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逻辑》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成功学 > 失败的逻辑

出版社:上海科教
出版日期:2010-12
ISBN:9787542850836
作者:迪特里希·德尔纳
页数:187页

为何我总觉得这类书没有任何价值?

这是一本讲逻辑的书吗?不是。这是一本讲失败经验的书吗?也不是。这是一本试图用逻辑去分析和避免失败的书,这就注定本书无新意也无价值。本书有很多案例,阿斯旺水坝、切尔诺贝利等等,而且很多情节确实也很吸引人,但我认为本书无价值。拿切尔诺贝利说,作者说操作员平时总在安全范围以外操作,因为这样有很大便利。虽然暂时没什么危险,但是每一个小的安全隐患的积累可能会爆发严重的灾难,就像切尔诺贝利,这是事后的经验总结,和逻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事前不能用逻辑预测出何时爆发灾难?当然这是强人所难,要是能预测出灾难还能让它爆发吗?或者说,你给出一个概率,把能发生的灾难当成代价,把能引起灾难的便利操作算作收益,看看收益和代价孰轻孰重,这不成经济学了吗,和逻辑何干?再或者,要求员工必须按安全规程操作,但是员工为了方便,养成违规操作的习惯,这是企业管理的内容,又与逻辑何干?既然逻辑和切尔诺贝利无关,你为何要举这个例子?想起一个故事,未必是真事,讲的是这个意思。有一艘失事的船,船上大概有16人,全部遇难,包括船长、水手和工程师等人,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后来发现,出事的恰当,每个人都有发现事故的机会,避免出事,但每个人都疏忽了一点点,结果事故就在全体船员的不经意间发生了。这个故事就叫每人都错一点点,是一个类似心灵鸡汤的小故事,肯定会被人加上很多哲理性的点评,然后让你恍然大悟,觉得受到了莫大的启发,马上掏钱买书。这个基本过程和切尔诺贝利差不多,你怎么能和逻辑联系起来?这些分析都是事后诸葛,用类似作者的方法,不但不能预测事故的发生,也不能分析出事故的真正原因,更不能避免以后类似的事故发生,这样评述除了能过把嘴瘾外,能有什么用?本书前半部分有很多例子,再加上作者东扯西扯,还算有趣,但后边就是直接指导读者了,比如事前你一定要做好预测,避免失败的发生等等,全是废话。逻辑学没错,总结失败的经验也没错,但是用逻辑去指导现实中的失败,总觉得有点八杆子打不着。像算命先生一样胡扯,再加上逻辑学,给人感觉像是披上了科学和理性的外衣,就更能迷惑人,成功励志类的书籍常常有这样的内容。这本书是上海科教出版,归到科普类的图书,我觉得还是归到成功励志类,把版权卖给海南出版社出版比较适合。

《失败的逻辑》

当我拿到这本薄薄的不足200页的小书的时候,我很好奇这位认知科学的科学家会在这样的篇幅内如何介绍科学内幕或者人类诸多失败的深层原因。但是当我读完之后,掩卷遐想,作者在这本小书中介绍的尚不止这些。【条条大路通失败】曾经有一些畅销书会告诉我们这样的观点:“成功的方法千万,但是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种”。也许成功学给我们灌输的内容几乎已经让我们差点相信,我们每个人确实是可以成功的。但是这本小书恰恰给你泼一盆冷水:当你知道失败经常是因为人类思维的固有缺点时,你也许明白了为什么成功的人士总是少数,只有成功的人才被铭记。例如,人们常常故意忽略会对自己已经做出的决定起负面作用的信息。这一方面是因为人类惯常于自我保护,一方面是人类思维不愿意去处理复杂而矛盾的条件。例如文中举例希特勒在入侵波兰之前,故意不理睬一份报告,该报告谈到如果德国攻击波兰,英国就要严肃考虑援助自己的盟国。还例如,人类对随着时间变化的系统的处理尤其的差,因为人类思维总倾向于用线性去描述系统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别对人类太自信咯。。。)。历史上经典的例子莫过于那位想要在国际象棋棋盘上放米来奖励发明人的印度国王,以指数比例上涨的米粒可以要了他的国家的命。更可贵的是,作者作为一位认知科学的科学家,普朗克研究所的认知人类学项目主任,在书中有大量的计算机模拟实验。虽然我们在阅读此书时,可以作为一个旁观者冷眼笑看试验中的人们的种种失败历程,但是作者恰恰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我们:我们在生活中不正是这些实验对象么?我们又能比他们优秀多少呢?【我们能做些什么?】当然,作者除了用实验来证明我们人类在复杂系统面前是多么苍白无力之外,也还是给出了一些救命稻草。下面这张图虽然很不起眼,却是贯穿全书的画龙点睛之处:作者在不同的行动步骤中除了给出常见的错误以外,还给出了一些如何在这些步骤中避免一些错误的方法。例如,在“确定目标”环节中,可以做以下的事情以提高成功的可能性(我不喜欢用概率这个词):将消极目标转化为积极目标。例如,我们常常说“不要”做什么,但是如果能够将其转化成为“要”做什么一般会更好些。将一般目标转化为特殊目标。文中还提到了如何更好的处理多重目标的问题。作者给出的更多建议方案(例如隐式知识等),无法在此赘述。如果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下此书。但是正如作者所一贯持有的审慎态度一样,我们人类在面对复杂系统时,保持一颗敬畏的心始终是没有坏处的。人类及我们所依赖的大脑真的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看得见摸不着的逻辑

其实看完最后一个字,我内心的想法就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不就是唯物辩证法吗!我还细细的回忆了一下唯物辩证法的内容,虽然本书不涉及物质还是意识第一性,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建立在物质第一性这一基础上的!定义清晰的目标永远不可能一次实现所有的目标设定工作的优先级对已知结构形成系统模型,预测副作用和长远影响使收集信息的工作适应我们手头任务的需要分析错误并改组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不为了证明我们能够行动而行动控制规避行为适当抽象“方法主义”并不是全适用(看看,这些不就是活脱脱的辩证法认识论吗!要联系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获取间接经验,实践——认识——再实践!我觉得马克思爷爷完胜了啊!<好吧 我就这么一闹而已>)关于本书上架建议——科普读物。还真的很科普,所以这本书处于了一种很尴尬的境地,不学术也不通俗,消遣看时嫌累,认真看时觉得空。弃之不看不是,坚持看完又觉得没那么有意思。虽然这样,书中一些实验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另外,我很喜欢作者提出用模拟来学习经验的建议,虽然我找不着模型,现实生活中危机并不常出现(P186),不过那些书中实验也算是间接经验了。这一类书,属于看过就忘型,根本记不住。可能看时暗下决心,但在今后实践上,早把这些方法论抛诸脑后。不过,对于我个人目前状况而言,本书还是提供了2条非常好的建议:1 P46 我不知道,如果事情不同是否将更好,但我确实知道,如果事情变得更好它们必将有所不同。(已做到,望坚持)2 P154 预计某些事情一定出错,而将设法对待要出现的问题。(已体会,望实行)

方法和目标之间不协调

我看了下正文内容和举的例子,大致知道书讲的是什么了。其实,所有看似有科学、专家指导下的规划,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他们的目标设定相互冲突;解决方案的作用是不可逆的;路径依赖;利益冲突;暂时有效。西方的所有优化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有同样的缺陷:满足少数人的局部、暂时最优;其他的一概不管,也不知道如何管,也没法管。这里的少数人就是出钱找人优化的那帮所谓的stakeholder,于公司就是所谓的股东利益,于国家就是所谓的国家利益。东方的、包括印第安人的方法反之,尊重天地和之间的一切生命,敬畏生命和自然,顺天知命。你看标题: failure。是谁的失败?人的?人失败了说不定对其他的某种生命是胜利。哪有什么绝对意义上的失败,不过是某个利益群体某时某地某事没搞定罢了,谁说这不是命呢?都被你算计到了,别的都不要活了,这是何等的贪婪啊!因果之链,细微难知,就凭西方那点线性思维,还想如何如何,也算是典型失败案例。====================书是不错的,细节值得学习,只是大局观和指导框架,自然不能听着线性思维方式;不过局部和暂时的,老外的东西不错。

向自己学习

这本书是我近段时间以来读的最有启发的一本了。从计算机模拟出发,作者深入分析了各种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并与现实中的历史事件做对比。我觉得读这本书时重要的一点是,不要以为自己会比做模拟实验失败者做的更好。潜心找和那些失败者的共同点让我在这本书里受益匪浅,而不是那些成功者。跟着他,我回顾了自己做决定的“模式”,一身冷汗。这本书好在提供了一个从自身失败中反省的机会,而不是一味要求从他人成功中学习。无疑,面向自己时收获更大。

避免失败的良方

失败的逻辑谈到人的失败归结于人类的弱点,这种弱点并非对我们完全有害,它们甚至来源于人类适应环境的进化,但是优点往往不会一直是优点,在很多时候这些进化而来的人类习性,包括,集中于非常有限的几个目标,迫不及待的采取策略,简单化思维方式,应用习惯熟悉的方法,还有包括我们逃避的态度,在面临复杂问题时的狂乱;这些都是容易导致我们走向失败的因素,这样的情形极为常见,小的失败可能导致我们无法达成一个小目标,大的失败可能酿成祸害或则悲剧,所以认识到我们失败背后的因素并且克服他们显得那么诱人和必要。1、系统化思维复杂问题往往很难一窥全貌,正确的做法是将具有有机整体的事物视为系统,应用彼此联系和层层分析的认识方法来理解它,并成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2、收集信息成为重要任务收集信息是我们建立持续的接触真实复杂系统的一种正确的态度,在建立系统理解和系统跟踪方面意义明显。3、借助辅助方式克服一些必要的弱点我们不能同时关注多个目标,那么我们可以借助记录和绘画的方式将问题展现出来,借助提醒功能让我们不至于在忙于处理一件事情时而将另外一件也很重要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同时我们借助日记、工作记录来来即时记录我们的心理状态和决策依据,同时可以在未来对比预想结果时起到反馈对照作用。以上三点当然并非书中避免失败方法的全部,但它们是我映像最深的部分,完成阅读后略作记录供与相同爱好者套利和自我学习之用。

