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败局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16610305
作者:[美]堀田江理
页数:380页

内容概要

[美] 堀田江理(Eri Hotta),生于日本东京,先后在日本、美国和英国接受教育,并先后执教于牛津、东京和耶路撒冷,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还著有:《泛亚洲主义与日本的战争:1931-1945》(Pan-Asianism and Japan’s War 1931-1945)。现居美国纽约。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序 言 改变历史的一天
第一章 战争传闻
第二章 堂·吉诃德的归来
第三章 一切的开端
第四章 军人的两难境地
第五章 摆脱麻烦还是保持友谊
第六章 北进,还是南进?
第七章 危机悄然临近的7月
第八章 “朱诺见”
第九章 毫无胜算又非打不可
第十章 最后一次机会
第十一章 军人接任
第十二章 扭转历史车轮
第十三章 崩溃边缘
第十四章 朋友之间总有商谈余地
第十五章 赫尔照会
第十六章 纵身一跃
尾声新的开始
主要人物
1941年4月前的日本历史大事件

作者简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本书从日本国内视角审视了整个计划的决策过程,集中关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8个月的历史细节。
作者发掘了大量罕见的材料,并且提出了多年来一直被众多历史学家忽略的重要问题,例如:为什么军人、文官、外交官,以及天皇将他们的国家和人民带入危险的道路?为什么他们作出了从一开始就错误的决定?……与公认观点不同的是,本书认为,日本领导人其实认识到发动这场战争将带来毁灭与自我毁灭的后果,甚至在发动袭击前的几个月里,日本领导人原本也可以避免这一对决。
除了对历史事件的直接关注,作者还着重探讨了日本与中国,以及日本与西方的关系,本书必将重构我们对太平洋战场的认识。


 日本大败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水平普普。先说翻译。译者文字还凑合,但不知道关特演、千人针、特高课这些名词,历史底蕴一般。作者的问题更大- 在中途岛日本战损上,仍然被渊田50年代的老资料误导,声称日本损失飞行员300多人;2005年的Shatter Sword已经彻底批驳了渊田的忽悠,而2013年出版的本书居然不吸取其成果,只能说作者就是个军事棒槌- 在中日关系上,作者完全漠视了现地军的独走对中日关系的冲击,包括关东军发动918,以及天津军在35-37年的不断挑衅进逼;作者号称是研究国际关系的教授,难道他只关注了日美关系?- 在中国内政上,重复中共游而不击的老调,胡说汪精卫是理想主义者,- 在日本内政上,使劲给裕仁开脱洗地,回避了裕仁从20年代摄政开始就在幕后操纵鼓励侵略。- 只是叙述日本决策对美开战的what和how,没有权力、文化和心理上分析why:不见美日争夺太平洋的大势。日美从19世纪末起开始在太平洋不断扩张,两个新兴帝国肯定要一较高下。尤其对于为何日本进驻北部法属印支并没有激起美国太大反应,进驻南部则遭致石油禁运,没有进行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也并不复杂,进驻北部还勉强可以说是为了打中国,进驻南部就是攻略ABDF在东南亚的各殖民地的先声:美国人可以马马虎虎看着黄种人对K,可以一边给中国提供贷款一边卖给日本人石油废铁,国务卿赫尔甚至能暗示日本可以在中国长期驻军来绥靖日本(或者坑日本),但不能容忍日本真的来打白人殖民地;- 过简单切割维新志士和昭和军阀,完全没看见后者确实是前者侵略扩张方针的继承者。这是一长串的链条,到昭和军阀:石原策划了九一八,在七七时主张不扩大,但拦不住见贤思齐武藤章;武藤章策划了七七的扩大,在41年不想对美开仗,但拦不住被他、石原、维新志士的扩张鼓励起来的后辈。日本41年的按动自杀开关,实在是1894年以来扩张逻辑的必然结果。见不及此,只能说崛田教授的眼光呵呵呵。- 在最后,用一个飘的结束语来文青结尾,全然不提日本今日的成就,是建立在被美国征服,又因冷战而被扶持的框架下。整体来说,平庸。
