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从韶山到中南海(上.下)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毛泽东从韶山到中南海(上.下)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4
ISBN:9787503419744
作者:贾章旺
页数:857页

章节摘录

第六章 延安(上)一 东征1935年7~8月,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共产国际新的总书记季米特洛夫作了《法西斯主义的进攻与共产国际为工人阶级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统一而斗争的任务》的政治报告。报告对国际形势作了分析,规定建立工人阶级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各民主阶级反法西斯人民战线的新策略。报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反帝统一战线,对在中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了具体阐述,指出在中国应联合中国境内所有那些愿意为救国救民而起来斗争的有组织的队伍,来建立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非常广泛的统一战线。国际“七大”,纠正自身长期的关门主义,转而执行统一战线的新策略,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此文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卖国内战政策所造成的民族危机,提出抗日救国10大纲领,并倡议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号召全国同胞,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有专门技能的贡献专门技能;要全体同胞总动员,用一切新旧式武器,武装起千百万民众,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1920年5月,毛泽东应彭璜之约,与湖南一师的同学张文亮等一起试验工读生活。在附近租了几间房子,共同做工,共同读书,有饭同吃,有衣同穿。一个月后,彭璜写信给湖南说:觉得这种工读生活,却也不容易办到,上海工读互助团不能说不失败。1920年6月7日,毛泽东致信黎锦熙:“我一生恨极了学校,所以我决定不再进学校,自由研究,只要有规律,有方法,未必全不可能。外国语真是一张门户,不可不将它打通,现在每天读一点英语,要是能够有恒,总可稍有所得。我对于学问……想用辐射线的办法,门门涉猎一下。颇觉常识不具,难语专攻,集拢常识,加以条贯,便容易到达深湛。”对于文字学、言语学和佛学,我都想研究,我近来功课,英文、哲学、报,只这3科;旅京湖南学会,是一种混合的团体,很不容易共事;我觉得具体、鲜明、热烈,在人类社会中无论是一种运动,或是一宗学说,都要有这3个条件,无之便是附庸、因袭、改良派,不是大国、创造、革命派;我太富感情,中了慷慨的弊病,脑子不能人静,工夫难得持久,我易被感情驱使,总难厉行规则的生活。②北洋军阀内部直系、皖系、奉系之间争斗十分激烈,皖系段祺瑞政府摇摇欲坠,直系曹锟有取而代之的架势,奉系张作霖愿意站在直系一边。曹锟为了攫取北京政权,就将心腹大将吴佩孚从湖南撤回北京。吴佩孚和湘军将领早有默契,吴佩孚自1920年5月5日起开始自衡阳撤退,他退一步,湘军就进一步。皖系督军张敬尧的军队,既不敢和吴佩孚战长沙,也抵挡不住湘军快速北上。1920年6月11日,这位作恶多端的张大帅,放了一把火,烧毁了自己住了两年的镇湘楼和荷花池的军火库,夹带着30万元银洋,匆匆忙忙地逃出了长沙。6月12日,湘军前锋进入长沙。6月14日,湘军第一师师长赵恒惕到长沙。

媒体关注与评论

历时数载,遍阅典籍,勤奋著述,成就如此浩繁的一大工程,殊为不易,值得我们学习。对于你的艰巨劳作和深挚情意,谨此表示敬意与谢忱。  ——邵华本书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文笔,记述了毛泽东同志光辉的一生。深刻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丰富深刻内涵,是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最具权威性的著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读了书稿,本人被深深吸引,连读三遍,备感亲切。关于我们家的事完全属实。  ——毛新宇