在其位,谋其政

读这本书的一个感悟:关于方法的书读得太多,没有意义。太多的道理都能总结成这么一句话“在恰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情”,其实是句废话。唯有那些自己做事过程得出的感悟,与书中的观点交相呼应(并且它们能将这些感悟系统化,从而提高你的感悟一个层次),这样才觉得有意思。否则都是纸上谈兵。评判有没有真正理解那些道理的准则:它们有没有融入你做事的方法里,有没有内化到你的灵魂。也就是:一旦遇到相应情况,你就会条件反射出那些道理。

复杂性导致认知困难,思维懒惰导致失败

1)本书讲述事物的复杂性导致认知困难和思维懒惰导致行动失败。2)归类学术,则琐碎,口水;归类科普,有点无趣。3)翻译不怎么样。1、有良好意图的人,通常很少对自己的目标追求产生疑虑。但缺乏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原本无害却变得危险;由于“善意”,对行动后果也缺乏反省,良心上较少不安。2、组织复杂行动的步骤:1)明确目标2)建立模型和收集信息3)预测和外推4)行动的规划、决策和行动的执行5)审查行动效果和修订策略3、成功的行动,1)行动目标和规划具有稳定性,2)经常自省并改正,而不是简单概括。复杂性,体现在其因素的繁多、动态性、因素的隐性和互相影响,所以难以测量评估。1)具体阐明目标(可以先确定大目标,然后再分层划分),平衡部分矛盾的目标,区分其优先次序;然后开始规划行动和收集信息。(多目标时,目标互相冲突,可能是因为在系统中联系它们的变量是负相关的。所以,解决的最佳方案,是改造整个系统,使其不对立。)2)我们常常把思维方向从实际的目标改变到能够保持我们能力感的目标。(墨守成规的优点:不必每种情况都从头做起,不必寻找最优。)在思维过程中,选择“捷径”、省略。懒惰或者逃避,选用熟悉模型,可能把新问题强硬归类于旧模型中;简化变量,简化假设,只去解决知道可以解决的问题。评论:面对纷杂数据,不能因其复杂而放弃,道路必须开拓,必需试错,虽然有时代价很大,这必需。当然,能够避免,或者减小代价,更好。3)人的记忆流入容量有限。通过屏蔽多余的信息干扰,进行分类分级,来为方案、模型服务。会失会时间结构系统图影,不能重现时间模型来矫正我们的思维和行动。评论:尽力从宏观把握,在收集、整理信息的同时,时常从系统视角审视工作。

