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绎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老子绎读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
出版日期:2006-12
ISBN:9787501328369
作者:任继愈
页数:263页

内容概要

五十年四绎《老子》
今年是任继愈先生九十华诞,同时也是作者译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经典——《老子》五十周年。日前,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任继愈先生的新作《老子绎读》。五十年间,任先生先后曾出版过三部《老子》注译著作(分别是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老子今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老子新译》、巴蜀书社出版的《老子全译》),深受几代学人的推崇和喜爱。随着新材料的出土(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本等)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任先生决定对《老子》进行第四次翻译。
本书译本不是根据古本、善本,而是以社会流行广、影响大的王弼本为底本。作者认为,战国时期的《老子》、汉初的《老子》的基本思想已定型、成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并不是那些善本、古本等稀见的版本,而是通行本。参照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本原文进行注释、翻译。每个章节以作者对本章提纲挈领性的导读为开始;原文与脚注采用原书的繁体样式,脚注对原文中的重点和难懂词句,逐一校注,并附有历代名家的校勘成果,充分体现其学术性的一面;在原文的右边附有简体的翻译文字,译文精确、流畅、规范、易懂,显示其普及性、大众化的一面;书后附重要名词索引与内容分类索引,便于读者更易领略老子的博大精深;图书最后附有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本释文,以及作者多年来对于《老子》的研究成果与心得。全书内文疏朗,易于展阅,文约而义丰,相信能为浮躁的当今社会注入一缕清泉。
任先生每次对《老子》进行翻译都伴随着自身的理解和阐释,本次新书名定为《老子绎读》,一则,“绎”有阐发、注解、引伸的涵义,本书集作者半个多世纪研究《老子》的大成,也是《老子》问世2000多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二则,在学术大众化、经典普及化的今天,任先生力图使该书成为传统经典研究既有学术性又能走向大众化的尝试。
为什么对《老子》作第四次翻译?任先生认为,马王堆帛本书,体现了汉初《老子》书的面貌,后来湖北荆门楚墓出土竹简本《老子》甲、乙、丙本,写成约在公元前300年,它体现了战国时期的《老子》面貌。西汉版本的《老子》和战国时期的《老子》,字句以至段落与今流行本有差别。这些差别是研究老子必须关注的。比如《老子》的“大器晚成”,马王堆本作“免成”。按《老子》原义及上下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联系起来看,“免成”更符合《老子》原义。魏晋时期王弼所注《老子》按“大器晚成”作注,“大器晚成”已在社会上流行了1000多年。

书籍目录

前言 译例 译文 索引 重要名词索引  内容分类索引 附录 一、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释文   甲本   乙本  二、郭店楚墓竹简《老子》   甲本   乙本   丙本  三、老学源流  四、我对《老子》认识的转变  五、寿命最短的黄老学派效应长久的黄老思想 后记

作者简介

《老子绎读》译本不是根据古本、善本,而是以社会流行广、影响大的王弼本为底本。作者认为,战国时期的《老子》、汉初的《老子》的基本思想已定型、成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并不是那些善本、古本等稀见的版本,而是通行本。参照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本原文进行注释、翻译。每个章节以作者对本章提纲挈领性的导读为开始;原文与脚注采用原书的繁体样式,脚注对原文中的重点和难懂词句,逐一校注,并附有历代名家的校勘成果,充分体现其学术性的一面;在原文的右边附有简体的翻译文字,译文精确、流畅、规范、易懂,显示其普及性、大众化的一面;书后附重要名词索引与内容分类索引,便于读者更易领略老子的博大精深;图书最后附有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本释文,以及作者多年来对于《老子》的研究成果与心得。全书内文疏朗,易于展阅,文约而义丰,相信能为浮躁的当今社会注入一缕清泉。