后记

一    我出生时,我们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不到5周年,那是一个美好的时光。我家住在村子南面那条街的东头,守着村口,很开阔,太阳一出地平线就可以看到她。刚记事的时候,对出生的这个世界非常新奇,每天喜欢早早地爬起来看太阳升起。在我朦胧的记忆中,太阳像暖暖的大火球慢慢地跃出,透过大地上蒸腾着的雾霭,给原野披上浅黄色的淡装。庄稼长得绿油油的,又粗又壮,在阳光照耀下的晨风中轻轻地摇曳着,透着勃勃生机。    我很小的时候,养父生了一场大病,花去了家中所有能变卖的东西,家中剩下唯有四壁,后来发大水,连四壁也泡塌了,生活非常困难。但是我少年不知愁滋味,我的童年、少年,包括青年,尽管物质生活很贫乏,但是我深深地感受到生活在新中国的美好和幸福,基本上是无忧无虑的。每天的日程是上学、吃饭、玩耍和下地干些力所能及的庄稼活儿。    尽管家贫,但家里很注重我上学读书。就农村来说,我开始念书的时候很早。父亲当时在本村教小学,我虽送人了,但他生怕耽误了我,他把我带到他的讲台上,在他教完他的学生后的闲暇里,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我启蒙,“大、小、多、少、上、下、来、去”这些字,就是这样认识的,那时我最多5岁。我真正入学是在1960年的秋天。学校的地址是一个关公庙,雕梁画柱,墙上是壁画,非常生动。因为是复式班,刚入校的坐在前面。第一册我怎么学的,已经记不得了。但我有一个特点,会背书,小学第一册语文我能一气将课文从头背到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学期的开学,时间可能是1961年春节之后,入校后发了新书,记得新书的油墨很好闻,接过新书,先贪婪地嗅闻着书内散发的扑鼻的芳香。语文第一节课是“我们的教室我们的教室真好啊!毛主席的像挂在正面墙上。我们一进教室,就看见毛主席的像”。文内还有一课(第23课)是,“吃水不忘开井人,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这些内容终身难忘。小的时候,学校活动很多,经常上街去游行,那时的游行不像“文化大革命”那样野蛮,主要是歌颂新社会、歌颂新生活的。如唱歌是:“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男女对唱是:“(男)姑娘们,今年的麦子怎么样?(女)小伙子,一个麦穗半尺长!(合)怎么样?怎么样?一个麦穗半尺长”。回想起来,少年赶上新中国的春天是很美好的。    我清楚地记得,12岁那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我高小毕业失学在家,我娘却为我去县城读书准备好了行装。她坚定地相信,我早晚会用得上。果真如此,不到4年,我终于背着我娘亲手为我纺织的粗布被褥踏上了县第一中学的求学之路。    我的一生是很幸运的,尽管家里很穷,我却一直读书到了大学毕业,并被分配到了国家机关,党把我培养成了一名高级知识分子。这些全托毛主席的福,托共产党的福,托人民养育的福。我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没有交纳过学费,大学里的助学金基本上能满足生活需要。    二    小的时候,我和整个社会一样,以对待神的感情对待毛主席。我和对门儿的老兄从小学一直同学到高中毕业,我们俩曾经很认真地讨论过:毛主席能活140岁,那时候我们是否还活着?1976年9月,那个时期我正处在生活的最基层——在公社砖窑场拉土,周围村庄的高音大喇叭每天震耳欲聋。9月9日下午三四点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的语调格外凝重,播出了一条令人无法相信的消息:毛主席去世了!整个窑场被震动了,大家都互相传告。那天收工稍早了一点,我顾不上疲劳,推着自行车一步一步朝家走,思绪万千,百感交集,十几里路大约走了两个小时。一遍一遍地听着全公社每个村庄的大喇叭播放着的这则讣告。回到家里躺下来,还是一遍一遍地听着,一直到很晚。心想,毛主席怎么这么早就走了?    1976年10月25日,中央正式公布逮捕了“四人帮”。也就是这一天,公社书记通知我到公社放电影(1975年底公社曾派我去县城学习放映技术)。1977年底参加了刚恢复了的高考,于1978年3月考入河北大学经济系。考上大学,自己认为一个农民能考入高等学府读书,是终生的幸运。我从内心里非常感谢党和国家能给自己这样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大学4年,我废寝忘食,刻苦读书,决心多学知识,报效祖国和人民。    我读大学期间,正值思想理论界特别活跃的时期,自己有过很苦闷的时候。我认为,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国家的今天,也没有我们个人的今天;老百姓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做人不要忘本;否定毛泽东是一种政治上的短视;不能站在个人恩怨上随意否定一个人,尤其是像毛泽东这样伟大的人绝不能随意否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981年4月10日,《解放军报》发表了大将黄克诚的文章,读了这篇文章,我精神为之一震。黄克诚说:“在大革命失败以后这个最危险的历史转折关头,毛主席为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很明显,没有他的艰苦卓绝和富有远见的奋斗,没有他所领导树立的井冈山这面旗帜,很难设想中国革命将会是什么样子。毛主席在这个时期的历史功绩谁能比得了呢?哪个有这样大的贡献呢?如果有人硬要说任何其他人比毛主席更高明、功劳更大,那就只能是对历史开玩笑!”“全国解放初期,搞土改、抗美援朝、实现三大改造、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毛主席领导我们党所作出的决策,都是英明、正确的。”“毛主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多次在危机中挽救了革命,这是我们党内任何其他人都不能比拟的。”“大家知道,在毛主席晚年,我也吃了些苦头。但我觉得,对于这样关系重大的问题,绝不能感情用事,意气用事。我们只有从整个党和国家的根本利害、从十亿人民的根本利害出发、从怎样做才有利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出发来考虑问题。”黄克诚说:“我完全不是一个闭关主义者,我们要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比如科学技术、企业管理的科学方法等,但是在社会科学方面,我们就绝不能搬资本主义的那一套。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的,不可能为我们社会主义公有制服务。……西方国家的生活水平是比我们高,但资本主义已经搞了几百年了,而我们国家才搞了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如果我们少犯些错误,情况还会好得多。”