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干才》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科学家 > 民国干才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8-1
ISBN:9787505730137
作者:纪彭
页数:224页

一个地质学家的议政之路

一个地质学家的议政之路——读纪彭《民国干才:丁文江传》杨津涛刊于2013年01月18日《南方教育时报》这几年“民国范儿”流行知识界,民国知识分子成了热门话题。胡适、傅斯年、陈寅恪这些先生被一说再说,很多甚至都成了陈词滥调。相反,有一些十分重要的人,却被大众图书所遗忘了,比如丁文江。在周有光先生挂名主编,余世存等几位实际操作的“现代文明人格”丛书中,纪彭这一本《民国干才——丁文江传》,相信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重新发现丁文江。从专业上讲,丁文江是一名地质学家,创办了中国首个地质研究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他与学生常年在野外工作,搜集第一手的地址材料。地质学以外,丁文江在人种学、优生学、历史学、考古学、少数民族语言学等方面都卓有成就。所以温源宁在《不够知己》一书中赞叹说,“他头脑里的东西实在是多——就像个古玩店,各种各样,零零碎碎,从中国军队装备的统计数据,到吟诵唐诗的方法,无所不有。换句话说,人们去找丁博士就像翻百科全书——可以去找正确的信息资料。”然而作为知识分子,仅有知识是不行的,还必须关注社会,给出自己独立的意见。正如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说的,知识分子必须要“由高处向芸芸众生发出洪亮的声音和无礼的叱责”。丁文江第一次系统对政治发表意见是在1921年,那一年他与胡适、蒋梦麟和蔡元培等同仁共同组织了“努力社”,创办了《努力周刊》。在第二期杂志上,他们这一干朋友,十六位知识分子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宣言》,“我们以为国内的优秀分子,无论他们理想中的政治组织是什么(全民政治主义也罢,基尔特社会主义也罢,无政府主义也罢),现在都应该平心降格的公认‘好政府’一个目标,作为现在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我们应该同心协力的拿这共同目标来向国中的恶势力作战。”不久后,在宣言上署名的王宠惠、罗文干、汤尔和三人获得组阁机会,但是仅仅两个多月,“好人政府”就垮台了。在《民国干才——丁文江传》的作者看来,“好人政治”以一种典型的实验主义方式证明了自己的破产。在《努力周刊》时期,丁文江还与张君劢围绕所谓“科学,还是玄学”进行了一场大论战,纪彭幽默地将之比为今天的“工业党与情怀党”之争,后者肇始于蒋方舟的一篇《控诉理科男》。在当时身为理科男的丁文江,自然是是为捍卫科学神圣性而战。如果我这个文科生生在那个年代,说不定也要和丁先生的“科学人生观”论辩上一辩。“九一八”事变后,丁文江再次言政时,他的观点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他开始论证中国实行独裁体制的合理性。丁文江之所以会有这种主张,主要是基于两点原因,一个就是前面说到的“好人政府”的失败,另一个就是他从苏联走了一趟回来,看到了这个新生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上的飞速发展。因而当“民主与独裁”的论战硝烟升起的时候,丁文江毅然与老朋友胡适“分道扬镳”,站在了以蒋廷黻为代表的独裁派一方。他指出中国当时民众智识太低,难以实行民主的现状,“中华民国的人民百分之八十或七十五以上是不识字的,不识字的人不能行使选举权的,是大家应该承认的”。 丁文江虽然与胡适一样,也认为中国还没有实行独裁的条件,但是在他看来,独裁要比民主容易,所以他提出“目前的中国这种独裁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大家应该努力使它于最短期内变为可能。放弃民主政治的主张就是这种努力的第一个步骤。”针对这种观点,胡适发表《中国无独裁的必要与可能》一文,完善了自己的“民主幼稚论”。他分析说,民主是一种“幼稚园政治”,而独裁是一种“研究院政治”。“我们这样一个知识太低,经济又太幼稚的民族,在这最近的将来,怕没有试行新式独裁政治的资格。”这个观点一出,不止引来了独裁派的反驳,就是身为民主派的一些人也不同意胡适的看法。丁文江首先不以为然,“民主宪政不是如胡适之先生讲的那样的幼稚——苏俄与意大利都不是容易学的,但是没有问题,英法美比意大利更难学。”也就是说,在丁文江看来,民主政体是要高于独裁体制的。而且丁文江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所有现在欧洲独裁的国家,即发现危机的政府的国家,全都是民治经验最短,民治的传统最脆弱的国家。”而我们“民治经验的短,民治传统的弱,当前危机的大十倍于欧洲人和国家”,因此中国理应追随欧洲的独裁国家之后,先建立一个独裁政府,渡过目前的民族危机,然后待时机成熟,再去建立民主政体。蒋廷黻、丁文江这些学者之所以看好独裁制,就是希望出现一个有能力、有理想的强人来使中国渡过难关。但胡适一眼就看出了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他诘问独裁派的朋友们:如果独裁者不再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再能选贤用能了,你怎么办?民治国家的民众不用天天干政,只要到选举的时候才需要他们,可以画“诺”,也可以画“NO”。独裁政治之下的民众,虽然天天自以为专政,但他们却只能画“诺”而不能画“NO”。所以在“民主国家有失败时,还有挽救的法子,法子也很简单,只要把‘诺’字改作‘NO’字就行了。独裁国家的阿斗无权说一个‘NO’字,所以丁在君先生也只能焚香告天,盼望那个独裁的首领要全知全德……万一不如此,就糟糕了。”在民主与独裁两派之外,萧公权的声音更为理性,他一方面引述《大学》中“未有学养子而后嫁人”的话,对胡适反对训政的和一党专政的立场表示赞赏,另一方面也承认国民素质低下的问题确实存在。只是在萧公权看来,国民的法治和民主习惯只有在宪政实践中才能逐步培养起来。所以他说,“由幼稚园的宪政‘逐渐升学上去’是过程,大学的(或研究院的)宪政是目标。”萧公权无疑为中国民主指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其实在1930年代属于独裁派的这些学者,无论是蒋廷黻、丁文江,还是钱端升,他们都曾长期留学欧美,从学理和实践上知道民主的好处,只是在当时的国内外背景下,感到中国尚不具备实行民主的条件,加之国难当头,因而希望中国出现一个好的独裁者,能先把国家统一起来。所以他们所提倡的独裁,只是走向民主道路上的一个中间站,而非终点站。当1935年,丁文江逝世后,胡适所作的《丁文江的传记》中,称这位老友为“一个真实的爱国者”。可见他们在学理上的争执,其实目的都是同一的,那就是救国。纪彭这一本《民国干才——丁文江传》不是讲故事的八卦传记,而是一本思想性质的评传,书的篇幅不长,但与书后所附录的丁文江几篇文章相结合,就足以管窥传主一生的从政经历与思想转变了。http://szjy.sznews.com/html/2013-01/18/content_2354803.htm


 民国干才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