图书封面


 老子绎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注释《老子》的书很多,令人信服的不多,本书也是。古人喜欢借题发挥,今人不是标新立异就是借用西方概念划线贴标签。老子哲学本来内容非常丰富,充满智慧,可是到了本书作者那里以唯物唯心阶级立场一划线,加上运用教科书上的辩证法一批判,《老子》的价值在哪里呢?许多人对古希腊哲学非常仰慕,其实诸子百家与之相比各有千秋,不必自我作贱。至于文本的校对、文字的注释、白话译文,看后感觉帮助不多。 中国哲学有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道”,从古到今,各家各派,无不以得道自居,内容非常丰富,老子对此有创始的贡献。“道”是人的认识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抽象,表示的是宇宙人生的最根本的性质。它是真善美的集合,是中国人的理想和信仰,是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我觉得我们的哲学家对此似乎重视不够。
  •     老子的“道”非常玄妙,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学术界争论至今也没有人能明确的之处老子学说中的“道”究竟为何。庄子有道: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存。大概老子的的“道”记在六合之内又存于六合之外,所以显得更加玄妙。“道”是老子哲学范畴的中心和基石,通常的有三种解释: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根源;自然规律;人类社会的准则和法则。但仅着三种解释,远不能概括“道”的含义。道,不可名,不可言,不可谈。论“道”,或许只能从某一个面切入,去寻求其中的某一段轨迹。就像林语堂在谈老子智慧的时候,他总是选取一个面来单独理解,比如“道之德”、“道之训”、“道之体”等等。从老子的“道”来看其人生观、政治观,我们总能从中看出些端倪和迹象,但还是无法完全解释“道”由何来。道,亦有道,仍然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从老子的人生观来看,“道”不止是天地万物的总源,同时也是意识和精神的之眼,存于人的精神世界。以“道”为人生观,本身就带有一种玄妙的意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老子的“道”是柔性的,就如水一样。他再三强调柔和、忍耐、谦恭,寻求一种自然、无为、虚静、柔弱的“道”。老子喜以“水”来论人,提倡一种“利万物而不争”的人生境界。很难全面的把握老子人生观与“道”的联系,既然如此,以其面面俱到,不如独专一点。《老子》第九章讲得很是精辟“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是告诫,同时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盛极必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为人处世,也应该做到适可而止。前段时间读李斯时,联想到这段话,李斯的结局,大概可以算作这句话的一个印证。“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李斯原本对自己“仓鼠”的定位,算是谦恭,但是在一步步帮助嬴政走向帝国之巅的时候,李斯就好像容器一样越装越满,好像兵器一样越磨越利,秦始皇死后,胡亥还未登基时,这个时候,李斯的权利应该算是达到顶峰,帝位的决定权在手,那要怎样的权势才能达到,李斯忘记了先人的告诫,“富贵而骄,其遗自咎”,最后落得个腰斩,诛三族的下场。论才学,论智谋,论方略,李斯和赵高比怎样?李斯和胡亥比怎样?没有可比性,但是为何最后输的会是李斯?只因为他违背了一个字“道”。天之道,不可违啊。我们可以试想,如果李斯不接受赵高的建议扶持小儿胡亥上台,而是按照秦始皇遗诏,让公子扶苏登基,之后放弃相位,功成身退,那么李斯的历史将重写,或许他将像激流勇退的范蠡一样安享晚年,赢得另一种好名声。说到范蠡,分析他的人生,从中也可以寻着“道”的痕迹,他的成功,就是遵循了“道”,我们看他对勾践的进言“持满而不溢,则于天同道,上天会佑之;地能万物,人应节用,如此则获地之赐;扶危定顷,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动之。”这就是道的智慧。再看他的军事宗旨:“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大概和《老子》第五十七章中:“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有几分相似。