  •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战术上,日本人取得巨大成功,但战略上,却是自杀。在深陷中国战区同时,又树敌于美国,决策如此无理性,堪称丧心病狂。当时的日本政客真是一群疯子?堀(音同窟)田江理这本《日本大败局》通过对“偷袭珍珠港”决策过程的勾勒,展现出理性是如何被吞没的——每个人都是明白人,可谁也不敢说不,都指望别人出头、自己附和,最终酿成集体灾难。事实证明,决策失误不仅是最高决策人的问题,更是决策机制的问题,当高层利益与底层利益分离时,疯狂蠢行在所难免。把球踢给东条英机1941年10月16日,近卫文麿首相宣布辞职,第二天,天皇召见东条英机,命他为首相,这让东条大感意外。在近卫内阁中,陆相东条英机令人头痛,他力主对美强硬,在决策圈中,人人都知道东条在瞎扯,就算和美国打,靠的也是海军,与陆军无关,且日本不可能打赢。据估算,当时美国石油产量是日本的500多倍,生铁20倍,铜9倍,铝7倍,美国平均工业产量是日本的74倍以上。如开战,日本年均损失战舰140万吨,远超补充能力,到第三年,所有民用船只都将消失。近卫文麿出身贵族,做事犹豫,总想讨好各方,可陆军和海军为了抢资源,都在拼命折磨近卫,东条英机的绝招是:频频打出“反美”牌。在军国主义氛围下,“反美”等于“爱国”,有天然的道德合法性,这比逻辑更有号召力。中层军官多支持东条,他们出身寒微,靠个人奋斗爬上来,在升职的天花板前,他们觉得高层是一批投降派文人,应统统下台,好让他们放手大干一场。明治维新后,陆军军人暗杀、政变被涂上悲壮色彩,因此前赴后继,决策圈人人自危,生怕被愤青误会,无人敢言反战,在东条英机咄咄进逼下,近卫文麿只好拖延,可东条拿出了绝招:设置解决问题的最后时间点。在倒计时声中,近卫文麿干脆撂挑子,辞职了。任命东条英机为首相,其实含有恶意:你也来尝尝近卫文麿的滋味,你还真敢和美国人开战?和平的机会就这么错过把东条英机放到首相位置,他也犯难,他当然明白,跟美国开战是找死,但对当年吹过的牛逼,总要有个交代。麻烦源于“七七事变”,日本陆军以为几个月就能取得对华战争的胜利,没想到深陷其中,造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匮乏,连皇宫的铁栏都被拆掉,送进炼钢炉。逃避指责的最好办法,是主动出击,陆军产生了激进想法:进攻东南亚。东南亚有橡胶和锡,可以威胁荷属东印度提供石油,同时切断中国物资供给线,逼蒋介石投降。可那里是列强的殖民地,美国不可能坐视。果然,日军刚迈开脚步,美国便下令石油禁运,日本陷入恐慌,储备用油只够一年,只能尽快向美屈服。其实,美国也有意与日媾和,此时罗斯福已决心对德开战,他不想同时和日本打仗,他愿意让出实利,保留道德制高点。可东条英机更需要面子,以保证他“反美”表演不穿帮,在条约中,他设置了太多复杂措辞,对皮毛问题寸步不让。其实,美国提出过大幅度让步的方案,但日本人没看懂,在最后日子里,日本人也提了让步方案,可美国人也无法看懂。直到日本军机起飞瞬间,美日仍有达成和平的可能,如果没设置倒计时,日本外交官本可以发挥作用,罗斯福甚至对他们说“朋友之间总有商谈的余地”,但负责最后斡旋的来栖知道,已经没有时间了。同样,如果能在面子上妥协一点,日本将尽收实利,可怎么向爱国派交代呢?又要“里子”又要“面子”,结果全部丢掉。为什么没人踩刹车在冲向战争的进程中,日本有几方面力量可以踩刹车。首先是裕仁天皇,他是反战派,还因此遭遇过暗杀,面对战争动议,他的一连串反问让将军们目瞪口呆,可明治维新以来,从没有天皇否决过内阁意见,他最终选择了退让。其次是海军,山本五十六是坚决的反战派,可他没勇气反对上级,却主动提出“要打赢就先动手”,在反对错误决策方面,远没他在备战方面下的功夫多,在决定开战的内阁会议上,海军竟将预计年损140万吨战舰的预测数据压缩了50%,成了日本造船能力足以弥补损失。负责人的解释是:反正天皇会否决。第三是东条英机,他“反美”是为了拉票,未必发自内心,可大权独揽时,各方送来的都是利好消息,完美而大胆的“偷袭珍珠港计划”放在桌面上,他敢否定吗?那样他将失去政治基础,他用口号绑架了日本,可口号也绑架了他。第四是日本外交官,来栖、野村等在国际社会拥有极佳口碑,他们了解世界,是坚决的反战派,但他们谨小慎微,宁愿大船沉没,只要不先淹死自己,就绝不主动作为。