《失败的逻辑》详细读书笔记

《失败的逻辑》读书笔记 - 简书《失败的逻辑——事情因何出错,世间有无妙策》Why things go wrong and what we can do to make them right这本书的作者是迪特里希·德尔纳,心理学教授,认知行为领域的权威,1986年度德国最高科学奖莱布尼兹奖获得者。我沿着“思维”主题找到这本书,然后被简介中的“失败的原因是某些特定的思维倾向”所吸引,决定细读此书。问题的答案不在于疏忽或粗心,而是缘于他所谓的"失败的逻辑":我们思维模式中的某些倾向--诸如一次只做一件事,因果关系,还有线性思维--它们适合于过去的简单世界,对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复杂世界却有着灾难性影响。——《失败的逻辑》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些错误的思维倾向,就可以摆脱必然失败的结果,而这也正好前段时间读的《超越智商》的核心观点之一。(《超越智商》分析了大脑心智模型,强调了理性思维和行动比智商更重要,而增强理性思维的方法之一,就是安装更好的心智模型,去除错误的心智模型;书中给出了两种重要的缺失心智模型,罗列了多种常见的错误心智模型。)细读本书,发现这本书对应了思维主题的一个细分主题:系统思维,即面对复杂系统的思维方法论。复杂系统随处可见,大系统如经济体系;小系统如产品开发等。提到经济系统,就要重提《一课经济学》,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复杂系统方法论在经济系统中的具体阐述,“制定经济政策时,不仅要考虑政策的短期影响和对特定人群的影响,还要考虑长远影响和对整体人群的影响”。还要再次强调“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具体到《失败的逻辑》,就是意识和学习“系统思维”的重要性。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多次提及“锤子人思维倾向“——在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眼中,全世界都是钉子。但我们也从正面看待这句话:(1)手里拿着锤子的人,总要好过一无所有而一筹莫展的人,五十步笑百步未尝不可;(2)如果“锤子”是具有“元属性”的工具,那锤子人立刻就脱胎换骨了,而“思维方式”就是这样值得人人持有的锤子。引言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第一章 若干事例本章介绍了三个事例,前两个是计算机模拟测试,分析了受试者在解决模拟的复杂系统问题时暴露出的各种问题;第三个事例是真实世界发生的灾难,即切尔诺贝利事件,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灾难。第二章 要求首先介绍了复杂系统的四个一般特征:复杂性,不透明性,内部动态,对系统不完全或不正确的了解。复杂性:系统中的变量多,且互相依赖。不透明性:只了解局部,难以看到整体;我们可能看不见真正要看的东西,而只能看到表象。动态特征:系统是动态的,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都随时间变化,“今天的美酒可能变成明天的毒药”。无知和错误假假定:我们对复杂系统的认识,依赖于很多无知和错误的假定。然后提出了应对复杂系统的步骤,简要分析了每个步骤中的常见问题,后续几章分别详细介绍。组织复杂系统的步骤:明确目标————建立模型和收集信息————预测和外推————规划、决策和行动————评估行动和修正。备注:《系统之美》介绍了复杂系统的三大一般特征:适应性、自组织和层次性;与《失败的逻辑》四个特征比较,可以更好的理解系统的特点。第三章 确定目标“A problem well stated is a problem half-solved.”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明确目标就是解决问题第一步。本章首先介绍了明确目标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目标常见分类和相应特点,之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目标给出了“再定义和再确认”的方法。本章最后强调了几种常见的对待目标的错误方式,一是“修理服务”行动(只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或者非常明显的问题)和”目标退化“现象(用容易解决的临时目标代替原初目标),二是解决互相冲突的分目标时”仅专注于一件事和只追求一个目标,而不是同时追求几个目标“。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案是:具体的阐明目标,平衡互相矛盾的目标,区分平行目标的优先级。切记不要一接到任务就进入“规划行动和收集信息”状态。备注:“确定目标”和“明确问题是什么”的关系是什么?本章让我想到了《你的灯亮着吗?: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中的一个观点“问题是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第一原则,遇到问题不要急于行动,欲速则不达。首先询问自己两个问题,“现状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之后再考虑“怎么缩短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更具体的分析请见《你的灯亮着吗?》,本书通俗易懂但内容深刻,值得作为问题解决领域的第一本入门读物。第四章 信息和模型应对复杂系统的第二步是收集信息和建立模型。首先强调要从系统的角度去看待目标和现状,忽略了情况的系统性就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系统是由彼此处于因果关系的许多变量所构成的一个网络。——《失败的逻辑》系统是一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或相互依存的成分构成的整体,系统是各种子系统的集合体。——《用系统来工作》系统并不仅仅是一些事物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整体。——《系统之美》从系统的角度去“收集信息和建立模型”包括三个方面:(1)系统中存在哪些变量,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四大类:正反馈、负反馈、临界变量和指示变量。(2)知道了“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后,分析“系统的结构”分析方法是抽象,抽象可以帮助融会贯通,具体而言,就是用类比思维(比喻、模仿)寻找共同点和差异性,从而帮助我们用已有的系统知识去考察未知的系统,实现从部分到整体的理解。(3)掌握“系统的层次性”,掌握到特定的细致程度复杂系统具有层次性(《系统之美》),一个大的系统保护很多子系统,一些子系统又可以分解成更多、更小的子系统。层次性可以帮助我们用更少的信息量掌握整体,但是存在一个平衡点,过细致的层次性是一种精力浪费,过于粗糙的层次性则掩盖了系统的重要变量和变量相互关系。备注:《系统之美》指出,任何系统都包括三个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而上文所强调的三个方面,其实就是对这三个系统构成要件的分析:要素即变量,连接即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功能或目标可以通过分析系统的层次性确定子系统的功能和目标进而得到系统整体的结果和目标。在“收集信息和建立模型”中,存在两个常见的误区:(1)一次解决一个问题处理复杂系统时,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一次解决一个问题“,没有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去看到问题,而是将复杂系统视为一个个孤立系统的集合体,这样做都无法解决真正的问题,而是“一个问题解决了,只不过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看。这种”一次解决一个问题“的倾向,就像上面所说的“修理服务”行动,我们急于解决问题的倾向促使我们首先解决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和最先进入我们视野的问题。(2)过度简化,将问题归结为一个“中心变量”上忽略复杂系统中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将某一个变量视为中心变量,其他变量都分别与这一中心变量联系。这种过度简化忽略了复杂系统中的反馈回路,没有考虑这样的事实:”我们不是在对待一个星状的互相依赖的网络,而是更近似于一个弹簧床垫的网络“,弹簧之间互相牵动,而不存在一个单一的中心点。我们的过度简化倾向,源于”不可测量性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产生畏惧“,所以维持简单的既有判断,拒绝否认和调整,甚至只收集支持这些假定的信息,就成了我们面对复杂系统的下意识防御方式。应该怎么做:概括,但不能过度概括凡事都应该尽可能简化,但不能过度简单。——爱因斯坦书中举了两个过度简化的例子,其中一个是费马写了一个寻找素数的程序,发现n=0,1,2,3,4都成立,于是费马认为这个程序具有普遍性,实际上n=5时程序就失效了(计算量太大,所以费马没有做),这儿费马就犯了过度简化的错误。用概括的方式将抽象概念形式化,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活动。概括也类似于归纳思维、分类思维,是一种比演绎思维更容易操作的思维,但是演绎推理是一种严格的逻辑,归纳推理却容易陷入“过度简化”的陷阱。(《金字塔原理》)避免过度简化倾向的关键是意识到“条件”和“情境”的存在,避免“去条件化抽象”。在复杂系统中,一种措施的有效性几乎总是取决于实施该措施的情境,并不存在可以用来指导我们行动的普遍规则。书中举了两个例子,一是火灾模拟游戏,最佳的策略总是与具体的情况相关联;二是毛奇的战争策略思维,“策略是一套权宜之计....而由权宜手段导出的一般原则,不可能有任何策略上的价值。”一个人的美酒佳肴就是另一个人的穿肠毒药.A person's food is another man's poison.惨淡的思想:考虑得越多,越难以行动这儿提到了“收集信息和建立模型”步骤中的一个陷阱:拥有的信息量和不确定性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正反馈作用。我们收集的信息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感受到越强的不确定性,进而越难以行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有时故意拒绝接受信息。所以,在收集信息和行动之间,存在一个平衡(balance):既要避免基于极少信息而采取草率行动,又要避免收集过多信息而妨碍了行动;而这种平衡点的位置,取决于决策的时间压力。第五章 时间序列本章的核心是,我们如何预测未来?我们对时间的敏感性明显不如空间(这也是回顾和反思的意义所在),这种不敏感导致我们处理时间序列问题时的明显的错误,比如(1)将随时间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事情视为彼此独立的事件,(2)预测未来时采用简单地从当前时刻外推,而这种外推过程又存在过度关注显著特征的问题和采用线性和“单调的”方式外推的问题。本章以”睡眠莲子、稻米粒和艾滋病“为例,强调了我们对复利、幂和指数增长(非线性增长)的严重低估,我们缺乏处理非线性时间结构的直觉。(我们常用稻米粒的故事,强调理财的重要性;常用“马太效应”或“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来说明人与人之间因为“增长方式”不同而差异越来越大的现状)作者随后以德国艾滋病为例,具体分析了理想指数增长模型在现实复杂系统中的具体情况,阐述了资源限制导致增长速度必然减速的现象,介绍了领先和暂态效应的特点;所以大众和专家直觉认为的“艾滋病的蔓延在联邦德国减缓下来”和“政府等努力促成了艾滋病蔓延的减速”是一种错误,是对时间序列认识不足的表现。从时间序列的角度看,专家和外行的区别在于,专家可以有意识的去选择更多的数学模型来拟合当前的观察结果,而外行则是下意识的直接选择线性模型。振荡、逆转时间序列中,除了单调变化(不论是线性还是指数变化),还存在振荡式和逆转式变化的情况。就像我们处理指数式增长时存在明显的直觉错误,面对振荡式和逆转式变化情况,我们也容易犯系统性的错误。文章分别用“使用调节器和温度计调节贮藏室中的温度”和“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动情况”来分别介绍这两种时间序列。处理振荡式复杂系统时,关键是意识到系统的响应大都不是即刻响应而是延迟响应,过度频繁的干预只会加大系统的波动而看不清干预的真正效果;其次是避免局部经验过度推广,否则我们只是不断的在“简单条件和初始经验”上添加越来越多的“特殊条件”来逃避对系统的真正理解(和过度自信思维偏误有点联系)。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中,一个看似良好缓冲的系统,方向“突然”转变,让人大吃一惊。但是从更长的时间角度看,“大灾难”似乎突然袭来,但是实际上祸根早已种下。原因依然是我们对时间敏感度太低,容易线性思维,目光短浅所致,繁荣之中孕育着衰退。——《基地》系列三部曲备注1:从“延迟响应”联想到生活中的“延迟判断”,最初进入脑海的想法和脱口而出的语言都需要被延迟,确定是不是我们的真正观点;备注2:我的理解是,逆转现象和振荡现象是不同时间尺度下观察的相似结果,逆转现象可以是振荡现象中的一次小振荡,也可以是多次振荡现象累积后的一次大振荡;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经济中的短周期和长周期,短周期是不断的小幅振荡,而一次大幅度的逆转和经济衰退(微观上看)则是长周期中的一个振荡过程;一个经典的经济周期简化模型是[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Ray Dalio - 腾讯视频],从这个视频,可以清晰的理解经济长周期和短周期,而我们处于一个时间点上,很难知道自己在走在上坡还是下坡路上。平衡:如何面对一个简单的系统一个简单的系统:库埃拉的骷髅天蛾,帮助棉花传授花粉以提高棉花产量,但是同时在无花果上打洞降低无花果产量。在这个模拟试验中,实验参与者释放特定数量的骷髅天蛾的天敌黄蜂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棉花与无花果都要兼得。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参与者处理相当简单的随时间变化系统的能力极差。应该怎么做?答案其实很简单:(1)意识到系统的内部是动态的(复杂系统的一个典型特征),(2)记录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这是过去的经验,(3)基于对动态性的认识和系统的已有数据,努力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第六章 规划规划的本质是思考单独行动和系列行动的潜在后果,进而分析这些行动是否帮助我们达到预期目标。规划一系列的行动,类似于构建一个和多个长链(长链交叉形成增强和反馈回路),而每个长链中包括多个链条,每个链条又分为三个元素:条件、行动、结果。可以将规划简单分为正向规划和反向规划,按照“问题是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的定义,正向规划是从现状先前推进,而反向规划则是从预期目标向后推进;如果将两种规划方式结合起来,利用阶段性目标,更容易找到从现状到目标的路线。缩小问题扇面和扩展问题扇面制定计划和规划路线很困难,因为我们难以完全枚举所有可能问题扇面。所以实际规划中,需要通过简化(缩小聚集,缩小问题扇面)来探索路线,有三种“缩小问题扇面”方法:“爬山法”、寻找“中间目标”、基于过去的成功经验。而具体运用依然需要看实际条件。“爬山法”:选择当下最直接缩短现状和目标距离的行动;问题是可能爬到次高峰而非最高峰上。寻找“中间目标”:利用中间目标,使用反向规划,从而分而治之。基于过去的成功经验:“方法主义“,因为过去有效,所以故技重施。除了需要“缩小问题扇面”,还需要“扩展问题扇面”,以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三种扩展问题扇面的方法:自由实验法、剔除法(排除法、反向思维)、类推思维。自由实验法:想象,think out of the box,避免默认假设和定式思维的束缚剔除法:剔除不成功的策略、不成功行动的特征,除此之外都值得尝试,避免成为特定思维方式的俘虏(特定思维方式是一种无意识的剔除策略),书中举了“蜡烛难题”这个经典心理学实验,看似简单的行动也带有很多意识不到的默认假设判断。类推思维:最重要的方法,“比较、模仿、类比”,从看似无关的事情中获得启迪。规划过程是综合运用“缩小问题扇面”和“扩展问题扇面”的过程,有的时候需要缩小问题扇面,仔细搜索问题扇面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法;如果搜索不到可能方法,就需要扩展问题扇面;智慧在于”灵活运用“——知道何时缩小,何时扩展。规划的尺度像收集信息一样,在规划时,我们也面对一个尺度的问题。规划的窍门是要掌握一个适当的详细程度。既要避免过分细致的规划,又要避免粗糙的规划。不安全感和试图逃避复杂情况的不确定性的心理倾向,容易导致过细规划的行动。侏儒症:去条件规划和“方法主义”——不考虑条件的行动一个规划单元,是由条件元素、行动元素和结果元素组成。规划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也是计划常常失败的原因,是忽略条件元素,即行动的必需条件。这种去条件规划或去条件行动,类似于大脑的“程序化响应机制“,也有节省认知资源的优点;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容易看不到新的可能性,意识不到适用条件就不能灵活运用经验,容易生搬硬套,即陷入“方法主义”的误区。“方法主义”效应:不假思索地运用我们曾学到的一种行动的顺序;不是针对特殊条件,提出相应行动。书中以克劳塞维茨的战争理论为依据做了进一步解释。 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措辞分析他的规划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他是否陷入去条件规划的境地。优秀问题解决者喜欢那些考虑环境和例外的措辞,强调重点但不忽略次要问题的措辞,以及那些提出可能性的措辞。相反,低劣问题解决者食用不容许其他可能性和环境条件的“绝对”概念。吃一堑未必长一智:“弹道行动”——不考虑结果的行动从规划单元的条件、行动、结果出发,上一部分介绍的是“不考虑条件的行动”,这一部分则是“不考虑结果的行动”。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根据行动的结果来纠正不正确的行动和错误的假设,从而调整行动的路线,修正对系统的理解。尤其是面对一个不是完全理解的系统,应该抓住机会对系统进行更多的了解。但事实上,人们总在想办法避免直面行动的负面结果。避免面对自己行动的负面结果的第一种办法是“弹道行为”,即“发射后就不管”,一切顺其自然。这种弹道行为的好处是解除了我吗所有的责任,维持我们对自身能力的幻想和信任(行动永远都是对的)。避免面对自己行动的负面结果的第二种办法是“外部归因”,即将负面结果的原因都归结为环境和别人等,就像《错不在我》这本书所讲的那样,“当错误发生时,我们总会下意识地将错误推卸到他人身上,或找一些客观原因,完全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这样的心理你我都有,无论你是总统还是普通人。”另外两个办法是“转变目标”和“免除边界条件限制”。第七章 那么我们现在怎么办第七章分析了我们为什么会出错,深层次原因来自于大脑结构和思维方式,这就是认知科学的范围。一是大脑认知资源稀缺,有意识思维缓慢;二是过度自信思维倾向,这是一种典型的思维偏误,对应前面章节提到的“修理服务”行动;三是大脑记忆系统的“工作记忆容量”不足,导致我们不能一次性处理很多信息,用复杂系统的术语讲,则是“存量大,流量小”;四是缺乏反向思维能力,即证伪方法论,我们不考虑不存在的问题,我们是当前的俘虏,不考虑还没有发生的副作用和长期结果,这就类似于《一课经济学》反复强调的经济学思维方式。虽然有以上四个深层次原因,但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依然是可以习得的,也就是系统思维能力。思维是一种技能,也是可以习得的。——《比知识还多》。这种系统思维的习得,主要是培养言语智能和运用智能两方面。既要懂理论,又要能灵活运用,两个方面互相促进。说得头头是道的未必真能灵活运用,将相关的方法论引用到千变万化的复制系统中;而不懂理论,则难以将实践所学融会贯通。言语智能:了解复杂系统的知识,比如“系统“”正反馈“”负反馈“和”临界变量“的概念等。运用智能:个人所具有的运用他们的智能和技能的能力,重要的是”灵活应用“,即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去思考,去行动。不存在普遍适用的规则,专家和外行的区别就在于,专家能在恰当的时候应用恰当的规则。反省自己的思维过程,反省自己的经验,能使我们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在复杂的情况下,需要基于复杂系统的认识,才能进行更深入的反省,而这些认识,就是本书以上章节所介绍的内容,从而帮助我们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2016.7一个月读完,2016.8.13写完本读书笔记,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本文链接,谢谢https://www.douban.com/people/oyster1984/https://www.yukunwu.wordpress.comwu.laplace@gmail.com

