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家谭丕模评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文学史家谭丕模评传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0
ISBN:9787303072415
作者:张谷,谭得伶
页数:471页

章节摘录

  二、家世  据祁阳县里塘谭氏22世嗣孙于1930年(民国十九年)仲秋五修族谱时所撰《谭氏世系考》中记载:“上古周朝之谭国,隶山东济南府”,“谭国之公族子孙,后遂以国为姓”,“谭国国君原是远古杰出部落首领颛顼之后代。颛顼是黄帝之孙子,号高阳氏。”追本溯源可知:谭姓的始祖是高阳氏,发祥地在山东济南。“嗣后继继承承,联绵椒衍”,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多少代,“昌泛公携子来祁,卜居邑东十二里谭家桥枣园岭下,则泛公实我东隅十三大房落祁之始祖也。”后昌泛公的玄孙“天禄嗣孙卜居鹅井石、三塘湾、良塘湾、湖塘湾、泥江岗五处”,湖塘湾谭姓则亦为天禄公的后嗣。其辈分排列有十个字:“开、天、以、祚、毓、得、运、方、隆、盛”。  ……

书籍目录

序 郭预衡
引 张谷
第一章 家世童年
一 祁阳湖塘湾人文、自然环境
二 家世
三 童年
第二章 求学时期
一 中小学阶段
二 千里迢迢负笈北师大
第三章 任《新晨报》副刊编辑主任期间
一 开展革命文学论战
二 批驳为艺术而艺术的论点,客观评价古典作家,宣传新文学
三 探讨政治革命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四 创办《新东方》杂志,组织“东方问题研究会”
第四章 积极投身北平左翼文化运动
一 加入“北平教联”
二 编辑《文史》《盍旦》等左翼刊物
三 参加“一二·九”和“一二·一六”运动
四 参加“北平文化界救国会”
五 成立“北平作家协会”
六 组织“北平新启蒙学会”
第五章 早期的文学研究
一 《新兴文学概论》述评
(一)确立唯物史观在文学研究中的“指导思想”地位
(二)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构成
二 《新文学比较研究》述评——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考察
三 《文艺思潮之演进》述评
第六章 抗日烽火中踏上新的征程
一 参与发起和组织“文抗会”和“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
二 创办《中苏》半月刊和《中苏小丛书》
三 负责《观察日报》工作
四 赴塘田战时讲学院
第七章 任教溆浦民国大学
一 赴溆浦民国大学任教
二 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日文化活动
第八章  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开拓者
一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几个前提》简介
二 《宋元明思想史纲》述评
三 《清代思想史纲》述评
四 学界对两部思想史纲的评价
第九章 赴粤北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教
第十章 湘桂黔逃难岁月
第十一章 “西南民主堡垒”中的战士
第十二章 邕江怒涛 中流砥柱
第十三章 在教育园地里辛苦劳作
第十四章 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先驱(上)——《中国文学史纲》第一分册(1947年版)述评
第十五章 湖南新文教事业的开拓者
第十六章 终身伴侣翟风銮
第十七章 严父慈母 慈详严格的庭训
第十八章 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期间
第十九章 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先驱(下)——《中国文学史纲》(先秦——唐)(1958年版)述评
第二十章 殉身文化 高风永存
谭丕模年表
《澹心诗稿》
《澹心诗词未是草》
后记

作者简介

谭丕模(1899-1958)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卓越的教育家,是我国最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学者之一。本书系统介绍了谭丕模先生的一生,着重记述了他的学术研究、教学和革命文化活动,评传突出了对谭先生学术著作的评价。谭先生在高校从事教学30年,因而他的教学活动也成为评传的重要内容,本书的最大特色是写作者多数为谭先生的老同事、老学生,他们怀着对先生的崇敬之情颂扬了他创造奉献的一生,认为谭先生继承和发扬了民族的优秀传统,其精神和著作给代后留下了丰富宝贵的财富。

图书封面


 文学史家谭丕模评传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谭丕模先生其实是非常宜于我们后人深入开掘的研究对象:简而言之,即这种“有倾向的学术”,究竟应当如何评判?在学术史的长河中究竟据有怎样的地位?陈寅恪先生所谓“理解之同情”是个笼统的方针,但如何拿捏?怕是很不容易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