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幕后的洋人》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红幕后的洋人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208064836
作者:[美] 李敦白,阿曼达·贝内特
页数:300页

好读的侧面

作为一本中国唯一美籍共产党员的传记,这本书还是很具有可读性的,语言直白浅显,情节丰富。如果作为一个共和国史的一个侧面去阅读,还是能窥探出不少东西的。比如解放战争前后国统区和解放区人民的生存状况、建国初期人们的思想状况、文革的起因和初期造反派的情况。这些都是比较真实地展现了现在往往会被我们忽略的情况,就像作者的女儿那样,从来没有见过不fb为人民谋福利的gcd,从而无法想象以前的情况。比较可惜的是作者在68年被捕入狱,文革后来的发展便一带而过,只是作为从妻子和子女那里的转述。最后一段对于主席去世的态度和对文革后政治情况的批判总有一些牵强和模糊。不清楚是不是被修改过。也完全有可能是作者认识不清。作者在参加革命的过程中还是不乏个人主义情感,而且也不了解文革后期出现问题是从哪里开始的。对于真正的高层,也是不了解和猜测的状态。这个为他对政治事件的理解是有影响的。他的思想转变过程还是很让人感动的。从毫不怀疑党无限忠诚,到入狱学习毛选后发现毛泽东思想是鼓励人们去思考质疑,而不是一味地相信。从第一次入狱认为是党在考验自己,到第二次认清实质后仍然坚定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逐渐走向成熟和彻底。最后录一段话以作结尾:“绝不可以依据敌人的原则来打仗。在对日抗战时,我们就经常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对抗修正主义分子也一样。任何思想退化的人都会有这个问题: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人民的力量。”主席是孤独的,超越时代的不被理解。他的群众观给我莫大的反省和启发。

传奇李敦白

在中国的牢狱生涯,经历了文革和大跃进,与钱钟书一起公事,由王震介绍入党,曾与王光美相亲,李敦白在中国成就了自己传奇的一生。李敦白同志之前给我的映像就是媲美巴黎街头火红学潮时期的赤色狂热分子,看着一老外手举毛泽东语录,头戴鸭舌帽,激情地站在一堆黄皮肤中间嘚瑟,颇有视觉冲击力。国共内战期间,在田埂吃饭的农民像看戏一样看着老李独自一人一路风尘地向防空洞飞奔,在共产党电台工作的李敦白,是每次空袭时跑得最快的一位。这倒不妨碍我对他的好感,尚没有脱离低级趣味,成为一个高尚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战士的老李倒显得真实可爱。而老李很是敬佩那些拥有人的身体,神的意志的同事们。“我并没有所谓的东方情结,”李敦白写的毫不矫情,加入中国共产党,李敦白当年也是死活没想到,不知道是时代的幸运,还是幸运的时代,完全相信日本会战败的老李学习了中文,颇有语言天分的他没想到,也想不到日后的他竟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奇迹。在毛泽东身边做翻译的日子,毛泽东严重的湖南口音让曾让老李犯难,李敦白对这位时代封面人物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后来在参与翻译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李敦白始终认为自己才是最优秀的理解者。

一次历史的洗礼

李敦白,直到今天中午,对于我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现在,在用了5个小时读完他的这本自传后,我才发现,他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另类见证者,从他的经历中,可以了解到CCP,乃至中国60年来走过的一段道路。从1945年作为美国陆军的一员进入中国,李敦白实际上已经被动选择了自己的命运——在接下来跌宕起伏的中国历史中,他的命运会紧紧嵌合进来。书中最吸引人的是两部分的描述。一个是他的第一段牢狱生活,在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年代,他确是在中央社会部的监狱里度过,而之前他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那个年代成为中国共产党员的仅有的两名美国人之一。(待续)我最喜欢的是作者那种写作的笔法,用无数的故事表达出了自己的思考,虽然也有“粉饰”自己之处,但绝不让人讨厌,反而会理解他在非常年代的选择,佩服他的坚强。看过他的书,突然间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位美国人,他是耶鲁的毕业生,在加入CIA仅仅一年后,就在中国东北被击落俘虏,其后的二十多年一直都在监禁之中,直到尼克松访华后,才回到美国。要是和李敦白相比,他的人生更像是一个黑洞。只能说,在巨大的历史面前,所有的人都是小人物,都在被自己创造的历史所操纵。