笔记

如果我们理解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对我们所提出的各种要求,以及我们试图满足这些要求时最容易犯的错误,那么是可以取得真正的改进的。决策者对形势不进行事前分析就行动;不去预测各种副作用和长期影响;假定如果不存在一目了然的负面效应,就意味着正确的措施已被采用;过分地卷入“工程”,使他们看不见显现出来的需要和形势的变化;容易有玩世不恭的反应。复杂性、不透明性、内部动态、以及对系统不完全或不正确的了解。复杂性是变量、以及变量之间关系的乘积。复杂性不是一个客观因素,而是主观因素。复杂性必须根据某个特定个体和他或她提供的潜意识来理解。动态特性我们必须经常设法用实验性的解决方案应付,因为时间压力迫使我们在收集完备信息或勾画出一个全面计划之前就行动起来。我们不能满足于观测和分析任意单一时刻的情况,而必须设法确定整个系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走向何方。无知和错误假定规划和行动的步骤组织复杂行动的步骤1 明确目标:提供评估的准则和判据,评估我们可能提出的措施是否恰当。2 建立模型和收集信息3 预测和外推4 行动的规划,决策和行动的执行5 审查行动效果和修订策略1 明确目标目标可能是积极/消极 积极一般/特殊 0清楚/含糊 清楚简单/多重 0隐式/显式 当我们开始改变某些东西时,对于那些我们希望保持不变的东西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霍克海默尔(Max Horkheimer)注意到这种退化过程,他写道:“科学家们屈服于一种‘具体主义’认识模式,认为钟表的工作比它所测量的时间更为有趣。好像一切都成了机械学的范畴。在他们的理论中,他们将全部的爱都投入到了那些他们无疑可以处理的事情上。他们认为,在那些他们看来是完善的并使他们避免矛盾的事物中,能够找到安全。他们迷恋灵巧的手段、方法和技术,而在见识方面病态地低估了,或者忘了他们认为自己不再能够做到的事情和我们大家曾经希望达到的目标。”他在这里没有忘记就为什么目标会退化这一问题提出几种假定:对安全的需要和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息。当然这两个因素可以联系起来:完全丧失信心的人最热衷于安全问题。在我看来,自我保护——保护我们自身胜任感的需要——在这里起着关键作用。尽管我们的意图是最好的,但承认已经失败了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是困难的。2 信息和模型其中人们忽视了情况的系统性。考察系统并非单单知道存在许多变量,而是辨认出变量互相之间及自身内部可以发生影响的不同方式。这些相互关系可以进行分组,组成不同的种类,有正反馈、负反馈、缓存、临界变量以及指示变量。为了有效地处理系统:1我们必须知道要影响的目标变量依赖于什么别的变量。换句话说,必须懂得系统中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如何在系统中一起发生作用。2我们必须知道系统中的各个变量如何适合一个广义和狭义概念的分层结构。着可以帮助我们用模拟的方法填充系统中我们不熟悉的那些部分。3我们必须知道系统的个元素可以分解成的那些成分,以及包含个元素的较大的复合体。我们必须知道这些以便能对以前未辨认出来的变量间的互相作用提出假定。如何获得系统结构的知识呢?类比。另一种方法,是观察变量随时间的推移所经历的变化。一次解决一个问题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的自我强化感,或许可以说明许多论著未能完成的原因。当我们收集到越来越多的信息,对已经形成的准确的世界图景的信念便逐渐被怀疑和不确定性所取代。我们知道得越多,便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无知。3 时间序列与用于理解空间模式的丰富空间概念相反,我们似乎仅能依靠少数几种预言机制洞察未来。一种基本的机制是从当前时刻外推。换言之,当前使我们最感愤怒、烦恼或高兴的方方面面,在我们对未来的预测中起着一种关键的作用。规划规划过程的结构我们看到人们不能具体阐明他们的目标,不能确认何时他们的目标会彼此矛盾,不能够设置清晰的优先顺序。我们还看到他们在处理时间发展过程时严重失当。最为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人们无法改正他们的错误。许多失败的第一个原因,仅仅是由于人类思维过程缓慢。我们能从这样的训练中学到:我们能学到必须把目标讲清楚。我们都知道应该如此,却很少能够做到。我们能学到永远不能一次实现所有的目标,因为不同的目标可能彼此互相矛盾,我们必须常常在不同的目标中间采取折衷方案。我们能学到必须设定工作的优先级,但是不能永远坚持同样的优先级,我们可能不得不改变优先顺序。我们能学到当对待一个已知结构时,应该形成系统的模型。我们必须预测副作用和长远影响,且不要被它们征服。我们能学到如何使收集信息工作适合我们手头任务的需要,既不过分详细,也不草草了事。我们能学到过分抽象的后果。我们能学到将某一领域所有的事件都草率地归咎于一个中心原因的后果。我们能学到何时要继续收集信息而何时停止。我们能学到倾向于“横向”或“纵向”规避,而且这种倾向可以得到控制。我们能学到有时行动只是因为想给自己证明,我们能够行动。我们能学到膝跳反射式“方法主义”的危险。我们能学到必须分析错误,并从中作出结论改进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我认为,重要的不是发展异乎寻常的精神能力,不是充分使用被忽略的右半脑,不是解放某些神秘的创造性潜能,也不是动员潜在的90%智力。实际上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这就是开发我们的判断力。

复杂系统总是以非线性发展过程超出预期

1.现代世界由无数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我们必须从这些相互联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人类好像从很早就开始形成一种倾向,即处理问题都是有某种特别的根据。2.我们所以用简单的因果链方式进行思维,是因为从遗传学上讲,我们已经被预先编程了。3.存在一种神秘的智力诀窍一举使人的大脑变聪明,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此种可能性实际上为零。我们大脑隐含着大量潜能一说同样也是不可能的,如果真存在这些东西的话,我们早就使用他们了。(这可以视为目前尚未激发自己的潜能,而激发潜能的时机可以无限遥远,至少当下没有。)犹如自然界也没有发现过这样的一种动物,它只使用自己的3条腿跑动,而拖着自己第4条功能完备的腿却不用。那归结到我们的大脑运作情况也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是:不存在隐藏的神奇力量,能够让我们顷刻间思想变得深沉且强而有力。3.复杂的情况中可以诱导出这样的思维习惯:从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从那时起,日渐复杂的任务和逐步增长对失败的忧虑,促成了使失败变得更加可能乃至不可避免的各种决策方法。4.不确定性的承受能力似乎与参加者的行为之间有着某种关系。5.在时间的压力下,超负荷去实施已确定的措施。我们发现不能用因果关系的非线性网络,而要用因果关系链进行思维。6.不能看到一个指数发展的过程一旦开始,便用难以置信的速度到达其终点。所有这些都是认识能力的错误。7.难以控制时间,难以评估指数发展过程及难以估定副作用和长期影响。根据孤立的因果关系进行思维的倾向。明确目标 → 建模和收集信息 → 预测和外推 → 行动规划,决策和行动执行 → 反馈效果和修正策略 8.确定目标是处理复杂问题的第一步。常常我们并不确切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是在开始形成判断直到下决心之前,我们心目中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才行。明确的目标将提供给我们评估的准则和判据,评估我们可能提出的措施是否恰当。9.当受到时间的压力时,可能看不到问题堆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也变得“胡乱应付”,集中注意了紧迫却不重要的问题,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问题。10.完全无视眼下可能不存在而晚些时候才出现的失败和故障,如果我们的行动是以某种程度上随机产生的抱怨清单为依据,那么必然还受限于当前时刻。解决问题而可能产生的隐式问题仍然看不见。11.一个依然含糊的目标,一个还没有分解成具体分目标的目标,是以其本身的生命来冒险的。没有具体的目标,就没有可以用来判别事实上是否取得了进步的判据。12.心流(flow experience)是这样一种状态。在其中形成紧张,然后又放松;一个序列,当事人经历着害怕失败,战胜障碍,又一次害怕失败,再胜利,如此等等。13.无论是谁,若拥有大量信息,考虑很多,并通过思考增加对情况的了解,对作出明晰的决策,将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麻烦。14.在无知者看来,这个世界很简单,不过不必大量收集信息,我们很容易形成一个对现实的清晰图景,并据此做出明晰的决策。15.一个收集信息和乐于行动之间的逆变关系。收集到的信息越少,行动的愿望就越高。反之亦然。16.形成关于将来的思想,能够识别,人在对待时间和认识时间模式中遇到的典型困难,那将会改进我们在时间上的直觉。17.不重视实现行动的条件,简化了规划但不简化行动。计划往往失败,因为计划者没有考虑所有烦人的细小条件,计划可能很简单,实现起来却不容易。18.行动可能助长一种对能力的幻想。通过大量的介入,一个人证明他的能力,证明他能够把握形势。相反,一个人觉得是被迫对自己或他人证明他相信他不具有的一种能力,他很可能就放弃。

失败怎么破?

