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木兰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地理人物 > 张居正・木兰歌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2
ISBN:9787535419958
作者:熊召政
页数:465 页页

内容概要

熊召政,湖北省英山县人,1953年出生,1981年开始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作品集多部。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获1979-1980年全国首届新诗奖。

书籍目录

第一回病皇帝早朝生妄症 美贵妃衔衔恨说娈童
第二回述病情太医藏隐曲 定总督首辅出奇招
第三回主事钻营买通名妓 管家索贿说动昏官
第四回魏侍郎惊听连环计 冯公公潜访学士府
第五回姨太太撒泼争马桶 老和尚正色释签文
第六回新总督街头奇断案 假老表千里访行辕
第七回斗机心阁臣生龈龉 信妖术天子斥忠臣
第八回江南大侠精心设局 京城铁嘴播弄玄机
第九回密信传来愁心戚戚 死牢会见杀气腾腾
第十回王真人逞凶酿血案 张阁老拍案捕钦差
第十一回慈宁官中红颜动怒 文华殿上圣意惊心
第十二回太子无心闲房搜隐 贵妃有意洞烛其奸
第十三回皇上驾崩阁臣听诏 街前争捕妖道潜踪
第十四回访南岳时黜官受窘 极高明处孤鹤来临
第十五回李按台坐镇南台寺 邵大侠月夜杀贪官
……

作者简介

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其主事时声势显赫,炙手可热,圣眷优渥,无与伦比,但隆葬归天之际,即遭人非议之时,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他生前身后毁誉之悬殊,足见政治险恶、世态炎凉,今后人扼腕叹息。
作家早年素有诗名,近年倘佯于朱明王朝之间,对这位毁誉参半的乡党悉心研究,将诸多感悟凝诸笔端,力图全方位塑造出这位政治家的血肉之躯,展示万历前后社会生活的全景画图。

