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发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青山一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563367078
作者:陈舜臣
页数:377页

章节摘录

插图

名人推荐

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往事一片空白,遂使我们成为一个没有根的族群。不是我们忘本,而是史学家、文学家没有把艰涩的古文史书转化成现代语文,没有把学院派刻板的叙述,转化成趣味盎然的大众言语。如今,陈舜臣先生,这位文化界的巨手,担起这项重任,他一系列的历史故事,使斑斑史迹,变成生龙活虎!   ——柏杨以外族人折服日本的,只有陈舜臣。   ——司马辽太郎

内容概要

1.著名历史学家柏杨先生郑重推荐,日本各大媒体竞相追捧,其作品几十年畅销不衰,最新巨作《青山一发》再一次掀起日本读史热。
2.在青年孙文的眼里,帝国重臣李鸿章为何被视为清代的曹操?由一介医生转投革命,青年孙文与后来的切·格瓦拉为什么有相似经历?负笈香港西医书院时,为何青年孙文与陈少白、尢列、杨鹤龄被称为“四大寇”?洛杉矶保皇会为何拥有自己的军队,新加坡保皇会为何成了康梁的金城汤池,而同盟会分会又如何重夺遭保皇会夺去的主导权?危机之下,革命党人与致公堂、洪门等秘密结社的海外会党组织,其反清志向及大同理想有着怎样的渊源?
3.关于晚清的那些事,其密云急雨,就像影视大片,不读陈舜臣不过瘾。
不读懂青年孙文的崛起,不会明白大清帝国的日落。甲午战争后,年轻时代的孙文转投革命,前途未卜。在《青山一发》中,陈舜臣以“说故事读历史”的惯用形式,跳脱定论,从大事件背后的小细节里,还原一个鲜活的青年孙文形象——密云急雨中,他有血性,有骨气,有愤懑,也有彷徨。正如鲁迅评价的那般,“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
为了重新认识青年孙文,穿越历史,《青山一发》浓墨重彩地复排了晚清的那些事,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及宫崎滔天等人,或顺势而起,或逆流而动,不同政见者在王纲解纽大潮里微妙博弈。而青年孙文之流亡之崛起,他的运动有两项目的,即走向共和,消灭大清。作为弱势大赢家,年轻的孙文就像“以时速四百公里雄飞的鹘”,迎向辛亥之路,那细长如一根发丝的青山中原便出现眼前,他也确信自己所期待的新国家,正强而有力地奠定并前进着。
柏 杨:
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往事一片空白,遂使我们成为一个没有根的族群。不是我们忘本,而是史学家、文学家没有把艰涩的古文史书转化成现代语文,没有把学院派刻板的叙述,转化成趣味盎然的大众言语。如今,陈舜臣先生,这位文化界的巨手,担起这项重任,他一系列的历史故事,使斑斑史迹,变成生龙活虎!

书籍目录

中国同盟会入会誓词自序  对孙文的看法上集  孙文崛起 海东青 公车上书以后 起义前夕 重阳之后 亡命之客 中堂遭难 强学会 地球一周 檀香山 博爱 旧金山 横越大陆 三裔地 覃文省街 今天礼拜天 幽囚 大英博物馆中山樵下集  辛亥之路 维新 壮士不复还 保皇会诞生 义和狂风 准备 众健将 台湾四十四日 留学时代 《苏报》 致公堂 洞窟之誓 同盟会 烽火连天 王朝的黄昏 辛亥之风 此即中原后记译后记 附录  忠于史实的历史小说家