——《失败的逻辑》读书笔记一我们无法解决一个问题,或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其失败的原因在于:定目标时,这儿不够具体,那儿过于一般;做计划时,这儿太细,那儿太粗;实施过程中这儿犯了一个小错误,那儿又犯了一个小错误,而这些小错误累加起来;解决这些小错误小问题时,没有考虑到在解决老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问题,如此等等。失败并不会突如其来晴天霹雳,而是按照自己的逻辑逐渐发展的。多数事情的失败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从那时起,日渐复杂的任务和逐步增长的对失败的忧虑,促成了更多增加失败的可能性乃至不可避免的决策方法。现代世界由无数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所组成,我们必须从这些相互联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观察问题必须考虑到它包含在许多相关问题之中。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是原则而非例外。现在,如果我们理解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对我们所提出的各种要求,以及我们试图满足这些要求时容易犯的错误,我们将更有能力明智的开始,中途及时进行修正,最重要的是,从未能避免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我们需要用丰富的想象力去认识应对复杂问题时正确的和错误的思维方式,进而打破失败的逻辑。二当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时,面对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整个系统。复杂性、不透明性、内部动态,以及对系统不完全或不正确的理解——是所有错综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在这些情况下,要求人们小心规划,谨慎行事,这些特征对决策者提出了特殊要求。●复杂性复杂性是指我们给予某个特定系统存在许多相互依赖的变量的别称。变量越多,它们的相互依赖关系越强,那么系统复杂性越高(对应软件开发即各模块间耦合性与系统复杂度成正比)。变量之间的关联,要求规划者做规划时要同时注意大量特征,而不可能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只采取一种行动。复杂性不是一个客观因素,而是主观因素。同一事件相同条件对不同人来说复杂性不同,这取决于能否运用“超信号”。 超信号减少复杂性,使许多特征合为一体。运用超信号面对复杂情况时面对的是整体,而不是各个变量。 超信号可以通过经验的积累而获得。 比如老司机开车,路况车况车流人流是一个整体,面对这种复杂情况时就采用的是超信号。而新手面对这些情况时,会顾此失彼,他们面对的是各个变量。●动态特性现实不是被动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主动的,这一事实产生时间压力。时间压力决定了不可能无限的收集信息分析数据详细规划,我们必须经常设法用实验性的解决方案应付,因为时间压力迫使我们在收集完备信息或勾画出一个全面计划之前就行动起来。系统固有的动态特征使认识发展趋势成为很重要的问题。不能只满足于观测和分析任一时刻的情况,而必须设法确定整个系统将随时间的推移走向何方。这个,很难。●不透明性规划者和决策者不能直接或根本不能获取他们必须考虑的情况的信息。他们必须作出影响某一系统的决策,但只能部分地,不清楚地,模糊地,看见该系统的一些瞬息间的特征,或什么也看不见。这样的不透明性给规划和决策者增加了另一个不确定性。●无知和错误假定面对复杂系统,我们要了解它的当前状态、未来状态、可能状态,还要知道我们采取的行动对系统各方面的影响。这要求我们具备“结构知识”——系统中的变量如何相关、如何相互影响的知识。在个人头脑中,有关简单关联或复杂关联的假定,有关变量间单向影响或相互影响的假定,其总体结构构成个人头脑中的“现实模型”。现实模型可以是显式的,即理论知识,以有意识的形式存在在个人头脑中;它也可以是隐式的,即通常说的“直觉”——个人按照某一套假定办事,但说不清那些假定是什么。对于实践来说,直觉比理论有用。个体的现实模型可能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也可能是完全的或不完全的。但通常是既错误又不完全的。牢记这一点很有好处,但做起来很难。当人们错了或不确定而困惑时,最倾向于坚持自己是正确的。人们甚至宁愿偏爱自己错误的假定而不愿意接受正确的东西,宁愿竭尽全力斗争而不愿放弃确属错误的思想。能够承认无知和错误假定,是智慧的一种象征;能够识别出不完全的和错误的的信息和假定的能力,是解决复杂情况的重要条件。但,在这拥挤而复杂的环境里,大多数人还不愿或不能,还不够明智。三、了解了失败的原因,识别出了复杂系统单位一般特性,那可以开始考察应付这些情况的准则了,可以通过回答两个重要问题来考虑:●评估一个复杂问题,我们必须做些什么特定的事情?●解决这些问题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有时候我们只有片面信息,但我们也必须找到一种途径可以密切关注各种复杂的相互关系的动向并推论各种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确定要达到什么目标,如何达到。随后,我们还必须判断成功与否。把这样深思熟虑的各个步骤离析出来,以便研究我们该如何想、如何做。下面是一种可能的表示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该过程每一步都可倒推至上面任何一步循环):明确目标→建立模型和收集信息→预测和外推→行动的规划决策和行动的执行→审查行动效果和修订策略下面逐步分析。㈠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处理复杂问题的第一步。没有目标,我们将一事无成。我们活动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防止或阻止某种情况的发生。我们想把事务弄成它应有的样子,或者防止某种东西改变它原本的样子。这些期望是行动的灯塔,告诉我们该走哪条路。明确的目标将给我们提供评估的准则和判断依据,评估我们可能提出的措施是否恰当,对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要考察成功确定目标的各种陷阱和困难。首先要明确目标的分类,目标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一般的/特定的●清楚的/含糊的●简单的/多重的●显式的/隐式的在确定目标时,我们必须了解并知道如何对待这些特征。⒈可能的话,应设法将消极目标转化为积极目标。⒉一般目标由单一的或少数的标准所定义。只有目标,没有实施步骤。如比赛要赢,关注的是最终结果,而不在乎过程中的阶段目标。特定目标由许多标准所定义,它可以非常精确地描述和概念化,是为了实现一般目标而制定的各个步骤的阶段性目标。两者孰优孰劣,是否一定要转换,不能一概而论。在确定如何应对这种目标时,要根据最大“功效差异”作为判断依据设定中间目标。如果一种情况对于具有较高成功概率(“功效”)的活动给出许多不同的可能性(“差异”)(即有更多提高成功概率的选择),那么这一情况便是以高功效差异为特征。⒊含糊目标是伴有抽象形容词的目标,如“美好”、“用户友好”、“幸福”、“舒适的”、“方便快捷”……这些模糊的概念化的东西。而清楚的目标就是可验证可测量可确定的目标。把含糊的目标化为清楚目标,有助于我们制定方案,但是这个过程我们常发现一个模糊目标分解后成为多个侧面局部问题。这就成了处理简单的和多重的目标的问题。⒋解决多重问题,要知道通常不可能同时解决所有问题,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组织这一系列问题:①确定中心问题,即与其它各变量关联最多的问题。(缺钱经常是一个明显的中心问题,别的中心问题就不像这样显而易见。)②如不能确定中心问题,可以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来给问题分类,优先处理重要性高的问题,而不是紧迫性高的问题。③问题分类后,可以通过委托(外包)的办法减轻处理多重问题的负担。当有一个以上目标时,分类和委托是好的策略。但并不万能。有时两个目标是相互冲突的。在实现一个目标时,就会远离另一个目标;解决一个问题时,可能使另一个问题恶化。这时解决的办法一个是折中妥协,对每个目标都不完美达成;另一种办法是,只把其中一个问题解决好,无视另一个问题。这两种都不太好,最好的是第三条道路,改造整个系统,使系统中不出现对立冲突的关系。⒌隐式目标存在危险,因为规划过程的早起阶段它们不被注意,只有在我们追求别的与与这些隐式目标对立的目标后,它们才显现出来。在处理一个问题时,我们只集中于那个单独的问题,而不管尚未出现的其它问题。这不是恶意或利己主义,而是把注意力集中于紧急问题的思维方法的结果。(典型的就是为了事业而毁了健康忽视了家庭这种狗血剧情。)要避免这一陷阱,只要牢记:每当着手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想保持的当前状况的特点是什么。努力把隐式目标转为显式目标加以对待。提倡进步的人们对于已经存在的事物的看法,往往过于肤浅。即,当我们开始改变某些东西的时候,对于那些我们希望保持不变的东西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㈡信息和模型有时候目标实现了,但所得的利益却是短暂的。这是由于定义目标的方式局限于解决表面问题而没有深究其根本问题。这种不充分定义目标的原因是什么?对现实评估不够——一个太粗糙,太不精确,或者有缺陷的现实模型——是一个原因。精确细致的现实模型,意味着知道一个特定系统中各种可能的相互关系。它告诉我们目前什么是重要的,将来什么可能是重要的。那么系统究竟是什么?系统是彼此处于因果关系中的许多变量所构成的网络。解决问题重要的一点就是考察系统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只解决了表面问题,而没有触及根本问题,还可能引起新的问题。这些关系可以分组分类,有正反馈、负反馈、缓冲、临界变量以及指示变量。☞正反馈是指某些已知变量的增加引起其它变量进一步增加;下降导致其它变量更大的下降。(变量之间成正比)☞负反馈指一个变量增加引起其它变量减少, 反之亦然(变量之间成反比)。这种负反馈倾向于维持现状。它保持一个系统内部的平衡,如果发生骚乱,他会使系统重新恢复平衡。☞一个包含许多变量,由负反馈调节的系统,是一个缓冲性能良好的系统。它可以吸收大量的扰动而不会失稳。反馈系统是消耗物质和能量的,如果其中任何一种耗尽,系统都可能崩溃。☞系统的临界变量,是同系统中大量相互作用的那些变量。所以它们是关键变量:如果我们改变了这些变量,就是对整个系统的状态施加一个较大的影响。☞指示变量是依赖于系统中许多其它变量,而自身对系统施加很少影响的那些变量。理解一个系统中的多种联系,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缺陷,对我们非常有利,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特定缺陷的根源所在,并开始更加恰当地定义我们的目标。为了有效的处理各种系统,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抽象和类比的思维方式:●我们必须知道要影响的目标变量依赖于什么别的变量。换句话说,必须懂得系统中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如何在系统中一起发生作用。●我们必须知道系统中的各个变量如何适合一个广义的和狭义概念的分层结构。这可以帮助我们用模拟的方法填充系统中我们不熟悉的那些部分。●我们必须知道系统的各元素可以分解成的那些部分,以及包含各元素的较大符合体。我们必须知道这些以便能对以前未辨认出来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假定。弄懂了系统的结构,即使我们对该系统有了足够的了解以后,还必须继续搜集信息。我们必须知道系统现在的状态以便预测未来的发展,并对过去行为的影响进行评价。这些需求使信息成为规划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如果信息过多,就会发生信息过载,造成决策困难,没有闲暇考虑那些并非燃眉之急的问题。无论是谁,若拥有大量信息,考虑很多,并通过思考增加对情况的了解,对作出明晰的决策,将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麻烦。