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德懋先生访问记录/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关德懋先生访问记录/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510813511
页数:101页

章节摘录

  四、抗战前夕的中德关系  (一)德国军事顾问团与一亿马克借款  我从西安回南京后,那时好友齐焌担任德国顾问塞克特将军(Seekkt)的秘书,一时忙不过来,遂找我帮忙,我也就因为他的关系,认识了翁文灏。不久,翁担任行政院秘书长,就把我带进行政院。  我与齐焌是在德国慕尼黑认识的,已如前述。他早我一年回国,回国后担任航空署工程科科长(署长为徐培根,后因出事被扣),在江西负责建造飞机场,此一机场乃为对付闽变而建。后来,他被调至军事委员会担任秘书工作,旋再调任委员长的德国顾问塞克特的秘书。塞克特将军出身德国贵族,在欧战后颇负盛名,尝被推誉为德国国防军之父。欧战后,协约国限制了德国军备,而塞克特将军却在此种困境中,在俄国境内秘密地训练了十万军官。在欧战时,他担任军团参谋长,欧战后当过德国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等职。其后希特勒上台,塞克特瞧不起他,两人不和。后来塞克特将军退役,桂系军阀陈济棠透过马君武的关系,聘他为军事顾问,在巴江口设立炮厂。以后委员长知道此事,乃设法挖角。塞克特对委员长慕名已久,认为陈济棠充其量只是军阀而已,遂舍陈而就委员长之聘,当委员长的军事总顾问。不过此时塞克特将军年岁已大,又有心脏病,加上气候不宜,遂于一九三六年回国。尽管如此,塞克特将军在其担任委员长的总顾问期间,对中国大有贡献。他建议中国训练新军,预备成立四十个师团要替委员长找军事顾问,但不是现役军人。他对委员长说过他不仅要帮助中国练兵,购买军火,还要建设重工业。他回国后,以他的地位与声望,以他与国防部的密切关系,乃推介Klein到中国当购买军火的顾问,Klein是法国国防部的军火贩子,但并不是掮客之流,尽管有人说他是大棍,但亦是了不起的人物。  为了购买军火,首先成立一亿马克借款,此乃塞克特将军回国后所建议的,而德国财政家Schacht力促其成。方一九三三年希特勒上台后,最初并未能抓到国防及经济大权,还得依靠国防部及经济部的撑腰,是以希特勒对塞克特及Schacht两氏尚颇尊重。塞克特不久去世,希特勒特别为他举行国葬。Schacht氏并不是纳粹人物,可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功臣,先后担任过经济部长及银行总裁,一向主张经济支配金配。第二次大战前,他跟开发中国家拉关系,主张借款给中国,认为此举对德国亦有好处,遂有一亿马克的借款。  当时此一借款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担保,但亦仅以一亿马克为限,以中国物质诸如大豆、钨砂、锑矿,铜丝、桐油等,作为交换。德国方面由国防部开出订单,经济部负责采购,而Klein是德方,此一军火购买及一亿马克借款的执行人物。中国方面则由中央信托局,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的前身)、及兵工署负责。由兵工署开出订单及负责接收,中央信托局及国防设计委员会负责采买。此一军火购买在当时国内颇引起是非,盖此一买卖纯是两国官方间的物质交换,军火商人毫无佣金可赚,而且国防设计委员会大权在握,更引起各方面的眼红与不满。  抗战前夕,英、美、日诸国皆不愿借款给中国,唯独德国允准。此一亿马克之借款颇有助于中国之抗战。抗战初期,许多国军之装备皆透过此一借款而得到德国的供给,诸如钢盔,轻机关枪,高射炮、探照灯等皆是,甚至到政府撤至台湾时,国军所使用的钢盔也尚一大部分是德制品。假如没有此一借款的话,抗战初期必加速撤退。日本在《塘沽协定》后,已决定在华北有所行动。假定日本迟两年发动七七事变的话,国军装备必能因此一借款而更为充实,对日本作战亦较易对付。大概日本也是看准这一点,所以就迫不及待地先向中国动手。  同时,德国军事顾问团当时亦提供不少贡献。民国廿五年(一九三六)春,塞克特将军回德后,由其参谋长鹰屋将军(Falkenhausen)接任顾问团团长,鹰屋曾应日本之聘训练日军,及其担任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后,对徐蚌会战战略的策划贡献不少,是以国军后来有徐蚌会战之胜利。到民国廿七年武汉撤退时,希特勒才召回其在中国之军事顾问团。  (二)莱希劳上将访华  塞克特将军回国后不久,德国现役将领莱希劳上将(Von Reichenaw)应蒋委员长之邀,访问中国,随行侍从武官多人。一时中国高级军官会合南京军校,将星熠熠,以最盛大的行列欢迎莱希劳上将。莱希劳上将当时以德国国防军之指挥刀佩赠委员长,有此一指挥刀,到德国后可以指挥德军的。那时国内正是陈济棠发动闽变的时候,委员长亦于此时接长行政院。时值夏天,委员长在庐山办公,各部会随后也迁去。我还记得那时行政院在庐山的办公室由我负责布置。不久,委员长派我跟莱希劳将军作随从翻译,我就陪这位德国将领从庐山飞九江再到南昌,又从南昌坐军机飞到广州。委员长在黄埔军校再度接见莱希劳将军。在南京军校时他们两人并没有机会详谈,此时就可以多谈了,由我担任翻译。他们谈论的主题是中德合作问题,此事外间知者不多,当时莱希劳曾建议签订中德军事攻守同盟,由德国出面压制日本,解决中日纠纷,再由中、德、日三国共同携手反共,以对付苏俄(此时德国还看不起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不过,蒋委员长始终未置可否,据我个人推测,主要原因有:(1)顾虑希特勒,盖希特勒本人未必愿意与中国同盟。(2)日本不一定听德国的话,《田中奏折》已表明日本征服中国之野心。(3)同盟订立后,势必非战不可,当时委员长深知中国本身力量不够,希望避免战争。  ……

