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地理人物 > 李鸿章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8
ISBN:9787216040105
作者:梁启超
页数:226页

内容概要

何卓恩,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主攻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著有《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等学术专书,在少纳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思想文化史论文二十余篇,现为武汉大学在站博士后,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

书籍目录

序列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李鸿章之位置
第三章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第八革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
第十二章 结

作者简介

李鸿章又是一个颇为复杂的人,他热中权势,长期掌控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军事大权,聚集一批军政人才为其所用;有同僚称其可杀,康有为拒绝他加入强学会,孙中山向他上书变法。如此等等,使得李鸿章的一生极富传奇性。此书由梁启超撰写、何卓恩评注,全仿西人传记之体,载述李鸿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诊断,使后之读者,知其为人。

图书封面


 李鸿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读李鸿章传后有几点感慨:1. 梁启超与李鸿章为政敌,道不同,不为谋,但梁能在李鸿章身后备受骂名时为其立传,不偏不倚地评价其功过得失,是惜英雄重英雄,也是胸怀洒落,光风霁月。2. 李鸿章前大半生得遇伯乐,受曾国藩器重,练淮军,剿发捻,而后主办洋务运动,事外交,成晚晴之巨擘,极尽尊荣;而甲午战争一起,北洋舰队毁于一旦,城下签马关条约,企图联俄制日却签下中俄条约,国弱受辱,挺身而出鞠躬尽瘁,及死身受唾骂,算是敢作敢当的真英雄,却是命途多舛,可叹。3. 有局限,有过失,却不掩圈圈报国济世之心,高风亮节,才华横溢,近代中国,若数英雄,曾国藩,李鸿章应属前五了吧,只不过李鸿章际遇更悲情。
  •     19世纪末,中国悲剧上升到了空前的程度,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正是“出英雄”的时候,可是翻遍历史,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大英雄,这未免不是一个遗憾。李鸿章,他生存的78个春秋,竟充满了颠沛与沧桑,充满着荣耀,同样,也充满着无奈。这个被人们公认为“大卖国贼”的人,竟同时是一位“大爱国者”,他一生所做的事业,剿杀太平军、捻军固然别有争议,然办洋务、创海军,赴欧美,签合约无一不是为着大清国的江山社稷,无一不是立足于这个千疮百孔的名族。这种说法似乎有些为李鸿章翻案之嫌,但笔者只想将一个已经被盖棺定论的人物再附着一点东西,以使得他在百年之后能够不拘成见地再做一回人,让这位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完整地再现一次。李鸿章一生有三个妻子,个中恩怨是非最能体现他内心情感世界的真实;李鸿章镇压太平军、捻军是可体现其“忠君”之痴情;创办洋务、兴建海军亦可见其为国为民之一片赤诚,此情之切,能体味着方可知之;李鸿章历次签约、赴欧美无一不体现大国大员的身体,体现其为华夏利益呕心之苦亦可见其“高处”之寒。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为人臣,为人徒,为人师,为人部下,认为长官,多少真情融于其中,又有多少无奈!
  •     初高中历史课本上,总会看到李鸿章剿灭太平天国,签订某某条约,但对李鸿章其人却是半句不谈,所以难免得了个汉奸卖国贼的头衔。但长大后,在看,其实并不是这样。孩子只会看好坏,确实是这样...正如书中所写,李鸿章有功有过,到底哪方面更大,不必去想这些,看看当时清朝政府所在的环境,想必都会清楚。但李鸿章确确实实是看到了清朝与当时西方列强之前的差距,进而开办洋务运动,但却只是学的皮毛...这不能完全是他的错,朝廷腐败不堪,各自搜刮,以权谋私,岂能是一人之力可以改变。与俄国的交涉,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没有过硬的外交头脑,但当时的政府,除了他还能在挑得出谁呢...这不是李鸿章一人之错,而是整个民族之错...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倘若没有洋务运动,可能甲午中日之战的后果会更难以想象...汉奸卖国贼的名号叫了这么长的时间,教科书也该改一改,要不以后拿不掉这顶帽子...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中堂大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人是该为其正名了。
  •     梁公所评,不偏不倚,人物传记中少有如此公道的,过誉甚多则转成赞歌的传记作者不可不学梁启超之治学精神
  •     李鸿章 新认识 时势造的英雄
  •     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     惟庸人无咎无誉,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     汉语在这个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时期被梁先生娴熟的运用,读来倍加亲切有不失古风。
  •     开篇第一句“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打消了我看梁写李会是满篇偏见的顾虑。两天看完,对李的了解从骨架到血肉,对梁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反正我是一直不敢苟同中学甚至大学教科书上把康、梁并提不作区别的观点。另,本书中治河的段落能看出梁之认真严谨,自惭下。装逼地说,全书看出了梁的一点点儿书生气
  •     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唉;看文言文总觉得像唱歌是怎么回事,越看越有意思;
  •     序言尤佳
  •     读到一半书找不到了。。