我们知道的越多,便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在无知者看来,世界是简单的。所以在建立模型时,人们倾向于对我们面对的环境提供一种简化假定。简化假定对于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给出过分简单化的解释,不仅说明了简化假定的普遍性,而且说明了它们的持久性。一旦知道了是什么把世界真正黏合在一起的,就不愿放弃那种认识,并求助于由若干连接在不一目了然层次上的变量所组成的一种不可测量的系统。不可测量性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产生畏惧。这也许是人们坚持简化假定的一个原因。人们运用多种托词反对合乎逻辑的论点或经验证据来维护他们宠爱的假定。无限期地维持一种假定的极好方法,是忽略不适合该假定的信息。但是在具有许多连锁元素的复杂系统中,这种简化的去条件抽象有时是危险的。一种措施的有效性几乎总是取决于实施该措施的情境。在一种情况下可能产生好效果的措施,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可能产生破坏作用。情境依赖性是指几乎不存在可以用来指导我们行动的普遍准则(即不管周围条件如何都有效的准则)。每种情况都必须重新考虑。一个明智的决策总是取决于所给定的条件格局。万事万物皆在变化,我们必须适应变化。策略是一套权宜之计。它比一门科学更为丰富,是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一步确立一种独到的指导思想,是在最苛刻条件的压力下行动的艺术。适应特殊环境条件需要归纳并形成抽象的行动计划。这对组织和驾驭复杂情况有用。但却不能随意滥用概括和抽象。在进行一种概括前,我们应该考虑这样做是否有足够的根据。在把一个抽象概念应用于一个具体情况前,应该进行“策略上”的详细调查,以决定它是否适合于情境。㈢预测我们在一个四维系统中活动。除了空间的三维外,还包括第四维——时间,它沿一个方向运动,这个方向指向未来。我们比较好确定空间结构的问题,因为可以一遍又一遍的观察,用以精确地确定它们独特的结构。但这并不实用于时间结构——只有在回顾时,才能考察时间结构。生活迫使我们努力认知时间模式。商业必须注意销售、市场和生产的趋势。任何策略性规划都必须考虑时间的演变。我们却常常忽略时间结构,将一个时间发展的各个阶段视为若干个个体事件。即使在时间结构方面进行了考虑,我们的直觉也很有限。我们确定系统缺失部分的能力远小于空间结构。我们只能依靠少数几种模式预测未来。一种基本的模式是根据当前情况推测未来。这时会出现两个因素:☞对当前显著特征关注有限;☞以一种或多或少是线性的及“单调的”方式扩展已察觉到的倾向(就是说,不考虑任何方向的改变)。不幸的是心理学实验表明,我们不擅长处理非线性时间结构是一种普遍现象。常见的非线性时间结构有:●指数增长。一个数量被说成“指数”增长,是指它的值在任何时候都是前一个值乘上特定的数,每次都是这个同样的数。复利就是一种指数增长。●震荡。对系统施加一个操作,这个操作产生影响有一定的延迟。信息的每一次传输需要时间,而这些“死时间”就产生震荡。●逆转。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发展,其方向突然逆转。“大灾难”似乎突然来袭,但实际上祸根早已种下。在必须支持有利发展的背后,未被注意的力量逐渐侵蚀,直至系统最后无法再坚持,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崩溃。在预测方面,不要迷信专家。虽然专家不同于外行——是在运用一个表示为数学函数的过程模型进行外推——有意识地作出选择,不是盲目地根据“感觉”或“直觉”选择。但这个过程中“感觉”仍在起作用,选择的函数、参数、对结果的分析都可能有主观因素在里面。这些难逃不可避免的心理学弱点。那么面对这些时间方向上的改变,该怎么办?只能牢记几条简单的规则: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努力认识过程中的全部状况,记录那些状况,从而分析思考过去的事件, 努力预测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而不是面对现在的无所作为。㈣规划什么是规划?在规划的时候我们不做任何事情;只考虑可能会做什么。规划的本质就是考虑某些行动的结果,研究这些行动是否将带领我们更加接近所期望的目标。如果各个单独的行动不能达到目的,我们必须安排一系列行动。规划由几步组成,首先考察各单独行动的结果,接着将各单独的行动串在一起构成若干系列,并考察这些系列行动可能产生的结果。我们在头脑里或纸上或计算机上做这些工作,或多或少提出想象中行动的若干长链。这些长链由各单独的链环组成,而每个链环如果是完整的话应由三个元素组成:条件元素 、行动元素和结果元素。“已知某条件,可采取此行动并取得这样那样的结果。”——这将是规划系列中一个简单单元的完整形式。有两种规划制定的过程:正向规划和方向规划。正向规划是采用“自然”的形式,从出发点开始,规划实际上要向前行动的路线。反向规划,是考虑在期望目标之前的主要条件必须是什么,以便采取一种特殊行动达到目标。对于反向计划,我们必须要有清楚明确的目标。一般我们只在很少的情况下,如面对自己不太擅长或者陌生领域时,才会进行完全的规划过程。如果现实是一个圆盘的话,说到底,规划工作是迫使我们去研究现实的一个扇面——一个“问题扇面”——以便确定我们希望相应的行动产生影响的范围。这时我们可以认为规划是这样一种过程:聚焦目标,缩小问题扇面,仔细寻找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搜索不成功就调整或改变目标,扩展问题扇面,限定新的问题扇面,并对其进行搜索,如此等等。理论看来,规划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规划的精髓是掌握一个适当的详细程度。但怎样才算适当呢?规划的太过详细,容易形成教条、方法主意,失去灵活性。还有可能产生不安全感,详细的规划后,仍然出错或失败,还容易产生挫败感。但是粗糙的规划像过细的规划一样危险,那样行动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就会失去力量。在非常复杂和快速变化的情况下,最合理的规划策略是仅仅规划大体轮廓,将尽量多的决策下放到具体实施环节中去。这种策略,要求在特定的情境内,成员都能够根据规划轮廓完成领导任务进行决策。即在这种复杂情况下,考虑少数典型的性质并根据它们提出一个适当的行动过程,这不是本质问题。相反,最重要的事情是考虑这些性质特殊的、“单独的”形态 ,并提出一套完全独特的适合于该形态的行动序列。好的规划应该包含以下特点:●目标明确●详略得当●包含意外状况的应对方案●正确估计实施时的困难●可测量效果●具备修正改善机制规划应该是为目标服务的,不应成为阻碍实现目标的借口或障碍,实在不知道如何规划时,应该听拿破仑的:先跳进战场,然后再考虑下面该干点什么。在面对复杂系统时,人的思维先天不足。这些思维的缺陷如之前三篇所述:●人们不能具体阐述自己的目标●很难发现自己的目标彼此矛盾●无法区分设置任务的优先顺序●处理时间发展过程时严重失当●错了还死不认错并且拒不改正如何纠正这些失败?一种有用的办法是了解这些不足的主要心理学原因,从而寻求根本上规避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许多失败的第一个原因,仅仅是由于人类思维过程太过缓慢。这里说“思维过程”,是为了与无意识的信息处理过程(超信号)相对照。我们有意识的思维,才是我们对待未知现实真正需要和有用的“工具”,但是这个工具太迟钝了,活动缓慢,而且不能同时处理许多不同信息。我们的迟钝迫使我们选取捷径,尽量有效利用不多的资源——总希望节约时间和精力,这种需要,成为思维过程中许多失败的基础。我们处理复杂系统时,“节省”的倾向起着主要作用,促使我们省略或简化思维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步骤。习惯和热衷于“方法主义”、“弹道式决策”等思维方式。☞方法主义——以老方法老经验对待新问题新情况,远比每一个情况考虑特殊的局部条件需要什么反应方式经济。☞弹道式决策——炮弹一旦发射出去,就难以改变其轨道。这种决策就是只管决策,不顾后果。(贵国官员经常就是这么干的。)第二个原因是,人们对自己拥有能力这件事看得太重,严重影响思维过程的方向和路线。只有当我们觉得至少得具有最低限度的能力去完成要做的事情的时候才敢去行动。太看重成功结果,而害怕失败。没有成功的期望,就根本不会行动而宁可听天由命。还常常把思维方向从实际的目标改变成感觉自己能够实现的目标,以保持自己的能力感。——只想蜷缩在自己舒适区,这舒适区还有可能是自己的幻觉。人们还有一种保护自己能力感的方法,是只去解决那些我们知道能够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解决了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拒绝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便加强了自己的能力感。第三个原因,是人类记忆存储系统接受新信息的速度太慢了。人的记忆可能有一个很大的容量,但他的“流入容量”较小。这就像1T的硬盘,你想拷个片进去,一看传输速度1kb/s。这种现象应该自有其功能,能过滤掉不重要的垃圾信息,忘掉痛苦,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这也确实导致了面对时间结构时的缺陷。我们不能全面考虑较早发生的每一件事,因为那种信息已经不存在于记忆中了。第四个原因,是人们不考虑不存在的问题。但是在解决复杂的动态的现实问题时,我们必须考虑现在没有但可能出现的起副作用的问题。我们是当前的俘虏,很难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那样考虑规划措施太难太复杂,我们难看重负。以上四种可总结为——懒、怂、笨,还目光短浅。不是某一个人,是人类在处理问题时犯错误的简单原因,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障碍物,大多时候应该能找到办法避免。我们要做的不是改造大脑,不是发展异乎寻常的精神能力,不是充分使用被忽略的右半脑,不是解放某些神秘的创造性潜能,也不是动员潜在的90%智力(根本就没有这回事);要做的一切只是更好的利用大脑的可能性,提高我们的判断力。判断力是一种“运用智能”的能力,即个人所具有的运用它们智能和技能的能力。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这种判断力。特定的时间的一切事物对存在的条件都有特殊的要求,不存在普遍适用的规则,不存在可以应用每种情况的万能法则。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去思考,去行动。以最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似乎是智慧的特点而不是天赋的标志。可能不存在事先准备好的方法教导人们处理复杂的、不确定的动态的现实,因为这样的现实从来就不以预定的方式出现。但是,一些较简单的方法可以改进我们的思考能力,提高判断力。我们可以通过模拟系统、假扮其中的角色,一次又一次置身于同一危机之中,面对系统提出的各种需求,在这种给定环境下,运用我们正常的思维过程,提高对这种情况下特殊性质的敏感性,提高我们运用判断力的能力。这个过程犯错误很重要,对错误进行有指导的反省,能够帮助我们减少真实环境时犯错的几率。在这种训练中我们学习什么呢?●学习把目标讲清楚;●了解永远不能一次实现所有目标,不同的目标可能互相矛盾,要在不同目标中间采取折中方案;●学习设定工作优先级,但还不能永远坚持同样的优先级,可能要根据情况改变优先级;●学习对待一个已知结构,应该形成系统模型,预测副作用和长远影响,且不被征服;●学习收集满足需要的信息,既不过分详细,也不草草了事;●学习过分抽象简化的后果;●学习将某一类问题简单归咎于一个原因的后果;●学习何时要继续收集信息,何时停止;●学习方法主义的危险;●学习分析错误,并从中作出结论改善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学习有时行动只是因为想给自己证明,自己能够行动。这些理论只能算是“言语智能”,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谈论人们思维、行动和曾面临的问题,但是谈论某些事物的能力,不一定能反映现实中处理事物的能力。理论绝不能替代经验,仅仅行动也是没有价值的。我擦,导出的结论竟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形成经验,经验完善理论。—————————分割线——————————您的小小鼓励是我的巨大动力,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赞转发,如果觉得这个账号(微信账号:daokeread)还不错,请推荐给您的朋友。谢谢。