图书封面


 张居正・木兰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观历史人物类小说,有一重套路——即中开,成事,高走,败落。反映于人物之上,则有——完美,完美无瑕,瑕不掩瑜,及至最后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目前看来,整部《张居正》也离不开这些套路。《木兰歌》说的俗套些,即是张居正上位的故事。平心而论,一个人从最最底层混到权力最顶峰,古往今来,不是没有(比如靠蹴鞠),但实属罕见,大部分“主流”历史人物出场时多已是中高层,权力已及高峰,未到顶峰。本作张居正即是如此。既是写的《张居正》,居正就得够“正”才行——至少在开始的时候。张居正出场以后,举手投足间皆是谦谦君子,股肱之臣,克己奉公,满眼社稷,以身作则,嫉恶如仇,选贤任能——反正别吝啬好词儿,只管用上。最难听的,不过借他人之口、之心,说一句“机心甚重,老沉毒辣”,但位极人臣者几个不是如此?天空飘来五个字儿——那都不是事(儿)——先生我们这是标配。而反观高拱,则是广植朋党,嫉贤妒能,包庇学生——跟我们居正过不去,闹不清谁是主角吗?——此笑言矣。我总结高拱失败的原因有三:其一,高处不胜寒。臣子里,谁最大?高拱。臣子里,谁的学生最多?高拱。为了政途坦荡,为了一呼百应,结党以壮大自身力量,本无可厚非,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享受喜悦的同时,势必有难言之隐。任人唯贤,但不是“我的人”,失控了怎么办?学生贪墨,管了可能引火烧身,不管则戕害国家,管还是不管?皇帝昏庸,内臣当道,翻脸内臣进献谗言,不翻内阁如同虚设,首辅不过虚职,这脸翻还是不翻?都是问题——可不可以不管,不可以,臣子里,谁最大?臣子里,谁的学生最多?孔夫子说过啥?管了就可能得罪人,不管就是失职,高处不胜寒。其二,说的比唱的好听。说到任人,说到贪墨,说到内臣,总得有解决之道,于高拱而言,即是睁一眼闭一眼的中庸。木兰歌通篇都萦绕着“李延事件”,巨贪李延,剿匪无力,高拱对他,是睁一眼闭一眼,你贪你的,我心知肚明,别在我眼前晃悠,老夫是有气节的人。你剿匪无力,紫禁城里我能压则压,关键你要对我绝对的忠诚。及至后来不得不换殷正茂之时,也是下足了套,扔给张居正。尤其你瞧他听说李延给他置了地产时那样儿——不要不要,坚决不要,我如此有气节之人,怎能要这昧心的东西,我内阁首辅,焉能blablabla——如此尔尔。明知李延无能,却放任其无能,其无能带来的灾祸,又何止这几处地产,这难道不是昧心?明知王九思妖言惑众,坑害吾皇,却为打压张居正,赞同病入膏肓的皇上用丹,社稷为重呢,股肱之臣呢?——Whatever,谁也别碰我的奶酪!其三,过河拆桥。邵大侠助高拱上位,留下张纸片一走了之,高风亮节。高拱闻言邵大侠来京,第一反应不是以礼相待,而是揣度来意可善,是否威胁我的地位。对于多年未见的“恩公”,竟是打入死牢,以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来见,举手投足间就是说“老子现在有的是能力弄你,你长点儿心”,全然不记恩情,此等胸襟,可见狭小。及至后来听说邵大侠月夜杀李延,也只是一念间责怪邵大侠下手过狠,随后便觉得不影响自己就行,过河拆桥的功力,可见一般。通篇观感,高拱被塑造成了一个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贪权恋势的伪君子形象。这形象尤其体现在他与玉娘的第一次相遇中,明明被搞的五迷三道的,明明巨硬了,却偏要用“社稷苍生”麻醉自己,说是社稷苍生,其实一怕自己沉迷女色,位子被人抢去,二怕在邵大侠那里留下把柄,日后麻烦,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自己。在他眼中,万般事务,大不过自己的地位和职务,一切阻隔自己权势的人,都必须铲除。老皇帝大行,小皇帝屁股还没坐热,就急冲冲的《陈五事疏》,鼓动言官敲登闻鼓,一切的一切,表面上为社稷苍生,实则为收揽大权。人家孤儿寡母尚且未从悲痛中走出,你就这么吓唬人家,你这是要当一个好首辅吗?你这是要当皇上啊。太后能容你?内臣能容你?作死啊。关键是,人家张居正啥都没干,高拱就在一片YY里搞了这么多事,葬送了自己,四不四傻?就这样,佛家说行,道家也为其转身的二把手张居正以静制动,凭借着拥立太子之功,凭借着长得够帅,“顺利”上位,临走还狠狠扎了高胡子一刀。漂亮!THE END