“今天,我们要团结人民、战胜困难、聚精会神、同心同德地搞四化,还要靠毛泽东思想,比如,要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就要靠毛主席长期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等一系列优良传统作风。不能因为我们今天执政,当了‘官’,就丢掉这个宝贵的传统,贪图享受,吃喝玩乐……这不是生活小事。这样的歪风邪气不制止,我们就会脱离群众,就会腐败下去。”“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斗争中树立了自己崇高的理想和信仰,并以此团结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我们不能毁掉自己的信仰。当然,我不是说毛主席的每一句话都正确,他的某些话是讲错了或是过时了,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基本原则却将永远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的精神武器,指导我们不断将革命推向前进。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有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我们不应苛求前人,只能通过我们后人的斗争实践弥补前人的不足,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在这面光辉的旗帜上写下新的篇章。”    1959年黄克诚曾在彭德怀事件中被牵连,与彭德怀、张闻天、周小舟一起受到过错误的批判,粉碎了“四人帮”才予以平反。他出于公心,抛弃个人恩怨,站出来说实话,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站在全局的高度维护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地位。他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    三    1989年秋天,我开始动手撰写《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这本书。从资料中看出,毛泽东生前曾有两个愿望没有实现:沿着黄河走一遭;将自己的一生写下来。因忙于国事,毛泽东的愿望没有实现。我下决心把毛泽东的一生用自己的表述写下来,使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记着他,以他的精神、奉献、毅力和决心做事,以他的智慧和英明做事。自小我读过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和历史著作,最喜欢司马迁的《史记》,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我没有全读,几个人物传记读下来就已经叹为观止了。我喜欢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曾经很认真地读过,还摘抄了不少情节,还写过感想,此书不是正史,我崇拜的主要是罗贯中的语言艺术,真是言简意赅、栩栩如生。    在开始动笔之前,我曾反复考虑了3个月的时间。我了解写这本书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我害怕是否能坚持到底?半途而废,不如不做。但是,我不怀疑我的能力。1988年3月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专著《晋察冀边区银行》,这本书是我的本职工作,编写这本书用了6年时间,对我的能力和耐力是一个检验,我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这本书出版后,深受有关部门和研究者欢迎,后来的很多著作和文章都把这本书作为参考书。1988年6月《晋察冀边区银行》一书的姊妹篇《回忆晋察冀边区银行》出版,这本书是上本书没有收进去的资料,有我多次访问健在老同志的访问记录和老同志的来信,总行一名老顾问欣闻要出版此书,特送来了他一篇保存了40年的关于革命根据地货币政策的手稿。后一本书的印刷是在我的紧紧叮嘱下进行的,印刷质量比第一本要好,印了3000册,很快销售一空,曾记得广州市的一家信用社一下买去了30本。1987年我参与了《河北省志·金融志》的资料搜集和编写工作,我为全书起草了篇目,还曾到沈阳、大连、成都、重庆、北京等地搜集资料。编志开始,我曾写过示范初稿。本书中的革命根据地的内容是我写的。这部110多万字的志书于1997年出版,我又为全书做了后期的审定工作。此书获1998年河北省社会科学第六届优秀成果图书类三等奖。1988年底我所在的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决定编写出版《冀南银行》,领导委派我为此书的编辑。在工作上,我的领导张以临给了我极大的信任,她是1954年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她的工龄等于我的年龄。她使我放开手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锻炼了我的能力,我非常感谢她。《冀南银行》这本书出版后影响很大,邓小平给题写了书名,薄一波、宋任穷等老革命家为此书题词,河北省人大和政协的领导出席了为本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据考证,中国现存各类志书占中国现存各种图书的三分之一,可以说,中国的志书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种写作体例的特点,简而言之就是:有闻必录(一方面说明这种体例容纳的信息量大,只要发生的事情都要记载;另一方面是写作记述要尊重历史事实,只要是发生过的事情,做史者都要凭着高尚的史德如实记载,不能写成曲史,更不能写成歪史,换而言之就是要秉笔直书)、述而不论(只记载,不评论)、惜字如金(字约而事丰,以较少的精练文字蕴涵着丰富的内容信息)。鉴于中国志书的这种特点,中国的志书在海内外特别受推崇。这种写作体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40年时间里没有得到使用。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倡各地编史修志,复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写作体例才得到挖掘和开发。我有幸参与了本部门新中国第一次修志的自始至终的全过程,多年实践,四处求学,积累了较多的编史修志经验。    有了以上这些成功的经验,我不怀疑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组织大部头著作结构的能力,搜集资料对我来说也是驾轻就熟。我主要考虑自己的身体是否能够坚持到底?时间是否充足?意志能否顶下来?3个月的时间,我酝酿好了情绪,决定开始干!