你为何失败?看看就知道

2009年读过。以下为当时的读后感:———事情因何出错,世间有无妙策读完此书,总体有一种感觉:虚幻。模拟的城市,系统的模型,自动的程序。失败,是它的主题。分析为何失败,乃是本书的实质;而如何从中汲取教训,才是本书存在的理由。通读完后,有以下几点启示:·失败,因为你太过自信;·失败,因为你不顾后果;·失败,因为团体的协作不够透明;·失败,因为你往往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转移了苦痛,但未能找到病源,更不可能药到病除。·失败,因为你没有目标,哪怕是隐式的;还因你没有注意环境。……·总之,失败,一直都存在,不管现在,将来。不管显式,还是隐式。它是你思维过程缓慢的产物。或许你可以很快地接受信息,熟练地重复技术操作,但思维的逻辑毛病,却是你致命的伤痕。·意识的组织过程,讲的不仅是准确,还有速度。·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要你慎重到时间大片地流失;而是有“思”,才“行”。当然,速度,便是你成功的催化剂。·抛掉失败的负赘,看清你眼前的拦路石,摸清周围的环境,循着你定好的计划,一步步执行,监督,反省;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

复杂系统的逻辑

有个朋友跟我说,她有次碰到个人,吃饭写字故意用左手进行,理由是要开发自己的“右脑”。我们还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大多数人仅仅用了10%的智力潜能,所以要努力开发剩下的90%。这些可笑的说法都指向同一点:存在一种神秘的诀窍能一举让人更聪明,更好地解决问题。但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完全为零。如果真有这种诀窍的话,我们早就用到了。谁又见到过有什么四条腿的动物,只用三条腿就能飞奔,拖着第四条腿不用的?无论左半脑右半脑从来都是同时使用的,任何一个人去掉那所谓90%未开发的大脑也不会不影响正常生活。人类日复一日地犯错,却不清楚为什么自己缘何舛误,尤其是在自己已经谨小慎微到极致也无法避免出错的情况下,便忍不住找“右脑”的茬。迪特里希·德尔纳(Dietrich Dorner)在《失败的逻辑:事情因何出错,世间有无妙策》从心理角度解释了原因:“我们往往在这儿翻一个小错误,又在那儿犯一个小错误;定计划时,这儿不够具体,那儿过于一般;执行计划时,这儿太细,那儿太粗,如此等等。”在整本书里,德尔纳试图告诉读者,整个世界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你做的每个决策对其他因素的影响远远高于你的想象。如果我们始终用“因果单向”思维方式的话,就很容易犯错。书中的电脑模拟实验特别有趣。实验人员设计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一个传统的农业部落,一个小城市,他们让参与者以“独裁者”的身份来管理,可以随意制定政策,游戏目的就是提高居民的福利。参与游戏的“玩家”们都和我们一样,有自己擅长的专业知识,但无超乎寻常的智力,所以尤其能反映普通人的思维方式。游戏结果如何?大部分都失败了。在管理农业部落过程中,大多数统治者都在前期都建立了一套不错的医疗体系,提高了粮食产量,婴儿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大幅改善,整个部落的人口在稳步增加。可是到了中期,各种麻烦继踵而至,人口的增长超过了粮食的产量,水资源枯竭,计划生育的政策在传统的部落推广困难,过度放牧导致草场毁坏,虫害卷土而来。一系列两难摆在了统治者面前:宰杀牛羊会减少收入,部落无法维持必要的医疗保健福利,民众死亡率将重新攀升;放任自流将会出现饥荒。不可避免地,一场人口灾难降临。着急的统治者不知所措,或怒斥实验者故意把游戏设定成无法成功的,或辩称死掉一批老弱病残的人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是部落重新进步的必由之路。而在管理城市的游戏中,也是一大堆需要市长需要顾及的东西:建筑活动、房租开支、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就业率、失业率、人口、税收、市政金融、公共设施、销量、产量、车间效率、市民满意度、健康状况、工作质量、家长辅导孩子家庭作业、学生在校表现……每个因素都和其他因素有着“正反馈回路”的关系。例如,父母愿意辅导孩子的话,孩子的表现会更好,因此劳动者技术会更熟练,产品质量会提高。市民满意度提高就不会破坏公共设施来发泄,于是修缮公共设施的基金会有盈余……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市民满意度高涨,就会吸引其他地区的人移民进来,这样就消耗了市政资金,反过来又会降低满意度,各种问题重新出现。一个看似正确的决策会在遥远的未来带来意想不到的错误,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德尔纳在书中分析了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他着重从整个灾难中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里探寻心理因素的作用。他发现,基辅的技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其实犯的都是些很小的错误,而且他们也知道这些行为有危险,但是在各种压力下,他们仍然对自己的判断很自信,最后导致灾难发生。这个刚刚受到嘉奖的专家小组在操作过程中互相加强信念,坚信自己能够控制一切,结果造成灾难。切尔诺贝利无疑是失败的案例,但是整个过程中,每个工作人员都尽忠职守,完成了他们份内的任务,既没有人按错开关,也没有人漏看信号。他们根本的错误除了忽视了安全流程外,另一些错误和之前模拟实验人员犯的错是一模一样的:难以控制时间,难以评估指数式发展过程,难以估计副作用和长期影响,根据孤立的因果关系进行思维的倾向。因此,即便这些一流的专家,也成为了电脑游戏的寻常玩家。在阅读这本小书时,我是非常沮丧的。因为作者在最后虽然告诉我们可以多通过模拟来训练“系统思维”的能力——这不是一个独特孤立的能力,而是一大堆能力,其核心是在给定环境条件下,运用我们的判断力的能力。然而,每次遇到的环境各不相同,而且透过时间的迷雾判断出自己行为的未来影响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也许,即便我们知道了自己错误的原因,仍然无法避免再次犯错。

如何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如何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不能只做一件具体事也不能只用一种方法做”或许是一个还算不错的总结。多年的学习生涯,尤其是数学学习生涯,培养了自己的专注力--只做一件事。这恰恰违反了社会生存的法则。而且自己有些时候居然傲慢地轻视其他专业的人,只是因为以为自己掌握了丰富的“语言智能”,却在“运用智能”上和在复杂环境历练过的社会人士有很大的差距(我错了。。。)。有时候,“谈论”某些事物的能力,不一定反映现实中处理事物的能力。从这部书里,具体地说,我学到了什么呢?学到要经常检验自己提出的假说,而不是给出“真理”。学到组织复杂行动的具体步骤:明确目标——建立模型和收集信息——预测和外推——行动的规划、决策和行动的执行——审查行动效果和修订策略。学到必须把目标讲清楚研究清楚。有时目标互相冲突不是因为它们的本性,而是因为在系统中联系它们的变量是负相关的。这样,解决目标冲突的一种可能是改造整个系统,使系统中不出现对立关系。学到系统内变量的不同种类,有正反馈、负反馈、缓冲、临界变量以及指示变量。学到将某一领域所有的事件都草率地归咎于一个中心原因的后果。学到在表述分类时,实际上基本的问题是撇开不重要的特征而强调重要的特征,这种智力活动的危险性很严重。一个必要的推广可能容易演变为过度概括。学到在具有许多连锁元素的复杂系统中,去条件抽象是危险的。学到缩小问题扇面的方法,如果目标不清楚,反向规划法效果就很差或根本不成;而功效差异法这时是适当。只有当我们对于问题扇面的结构不确定,从而对于到达目标的最佳路线根本不确定时,才应该采取爬山法,或许为了消除该方法的不变通性可与试凑法交替使用(算法的心理学应用)。最终,作者认为,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重要的不是发展异乎寻常的精神能力,不是充分使用被忽略的右半脑,不是解放某些神秘的创造性潜能,也不是动员潜在的90%智力。实际上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抽象地说),就是开发我们的判断力。