日本自由派成了摆设当时日本还有自由派,坚决反战,可他们朝中无人,民间亦应和者寥寥。在大正(裕仁天皇的父亲)年间,自由派一度左右政局,带来空前的自由氛围,却遭遇戾气剧增的局面。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各阶层变动极快,可上层却相对封闭,这让人人都觉得自己利益被剥夺了。有怨气,又缺乏政治表达空间,仇外成了最好的泄愤渠道,在教育、媒体推波助澜下,“爱国主义”一家独大,可透过这面扭曲的镜子,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日本,面对现实的种种不如意,日本民众将责任推给了“卖国贼”,崇尚西方思想的自由派成为众矢之的。近卫文麿是自由派大佬西园寺公望一手提拔起来的,但西园寺本人差点在政变中被杀,他后期和近卫观点差异越来越大,甚至不再往来。两人都反战,但近卫基于实力分析,认为开战必败,而西园寺则基于“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的价值观,反对为本国利益放弃道义准则。事实证明,西园寺具有先见之明,在“偷袭珍珠港”决策过程中,没有一个高层人物从道义立场上提出异议,他们都是彻底的功利主义者,而没有道义高度,靠贪婪很容易结成罪恶同盟。值得反省的是,西园寺的自由主义思想为何在日本没市场?这确有思想传统、文化传统的责任。为什么类似的灾难在不断重复当所有脚都不去踩煞车时,结局可想而知,其实,这样的悲剧在近代东方绝非个案,而是在反复发生,从这本书中,我们不难得出四层体会:首先,后发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后发者借鉴别人来减少“试错成本”,是为“后发优势”。可进入相持阶段,又会出现“后发劣势”:一方面,未经试错,社会就缺乏训练,无法化解高速增长带来的集体浮躁心态。另一方面,后发者天然有方向感,只需跟着强者就行,可一旦持平或领先,就会出问题,因为其发展不是内生的,是模仿而来的,是在“与别人比”中获得的,比的对象一旦消失,就可能走向盲目。盲目加浮躁,必然无视普世性,陶醉于自我的特殊性,最足酿成灾难。第二,要警惕民族主义绑架社会:民族主义是美好的情感,也是值得尊重的价值追求,但政治理想应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社会生活丰富多元,不能用政治标准来衡量。万物进化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人类也如此,政治与社会的分离是大势所趋,也是迈入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执着于不分彼此的混沌状态,不仅约束整体进步,还会造成历史退步。政治标准往往神圣,能给人存在感与激情,从而忘掉现实的平庸与挫折,日本之所以走向战争,中层军官是重要推力,由于制度遮蔽,他们看不到全部真相,特别容易被神话、激情所欺骗,如果高层以为用制造神话、煽情就能凝聚中层、把握更多的资源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虽然生物界经常是牛摇尾巴,但在权力场中,常常是尾巴摇牛。第三,有人反对总比没人刹车要好: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如果来栖、野村能不顾一切,果断向美国让步,结果会不会改变呢? 但,在专制的刺刀下,勇者早已牺牲了,剩下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只有工具价值,人类的尊严与情感完全被阉割掉。正如山本五十六反对自杀潜艇,但依然在实战中使用,表示一下异议,已是有人性的最高证明了,靠这样的人,怎么能对抗专制主义?专制的特色就是不接纳反对派,进而变成消灭反对者,然后是消灭反对声音,最后是消灭不赞同的声音。一个社会缺乏“忠诚的反对者”,只会增加“不忠诚的赞同者”,逼人天天喊伟大,是在批量培养佞臣,而佞臣哪里会踩刹车。第四,警惕从错误走向更大的错误日本原本有足够机会来修复错误,既然受侵华战争拖累,退兵就是,虽然没得到想要的,但至少不用再付代价了。