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532553075
作者:[日]宫治昭
页数:228页

章节摘录

  宝树左右几乎相对称的位置,分别表现一个含苞欲放的莲花或从半开莲花中探头窥视的化生童子。化生童子的脸部破损,不过,可辨清脸部的仅存二、三例。化生童子都有红色头光。  如上所述,方形四方连续图案画简略,只表现水池、宝树、莲花、化生童子。该图案周围以戏水鸟、漂浮莲花的水为题材分隔每一个单位纹样。近几年北京大学的晁华山认为,这种图案表示生命之树,属于摩尼教内容。…然而,格伦威德尔曾简单地假想为“极乐的表现”。笔者支持这种观点,并想将其发展。笔者认为该图案表现为了观想的阿弥陀的极乐净土图。  《无量寿经》(such vatic vynha,大经)里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这样描述的:“那个安乐世界,充满各种香气,各种花果丰盛,宝树装饰,如来化现的百鸟群聚,欢快争鸣。”  “那些宝树,色彩繁多,有几百千种。那里既有金做的金色宝树,也有银做的银色树,(中略)也有金、银、琉璃、水晶、琥珀、赤真珠、玛瑙七种宝制的树。”  “那个佛国由七种宝制的树木覆盖,(中略)又遍布七种宝制的莲花。”  “那个安乐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河流。”  “那条大河里(中略)流着充满芳香味的河水。(其水面)覆盖着天界的青莲花、赤莲花、黄莲花、白莲花、睡莲花等,白鸟、鹤、鸳鸯、鸭、鹦鹉、舍利、杜鹃、共命鸟、迦陵频伽、孔雀等欢快呜叫……”  “世尊,吾(阿逸多)于那安乐世界,见人们住在硕大的莲花萼内。世尊,彼处有化生后盘腿安坐于莲花上出现的有情。”  《无量寿经》讲述的阿弥陀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有金银或其他宝石装饰的树木,莲花覆盖,各种河流荡漾,河流中漂浮种种莲花,百鸟争鸣,也叙述到这种世界诞生的人要由莲花中化生。

前言

  由敦煌研究院贺小萍翻译的拙著《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能在中国出版,给该书提供了与中国诸位专家、学者见面的机会,我感到非常高兴,并且很荣幸。拙著以吐鲁番吐峪沟石窟的调查研究成果为主,同时附录了印度、犍陀罗及中亚佛教关术相关的论文4篇。  我自1969年对阿富汗巴米扬大佛与石窟寺院的调查以来,一直从事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佛教美术调查研究工作。1979年以后,有幸调研了中国新疆、甘肃、陕西和四川等地的佛教遗迹与佛教美术。  佛教与佛教美术,兴起于印度,经中亚传播到中国、日本,被各地域的民族接受、吸收,弘扬到亚洲地区。佛教在融入亚洲各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各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也是我通过研究印度到中亚、中国佛教美术所得到的感想。  贺小萍是我最初访问敦煌时遇到的老朋友,不仅对我的调查研究尽了力,还翻译了我的多篇论文,在此深表谢意。尤其对这次出版,不仅仅在翻译上有所付出,在出版上也承受了重重困难。另外,吐鲁番文物局局长李肖先生与克孜尔石窟研究所霍旭初先生,对《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的出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学研究院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决定出版《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在此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还对关注我的研究的诸位中国学者、专家致以敬意!

内容概要

宫治昭,日本国原名古屋大学文学部教授,现为静冈县立美术馆馆长、龙谷大学特任教授、著名的佛教考古和佛教美术史年轻学者。曾于1969年参加名古屋大学调查队、1974-1980年参加京都大学调查队、1983年率领弘前大学调查队,多次赴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实地考察佛教遗址及佛教艺术。1974、1976、1978、1980年四次对阿富汗巴米扬石窟考察,实地调查了750多座洞窟,编写出《巴米扬》四卷本大型报告。在《涅檠与弥勒的图像学》中,作者多处论及克孜尔石窟的佛教壁画艺术。当石窟研究界提出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的宗教属性时,宫治昭先生又考察吐峪沟第20窟和第40-42窟,并撰写了《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数万言的论文,从洞窟壁画内容、宣扬的禅观思想、禅定僧的系谱等方面,结合佛教经籍进行了考证和论述后,明确指出吐峪沟洞窟所描绘的是佛教壁画;尤其是关于须摩提女因缘故事画与禅观及有关经典的论述,很有学术价值。

