则谓之墨;见其不系,则谓之杂。然则,老子之文,欲辩而诘者,则失其旨也;欲名而责者,则违其义也。故其大归也,论太始之原以明自然之性,演幽冥之极以定惑罔之迷。因而不为,损而不施;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贱夫巧术,为在未有;无责于人,必求诸己,此其大要也。冯友兰谓之曰极高明而不道中庸,钓雪称之为可出经而难入史也。
  •     经典之作,人生指导。无为之道高深莫测!
  •     《老子》
  •     五星给王弼一星给校释
  •     怎么说呢,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PS:楼宇烈的校释无助于理解老子的思想,作为普及本,校释几乎没有作用,作为学术参考,此本又为简体横排,不是恰当的选择。总之,这个版本不上不下……
  •     一个吃尽了苦头的人讲的话,几个字就将天大的事情调理完了。
  •     不评价默默啃
  •     这个版本,主要采用王弼的注,又在每一章后做校释,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甲乙本老子为准,综合后来学者的研究,以备参考。一部道德经,从道开始,以道之德演德,合为道德。读的时候,感觉这书是写给管理者看的,要管理者顺其自然,无为方能无不为。不立仁义,因为树立了仁义,同时说明有不仁义,所谓善恶同门,国家昏乱,始有忠臣,六亲不合,才有孝慈。要因物之性,而不施加外力。知白守黑,为天下式。刚强的,不得长久,如狂风暴雨不可终日。以柔克刚。都是说给管理者的。同为道家经典,个人更喜欢庄子。
  •     下次要找个好的原文少注释的好好看看,老庄果然缓焦虑,古人诚不我欺也
  •     微言大义。反智纯思辨,竟生敬畏。
  •     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低事高,以弱胜强。
  •     很有哲理,是正版
  •     校注並不是幫助理解,而是更嚴肅地對待原著,在某種程度上反而加深了難度。
  •     尝试背诵,没有版权的书,出版社的版本更重要
  •     书一般,注释难理解,得配合通俗点的讲解来看
  •     道德经+王弼的注释,读起来感觉是一份修炼秘籍,不知道将来会练出点啥,到时我可以大喊“我已经天下无敌啦!”(FLAG)
  •     通篇背过,理解尽止。
  •     道德经读起来总有一种要神功大成的错觉,看我天—下—溪—山—指!(快吃药
  •     传世经典
  •     崇本息末。
  •     作为一本书编注得真的很严谨,但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读,里面没有一字一句的解释,但有与作者思想的最直接的交流的的通道。对于想要通俗易懂的读本的读者,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第一章除外(第一章要反复读理解几十遍),平均一章需要20分钟,当然前十分钟手捧辞典查文意(基本上大多数字都查一下,原文文字简练到我对每一个字的意思都产生了怀疑)其中还不算重复读和理解的过程。当然了对于我这种初读的确实艰难了一点,但过程还是但有趣的,在查阅的时间里会一遍遍在脑海里猜想那个时代的模样,什么样的环境创造了这样的思想。一句话简而言之:这是一本需“闲”的时候看的书。
  •     浏览了一遍,不适合入门
  •     读了3个版本的了,子太小!1!!!!!尼玛每章留那么大空白就不能把字放大!1
  •     2011年6月29-7月10日读。2011-98。2014年2月5日读。2014-37。
  •     深水
  •     此書玄妙,不易理解,但引人深思。以後需要溫故知新。
  •     大学时李老爷子带我们一字一句地读完,虽然那是一堂3成学生会逃课的选修课
  •     文字精炼,高层的哲理,值得用一生体会
  •     (02.07--02.23)历时半月,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地再次读了一遍《道德经》 发现单就其本身而言,还是有些许出入,不由得感叹《道德经》五千言真是被后人“玩坏了”!然也足见其博大精深!再说王弼的注,不懂、不解的地方甚多!无奈只好将经文抄一遍,希望再读能有所进解!
  •     千百年来王注还是极好的。
  •     王弼……
  •     高考前为了课外名句,懂不懂,只管背。现在好好读,慢慢的才明白什么是“为腹不为目”,读懂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理解了“江海所以为百谷王”,只是还有很多,以后会读懂。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忘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老子深厚的简练,古典哲人的肺腑之言!
  •     也是白看。但至少看了,而且还会看!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周朝守藏吏,西出函谷关,不知所踪,开中国外逃官员之先河。
  •     希言自然
  •     三千字道尽世间沧桑。。。
  •     感觉这本书更加像是本工具书,既不对「道德经」进行翻译,对王弼的注也不怎么解释,大多只是列出不同出处间的差异,所以并不适合没有古文基础的和对道家不了解的初学者阅读。还好当时另外还买了一本关于「道德经」的书,但就算两本对照着看也一知半解,而且这本书更加注重的王弼的思想,而自己之前却连听都没听过这个人,所以也就无从下手了。书的质量倒是不错,排版也挺简洁大气的。
  •     大巧不工。
  •     一年的时间,慢慢读,争取都背过。
  •     终于看了一部国学经典。。
  •     真是奔着王弼的注去的...一字一句地读可得把我累死,还是有很多模棱之处。
  •     只有版本对照信息,基本没有释义和大量注疏,横排简体,完全符合我的要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