开弓没有回头箭,从此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每天晚上要写到凌晨4时。我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快速休息,躺倒能够立即睡着。3个小时之后,我便精神抖擞地上班去了。在写作当中,我没有了星期天和节假日。经常跑图书馆和大学、社会科学院去搜集资料。好的参考书也买了不少。为了弄清一个事件,要参考多篇文章和图书,有时要反复修改。机关两个会打字的同事给予了无私的帮助。这样,一气干到了1993年的春天,基本上用了4年的时间,独自撰写完成了这部书稿。抱着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愿望,自1993年至2003年,我一直在对书稿不断地做完善工作。全书没有一句议论,采用了中国史家传统的老书体例,这一点在全国还不多见。“文革”结束后的年代,中国的社会科学迎来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方面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包括中共党史、国际共运史、国共关系史、外交史、军事史、经济史等研究领域出现了灿若星辰的专家和学者。我庆幸赶上了这么好的时代,我尽力以做学问的严肃和严谨,认真地汲取各方面的知识营养,将这些大量的材料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经过了10年思索与积累素材,10年撰稿与完善,历时20年,独自一人完成了这部专著。    初稿刚脱稿,毛泽东的儿媳邵华闻悉曾将书稿要到北京,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予以审读。他们很赞赏我严谨、扎实的文风,对书稿的内容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毛新宇说:“被书稿深深地吸引了,连读三遍,关于我们家的事完全准确。”    四    我们夫妻两地分居直到1987年初才得到解决,老母亲(养母)也随着我的妻子来到了石家庄。托共产党、毛主席的福,我母亲的身体很硬朗,家务活她做了许多,减少了我不少后顾之忧;我妻子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刚来石家庄的那几年,她身体不好,基本上都是她自己到各处看病,我几乎没有陪伴过她;我的两个孩子也没有给我带来麻烦,有时节假日我把她们带到机关,大的照顾小的,甚至给我把饭菜打来;我的领导非常理解我,给予我不少便利;我的同事给了很多鼓励,并对我的所做给了很高的评价,给了我坚持到底的力量;我的亲属、同学均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和帮助,为我这项工作而高兴,为不能及时面世而遗憾。每想到他们,我觉得我只有加倍努力。他们是我走向成功的动力,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此书还得到河北经贸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的贾凤翔、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贾丹、河北化工学院质检系的王怀宁、河北工业技术学院的刘宇、河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的郭晓慧等同志的无私帮助。    感谢周玉芳、张秀芳、张海芬、庞宝奇、窦婵业、郝春霞6位同志无私的帮助。    此书的撰写完成,我参阅了很多前辈人的著作和文章。这些著作和文章在书中的每一章后均有详细记载。对这些作者我谨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我完成这部书稿的时候,偶然从2003年8月6日星期三的《燕赵都市报》A10版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出生于1920年的重庆市云阳县云安镇的贫苦农民贺云清,在旧社会家里无田无地,子承父业,靠长途跋涉出卖劳动力为生,1948年在陕西参加解放军,成为西北解放军十九纵队二十二团机枪连的一名弹药手,在枪林弹雨中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1950年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荣获解放军勋章l枚。1951年他所在的第一野战军召开全军劳模大会,他再获八一勋章l枚。1951年转入西北空军警卫营三连当班长。1951年3月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还乡,隐姓埋名,务农为生。在靠挣工分度日的岁月里,他和普通农民一样耕耘劳作。由于家里先后添了7个儿女,工分所得口粮不够糊口。为了让孩子们不饿肚子,他每天一早吃点红薯片就上坡,中午硬撑着不吃饭。后来,为了多挣工分,他又主动申请修石堰。有很长一段时间里家中处于断炊状态,靠一位村民的帮助才逃过了一劫。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他坚持没向组织上伸过手。随着儿女们逐渐长大,家庭经济更加窘迫,50岁时跑到陕西的深山老林拉大锯,一干就是18年,终于将子女们拉扯大。在动荡的年代里,他因为得罪了乡党委书记,被取消了党员资格,这件事让他伤心了很久。他本想找上级去评理,但最后还是默默地把所有的委屈咽进了肚子,继续过着平凡的生活。如果不是老人在过生日时立遗嘱说漏了嘴,他的子女们也不知道父亲的光荣历史。2002年11月28日是老人82岁的生日,与家人简单吃过午饭,疾病缠身的老人将子女们召集在一起开家庭会议。他庄重地从贴身口袋里摸出一个包裹得很严实的东西,说:有一个秘密,我已经隐藏了很多年,是该告诉你们的时候了。在子女们诧异的眼光中,他向孩子们出示了一个盖有县武装部公章的证明。看着儿孙们一脸的惊讶,老人脸上露出了自豪:“我这辈子虽然没有给你们置下很好的家业,但也没有给你们丢脸。记住,你爹这些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给的,希望你们默默做事,踏实做人,要时刻想着国家,要多为国家分忧,千万不要以此为资本到处炫耀,更不能向政府伸手要钱,一切只能自力更生。”儿女们当场泪流满面。记者知道了这件事,果然在县武装部的档案室里查出了老人的资料。采访中,记者很困惑,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老人宁愿自己和家人受尽磨难,也不向组织上伸手求援。老人说:“当年毛主席亲口叮嘱我们这些劳模,不要吃老本,要为祖国建设再立新功,我一直记着呢!”老人说,每当他想讲出真相,耳边就回响起毛主席的这句叮嘱,自己立刻就会觉得汗颜。这么多年连自己的亲人也隐瞒了,为的就是毛主席这一句教导,我希望子女们能够自力更生,不需要沾老子的光,不要给政府添麻烦。    这个故事看完以后,我的感受就是一句话:毛主席的话真顶事!    记者许泉说,出乎预料。    我与记者同感。    贾章旺    2003年8月23日写于石家庄    2007年2月修订于石家庄