书籍目录

序言一序言二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净土图、净土观想图、不净观想图第一章 序第二章 吐峪沟石窟的概况第三章 禅观窟壁画(一)第四章 禅观窟壁画(二)第五章 禅定僧图像的系谱第六章 源于须摩提女因缘故事的图像第七章 不净观想图第八章 净土观想图第九章 禅观图像与《观经》图像第十章 壁画制作年代附录犍陀罗初期佛像宇宙主释迦佛——印度·中亚·中国半跏思惟像的演变形式——形象·原典·宗教实践中亚涅巢图的图像学的考察——围绕哀悼的形象与摩耶夫人的出现译者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学研究院组织编纂的“吐鲁番学研究丛书”中的一种。著者宫治昭是原日本名古屋大学文学部教授,现为静冈县立美术馆馆长,龙谷大学特任教授,著名的佛教美术考古专家。自1969年调查阿富汗巴米扬大佛与石窟寺院以来,长期从事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和中国新疆、甘肃、陕西和四川等地的佛教遗迹与佛教美术的调查研究。本书以其对吐鲁番吐峪沟石窟的调查研究成果为主,附录了关于印度、犍陀罗及中亚佛教美术相关的论文4篇。从洞窟壁画内容、表现的禅观思想、禅定僧的系谱等多方面,结合经籍、贯通中亚,考证和论述了须摩提女因缘故事画与禅观,是论证缜密、图文并茂的高水平艺术史专著。