  •     第一部以高拱及其门生的事迹为主线,让我一度同情高拱。高拱聪明、正直、清廉,但是太霸道,重视门生故吏,用人不察;而张居正聪明更胜,还隐忍、谦让,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能屈能伸。高拱的咄咄逼人反倒让自己远离权力,一朝致仕,只落得牛车回乡。高拱步步为营,重拳出击,张居正隐忍退让,关键时刻乾坤大挪移,让人唏嘘不已。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一直琢磨这本书到底是史实还是虚构,大部分人物背景都有章可循,叫历史小说再合适不过。标题及内里的细节描述方式有红楼梦的影子,读下去还是挺有趣的,毕竟历史并不是单线程进行,后人只知一个结果并想象不出其中的错中复杂,本书很好的呈现了各路人马各式铺垫。第一卷以隆庆红白丸起,高拱下马终。奇怪高拱不是因为那句著名的十岁儿童怎么能做天子下马的吗?书中描述像是母子三人一夜间的决策高胡子毫无准备。
  •     很久以前看的,已忘
  •     一般
  •     盛名之下,历史厚重感不足。
  •     从作者把万历他爹写的这么坏就可知此书的水准,真不知道怎么评上的矛盾文学奖。满篇的和尚道士算命,辫子戏看多了吧。
  •     好看啊!!!!
  •     不错,有当年读二月河雍正的感觉,只是一点不好:"聋子的耳朵----摆设"这句话竟然出现了至少三次;另外写得挺黄
  •     历史考证,历史戏说,历史脑洞,或还原或演绎,和而不同,重合就美。整成易经释梦那样。这本获得茅盾奖的张居正系列却难办,要重估茅盾奖了。太长太散,重大史实只是有影,传统作者难索缝隙。第一本关键路数耍花腔,不符合现在审美。多余黄腔蛮无聊。但不至于难以下咽,标准鸡肋。控制在一本就看完。作者熊召政和野夫,毫无萌点的恩怨过往。上一阵狼图腾的作者姜戎兄弟情仇更是,哦不水好深~~~~(>_<)~~~~
  •     这集还是高拱主演啊XD
  •     没看完。一句话,基本功不扎实。“春节”、“出卖了灵魂”这样“不合时宜”的概念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感觉就像是突然吃到苍蝇一样。至于人物的心理解读,也是感觉浅陋。历史小说,还是高阳写的好。
  •     卷一结束 高拱跌落 张居正转正。。不得不感叹信息在权力斗争中也是第一生产力哪。。但一定得是八百里快报式的速度。。卷二捧起
  •     小说,看看乐乐还行,不能当成历史
  •     电子书读完第一卷《木兰歌》,高拱是主角,张居正的形象在高拱的烘托下变得逐渐清晰,但是这样一个颇具城府的历史人物,又怎能真正地让现代人看得清楚呢,只能说在历史的基础上,戏说演绎得比较成功而已!
  •     暗含其中的为官之道,值得细细品味。
  •     杜撰了个低俗角色分分钟抢戏妄想当女主角,真是亵渎我张太岳的审美、贬低他的人格,什么恶趣味啊摔!后三本果断弃!
  •     比较失望。我最不满的是历史感的细节塑造不佳,尤其体现在语言上(居然在明朝出现了“春节”!):不够精细,有时遣词太现代让人出戏,有不少重口味描写叙述——这或许是史实、是塑造人物之所需,但也给人以哗众噱头之感,欠缺庄肃;总之在语言上还不如吴老师的作品。至于情节,反正是人物众多轮番登场,情节是有但各自面目模糊。高拱算是这第一卷的主角,张居正和冯保戏份不多,李贵妃(万历帝都登基了书里还管她叫贵妃= =)太脸谱化,隆庆帝完全被写成了荒唐至极的色鬼(史实有这么不堪吗…)。不知后面几卷会否有改观。
  •     茅盾文学奖啊。。
  •     张居正描写过于正面,不过就史实文学而言,算是比较客观真实的。当年明月说 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相比之下,更喜欢全面完整复杂人格的描写,阴暗与正义兼具、私心与大义并存,从史书中看到人性、由人性构筑历史。
  •     张阁老,您快出场!
  •     高拱说:我才是主角!
  •     “木兰歌”的主角该是高拱,讲述高拱后期的斗争始末:和太监,和同僚斗,和李贵妃斗...高胡子脾气暴躁眼里容不得沙,何况政见不同呢,不过高胡子有能力有抱负也属相才,未必会比张居正差到哪里去吧?不过事事经不起假设推敲,人无完人么!想看后续如何就要看下一本啦
  •     明朝中兴之臣
  •     写得真好,比二月河好多了,看得很开心。官场小说多,写得好的却不多,可惜可惜。
  •     精彩。
  •     高拱倒台倒的莫名其妙,明明张居正中间设了套作者却提都不提,这么明显的洗白实在说过不去吧
  •     再精密的战术也敌不过正确的战略方向。
  •     就历史小说而论,确是第一流的。 作者是下了考据功夫的,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官场生态的洞悉都远强于一般的历史小说作者。
  •     遣词造句颇有功底,洋洋洒洒万余言有个不合史实的字词怕也正常。如前人所论,陈男女之事略多,表人物韬略稍浅,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看无妨,不看无憾。