在帮助勾践实现复国理想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应了天道,虽然在仕途上止步,又开辟了另一重人生,人说“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范蠡又成为了商界的圣人。这里又想说说胡雪岩,和范蠡相比,虽然同为商圣,经历却相反,胡雪岩先经商,后介入官场,在如日中天的时候落得个一败涂地,显然是没有做到功成身退,人不要求全,应该知足。始终以一种谦恭的态度处世。遵循老子“道”中立身处世的原则:守柔居下,维持不变;以退为进,争取转化,才是上策。个人认为,在老子的人生哲学中的“道”就是一种柔的力量,不争,用一种超然的柔的力量战胜刚强,用灵魂的颤动来感化他人。老子的政治观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的,人生观讲求柔弱处后,政治观讲求无为而治,这都是柔性的哲学观。老子的无为政治,是基于天道无为而提出的。一种清静无事,顺其自然的政治观念,一种貌似世外桃源或者说乌托邦的理想社会,理想终归是理想,还是依然要回到现实上来。老子提出了很多治国的观点,虽然有一些像“愚民”等,不能另所有人接受,但从总体看来,不无道理。桃花源式的国家,并不能存在于今日,但从老子政治观中所提炼出来的治国方法,依然可以借鉴。《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之胜刚,弱之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韩非子将这段话赋予“阴谋论”的含义,我个人的理解,这应该以日常的现象,对统治者的一个警示。物极必反的道理,统治者都能明白,但是,当处在权利的巅峰,威风四面,不可一世的时候,统治者往往就会忘了这个道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就道,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恐怕也是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句话在历史上最好的印证就是秦朝,多么强盛的王朝,顷刻间,化为乌有,“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是老子对统治者的一个警示。我想老子在拷问统治者,当太过张扬的时候,是否应该收拢些?当太过强大,太过兴旺的时候,是否可以考虑避避锋芒,隐藏起来?还是回到老子的柔性哲学,柔弱胜于刚强。老子政治观中的道,依然是遵循一种天道,回归朴素的自然的本源,要顺道而行。想来想去,还是无法把握“道”与老子人生观和政治观的联系,我想大概是因为,“道,亦有道”,道之上还有道,无穷无尽,不能用语言说清,随着时间、学识和阅历的增长任何时候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我想老子哲学的魅力大概也在于此。
  •     偶然与此书结缘。我最早习用的是王弼的老子注本,应该讲它仍是公认的历史上最好的注本。之后又接触了帛书本和楚简本,因而有了给自己校诂一本最合古义的老子本的想法。当时认为古本,善本才最符合作者原义。遂发力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王弼注本删改不少。虽然经过一番苦学和校诂之后,对道德经的来龙去脉及微言大义略觉体会,但仍对学习老子的方法正确与否存有怀疑,并对自己学习道德经的目的产生了从新的思考。一本言简义丰的古书,时间跨度巨大,社会和文化背景已大相径庭。老子爱好者们都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既可以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或文学的角度,哲学等多种角度来读。本书是当代从哲学角度绎读老子很好的一本书,喜欢东西方哲学的朋友都可以从中汲取到营养,其商务印书馆版本的外文翻译版还可以推荐给外国友人。总结,此书值得力荐的理由有三:其一,作者能在50年间,四次翻译和注释老子道德经,何其专注且可贵,自然其体会更深刻,很值得借鉴其思想成果。其二,作者学习老子,既能尽力还原古义,又熟悉哲学研究方法且善用新方法来阐发古义,能提炼出古注本中的重要概念(见本书重要名字和内容分类索引)加以总结归类,对传统文化爱好者和哲学爱好者都很有帮助。其三,就是对帛书本和竹简本的校诂对照,本书后面附的有,很方便查阅。老子的版本问题我认为不必纠结,本书作者提到后人多借古人古语阐发适合时代新意的思想,虽不是古人本义,但符合时代需求所以是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延绵至今仍吸引众人学习领悟,自有其实用和适合时代发展的作用所在。本书前言和后记中个别语句观点,也对我有启发性。整体看本书是从哲学角度理解老子的当代较好的读本,适合喜欢用通行本与帛书和竹简本做比较的人读,但本书每句的现代文翻译不是最好的,也不必太纠结其对错,自己能发力弄明白更好。另外作者对黄老学派的一些观点我也受到启发,但仍存有保留看法。感兴趣的人可以对黄老学派进行关联性阅读。