然而,在专制社会中,高层权力缺乏合法性,只能扮演全知全能,才能号令手下,它决不能犯任何错误,当大家都看到他犯错误时,他只能用更大的错误来掩盖这个错误。从错误走向更大的错误,因为做决策层不要直接承担错误后果,选择让别人去送死,总比选择让自己死要容易,说到根上,还是制度问题。值得商榷的史观本书搜求材料甚勤,展现出历史更丰富的侧面,但遗憾的是,作者往往逆推当事人心态,这很难被视为严肃的历史研究。毕竟人的想法在不断改变,再多材料,也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确实是这么想的,在貌似合理的遮蔽下,其实推销的是作者的历史观和认识水平。将写历史还原为写人,确实更好看,但这就混淆了历史与文学的界限。作者试图证明:错误决策出台的根本原因在于决策群整体素质不行,不如明治维新那一代。这固然是日本社会对“二战”的主流反省之一,但它忽略了对社会、文化、制度等层面的反省,换言之,如果找对了人,日本就能走出困境,却忘掉了明治维新也有太多妥协,在当时,优秀人物弥补住了制度的裂缝,可这个裂缝随着发展的压力日益变大,终会发展到谁也补不了的地步。就算东条英机这一代没出问题,将来也会出问题的。多余的话记得20年前,曾和友人闲聊“未来最担心什么”,我说社会发展后,最大危险是民族主义狂热,友人不以为然,认为我没有到“底下”看一看,腐败、贫穷、无秩序、愚昧比比皆是,哪个不比民族主义更可怕?然而,20年后却证明,这一切都能转化为民族主义的资源。如果说未来20年最担心什么,那就是历史倒退,相信很多人会说,怎么可能,曾经的时代不可能再回来了,因为大家都已经是明白人了。而这本书告诉我们,即使都是明白人,也依然可能携手走进灾难,依然会集体抛弃理性。还是说那句最俗的话吧:以史为鉴。(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载)
  •     日本偷袭珍珠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战略选择。从当时美日的实力来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的工业产值为90多亿美元,美国是2000多亿美元,日本年产钢580万吨,由于已经深陷中日战争泥潭,产能已被完全开发,而美国年产钢3300多万吨,而且这还是非满负荷运转时的产能。美国的石油产量是日本的500多倍,平均工业产量是日本的74倍以上。可以说,各方面的数据对比都说明日本对美国,简直如蚍蜉撼大树。再看世界局势,当时德国可以说是几乎横扫欧洲,并于1941年6月入侵苏联。美国一直享受的局外人的特权,保持观望,如果此时作为轴心国成员之一的日本可以从东面进攻苏联,与德国一起形成夹击之势,相信整个欧洲战局将会有根本改变。然而,日本却选择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并直接导致美国向轴心国宣战,以强大的工业能力和军事动员能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并最终为同盟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日本疯了吗?这样一个把日本拖入深渊的决策是如何做出的?本书作者搜集了大量史料,就决策过程做了详细的描述,不过本书的描述侧重于人的因素和决策过程,当然,这一毁灭性的决策并不只是人的因素为主导,但我们也不难从作者的描述中一窥真相。首先,从战争局势而言,自1937年中日进入全面战争以来,已过去了四年,这场日方本以为3个月就能结束的战争旷日持久,中国国土面积巨大,战线越长,纵深越深,占领和维持就显得越发困难,中方抵抗顽强且难以制服,这场战争丝毫没有结束的迹象,日本缺乏战略物资,战争显得难以为继。而在这关键的时刻,美国对日本开展经济封锁,加强了对中国蒋介石政府的援助,同时于1940年指定珍珠港为太平洋舰队基地。日本在这一系列的挤压和“挑衅”下,开始向更大范围的东南亚寻找机会,并逐渐向德意靠拢,并于1940年9月正式和德意结成军事同盟。其次,从美国的反应而言,由于美国始终处于二战主战场之外,国内的反战呼声比较高,虽然罗斯福明白依照形势美国迟早会卷入战争,而且他显然是更倾向于加入同盟国阵营的,但他还缺少一个说服国内各方势力的开战理由。