「笔记」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都是难以估测的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都是难以预料的,需要根据具体系统具体分析,实施详细的切合实际系统的分析方法。我们认为,存在一种神秘的智力诀窍一举使人的大脑变聪明,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此种可能性实际上为零。我们的大脑隐含着大量的潜能一说同样也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大脑并不存在根本缺陷,只是我们养成了一些坏的习惯,当我们无法解决一个问题时,失败的原因在于:我们往往在这儿犯一个小错误,又在那儿犯一个小错误,而这些小错误累加了起来;定目标时,这儿不够具体,那儿过于一般,做计划时,这儿太细,那儿太粗,等等。//我们做计划的时候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详细对应于系统的描述分别用细致和粗糙的方法。不管喜欢与否,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具有多重效应。//现实系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入单出系统,通常都是具备多的影响力的。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描述。我们认为,智力将确定像这样复杂情况中的行为,因为复杂的规则过程--阐明并作出决策----大概对心理学传统上标注的智力提出了要求。但是在智商测试测验得分和格林威尔实验或任意其他解决复杂问题实验中的表现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智商并不代表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还看经验以及其他复杂的因素。当人们错了或由于不确定而困惑时,最倾向于坚持自己是正确的。甚至发生这种情况,人们宁愿偏爱自己错误的假定而不愿意接受正确的东西,宁愿竭尽全力斗争而不愿放弃确属错误的思想。能够承认无知或者错误假定,的确是智慧的一种象征,但在这拥挤的复杂的环境里大多数人不是,或者还不够明智。//需要勤于更新错误的观念,承认自己的无知和错误的假设。一盘棋中过载地严格定义最终目标会使棋手对发展过程失去判断力,并限制他们的灵活机动性//在现实环境下需要灵活地随机应变,因为环境的改变不是人为能够约束的。过多地关注相对不太重要的问题,而对真正重要的问题,要么忽视了,要么不能恰当地评估。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不大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所有的帮助,而最需要帮助的人却什么也得不到。//资源需要合理分配,对于重要的问题需要进行优先级的排序。一个还没有分解成具体分目标的目标,是以其本身的生命来冒险的。//一个大目标需要分解成多个小目标才有助于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按照一定的次序解决分问题才有助于最后解决大问题。心流是这样一种状态,在其中形成紧张,然后又放松,是一个序列,当事人经历着害怕的失败,战胜障碍,又一次害怕失败,在胜利,如此等等。在复杂情况下,至关重要的几乎总是要避免仅专注于一件事和只追求一个目标,而不是同事追求几个目标。系统究竟是什么?系统是由彼此处于因果关系中的许多变量所构成的一个网络。//我认为自身的知识体系并没有形成系统性。一个系统中内部的因素可以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也可以把他们看做一个个子系统。正反馈往往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一个正反馈控制的多变量系统很容易变得杂乱不堪。由于这种沉思,重要的是理解广义和狭义概念之间的关系,抽象和具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认识我们要影响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不需要详细地了解构成那些变量的具体成分。//了解输入--输出关系,而不是了解其中(功能的具体)网络结构。为了驾驶汽车,去了解复杂的操纵连接,对于手头上的这个任务是过于细致的多余的知识。不用了解有些事物的细枝末节,除非绝对有用。论及直接关联,不是所有事物都有直接关联的,系统中不是每一个元素都与其他每个元素相互作用,但其中的确用许多元素与其他许多元素相互作用。不要信息过剩。没有闲暇考虑哪些并非燃眉之急的问题。万事万物皆变化,因此我们必须相应适应。使你的对手不冷静,然后他大概会犯错误。事实的复杂性甚至比简单的指数增长更为复杂。对于数学家和逻辑学家来说,反向规划常常是一种标准的方法。逃避他的无依无靠和实际决策的复杂性。仔细考虑一个问题往往增加我们的不安全感,而退却到一个很小又详细的规划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感觉到,我们是在应用全部理性的力量来对待情况的不确定性,推迟那个行动的坏日子。要知道,在行动之前我们必须仔细规划。战争中所需要的知识虽然很简单,但运用它们却不是那么容易战争,从它的最高角度来看,不是由大同小异的,处理得好坏取决于方法好坏的无数细小时间构成的,而是由需要分别处理得,具有决定意义的各个重大事件构成的。//由上而下的系统设计就是如此。低劣问题解决者万网使用不合格的措辞。//独断的,决定的.而优秀问题解决者却倾向于可能性的措辞。不绝对地概括事物。制定计划常常是一种思维丰富和自负心强的职业,因此,通过查询它自己不能提供的东西,责难它不能改进的地方,以及提议它要知道而从无发现的东西,而得到具有创造天赋的好名声要紧的事情先做。在处理复杂系统时候,节省的倾向似乎起着重要作用,促使我们省略思维过程的某些步骤或尽量将其简化。有时我们需要对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但轮廓粗糙的了解;而另一些时候可能必须密切注意细节。有时候需要全盘考虑问题。以最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似乎是智慧的特点而不是天赋的标志。反省我们自己的思维的过程--没有任何指导--能使我们成为更好问题解决者。系统,正反馈,负反馈,临界变量等概念,阐明目标。必须把目标讲清楚。设定工作的优先级,但不能永远坚持相同的优先级,可能不得不改变优先顺序。我们能学到如何使收集工作适合我们手头任务的需要,既不过分详细,也不草草了事。开发我们的判断力,分析错误。犯错误对于认知来说很重要。人们常说的系统思维,不能看作是一个单一的个体,不能看做是一种独特的,孤立的能力,而是一大堆能力。正常的思维过程,运用我们的判断力的能力。

收割庄稼v.s.砍伐大树——如何解决问题

http://www.luanxiang.org/blog/archives/1217.html卡尔波普曾说:“生活就是解决问题”。确实,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在解决问题——吃饭问题、睡觉问题、学习问题、工作问题……由是推之,“解决问题”本身也成了需要解决并且极有价值的问题。迪特里希·德尔纳的《失败的逻辑》,就是论述“如何解决问题”的一本小书。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认识问题。许多人认为“问题就摆在那里”,或者上来就着手解决,结果怎么努力都收效不佳,就是因为没有认识问题。比如听到有人说“要求更高的生活质量”,首先应该提问,“更高的生活质量”是什么?是交通状况更好,还是娱乐设施更多,还是商业更繁荣,学校更普及?到现在为止,这些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唯一清楚的是,现状不尽如人意。这时候要做的,是在了解清楚情况的基础上,明确地设定一个目标。这道理看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并非如此,许多人并不愿意去寻找真正的答案,而是相对随意地“找”了一个目标:面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有些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教育资源不够,所以花大力气整顿教育——其实,这么做的人并没有解决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只是依照自己的能力,解决了自己原来就会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二步,是认清问题。认清问题与认识问题的区别在于,认识问题只是准确地看到一个点,认清问题是从这个点发散开去,联系到更全面、更深刻的内容。比如某人挨了老板的骂,心里不爽,所以他很清楚,要解决“心里不爽”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找朋友出去大吃一顿,排遣郁闷;也可以好好反思一下,到底为什么挨老板的骂,想通了也就舒坦了。两种办法,都可以解决“心里不爽”的问题,长期的效果却大不相同。还有些时候,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复杂的系统里解决问题,只解决一个点上的问题,很可能导致其它方面的问题,因为许多因素是此消彼长的——比如大量抽取地下水,初看是解决了旱灾、保证了用水,但长期这样做,就会导致地表沉降等一系列问题。为防止这些现象,就需要能认清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三步,是了解信息,制定计划,也就是找到可行的、抵达目标的路径,并将它拆分为若干小部分。在这一步,我们并不能保证自己面对的都是已经已经解决过的问题,可以拿出胸有成竹的方案,所以抽象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所谓抽象,就是把一个具体的问题提升到比较模糊但是通用的形态,经由此关联到已有的知识。一个人或许没有制造手表的经验,也不知道如何制造手表,但他在卷烟厂工作过,所以知道需要原料,按照一定的工序,还需要工人和能量。看来,制造手表也需要采购原料,按照一定的工序组装,并且需要有专业经验的人,并且需要能源支持。在这个例子里,他通过抽象,将手表制作提炼到“原料、工序、人员、能源”的形态,嫁接上了自己之前的经验。解决问题的第四步,是估量时间序列。一般认为,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所以我们对于空间问题,往往有强烈的直觉;然而,时间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是我们经常忽略时间结构,即便在时间方面进行了考虑,直觉也非常有限。多个实验和大量事实已经反复证明,人的直觉,在估量时间序列时往往有很大的偏差,即便我们知道疾病的发病率,还是会低估感染者的人数,即便我们知道复利的利率,还是不愿意存钱,因为觉得收益太少。准确地说,普通人往往根据线性模型来进行时间推演,专业人员则清楚,增长函数有宽得多的范围,所以他们往往能选择最合适的函数模型,而不是盲目地根据“感觉”或“直觉”来做判断,所以能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和规划。或许有人说,这样做是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事情“机械化”到这种程度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我不这么看,做这种细细的分解,正是为了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地解决问题。《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曾说:“战争,从他的最高角度来看,不是由大同小异的无数细小事件构成,而是由需要分别处理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各个重大事件构成。战争不像长满庄稼的田地,收割时不需要考虑每颗作物的形状;战争更像长满大树的土地,在砍伐每一颗树时,都需要注意到它的形状和方向”。同样,每天我们都需要解决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各不相同,解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只有把这些步骤养成习惯,内化到行动当中,才可以做到“砍伐大树”而不是“收割庄稼”,真正解决“如何解决问题”的问题——“收割庄稼”更适合计算机,“砍伐大树”才更能体现人类的价值。

绝望是在于,我之前写的书评,不见了。

作者最后所提倡的,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局面。但我认为更有意义的是之后那几段:我们能学到永远不能一次实现所有的目标,因为不同的目标可能彼此互相矛盾,我们必须常常在不同的目标中采取折衷方案。我们能学到必须设定工作的优先级,但是不能永远坚持同样的优先级,我们可能不得不改变优先顺序。我们能学到当对待一个已知结构时,应该形成系统的模型。我们必须预测副作用和长远影响,且不要被它们征服。我们能学到如何使收集信息工作适合我们手头任务的需要,既不能过分详细,也不能草草了事。我们能学到过分抽象的后果。我们能学到将某一领域所有的事件都草率地归咎于一个中心原因的后果。我们能学到何时要继续收集信息而何时停止。我们能学到有时行动只是因为想给自己证明,我们能够行动。我们能学到必须分析错误,并从中作出结论改组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实际上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这就是开发我们的判断力。当然,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这种判断力。例如,时间结构问题似乎常常超出判断力范畴。通常,我们对随时间展开过程的特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昨天做的事情已经消失在过去的朦胧之中,而明天应做什么还是完全茫然不知。我们人类是当前的创造物,但是在当今世界,我们必须学会在时间结构中思考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措施的执行和它的效果之间有一个延迟时间,必须学会识别时间方面的“形状”,必须知道时间不仅有它们即刻、可见的效应,而且还有其长远的影响。我们还必须学会从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必须认识到在复杂系统中不能只做一件事情。不管要不要,我们所采取的任何一个步骤讲影响其他许多事情。我么那必须学会应付各种副作用,必须认识到决策的影响会出现在我们从未期望看到它们的地方。犯错误对认知来说很重要。但当我们处理现实的复杂系统时,难以查明错误。现实世界里,危机(幸运地!)不常见;一个人很少有机会把他在一次危机中得到的经验带到另一次同样的危机中去。结果,在对待十分复杂情况时所犯的错误往往不教给我们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人们常说的“系统思维”不能看作是一个单一的个体,不能看作是一种独特的、孤立的能力,而是一大堆能力,其核心是在给定环境条件下,运用我们正常的思维过程,运用我们的判断力的能力。环境永远是不相同的!一会儿这个部分是决定性的,一会儿那个部分是决定性的。(这两段都是阐述,在现实世界中训练某种能力,尤其是判断力能力的缺陷,以及为什么模拟和假扮可以弥补这种缺陷)


 失败的逻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