编辑推荐

《青山一发:从孙文崛起看大清日落》:采访陈舜臣时间:2009年1月地点:日本兵库县神户市东滩区 陈舜臣家中采访者:李达章摄  像:李传弈被采访者:陈舜臣,蔡锦敦(夫人)李达章:关于《中国五千年》这本书,据中国某出版社的统计,在日本再版过三十多次。陈舜臣:这个我可不知道。夫人:是的。李达章:那么您自己如何评价这本书呢?陈舜臣:写这本书的一个目的是想把中国的历史(传递给)告诉日本人。第二……..李达章:那么第二个目的是什么?夫人:达章问你,在写《中国五千年》的时候,你第一想把中国历史告诉日本人,第二是什么?陈舜臣:第二是,有很多中国历史被错误的流传至今。夫人:他的意思是,因为有很多中国历史被误传,他想认认真真地写,并给与“订正”。李达章:关于这本书,您还有其它想说的吗?陈舜臣:要说的话,现在能够在中国出版,我已经很满意了。李达章:还有一个想问您。二舅所写的书中,可以看出在创作前一定阅读过很多参考书籍,而且书中有很多自己独特的观点或给读者一种很新颖的想法。这算是他们的评价吧。同时也很想知道,您认为应该如何才能培养出这种“能力”?陈舜臣:(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李达章:我想他们的意思是说,你的很多观点很棒。陈舜臣:这个问题等于让我自己评价自己一样,我不能说什么呀。夫人:是呀,这可不好说了。大概唯一能说得就是对自己的祖国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吧。李达章:您是一边写推理小说一边写历史小说,这两种不同题材的东西,是否有什么共同点?陈舜臣:我认为写作技巧有相同之处。历史上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资料,历史小说也存在类似的推理过程。虽然没有像推理小说去判断这就是凶手那样的明确线索,但我认为很相似,可以通过所有的、任何的资料去推理演示曾经发生过的。资料有很多,这就类似于推理小说中你有很多线索资料。而你需要把握的是时空,根据史料任凭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去推理。李达章:在写历史小说的时候,您是根据史料加上自己的推理或者说推论去写吗?您认为写历史小说时,演义成分和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事实那个更为重要一些?陈舜臣:我还是认为存在于历史上的事实更重要一些。李达章:那您更看重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事了。看来你并不喜欢凭空演义出来的历史了。陈舜臣:当年写《中国五千年》的时候,是出版社起的名字,我当时起的名字是《中国三千年》。李达章:您说什么?陈舜臣:很多书名都是这样的,是出版社帮忙起的。是出版社的意志决定的。李达章:噢,名字,书的名字很多是出版社的意见呀。陈舜臣:我现在说话有很多含糊不清,估计你有很多听不懂。再过一或两年吧,等我恢复之后,我会好好回答你的,有很多因我现在的状况无法说清楚,等我能再拿起笔的时候,我会认真答复你刚才的提问。李达章:(听此话,感到有一种震撼,这是一位84岁老人与生命的抗争、一个作家的宿命,相信很多了解陈舜臣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种震撼。)夫人:听得清楚吗?李达章:嗯,还好吧。再问一个,您想通过《儒教三千年》告诉读者什么?陈舜臣:这本书,中国人看应该没问题。(陈老先生此时因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而显得有些无奈和着急)夫人:别着急,现在问你,你想通过《儒教三千年》给读者传递什么?或者说当时你写书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陈舜臣:(前一段实在没听懂)总之,中国就是“儒教”呀。李达章:要不然其他问题下次再问吧。提问实在太多了。夫人:不妨告诉他,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思考一下。李达章:(一直担心突然的采访让陈舜臣先生过于兴奋。)那好吧,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而日本的茶文化,例如茶道在日本就很受重视。陈舜臣:等一下。日本的茶文化(就是我曾经说过的),那是“权威主义”(的产物)。李达章:在日本的茶文化中,保存了多少中国的东西?陈舜臣:这正是我要在《茶事遍路》中阐述的东西。夫人:今天你高兴了吧?从眼神中都看得出来。眼睛闪闪发光的。李达章:只要二舅谈到他的书,他就会很兴奋。夫人:没错。昨天这个时候,做完理疗没一会儿就无精打采的睡过去了。李达章:您最近还打算写什么吗?陈舜臣:李白。夫人:写了一半就病倒了。(注:陈舜臣曾于十多年前突患脑血栓病倒。2008年年初,再一次突患脑血栓。)李达章:我记得以前您曾写过一本《中国诗人传》的书,里面也有李白吧?陈舜臣:有。但那是一本篇幅很少的简单的概述性东西。李达章:这次是专门写李白了?陈舜臣:对。(注:陈舜臣第二次病倒之前,正在日本某杂志连载《天际的诗人—李白》至第六辑,日文书名《天空の詩人――李白》)李达章:刚才您说过,“中国恰如儒教”(也可译成:儒教与中国等身大),最近在中国有人认为改革开放后,受到西方的影响过多,造成人们的道德标准下降,并认为这是西方文化造成的。您怎么看?夫人:不是吗?不是西方拜金主义的责任吗?陈舜臣:(拜金主义)东西方都存在的。李达章:您的意思是不是说,这不是东西方哪个文化造成的,而是人对金钱追求本身造成的?陈舜臣:是这个意思。(完)摄像:李传弈采访:李达章本视频及翻译文本版权归属及提供:创译通达(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甲午战争后,青年孙文转投革命,前途未卜。在《青山一发》中,陈舜臣以“说故事读历史”的惯用形式,跳脱定论,从大事件背后的小细节里,还原一个鲜活的青年孙文形象——密云急雨中,他有血性,有骨气,有愤懑,也有彷徨。正如鲁迅评价的那般,“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
为了重新认识青年孙文,穿越历史,《青山一发》浓墨重彩地复排了晚清的那些事,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及宫崎滔天等人,或顺势而起,或逆流而动,不同政见者在王纲解纽大潮里微妙博弈。而青年孙文之流亡之崛起,他的运动有两项目的,即走向共和,消灭大清。作为弱势大赢家,年轻的孙文就像“以时速四百公里雄飞的鹘”,迎向辛亥之路,那细长如一根发丝的青山中原便出现眼前,他也确信自己所期待的新国家,正强而有力地奠定并前进着。