见了真人

听完电话,我已在脑中为他画了相貌,该是四五十岁的江南人士,下过乡,出国,进的要么是耶鲁要么是哈佛,然后回国来做投资。因为那一口中国话温润有礼。目下,中文,不,准确地说,是汉语最好的人可能在投资圈中。多年前,毕业前去一个银行实习,见了他们写给客户董事长的一封信,事情呢,是解释刚刚失败的一次IPO,信的意思很明白,言语婉转,不卑不亢,不见一句废话。我想若在古代这定是可以收入尺牍集的。本来在那时我认定了汉语的腐朽,看后不免心折:自有高手在,虽然那些文字自然是不刊印的。想想也不奇怪,投资圈里外文好的人多,中文不好,外文怎么能好?见面,确是白发苍苍的老者,高鼻深目的美国人,八十多矣。他的夫人也同来了,记得是七十四岁,穿着和上街买菜的老太无异,只是态度格外沉静。他们家在西雅图,一年中有两个月住在凤凰城,说因为沙漠里空气干燥,而且那里的医疗是美国,或者是世界上最好的。听说他们与盖茨相熟,一说是邻居,乃问他为什么微软干不过谷歌。他道:无他,盖茨老矣。又说谷歌的人真是“年轻有为”。“年轻有为”这个词他在说到另一组风险投资的人时也用了一次。我不见人在口语中如此用矣久矣。八十多了,世上的新事他竟好像无有不知的。用的手机是iPhone,说这个方便,只要有WiFi的地方就能收发邮件。事实上,我本来是要帮着约他在美国见面的,发了一封邮件过去,没想到很快用iPhone回过来,说他们正在北京,如此才有了这次提早的会面。在北京他们也有两间公寓,就在朝阳公园旁。送他们下楼,他上车时还招呼:有空到我们西雅图的家里来玩啊。这真是老一辈的礼数了。为了跟进,第二天打电话给他,是他夫人接的,说他去电视台做节目去也,让我再打去。后来却是他打回给我。可惜他介绍见面的公司不合脾胃,这次去美国就没有见。途中说起他,同行的中有人知道,问了几次:“他还在啊?已经回了美国了?”那天送他下楼时,他还问起我的学校。答了。他说知道,说“大革命的时候,我还去放过几次毒。”我想这该是怎样的人啊,乃发生兴趣。

纯洁的美国人

在中国35年,入狱16年,从不曾后悔,“其赤子之心居然毫发无损”。我想现在读这本书的人大多都很难理解李敦白的想法了。一个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的革命,这是什么精神?傻子精神!大家潜意识里都会有这个回答吧。他一个美国人,好好的活着比什么不好,要来趟中国这潭浑水?被骗了这么多年还不思悔改?也是这种对比,才显得他的经历更加有趣。实际上,他的经历与太多的中国人一样,(虽然大多数人不会认识他那么多的高官显贵,)只是因为他是个美国人才有不同。我们总是认为中国走的这些弯路,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使然:中国没有自由民主的传统,民众对领袖的盲目崇拜,民众的素质较低,如此等等。然而一个成年的,受过教育的美国人与我们一起渡过那些疯狂的年代,所思所想竟然比许多中国人更为单纯,却带给我们一种无法解释的荒诞感。我们习惯了把那个年代描述成一些神秘人物之间的复杂斗争,或是疯狂火热的浪漫情怀,而这样一个有信仰有理性有正义感的人的经历也许更容易让我们理解其中不可理喻的真实。


 红幕后的洋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