  •     纵是万辱缠身,亦是一代英豪
  •     多是无奈
  •     总而言之,李鸿章是一个有才干却没有学识的人,有阅历却没有血性的人。他并不是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但到后来他却只是弥缺补漏、苟且偷安地等死。他在没死之前,对待责任从来都不推卸,却从来没有立百年大计以泽被后人的志向。正如谚语所说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中国朝野上下所有人的心理,莫不如此,而李鸿章不过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 这是比较中肯的评价,看了走向共和在看的这本书,可以说洗刷了 中学教科书中李鸿章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在那个忠君思想极盛的时代,他已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是英雄还是枭雄,可能去评价,环境的不同造成不同的结果。前半生可算辉煌,后半生却在被迫签各种耻辱条约。
  •     梁公之见解与文字 附议部分更添妙趣
  •     积重难返,四字足矣 大清之必亡非一人之力可挽狂澜
  •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     李鸿章之无血性、无见识,更多地是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忠君报国”、“天朝上国“的执迷不悟。梁启超作为同样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只能说有当局者迷的因素吧。
  •     梁在写李鸿章平生事迹时夹叙夹议,叙述得清楚明了,不偏不倚,评价得条理清晰,入木三分,虽与李鸿章是政敌,却能摆脱个人恩怨和政见之别,尽力公平而辩证地叙述、评价这个人物,可见任公史学修养之深
  •     历史的逻辑承前启后
  •     想起了万历十五年,历史洪流非几个之力所能阻挡,费数十年心血建立的舰队又能起多大作用。
  •     立体的人物
  •     时人对这位裱糊匠的评价,就是文言文看的有点吃力
  •     以当时思想写此书不一般人也,但中国之史无法致知,只可习得些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老成谋国之类的处世为人。可以辞令巧妙地说为研究历史而研究历史。
  •     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     裱糊匠by书生
  •     晚清历史的代表人物,有功有过,无法扭转清朝灭亡的命运,但为近代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何卓恩的评注带着一股自以为是的教科书臭
  •     文言文还是看不懂的啊
  •     梁启超的文字,李鸿章的人生:不可错过此书的两大理由!!
  •     分析力透纸背!
  •     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
  •     李鸿章过世两个月,梁启超为其写出的大作,任公和李中堂英雄相惜,一个墓葬卧佛寺,一个魂飞魄散贤良寺。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文字和思想能传世是最大的幸福,秋风宝剑孤臣泪,中堂可安息。
  •     “不学无术,不敢破格;不避劳苦,不畏谤言。”前者文化之悲,后者时代之惭。
  •     每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最精彩的部分,李正好投身其中。创业阶段的艰辛和运气使得一度走得过顺而遇到重大的挫折,但他并没有反思现状,因而无法取代更大的成就。
  •     梁启超的名作,可以看一看,但没想象中的好。
  •     文采极高,不愧为一代大家,被低估了。
  •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 这是梁启超先生写李鸿章传中开篇第一句,也是这句话定下了整个文章的基调。梁启超这样写李鸿章的一生,对于是非公论,不罔事实却又不主观臆断,这是那个时代文人的气质底蕴。我个人不喜欢那些人云亦云、以政治观点为准绳的品评记录传记,还是觉得一个人的功过是非都是要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立体的看待,或者能够客观的写出来,留给后人站在过来人的时代和空间对于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论。这也许能够更加客观,更加真实的反映一段历史、一个人。传记和历史不分伟人和庸人,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段历史,每段人生都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传动分子,起到了推动作用。 早上开车时听到美国已经发现银河系外类地行星,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我们不清楚。也许,大量辗转迁移,也许老死于这个被人类破坏伤害成千疮百孔地球家园。这是
  •     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     再细微一些 或许理解更深刻 接下来看曾国藩
  •     梁启超之文笔无需多言,今人于此书所加评点也堪称中肯。
  •     历史是个神奇的东西
  •     开篇第一句“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作者虽与李鸿章是政敌,却能摆脱个人恩怨和政见之别,尽力公平而辩证地叙述、评价这个人物,见任公史学修养之深。
  •     略读
  •     好看
  •     谓之: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辛劳,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20年黏糊一个纸老虎啊...真真骗不了自己。
  •     读的太仓促了 有时间需要重读 名人写的名人传 而且是同一时期的
  •     晚清内外交困真是气数已尽,看这个才知当年马关条约的具体内容,真正丧权辱国。李在招商建工业上,眼界不凡。但个人的际遇是与大气候牢牢绑定的,再有才华,也难挽大势之颓。内中写太平天国李秀成也是一方豪杰。
  •     吾于中日之役,固一毫不能为李淮恕也,然特恶夫虚骄嚣张之徒,毫无责任,而立于他人之背后,摭其短长以为快谈。
  •     政敌眼中的李鸿章 相对客观,详细阐述了北洋舰队的实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