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曾国藩家书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5
ISBN:9787801935601
作者:李瀚章 编
页数:393页

心得摘抄

【养生六事】一、眠食有恒; 二、两饭后各散三千步;三、惩忿节欲;四、睡前热水泡脚;五、静坐有常时;六、习射常时(射可习威仪,强筋力)。【持家八法】考早扫宝书蔬鱼猪。 (考:祭祀; 宝:和睦于亲族邻里)【观人四诀】有操守,无官气,多条理,少大言。【识人成事】成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要务。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人虽多,而可恃者惟在一二人。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识,四曰营务整齐。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凡行兵须蓄不竭之气,留有余之力。【读书成才】成才需有志,有识,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学问无尽,不敢得一而自足; 有恒则事无不成。读书务须专注。一书未读完,断不另看他书。买书不可不多,读书不可不知所择。看生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 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 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无论何书,总须从头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尔先须过笔圈点一遍,然后自选几篇熟读。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但于已阅过者,自作暗号,略批几字,否则历久忘其为已阅未阅矣。只要有百篇烂熟之文,则布局立意,常有熟径可寻,而腔调亦左右逢源。凡读文太多,而实无心得者,必不能文。眼界不必太高,自谦不必太甚。目下外间咨来之摺,惟浙、沪、湘三处较优,左、李、郭本素称好手也。此外如官(文)、骆(秉章)、沈(葆桢)、严(树森)、僧(格林沁)、吴(棠)、都(兴阿)、冯(子材)之摺,弟稍一留心即优为之。以后凡有咨送摺稿到弟处者,弟皆视如学生之文,圈点批抹,每摺看二次,一次看其办事之主意、大局之结构,一次看其造句下字之稳否。一日看一二摺,不过月馀,即可周知时贤之底蕴。然后参看古人奏稿,自有进益。每日极多不过二三刻工夫,不可懒也。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不特吾之言当细心寻绎,凡外闻有逆耳之言,皆当平心考究一番。故古人以居上位而不骄为极难。

专注,有恒,不妄语

大四了,有空看看闲书。纵观曾国藩本人的一生,不免让人唏嘘感慨。生于嘉庆,发迹于道光,鼎盛于咸丰、同治初年,死得却很仓促。对他在政治上的作为的评价完全取决于历史观,比如说你认为太平天国是不是好东西,对此我没有什么好说。单针对于这本书,我越读越是觉得悔恨交加,对过去的为人处世常常感到羞惨不已、无地自容。   作为搞IT的,我平时很爱看技术书籍。涉猎不可为不广,光电脑里存放的电子书就有50G左右,一辈子都看不完。基本上什么类别都有,俨然一座小型的专业计算机图书馆。看书则偶尔打开一本,看看还不错,就记下来准备以后接着看。后来越来越多,已经记不得自己把哪些书开了头却还没看完,于是要建个文件夹叫Reading。再然后在Reading里也太多太眼花缭乱了,于是要在书名前加上[xx]表示看到了多少页……现在标有这种标记的书有22本,一些隔几天读几页,一些隔几个月读几页,还有些就再也不看了。在图书馆借书也是一样,往往把限额全部用完,也就是始终有10本书在手里。到现在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原封不动地归还到期书籍了。这些缺点反映到学业上,就是什么都懂一点,却什么都不精。C/C++/Python/Lua...常常拿编程语言数来宝,门门都写得出来几行,门门都不得精要。 以上种种,就是曾国藩所谓的“不专”。他时时教导弟弟、教导子侄的无非一个专字——“一书未完,绝不看他书“;“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他也引用荀子的话说“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看来我这样广撒网的已然是自做聪明的典型了——他断言这种人终将一事无成,很不幸地我到现在为止果如其所言了,好在现在已经有所悔悟,但愿将来能痛改前非,以期有所成就。其次曾国藩说“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想来成大事者必需这三个素质。实际上专注和有恒就是一个东西——无恒何来专注呢?不过还是要单独提出来说一说,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已经自诩有志向了,见识也日渐广博,而恒心还需火候。最后是不妄语,出于曾国藩的“为人八本“之说,其中带兵打仗什么的我是用不上了,比较切己的有“养身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我脾气还是比较好的,不太容易生气;早睡早起呢很困难,是个职业病,但是以后也要注意;至于不妄语,则是至今之一死穴。第一是自以为了不得,比如高中时候,虽说像是开玩笑,但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常常说话大句,伤人不少。第二是妄评他人他事,实际上见识短浅,言语有失偏颇。第三是常怀自矜之心,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或是捡了什么便宜,就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要拿出来显摆一番。招人自卑或者羡慕嫉妒恨尚且不说,亦使自己的“斤两”显露无疑,如果偶尔言过其实,就更加窘迫了。纠此几个纰漏,以后谨当牢记一句“不妄语”。举几个例子来说是这样的——说话必须三思,不置他人与尴尬;无关之事不擅加评论,这也和《教父》里所谓的“男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在想什么”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半年我开始逛某军事论坛,在日本地震前,论坛里的一大堆人对日本持这样的心态——“老天啊,收了它吧!”;等老天果然来收他了,又一致地开始悲天泯人了。这种情况就只能招人耻笑了,看着人人网上祈福的在祈福,庆祝的在庆祝,好歹大家都还挺专一的。而我,不说话,不让别人知道我在想什么,也没人在乎我在想什么。对于个人的小小得失,则不要时时挂在嘴边。实际上有不少人是顽固的幸灾乐祸派,比如我自己,很符合那句笑话:“看你这么不开心,说出来嘛,让大家高兴一下”。至于成就,往往总有一天是会被人知道的,就尽量让它晚些被知道,也许其效果远远好于你在成功之前已经预告了三遍的结果。对于计划要做的事情,最好在做成之后再说,不仅给人以惊喜或者震撼,也免得万一食言了丢人。我常常在放假前说“假期要看XX本书”,后来真带了一堆书回去。大家都是过来人,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还有我大二开学时的“名言“:新学期新气象,不熬夜、不猥琐、不说脏话。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这和上面所说的其实差不多,也就是不要预报成功,因为很可能会成为慌报。最终要的就是对于个人的能力和才学,不要自己一口气就交代完了,每多留一手,就多了条后路。曾国藩说力争要“实浮于名,才浮于事“,我愿意用白话再重复一遍:真正的实力高于外界对你的传说,真正的才学高于你在处事中显露的本事。这才是一个行走江湖的人应该有的意识,眼高于顶更是万万要不得的。而且这种深藏不露的神秘感,也是为人的魅力之一了吧。当然,以上种种对于知心朋友又另当别论了。专注、有恒、不妄语,只求从此时时致力于此三端而已。就此一句,倒是已然犯了不妄语的毛病,应该苦行50年后再来写下这篇文章,追忆50年前许下的诺言。


 曾国藩家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