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使臣:卜弥格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地理人物 > 中国的使臣:卜弥格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5
ISBN:9787534726040
作者:爱德华·卡伊丹斯基
页数:343页

书籍目录

译者序前言第一章 西洋船队第二章 皇冠上最小的珍珠第三章 十字架和钟第四章 契丹是不是中国第五章 侵略第六章 在黑暗大陆上第七章 在南方的天下第八章 永历的朝廷第九章 特殊使命第十章 失败的教训第十一章 返回东方第十二章 从莫索洛帕坦到大城府第十三章 暹罗王国第十四章 在中国船上第十五章 使者的返回和去世第十六章 王朝的末日第十七章《中国地图册》的秘密第十八章 《中国植物志》第十九章 《中国图说》第二十章 《中医》第二十一章 《中医处方大全》第二十二章 新的竞争者第二十三章 剽窃者、编辑者、研究者第二十四章 日本的钥匙附录 1 南明永历王皇太后烈纳致教宗英诺森十世书 2 王皇太后烈纳致耶稣会总会长的信 3 教宗亚历山大七世致南明永历王皇太后的复信 4 庞天寿上教宗书 5 教宗亚历山大七世致宠天寿的复信 6 耶稣会总会长答王皇太后的信

作者简介

本书是“当代海外汉学名著译丛”之一。以丰富的史料,通俗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使臣卜弥格。波兰十七世纪耶稣会教士卜尔格是欧洲汉学的先驱者之一。他是第一个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的欧洲人,他向欧洲报道了有关中国的科学、哲学、自然、地理、语言和民俗的第一批信息。他在中国居住多年,既是一位学者,又是一位政务活动家。1650年,由于清军的侵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的基督教的朝廷受到威胁,永历帝命他以使臣的身份,带着特殊的使命去使徒首府罗马和威尼斯、巴黎、维也纳、里斯本,以争取欧洲各国政府对明朝反清斗争的支持。他的出使最后失败了,中国有两个多世纪处于清朝的统治下。

图书封面


 中国的使臣:卜弥格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永历四年(1650),南明王朝面临满清大军压境的紧张局势。永历朝廷王室大多为天主教徒,王皇太后、太监庞天寿等人为了加强和天主教会的联系并取得其援助,遂以教友名义上书罗马教宗与耶稣会总会长等人。朝廷任命波兰籍耶稣会宣教士卜弥格为使节,携带皇太后《上教宗书》和《耶稣会总长书》及永历朝廷秉笔太监庞天寿《上教宗书》,出使罗马。为了使欧洲人更为直观地了解南明朝廷,庞天寿特命陈安德与卜弥格同行,陈安德遂成为最早赴欧洲的“中国外交官”。 由于在中文史料中找不到陈安德的记载,因而其籍贯、生卒年月不详。但不少西洋文献都有记录,只是有Hien, Sin, Siu, Kin, Chin, Chen等多种写法,故而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认为此人姓“沈”。现在学术著作亦有“陈”、“沈”两种称呼,本文则以陈安德称之。1651年元旦,他们从澳门启程,历尽千难万险,于1652年12月(一说11月)抵达威尼斯。威尼斯总督弗朗西斯科·莫林拒绝接见南明使臣,卜弥格设法求法国大使帮忙,终于得以见面,卜弥格和陈安德将信件递交给了弗朗西斯科·莫林。随后,他们前往罗马觐见教宗。可是,教宗英诺森十世及教廷怀疑其任务是否得到南明朝廷正式授权,又加上当时耶稣会因“中国礼仪之争”而与其它修会产生激烈争执,使得出使任务遭到极大拦阻。教廷传信部为此召开了四次会议,商讨如何处理南明使臣出使一事。卜弥格和陈安德在罗马一等就是3年。1655年,新教宗亚历山大七世终于接见了卜弥格和陈安德,并交给他们两封《教宗复明太后书》和《教宗复庞太监书》分别致王太后和庞天寿的回信。亚历山大七世虽然同情南明朝廷的艰难处境,但他提供不了实际帮助。得到教宗回信的卜弥格和陈安德立即来到葡萄牙的里斯本,觐见葡王约翰四世,约翰四世答应给予南明政府军事援助。 1656年3月,卜弥格和陈安德从里斯本启程返华。但当他们抵达暹罗(今泰国)时,澳门的葡萄牙当局明确表示不欢迎他们借道,以避免危害其正与满清建立的友好关系,他们不得已转赴安南北部。到安南时,已是1658年,他们徘徊于中国边境而不得入。在此,他们得知了王太后和庞天寿的死讯以及永历政权被满清逐出云南,流亡缅甸的消息。1659年8月,卜弥格终因操劳过度在中越边界安息主怀,时只有陈安德陪伴在侧。陈安德将其安葬后独自一人带着几封重要的外交信函找永历皇帝复命。 此后,这名中国第一位赴欧外交官不见了历史记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参考资料: 方豪著:《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宗教文化出版社百度及各大网站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大学者
  •     作者水平较低,译者水平很低。
  •     传信部为什么不赞助HBO弄一个《卜弥格》呢,比《马可波罗》好看是大概率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