其时,欧洲大陆的战争局势非常不利,如果美国在大西洋开战,面对强大的德国,从战略选择上应该稳住日本,避免两线作战。从作者书中引用的大量史料来看,日美双方也的确在外交解决上做了很多努力,而外交解决中最胶着的点就是中国问题,美方要求日方在中国和印度支那地区无条件撤军,而日方对这个问题始终暧昧含混,试图回避,强调日本愿意撤军,但日本要掌握撤军进程,美国不能干涉中日谈判。要让日本拱手让出在中国战场上4年中取得“战绩”显然是难以接受的,日本陆军代表始终强调:“要考虑到所有为国捐躯的英灵”。第三,从国内动员而言,日方一再在国内鼓动民族主义,强调“反西方主义”,把日本面临的社会问题归咎于其他国家,激起日本根深蒂固的受害者心理、受挫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更大认同的渴望。并把它在亚洲的侵略行为渲染成为把亚洲各国从西方强权中“解救”出来的正义行为。因此,日本国内始终处于高涨的极端民族主义热情中,甚至在1941年12月8日,袭击珍珠港后,日本举国陷入空前的欢庆之中,人们在地上跪拜,感谢天皇对国家的神圣领导,认为这是日本战胜西方强权的决定性的战役,然而,他们不知道,日本的全面溃败就是从此刻开始的。第四,从决策过程和人的因素而言。日本的整个决策过程不可谓不民主,一次次的决策会议大体都包括首相、外相、军令部总长、海军大臣、陆军大臣、参谋总长、部分内阁成员。决定性的会议也有天皇出席(虽然天皇为自己设定的角色是不干涉政府决策)。且决策过程中内阁一再瓦解、重组,说明决策过程也经过激烈的碰撞、交锋。然而为什么看似民主的过程却将决策导向毁灭性的结果。从与会人员的构成来看,就显出部分端倪,军方人员居然比内阁成员还多。陆军比海军的主战立场更强,由于中日战争已爆发了四年,中国战场中的巨大物资消耗和人员伤亡导致陆军不能轻易结束战争。而美国与日本谈判中反复胶着的就是中国和印度支那问题。各方都觉得不能贸然向美国开战,开始这场毫无胜算的战争,但各方又不愿承担放弃战争成果的责任。来看看决策层中各人的态度:首相近卫善于平衡却不善于决策,他总是不表露自己的真实态度,即使面对意见相左的人也不会当面提出,他觉得不该开始这场战争,却“不愿明确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希望军方能主动反对;海军领导人觉得战争毫无胜算,但却不明确表态,一再强调只要首相做出了决定,他们就一定会服从。陆军看来是最主战的,因为不发动战争就“对不起在中国战场上死去的士兵”,而且如果开战也是海军去打。然而陆军代表东条(1941年8月,近卫内阁倒台后接任首相)也觉得根据当时日本的战略情况,与美国的直接对抗毫无胜算,但取消开战的必须由海军来开口,不然“会显得很没面子”。天皇看起来是一个平和的人,他不愿开战,但他始终强调“不愿干涉内阁决策”,“没有天皇推翻内阁决策的先例”而一再对主战方妥协。军方和外交方的互相推诿就显得更加滑稽,“讽刺和矛盾比比皆是:由于外交目前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所以日本要开战;而一旦开战,日本又要立即重新开展外交来结束战争,因为日本没有足够资源打持久战。日本希望美国主动提出外交解决方案,所以日本战争初期的胜利要足够震慑,美国才会求和。”决策层个个都显得“中庸”且不愿负责,这些暧昧、试探的态度导致所有人即使对这场战争没有把握也都不愿站出来给出一个明确的反战的立场。于是,非正义的战争消耗,“站错队”的国际局势,狂热的国内民族主义风潮,看似理性却不愿负责的决策层,看似规范民主却又没有决断力的决策程序,一步步将日本导向深渊。作者将大量的史实还原为一个个人物,这种写史的方式显得很独特也引人入胜,就像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然而也掺杂了一些作者的主观判断,是否能完全展现历史的真实,自有其值得商榷之处。但作为门外汉而言,这本书显然是新颖而不枯燥的。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珍珠港事件的发生的确吊诡,堀田江理从政府决策体系分析
  •     书中记录了是什么,没有回答为什么。从书中隐含意思来看,日本是被中国拖垮了。中国应该庆幸日本三四十年代的领导人没有明治时期领导人的那种眼光和责任感。