图书封面


 青山一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青山一发》是我所购的陈舜臣先生近代史小说系列最早的一本,看时却已在阅读完《太平天国》、《甲午战争》之后,而阅读的感受也是《太平天国》最好,《甲午战争》次之,《青山一发》读来最累。书中翻来覆去重复的内容太多,如“西医书院”“天地会”等的介绍,都是多次长篇的介绍。还有就是叙述多事件之间的跳跃,经常太过于生硬,容易造成看书时思绪的打断,也许是日文写作的关系,也许是翻译的关系。在阅读过程中,心痛的是国人之间的窝里,反衬的是日本团结(看另外两部是也如此感受)。不仅仅是清廷与革命派之间的,清廷内部满汉之间,汉人之间到处都充斥着争权夺利,私欲横流。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流亡海外革命派之间的争斗,互相拆台。改革(保皇)派与革命派、革命派内部的都有。康有为看不起孙中山的原因却是他一心想推翻的科举制度,也许康有为的推翻体制是为了成为体制的一部分,如非著名相声演员。当然以上我对康和孙的认识都是基于《青山一发》得出的结论,很是浅薄狭窄。作为历史小说,虽然比之国内一些同类的严谨的多。但终归还是小说体,作者的主观意见必然也掺杂在内地。陈舜臣先生的近代史小说系列还有一部《鸦片战争》未看。
  •     看了之前两位同学的评价,我觉的读此书不应安一般读小说的角度来看,若从历史从事件的角度看,此书可圈可点值得推荐,角度的不同,看法的不同,让人思考,我想这也是出版社发行此书的最大初衷吧,文字结构或翻译上一些所谓瑕疵并不会让此书失色。如果你敬仰或对中山先生好奇,不妨读一下此书,会有所得。
  •     陈瞬臣虽然是个中国名字,本身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日本人,估计己经不怎么会使用中文写作,青山一发行文间有浓厚的日文风格,大段大段的对白,偏偏翻译得如同白开水淡出个鸟来,整部书就像一本抽掉图像的漫画书,读起来了无趣味.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自从购买此书后,我每天阅读,越看越有味道,特别对书中的主人公孙文特别敬佩,很崇拜他那种不怕牺牲,敢于挑战的精神。
  •     轻触这段历史
  •     我买了,还没到希望这本书和其他的一样好看
  •     陈舜臣的小说尊重历史,文笔洗练,感情真挚而内敛,让人读来欲罢不能。
  •     不知所云!
  •       陈瞬臣虽然是个中国名字,本身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日本人,估计己经不怎么会使用中文写作,青山一发行文间有浓厚的日文风格,大段大段的对白,偏偏翻译得如同白开水淡出个鸟来,整部书就像一本抽掉图像的漫画书,读起来了无趣味.
  •     非常喜欢陈舜臣先生的书,想收藏齐全。
  •     窥见晚清一斑,不过感觉历史大主线并不突出,笔力不重,并不给人印象深刻之感
  •       看了之前两位同学的评价,我觉的读此书不应安一般读小说的角度来看,若从历史从事件的角度看,此书可圈可点值得推荐,角度的不同,看法的不同,让人思考,我想这也是出版社发行此书的最大初衷吧,文字结构或翻译上一些所谓瑕疵并不会让此书失色。
      
