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在柏林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科学家 > 爱因斯坦在柏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30
ISBN:9787511711748
作者:胡贝尔·戈纳
页数:45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威廉皇帝物理所的工作 大家已预见,直到大战结束时,外界建议,由所方资助的研究计划成果不佳。那么所方本身的研究计划又如何呢?除了委员会呈请擢升弗罗因德利希为技士一案,尤其有关解决“量子问题”的方案外,都乏善可陈。哈伯和能斯特搞战时研究,爱因斯坦在1918年一整年,不时生病,瓦尔堡已七十出头,鲁本斯则专攻实验物理学和精密测量。但是,爱因斯坦还是能够在引力理论领域发表两篇研究论文(其中包含一篇关于宇宙学的重要文章)及关于量子物理问题的两篇论文。后两篇也在把光子看成具有量子化脉冲的微粒的观念上有所突破。接着,停战和“革命”,影响了研究的集中度。直到委员会在1919年3月发布第二次公告后,真正的研究推广工作才开始。 1911年索尔维国际研讨会,除了哈伯外,所有委员会成员都出席,但自成为量子现象方面的杰出专家以来,这些柏林学者逐渐远离新知而有所落后。但爱因斯坦在动力理论和热动力学领域,仍是无可匹敌的大师,特别在与电磁射线理论的结合上,更持续到1926年。不过8年之后,量子物理,尤其原子物理方面的声势,就转移到别处,例如慕尼黑的索末费尔德(Sommeffeld)、哥廷根的学者及哥本哈根的玻尔。新研究所本来可以透过量子现象领域测量成果的系统性整合、委员会跨学科的共同讨论,甚至从中发展出来的研究策略来迎头赶上的。他们却没有把握这个机会。委员会这些深具个人色彩的学者团队,原本可以在令人信服的领导下通力合作的。 爱因斯坦并无领导风范,甚至自称“独行侠”。他自己说过,陈述那些首先需要人家支援的问题,是种“狂妄”。在未涉及自己的学术研究时,他就不是以问题,而是以个人为中心。简单来讲,优秀的人才能够从事优秀的研究计划。爱因斯坦提到值得奖励的人才有科塞尔(Kossel)、弗兰克(Franck)、斯特恩(Stem)、沃尔默(Volmer)和格拉赫(Walter Gerlach),都是知名的科学家。弗兰克和斯特恩后来甚至成为诺贝尔奖得主,只是当时已不再年轻。他们跟在量子论方面取得关键性进展的(奥地利)薛定谔(Schredinger)、海森堡(Heisenberg)、(英国)狄拉克(Dirac)、玻恩(Born)和约尔旦(Jordan),并无直接关系。既然爱因斯坦在柏林不需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就不能够提携像索末费尔德、玻尔和玻恩等后起之秀。他大概也没这个打算——他的合作人员要负责计算工作,执行他的指示,亦即充当“验算人员”。