  •     还算可读的书,大陆版生生被个烂书名搞成了地摊文学的调调,哪像港版的《日本1941》显得有深度。总而言之,高层没有战略眼光和历史责任,能够压制军队盲动的政治强人,所以看得清未来的人不想负责任,没有勇气站出来反对,而明知希望渺茫让要冒必败之风险押上全部身家,以至于被军部的疯子牵着鼻子走,从东条到天皇都指望别人扭转局面而自己不用背上骂名,坚定的反战者山本五十六更操心偷袭珍珠港,过于复杂的决策体制和官僚文章如滚雪球班奔向万劫不复,证明了日本战术优异战略低能绝非浪得虚名。遗憾的是本书在铺陈日美关系发展脉络时未能站在更高的层面看问题,对日本的民族性和文化心理的挖掘浅尝辄止,对中日战争的认识较为陈旧,也没能具有说服力地推演出中国战场的僵持对日本继续扩大侵略政策的逻辑链条的影响,以至一些结论也似是而非。
  •     挖开了珍珠港事件之前日本国内政治的细节,以文学纪实的笔调生动刻画了各色人物,同时不乏严谨的学术考证。很有历史现场感。
  •     大陆版装帧太掉价了 内容不错
  •     水平普普。译者不知道关特演、千人针、特高课这些名词;作者给天皇洗地,重复中共游而不及的老调,胡说汪精卫是理想主义者,忽略苏联在远东的七月集结,漠视天津军在35-37的挑衅,严重高估中途岛的飞行员损失(2013年出版的本书居然完全没吸收05年Shatter Sword的研究成果):作者就是个军事棒槌。而且,只是简单叙述日本的决策过程,没有在文化和心理上进行深入描述,过于简单切割维新志士和昭和军阀,完全没看见后者确实是前者侵略扩张方针的继承者,没看见美日争夺太平洋的大势。平庸之作
  •     看完书,有了更深的了解,觉得战争中最可怜的是民众。希望世界和平
  •     历史解释本身并没有特别之处,仍然是认为日本互相甩锅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造成政府、军部乃至天皇都无法做出阻止战争的政治决断,这也差不多是主流保守史学的一致见解,而在纐纈厚的著作中也能看到进步史学也几乎接受了这样的看法。其实疑问倒是既然保守史学如此不喜欢丸山的战时日本分析,为什么结果却不断重复和深化和“无责任的体制”论类似的思路呢。至于本书的优长在于,采用了一种类似纪实文学的手法,成功描绘出了开战政治过程中那种蛋痛的气氛,并且因为处在日本外部的视角,并不回避日本的侵略战争责任问题。翻译总的来说非常流畅,人名几乎很少出错,而专有名词则有很多没有翻译出来。本书的文献视野颇为广泛,可是可恨的出版商似乎想让它成为一本地摊读物,将注释与参考文献全部删除,从而大大损害了此书的学术价值
  •     可能是这套书里面文字和数字错误最少的一本了。
  •     看看怎么样,纸张一般
  •     日本政治体制的决策过程从书中能看到一些端倪,也能了解到几位甲级战犯不为人知的一面,描述整体而言还是较为客观的。但很多事情的具体过程细节不够,还是能引用一些亲历者的描述就好了。
  •     权力架构和政治文化两方面塑造的政客集体不负责任,重视形式先于内容,面子优于实质,错进错出不情不愿却又无可挽回地一道跳崖自杀。对侵略的性质不回避,但是把裕仁的责任尽力撇清了。
  •     个人觉得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它让我们得以更加全面地去看待整个二战期间日本政府的行为,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日本侵华战争,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8年抗战中日本政策变化的原因。我们在历史书中了解到的多是中国的国情,却对日本国内的情况没有涉及,这本书是个很好的教材。
  •     看的台湾版,大陆版的日本大败局的书名没有台版日本1941好,解读了珍珠港前日本,日本政府,日本军队走向珍珠港的决策过程以及种种矛盾和斗争,和我们了解的历史完全不一样
  •     一个日本人居然写出了英美非虚构作家的风格。最新颖的观点是,军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狂妄自大。东条英机曾说,如果从中国撤军,死去的数万将士怎么办。但这还有下文,如果跟美国开战,我们将会再死数万将士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