      如果你敬仰或对中山先生好奇,不妨读一下此书,会有所得。
  •     孙中山生平的小说版。还不错。
  •     日本人写的书都有一大特点,啰嗦
  •     读之久则无味,弃之隔日又觉可惜。勉强着读完了。恰逢眼下风云变幻,随感还能写篇日志
  •     很特别呦!真的很好玩的。算是个奇葩了。
  •     fans读物,历史性很差
  •     观国父一生足见中国民主共和之路之难。为创建共和国,国父穷尽一生,仍遭误解,甚至口诛笔伐。国父虽无法真正带给中国民主共和,但仅凭其领导推翻封建帝制这一功绩,足以流芳千古,永享“国父”之誉!
  •     作为历史小说,本书很有意思。但是,随着晚清以及辛亥革命史料的开掘,本书的深度就差一些了
  •     有种陈舜臣翻译完国内教材然后又翻译回汉语的感觉。。。但看到最后一章还是有点小感慨。。
  •     刚快速地读完《青山一发》,他的文字一如前几部作品那样简短精练,画面感很强。一直觉得陈舜臣的作品在内地挺“冤”的,他原作都是用日文写,因此翻译为中文后的阅读效果,常常受不同翻译者的水平而多少会打折扣。这次《青山一发》是许锡庆译的,感觉还行,自己阅读时所产生的画面感,多半应归于许翻译的功劳。内容方面,读这书后,自己应该算是第一次了解了一个不同于官方话语的,活生生的、多层次的孙文,里面有不少对孙文很人性的描写。对了,书里还着重写了孙文与“洪门”之间的种种渊源。
  •        《青山一发》是我所购的陈舜臣先生近代史小说系列最早的一本,看时却已在阅读完《太平天国》、《甲午战争》之后,而阅读的感受也是《太平天国》最好,《甲午战争》次之,《青山一发》读来最累。书中翻来覆去重复的内容太多,如“西医书院”“天地会”等的介绍,都是多次长篇的介绍。还有就是叙述多事件之间的跳跃,经常太过于生硬,容易造成看书时思绪的打断,也许是日文写作的关系,也许是翻译的关系。
       在阅读过程中,心痛的是国人之间的窝里,反衬的是日本团结(看另外两部是也如此感受)。不仅仅是清廷与革命派之间的,清廷内部满汉之间,汉人之间到处都充斥着争权夺利,私欲横流。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流亡海外革命派之间的争斗,互相拆台。改革(保皇)派与革命派、革命派内部的都有。
       康有为看不起孙中山的原因却是他一心想推翻的科举制度,也许康有为的推翻体制是为了成为体制的一部分,如非著名相声演员。
       当然以上我对康和孙的认识都是基于《青山一发》得出的结论,很是浅薄狭窄。作为历史小说,虽然比之国内一些同类的严谨的多。但终归还是小说体,作者的主观意见必然也掺杂在内地。
       陈舜臣先生的近代史小说系列还有一部《鸦片战争》未看。
  •     以小说的形式讲述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前十几年的生涯。对了解那段历史有帮助。但是总体比较拖沓冗长。精炼一点就好了。总的来说可以一读。
  •     写得还是挺好看的,细节方面处理得比较好。看了之后才觉得对清末民国史其实了解的不多。
  •     也许是翻译的问题,书中的文字味同嚼腊.读起来不顺畅,看起来有点费劲.
  •     也是一个视角。
  •     甲午战争后,青年孙文转投革命,前途未卜。在《青山一发》中,陈舜臣以“说故事读历史”的惯用形式,跳脱定论,从大事件背后的小细节里,还原一个鲜活的青年孙文形象——密云急雨中,他有血性,有骨气,有愤懑,也有彷徨。正如鲁迅评价的那般,“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
      为了重新认识青年孙文,穿越历史,《青山一发》浓墨重彩地复排了晚清的那些事,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及宫崎滔天等人,或顺势而起,或逆流而动,不同政见者在王纲解纽大潮里微妙博弈。而青年孙文之流亡之崛起,他的运动有两项目的,即走向共和,消灭大清。作为弱势大赢家,年轻的孙文就像“以时速四百公里雄飞的鹘”,迎向辛亥之路,那细长如一根发丝的青山中原便出现眼前,他也确信自己所期待的新国家,正强而有力地奠定并前进着。
  •     书还没看,但从表面看,送来的书封面封底都很脏。快递公司说这是发货人的责任,没选本好的就发货了,后来嫌麻烦也就算了。
  •     说实话每次的起义都写得有点乱,不过当时的起义本来就乱,辛亥革命稀里糊涂成功了。不过对于维新变法,同盟会兴中会光复会间的关系讲清楚了。章炳麟张之洞等形象也很具体。读到秋瑾临死说出秋风秋雨愁煞人,真是唏嘘。
  •     对中国历史他比司马辽太郎更熟,但才华远远不及。
  •     一個個歷史中的名人,漸次鮮活了起來
  •     陈先生的书也读过几本,总感觉那些热评有些言过其实。