前言

本书叙述爱因斯坦及在柏林和他一起生活过的人,并把他们纳入一座城市和某段时期的文化史中。爱因斯坦生前就被誉为“新牛顿”和“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学者之一”。直到今天,他仍是20世纪知名的偶像。1914年4月到1932年12月,这位不寻常的人物住在柏林。虽然1931年12月,他已暗中决定(彻底)放弃他“在柏林的职位”,但1933年3月底,他在美国停留后,却仍愿意回到他在市内的住所及市区西南边波茨坦(Potsdam)附近卡普特(Caputh)自己心爱的避暑宅子。在比利时和英国等待几个月后,纳粹仇恨分子与打手的疯狂行径,终于促使他决定在美国东北部的普林斯顿(Princeton)过完后半辈子。    底下,将设法把这位多才多艺的天才人物生活中的一个阶段,和一座多元都会的命运结合起来。这两者可说是齐头并进:柏林跃升为大都会,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则登上生涯的高峰。爱因斯坦在柏林生活的头几年,只有学院同事和一小批和平主义知识分子认识他。约莫自1919年起,他才广受众人瞩目。魏玛共和时期(weimarer Republik,1919~1933)的柏林,分裂成许多市镇和乡村,较像一个地区性的世界都会,同时又具备巨大的经济力,迅速发展成具有欧洲水准的学术文化重镇,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真正首都。在这两段“经历”中,都有盛极而衰的转折:爱因斯坦成了普林斯顿的移民学者,他的政治和道德见解却比研究成果更受瞩目;而柏林则在极权体制下,没落为文化平庸的城市。    20世纪20—30年代,柏林不止一个,更有许多个当时的观察者以不同方式整合起来、由布里茨(Britz)经潘科(Pankow)到策伦多夫(zehlendorf)等占地辽阔且相当自主的“小柏林~。同样,柏林不只这种“同时存在的”柏林,还有各种具有不同时代意识的社团。一般在描述城市或人物时,不免会凸显或忽视某些特点,于是我们见到了政治狂热的柏林,艺术或学术的柏林,剧场、讽刺剧和电影的柏林,工人斗争和漫画家奇勒。笔下的柏林等。在爱因斯坦的传记中也有类似情形,他不断被视为天才物理学家、平易近人的男子、举世瞩目的和平之友及其雅俗共赏的科学贡献。近年来,侧重他在文化和社会领域上的描述,也越来越多。    至今的描述,多半着重在爱因斯坦的生活本身,本书则同时透过时人外部的眼光来观察他。柏林的文化、社会和政治氖围,构成了这20年传记的架构。若只单单描述柏林,爱因斯坦不过只在数百人中占有一席之地。柏林既未受爱因斯坦影响,当时的他也不愿说出“我是柏林人”。不过,这18年的柏林岁月,仍令他觉得惬意,并对市内的一些机构和某些人心怀感激。

内容概要

胡贝尔·戈纳(Hubert Goenner,物理学教授,在哥廷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教学及研究,著有《爱因斯坦相对论》。
李中文,台湾辅仁大学德文研究所硕士,曾翻译过不少伊斯兰世界史方面的作品,例如《穆斯林发现欧洲》、《亚历山大大帝》、《神秘古兰经》、《巫师与巫术》和《海盗》等书。

书籍目录

序语
1 1910年的帝都柏林
是乡下,抑或都市?
优美的居住环境/营房和百货行
经济生活
往来交通/流行风尚
社会、文化与学术
柏林的社会/名士和艺术家的安乐窝/艺术女神
的住所/学术研究
2 知识欲和情欲:吸引爱因斯坦到柏林的力量爱因斯坦的柏林同僚/来自柏林的机会/逃离婚姻/柏林——独特的良机
3 “所长先生”:爱因斯坦及其督导者
威廉皇帝物理所的工作/爱因斯坦移交职务/柏林及东京:身为本地和海外的学人/瑞士人爱因斯坦是德国公民吗?
4 战时身为民主和平人士的爱因斯坦
和平主义者/新祖国联盟/请愿书的不对等斗争/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上的突破/当时他唯一公开的反战言论
5 阵地战和革命
希望落空:1916-1918(116)/头号社运分子”爱因斯坦
6 难以抉择:米列娃、艾尔莎或伊尔莎?
离开米列娃/该娶谁呢?/两性天生并非一夫一妻
埃丝苔拉、缇拉和卡西尔家族/多好,有位出名的父亲!
7 日食后浮现世界之星
他是新的太阳王吗?
……
8 对爱因斯坦及其理论的围剿
9 黄金年代:通货膨胀后、经济危机前的世界都会柏林
10 柏林时期的爱因斯坦
11 周遭和外围:子女、艺术家和同事
12 公众人物爱因斯坦
13 爱因斯坦五十大寿
14 火山上的舞会:1930-1933年
谢辞
中译版编按