书籍目录

弁言
一、家世与教育
 (一)家世
 (二)正志中学二年
 (三)动荡时代中所见所闻
二、负笈德国
 (一)首途赴德
 (二)慕尼黑一年 (1930-1931)
 (三)忆德城 (Dresden),念故交
 (四)接待青年军官团及军事交通考察团
 (五)回国途中
三、任教西北农业专科学校
四、抗战前夕的中德关系
 (一)德国军事顾问团与一亿马克借款
 (二)莱希劳上将访华
 (三)驻德大使人选
五、任职行政院
 (一)接办同济大学
 (二)三度赴沪
 (三)黄秋岳案
六、再度赴德
 (一)赴德途中
 (二)动荡中的中德邦交
七、西北四年 (1942-1946)
 (一)抢运物资
 (二)兼管煤焦管理委员会西北分处
 (三)我与胡宗南
 (四)筹运煤矿
八、我与中纺公司
 (一)初进中纺
 (二)台湾之行
 (三)大陆撤守前的一段插曲
九、台湾二十年
 (一)台湾中纺公司的成立
 (二)一兵一卒曼谷行
 (三)我与艾德诺
 (四)与德关系展望

作者简介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关德懋先生访问纪录》以关德懋先生生平为线索,回顾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德关系的微妙变化,对德国军事顾问团之贡献、一亿马克借款、驻德大使人选等情况有深入剖析。此外,由于其家世渊源,对北洋政局亦颇多见证。

图书封面


 关德懋先生访问记录/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作者对中华民国对德关系有非常清晰、清醒的认识。
  •     内容都很少,纸张很厚,装帧好。但是其实可以别这么浪费纸的。
  •     领导要的娥,不错!
  •     这是一本民国时期人物的口述史,他为研究那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此书的口述者关德懋先生是当时德国访华上将的翻译,此书主要详述了抗日战争期间德国援华的情况,也为我们增添了不少历史知识。
  •     西德社民党敌视CP,反倒是基督教民主联盟想巴结苏俄的敌人CP
  •     如果想沉下心,得把书读厚。如果只是随便看看,中研院的用心也值得钦佩。
  •     关参加北伐,一直在国民政府中枢工作,曾留学德国,参与了中德之间的交往,本书回顾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德关系的变化
  •     反共斗士关德懋
  •     冷战时代设计阻扰西德向大陆靠拢的史事值得深挖。但口述史的缺点在于口述者难免自吹自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