    作者脚跨中日两种文化的背景或许给了我太多不应该有的期许,从“鸦片战争”,到这一本“青山一发”,多少总有许多失望。从史学的角度,作者并没有给我们太多国内少见的史料和见地,从思考的角度也少有深刻的思索和反省。语言文字虽然鲜活,但是很多出于个人想象的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仿佛总在不断提醒读者这是本历史小说,而且是通俗的历史小说罢了。或许毕竟是生在东洋,毕竟缺乏在我们雄浑的历史文化中的沉淀,陈先生的作品单薄,并不是很好的历史读物。
  •     近年来国朝历史学界最大的进步是,让学生知道学历史要尽量避免脸谱化和先入为主的判断,尽量追求全面客观。而这本书的用意似乎又深了一层,发掘出一种“主体的历史”。上世纪,我们认识的历史人物挂在墙上;本世纪,我们学到的历史人物在生活中;这本书的孙中山则正是每一个读者本人。感觉他的每一句话都出自我口,他的每一个念头都源自我思。读后平平淡淡如水煮白菜,仿佛共和革命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到了最后一章,念到“杳杳天低鹊没处 青山一发是中原”,才惊觉炸裂。
  •     孙中山为革命奔波颠沛半身,确然可钦可佩,但以此捧上神坛,实在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读之到很淡然,没有那种历史转折关头的磅礴大气。
  •     刚拿到的时候满足到抱着书睡着,后来却勉强读完。总讲孙文如何高明的劝服众人,却难讲到底如何做到。这点让我失望。寓意的鹘,出现的极具浪漫主义情怀后来却黯淡消逝,失望
  •     读完这本书,确实了解与官方话语不同的孙中山,感觉活生生的。
  •     看了,一笑置之。
  •     大爱舜臣桑的文字啊~~~~~努力学日语,争取读到原版……因为不能确定中译本有没有做出删节这种事情……哈。
  •     够客观的书,很好!
  •     文字比较平淡,不过还是可读的。
  •     不知道作者算日本人還算中國人,反正是專寫中國題材的。
  •     塔希里亚英雄年代19年的时候,大法师艾克萨罗斯这么形容自己的学生艾梅达尔:这些年,我见过太多一事无成的聪明人了。他们把自己的才华用在逃避上,逃避磨难,逃避挫折,到头来还不如那些直面命运的笨蛋。。。挫折就是成长。 孙文是笨蛋,以上。
  •     喜欢陈舜臣的作品。读起来不累。
  •     民国风云,而且是陈舜臣的值得一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