编辑推荐

《爱因斯坦在柏林》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从1914年4月到1933年3月,柏林与爱因斯坦,一座多元都会与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物理学家的命运紧密相联,一样处在生命的动荡与巅峰。这一时期的柏林不止一个,在不同人的笔下,柏林具有多种面貌:它是政治狂热的柏林,艺术或学术的柏林,剧场、讽刺剧和电影的柏林,工人斗争和著名艺术家奇勒讽刺漫画里的柏林。这一段时间,柏林迅速发展成欧洲高水准的学术文化重镇,并跃升为德意志帝国的真正首都,成为政治人物和科学精英念兹在兹的大都会。爱因斯坦则在柏林登上生涯的高峰,于1922年获得诺贝尔奖。
在爱因斯坦的一生中,可以看到许多与当时的柏林相似的特质:他不断被视为天才物理学家、平易近人的男子、举世瞩目的和平之友,以及雅俗共赏的科学贡献者。在文化和社会领域,他也频频现身。经由学界、同事、文化界的交游圈,一个与爱因斯坦相关的人际网络逐渐成形。在柏林他活跃于知识精英圈,并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犹太认同感,一种非关宗教的种族文化归属。柏林政治的动荡,极大地冲击了爱因斯坦的生活,纳粹主义者的疯狂行径,终于促使他决定在异乡普林斯顿小镇了此残生。1933年3月,爱因斯坦永久离开了柏林。

图书封面


 爱因斯坦在柏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转引自“【季风书讯】NO.289 编后小记”……不过,我们今天真正想说的是另一本新书《爱因斯坦在柏林:1914—1933》,作者胡贝尔•戈纳,中央编译社出版。……1914—1933,对于德意志民族而言,包含了三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战以及一战的失败;魏玛共和,一直到1932年;而1933,则是纳粹德国的开始。这个时期的柏林,集中了世界上一批最优秀的头脑,而多元的、自由的、宽容的柏林促成了在当时不安的情势下极为璀璨的知识创造。爱因斯坦一直是20世纪知识分子的道德良心,但这本书中却认为爱因斯坦对政治太缺乏洞察力,不解世俗,以至于他从不在政治上站队,从而不能为抵制纳粹发挥他的影响。然而我读到这里却有完全相反的感受,爱因斯坦的作为,恰是在扑塑迷离的政治迷雾中坚守了康德意义上道德和善。爱因斯坦对公共事务极为陌生,这带来一个很好的副产品,他不信任任何政治领袖以及各种党派,所以爱因斯坦的政治实践就有了一个标准:忠于全民的福祉。爱因斯坦的政治实践在我看来是非常值得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借鉴的,当你的知识不够的时候,依据善的标准决定你对每一事件的立场,是一个恰当的态度。而同时,则对每一种政治主张保持警觉。这要比近两年来左派右派纷纷选边站要强得多。 十八大明天就结束了,我们再拭目以待吧,尽管这样的话每隔几年就说一次,但我们不妨再说一次。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最喜欢看爱因斯坦的事迹.
  •     爱因斯坦,是个科学的伟人。这本书力图还原他作为一个平凡人的普通的一面,作为一个丈夫、父亲,作为一个上个世纪头三十年政治风云变幻中的社会贤达,在柏林的爱因斯坦有爱有恨,也有恐惧和退缩。读一读这本书,可以拉近与这位科学巨人的心理距离,鼎力推荐。
  •     我兴趣所在!
  •     送给dooling了
  •     很好的书,但是不大好读。(是翻译原因,还是作者文笔不好?)
  •     作者的笔触细致入微,将诸多历史细节整合在一起,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真实的20年代的柏林,并将一个天才置于其间,上演了一幅优雅热闹激荡的人文图景。
  •     在惊艳的第一章后,就只剩下材料的堆砌了,25元买到的教训(泪目),不推荐购买阅读。
  •     因为喜欢德国,因为崇敬爱因斯坦,喜欢的都在一起了,那必须拿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