书籍目录

上册 第一章 从韶山到长沙  一 韶山冲  二 湘乡和长沙   三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第二章 北京上海广州武汉  一 初到北京  二 再到北京   三 上海小住   四 在湖南建立共产党   五 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   六 受命之初   七 加入国民党   八 黄埔军校   九 在国民党内工作  十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十一 蒋介石  十二 北伐战争   十三 屠杀  十四 在武汉 第三章 井冈山  一 南昌起义  二 “八七会议”  三 秋收起义  四 文家市和三湾  五 井冈山(一)  六 贺子珍  七 南昌起义失败   八 朱德和陈毅  九 井冈山(二)  十 井冈山(三)  十一 彭德怀、“六大”决议 第四章 瑞金  一 赣南、闽西  二 “九月来信”   三 “左”倾盲动主义  四 杨开慧烈士  五 第一次反“围剿”及富田事变  六 王明   七 第二次反“围剿”、第三次反“围剿”  八 顾顺章 与向忠发   九 九一八   十 宁都起义   十一 周恩来  十二 第四次反“围剿”   十三 “罗明路线”  十四 第五次反“围剿”  十五 孩子与英烈们 第五章 长征  一 湘江  二 通道与黎平   三 突破乌江  四 遵义会议  五 四渡赤水  六 金沙江  七 大渡河   八 过雪山   九 张国焘  十 陕北下册 第六章 延安(上) 第七章 延安(下) 第八章 西柏坡 第九章 开国后记

编辑推荐

《毛泽东从韶山到中南海(套装上下册)》是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毛泽东从韶山到中南海(套装上下册)》作者贾章旺同志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文笔,记述了毛泽东同志光辉的一生。深刻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丰富深刻的内涵,是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最具权威性的著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作者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文笔,记述了毛泽东同志光辉的一生,深刻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丰富深刻的内涵,是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最具权威性的著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全书语言通俗,情节丰富,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图书封面


 毛泽东从韶山到中南海(上.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记叙伟人一生,简单明了,内容客观。可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