  •     熊召政的文字功底是有的,但格调却不高。第一部的主题是“争权”。各色人等分别以张居正和高拱为首,各自站队,围绕“首辅”之位明争暗斗。在这里,你看不到士人的抱负,连侠客、隐士也没多少风骨,全都要扎进官场泥潭扑腾两下。张居正等人不是政治家,而是被塑造成了“政客”,行事准则不是社稷民生,而是政治势力的得与失。一件事如果可能导致失宠或失势,哪怕利国利民,那也是绝对不做的,不幸做了更后悔得不行。高拱的《陈五事疏》,本是廓清政治,整饬朝纲的好东西,却被写成了只用来对付政敌的工具。犹如结尾《木兰歌》所云:羽扇纶巾,说是些大儒大雅,却为何我揪着你,你撕着我,制陷阱,使绊子,一个比一个利索。你以为是官场小说,实际上没有官场小说所蕴含的反思,只是纯粹的无内涵的宫府争斗。本书的其他缺点:枝蔓太杂,高唱黄腔,不提也罢
  •     不能当历史小说来看,更像是官场小说。。。
  •     作者笔力深厚,把故事讲得深入浅出。 而且没有刻意去突出张居正的公正廉明,或者如何如何, 史实出入不大,虽有一定艺术加工成分, 但却是是一本很好的了解明末政治环境及张居正的一本很好的小说, 学车ing……看了有点久,十天左右才拖完,惭愧。
  •     7.8分,少了张居正年少之经历,太强调官场勾心斗角,没有写出士大夫的抱负。
  •     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懒惰、好色、不理朝政、沉迷媚药。内阁首辅高拱专断独行。隆庆皇帝宾天后由十岁冲龄的朱翊钧继位,内阁中首辅高拱与次辅张居正之间的权力之争激烈上演……‘世上事一半儿荒唐一半儿险恶,皇城中尔虞我诈,衙门内铁马金戈。羽扇纶巾,说是些大儒大雅,却为何我揪着你,你撕着我,制陷阱、使绊子,一个比一个更利索。呜呼!今日里拳头上跑马抖威,到明日败走麦城,只落得形影相吊英雄泪滂沱。只可叹,荣辱兴衰转瞬间。天涯孤旅,古道悲风。都在唱那一个字:错!错!!错!!!
  •     熬了几夜读完了,用在张居正身上的笔墨实际上不多,基本上都在写高拱,以至于我读完了还是没怎么理解张居正其人,希望后面几部能有所倾斜。
  •     只读了这个第一卷,无意再往下看了。作者的人品固然是不好的,站在不以人废言的立场上说。文笔比唐浩明强些,布局节奏尚可。第一个缺陷,太重权争,而轻视观念之争。第二个缺陷,写这种小说一定要人情练达,作者见事不清,一会儿几十万两不当银子,一会儿说中央财政一年只有两百万,于史固然不符,于情理也难以服人,也权斗也不像那么回事儿,挺影响阅读体验的。
  •     作者真是绷不住劲啊。犹豫还要不要看后面三本。
  •     张太岳牛人,两千年封建制度中难得一见的有为政治家。本部讲述的是其在内阁任次辅时的经历历程,上有冒进急躁权力欲强的高拱制约,尴尬的政治地位也面临来自诸多方面的暗算与挑战,韬光养晦的同时又要培植自己的势力,实是需要政治智慧的事情。处理现实政治,个人的荣辱得失爱憎喜怒都变得不重要,忍耐才是第一层的功夫。本书从张居正入阁开始写,遗憾是少了青年时代的成长路径,特别是严嵩当权,徐阶隐忍,张居正虽逍遥于外但是却怀抱大志,耐心沉潜沉淀的过程。咸湿歌颇强的小说,对有明一代的民间风俗,官场博弈,权谋诈术等等都有很好的展现,人物形象丰满,性格刻画与心理描写精彩,在张居正夺权过程中的还原以及对往日政敌高拱的处置方面的写照颇见作者的见识与功力。另外,就具体施政方针上,何心隐提纲挈领的三条指导,为后文的展开伏线。
  •     高拱也算是一位一心事主,全心全意为国家着想的好官员了。只是一山不容二虎啊
  •     铺垫有点长啊,张的形象总是若隐若现,而且有立模型,塑典型的嫌疑啊,剩下两本还没来及看,不知道后面的怎么样。和唐浩明的《曾国藩》三卷本比起来,文字、底蕴、历史厚重感,都略逊了一筹了,尤其是主角的塑造上,曾书明显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形象,张书,唉,铺垫太长啊……2012年8月20日
  •     本来以为会看到治国方略,结果却是勾心斗角。
  •     了得
  •     茅盾文学奖居然也就这水平……没有少年天子好是肯定的,「曾国藩三部曲」也及不上,也许是因为明朝太过乌烟瘴气了,也可能我已对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看得厌恶了,期待后面的情节。
  •     不能看成是正史( 如果用史学角度评论的话,可能还是郦波的风雨张居正更好),但算一本太好看的武侠小说了。简直重拾初中时期为小说痴迷的兴奋和感动~
  •     应该是历史官场小说才确切
  •     还行,没有建国后一些历史小说的陈腐气。人物刻画也很好,但一些情节有些落于俗套。
  •     叙事、史料都好。只是太过冰冷,缺点情怀和对民生关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