图书封面


 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佛教艺术史家,从研究巴米扬石窟开始切入中亚佛教美术。并向前延伸到印度佛教美术,向后延伸到新疆和中国佛教美术,学贯东西,思路及其开阔。这本书其实分两个部分,一是吐峪沟石窟的研究,二是为补篇幅而增加的4篇其他论文。但我感觉增补的4篇论文反比吐峪沟研究更加深刻和透彻。作者的研究方法很多学科多角度,起码在中国佛教艺术研究者中尚未见到如此细致和广博的学者。他的研究方法层层递进:1)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同一佛教主题艺术的图像学异同,结合佛经解析图像;2)根据图像的历史演化,结合佛经的演化,思考佛教流传过程中的思想演化;3)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政治,思考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发生演化的深层次原因;这样的逐步推演研究,可以从一个很小的佛教艺术图像(如半珈思维像、禅观图像等)逐步扩大延伸至当时社会、历史的研究上,微言大义。1、 禅观1) 吐峪沟石窟的1窟残存七纵七横的49个方格,方格中简略表现水池、宝树、莲花、化生童子等,晁华山认为是摩尼教的生命之树内容。作者认为是观想阿弥陀的极乐净土图。并指出《阿弥陀经》中有安乐世界被七重玉恒、七重行树包围,有七宝莲池、生长七宝树的记载。2) 吐峪沟石窟有大量禅观壁画,表现禅定僧面对各种相(不净相和净相)修行,属于广泛盛行于犍陀罗、阿富汗、新疆的禅观图系统。不净观想图在阿富汗或克孜尔都有。但净土观想除了受唐朝影响的库木图拉外,吐鲁番以西并没有。3) 不净观想(恶鬼、夜叉、死尸、病人)在印度首先不是被作为佛教艺术主题提出,是小乘的传统观想法。但作为图像表现历史不久远。阿富汗、克孜尔有禅定僧观想白骨的范例,可知不净观想在中亚开始普及。白骨观置于不净观与观佛三味之间,可以说是从不净的世俗世界相佛的神圣世界转换处的观法。4) 净土观想(宝珠、琉璃池、花树、流水、楼阁、莲花、乐器、化生):莲花化生最早见于巴尔胡特,在犍陀罗等固定下来,盛行于北魏敦煌,这些化生图蕴含着再生天界的意象,但一般作为装饰填充。经典上重视莲花化生的是阿弥陀信仰。5) 净土观想,敦煌重视呈现正面几何学构图;吐峪沟重视具有透视感的自然描写;6) 犍陀罗、库车的佛教美术,是以本生图、佛传图、因缘故事图等释迦信仰为主轴的小乘系美术为主流(大乘则以各种经变图为主),与此同时,禅定僧对以后的弥勒信仰,尤其死后往兜率天信仰发展影响较大。7) 据说帝释天拜访洞窟中致志于禅定三味的佛陀,并聆听说法,这个故事叫“帝释窟说法”,犍陀罗表现洞窟中结珈趺坐的佛陀都是禅定印,说明应是“帝释窟禅定”,其两肩发出火焰,或洞窟周围燃火,形成禅定佛特征之一。吐峪沟石窟所见的发出火与水的禅定僧图像,源自犍陀罗样本,但此处不是佛而是僧。表现独立的树下禅定僧图案化形式,是吐峪沟壁画的特征,表明禅定僧已成为独立主题,也成为后世罗汉图和高僧像美术的原型2、 须摩提女因缘1) 须摩提女因缘是须摩提女嫁给耆那教信徒后,其公公让他接待裸体行者,她祈求佛陀来临,佛陀得知后,派遣各弟子一同前往,各弟子各以不同神通飞来,最后各外道販依。2) 犍陀罗图像特征着重于该故事前半段的表述,使人看到须摩提与裸体行者、公公之间的纠葛,以及佛祖的神变。但到了克孜尔、吐峪沟、敦煌的壁画,则重点表达佛派遣的各弟子神变的情景(骑着孔雀、鹅、狮子、白象、虎、日轮、马等)。这些图像比较接近小乘《阿含经》的记述。3、 犍陀罗初期佛像1) 在斯瓦特布特卡拉1号佛寺发现的佛像,约是公元1世纪左右,这里发现最早的佛像。其特征分析足以看出犍陀罗早期佛像的风格归属。2) 菩萨戴在右臂上的臂钏,常见于巴尔胡特的夜叉像;天衣穿法也见于巴尔胡特的天人像,这与犍陀罗中期的天衣穿法形成对比;菩萨的头布冠饰,起源于犍陀罗的印度系王侯冠饰;3) “决心出家”浮雕人物多为正面、无进深感,这种特征与中印度古代初期美术尤其巴尔胡特浮雕相通;而中期犍陀罗艺术则表现出进深感,吸收了希腊罗马的透视法;4) 犍陀罗初期佛传场面回避成道之后的佛陀像,最初阶段,对于以人的形象表达觉悟后的佛陀还是有所犹豫,这可能与僧团规定有关;5) “梵天劝请”中的释迦挂天衣,与一般大衣厚重、波发、雕刻深的西方风格脸型的犍陀罗佛有很大差异。6) 以巴尔胡特为代表的印度古代初期美术对于犍陀罗初期佛像影响更为深远。7) 佛左右配置礼拜的梵天和帝释天,给人感觉是意在征服婆罗门教之神,显示佛的优越性。古印度梵天与帝释天对立又互补。佛陀大彻大悟达到凌驾于梵天的精神世界,又转法轮将恩惠带给世界,成为超过帝释天的伟大王者;4、 宇宙主释迦佛1) 笈多朝时,佛传的释迦像逐渐消失,开始追求超越永远相的佛陀像,在限制佛传场面数量的同时,开始将佛传中释迦正面像作为礼拜像表现的很大,而故事性为附庸表现的很小,典型就是“初转法轮”和“舍卫城神变”;2) “初说法”里表现的佛两侧的弥勒和观音,大概是求得菩提智慧的弥勒,和救度人们的观音,具备两种基本机能为两胁侍;3) 倘若仅限于释迦传记式的佛传美术,无法消除佛过去存在的感觉。小乘的《涅磐经》里清楚说明佛是永远存在的,为了显示佛只是暂时入灭,有必要塑造永恒宇宙主的佛像;4) 出现在佛像台座两端的狮子装饰,恐怕起源于西亚象征王者权威的御座装饰,被犍陀罗艺术引用。5) “舍卫城神变”是千佛从莲花中幻化。画面中央下方是主尊佛,上面则是莲花茎相连的化佛。5、 半珈思维像1) 半珈是坐姿的一种,坐于凳上,一脚下垂,另一只搭在下垂的脚上,表现佛祖“苦思冥想生死之苦”的形象;2) 在巴尔胡特的浮雕中,已可以看到单手托腮表示思维的形象,如魔王思考如何打败佛陀,这些思维形象,多是站姿或蹲姿,几乎没有坐姿。3) 弥勒菩萨应是求得“上求菩提”的觉悟,努力自我修行的性格。但在印度找不到弥勒信仰的痕迹,因为受轮回转世时间观念影响强烈的印度,弥勒信仰不盛行。在犍陀罗和中亚,弥勒菩萨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时间观念密切相关,强调未来救世主的性格,“天上世界之主”。4) 《上生兜率天经》不见于梵文,可能是中亚创立,该经中没有交脚依坐的说明,这个姿势来自于中亚游牧民族王者图像。5) 中国的半珈思维像,在隋代还有,但唐代几乎没有,是再生西方极乐净土的阿弥陀信仰占优势。其二是弥勒信仰的自身改观。从上生兜率天信仰,变为下生信仰的理想世界,弥勒信仰开始与王权结合,甚至革命思想结合。6、 中亚涅磐图像1) 表现涅磐图像,最早出现在犍陀罗;而印度本土则以“窣堵婆”来暗示替代涅磐。以释迦的死作为涅磐像出现的犍陀罗美术,很难认为是印度早期美术发展而来,更可能是罗马石棺表现死者的手法。2) 犍陀罗图像与小乘涅磐经描写极为相近。1)横卧在双数之间,2)床前入定的最后一个弟子须跋陀罗(肩头着火);3)枕边其母亲摩耶夫人;4)跌倒在地的持金刚神;5)两端有日神和月神;3) 中亚的涅磐与犍陀罗有更多不同,如摩耶夫人不见于小乘涅磐经,但在大唐西域记中有记载;4) 哀悼的形象,中亚也有自己的特色。有拔头发的、刮脸的,这些佛教所避讳的礼仪,可能是中亚译经时加入的中亚习俗。在片基肯特的粟特壁画中,就有哀悼场景,其中就有拔头发和刀割耳朵、劈面形象。事实上,祆教也禁止损伤身体的哀悼礼仪,但中亚游牧民族的这种礼仪,有让死者起死回生的咒术意味。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对这个课题很感兴趣,想读一读。
  •     好书,需要细细品读!
  •     现场已经啥都没有了
  •     2010.04.24 博雅堂.75
  •     居然把格里芬翻译成了某种荷兰猎犬……最后一篇讲涅槃的觉厉!
  •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15日捐赠
  •     研究不动的时候看画最开心。
  •     很好的书,大开眼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