精彩短评 (总计66条)

  •     注释《老子》的书很多,令人信服的不多,本书也是。古人喜欢借题发挥,今人不是标新立异就是借用西方概念划线贴标签。老子哲学本来内容非常丰富,充满智慧,可是到了本书作者那里以唯物唯心阶级立场一划线,加上运用教科书上的辩证法一批判,《老子》的价值在哪里呢?许多人对古希腊哲学非常仰慕,其实诸子百家与之相比各有千秋,不必自我作贱。至于文本的校对、文字的注释、白话译文,看后感觉帮助不多。中国哲学有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道”,从古到今,各家各派,无不以得道自居,内容非常丰富,老子对此有创始的贡献。“道”是人的认识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抽象,表示的是宇宙人生的最根本的性质。它是真善美的集合,是中国人的理想和信仰,是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我觉得我们的哲学家对此似乎重视不够。
  •     不知好坏
  •     那个,说实话,要是难字带拼音就更好了。
  •     不错,“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     任老的书,没话说。
  •     可能是最后一本。。。
  •     我是在今年7月11号才开始关注任老的。全书注释非常通顺,且给出了点评。书中的辩证法思想值得借鉴,当然也有很消极的东西,任老已经解释的很清楚。
  •     此书是一本多年未见到的好书。
  •     老子哲学
  •     说实话,不怎么样
  •     给朋友代购的,她说很不错
  •     就像文言文辅导书 详细 但如果想深入的看 还是得靠自己悟
  •     很好,易懂95分
  •     任继愈老先生书写的很好,内容精当,购买后在陆续阅读。该版本前面有好几个错页的地方,心里有点不爽,但瑕不掩瑜,更与任老先生无关。老先生以90岁高龄,将近一个世纪的深度,讲解自有深度,对于老子只有一番科学见解,建议想读老子读读老先生的此版。
  •     可以参考 适合入门
  •     还没时间看。
  •     经典。第一,集任老多年的研究心血于一书。第二,资历丰厚的出版单位。第三,纸张和印刷的质量很优秀。第四,原文是繁体字,有一种读原书的感觉~~。总之,喜爱老子和研究老子的读者,应该身边具备这本书。
  •     还是喜欢南师的版本
  •     非常不認同他對《老子》的一些詮釋,有些地方甚至比較反感
  •     听了别人建议,说是作者翻译的不错,买的,老子的话,多多读一些,蛮好的。
  •     虽然是大家的译注,但老子这样的书,还是要多读不同的本子,才能一窥真谛。
  •     不错,比在外边小书店买的印刷质量好,价格还便宜.
  •     此书见解平平,少发挥,阙少新颖之见。直翻译书耳,稍识古文者迨可为此,实不似身躬于此数十载云云。若然,其人迨亦如其书之平平也。
  •     字体大,行距大,内容简约,附有多版本对照和关键语词索引
  •     任先生的书确实很有深度,我认为,对道德经阐释的书里,这是最好的一本
  •     这是一本好书,需要慢慢的品读,好书就应该像喝茶一样慢慢品尝。
  •     关于《老子》的书也看过好本,也原文背诵过,但觉得好看好懂的还是这本
  •     以王弼本为底本,参以帛书本、简本及今本其他本校之,翻译简明,题解精炼,大家之作~
  •     这么经典的书,这么好的翻译,被出版社糟蹋了;纸张的质量惨不忍睹,太不负责了
  •     书不错,包装也精美,应该是正版吧。
  •     原文用繁体字,很不错.注释用解体字.简练,不像其他老子的注译本废话很多.建议喜欢老子的人们购买.
  •     为了缅怀任继愈先生,我还是决定买下这本《老子绎读》,尽管已经有了几本关于老子的书籍,结果大为欢喜!任老于90岁高龄修订此书,其治学之严谨、解读之精到实在令我辈后学如闻雷音。该书难得有二。其一任老非常忠实的翻绎了原作(依王弼本)但是依然难掩任老智慧的光芒。其二是分栏设计使原文与译文左右对照,字号适中,让阅读充满了享受。很不喜欢许多人将老子的思想简化成无为而治,实为挂一漏万。尽管我们已经无法真正知道当年老子留下此影响千年的五千言时的心境和真正想要表达些什么,但是我们相信“青牛西去”后留下的深邃灿烂的思想更像煦暖的太阳,普照着渴望真理的心灵。“智慧出,有大伪”“多言数穷”....每每读来,其味无穷,套用一句俗语,真的是大道无言!难以用语言去形容内心的感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     道,可道,非常道。多美妙~
  •     我从王蒙的《老子的帮助》入手,比较阅读了好几种《道德经》的解读,真是见仁见智。传说这本《老子绎读》是解读最好的,读后确实不错,见解深刻!
  •     就是看着费劲
  •     如题。看了书评才买的,看过之后却觉得没有什么启发性的内容。消费要谨慎啊!
  •     好书,看了一部分,本书的优点是翻译直白,文意贯通,比较正确的表达原著的内涵,显示出一个学者严谨的作风,其缺点也在翻译,老子为格言式,翻译成现代大白话难免对原文造成伤害,或许两者本就不可兼得吧,呵呵。初学还是不错的。
  •     现在有时间就拿出来看,感觉还是很好的一本书。
  •     翻过。没多大新意
  •     稍显简单了点
  •     一看就是时代产物。
  •     翻译的不错~差强人意
  •     对当当的服务感觉很满意,首次尝试网上购书,感觉也很好。《老子译读》书很好。有感于任继愈作学问的态度,真是严谨,大家风范。经典文化解读,非常满意,价格也可接受。
  •     本来是好书,可是这丁点字有必要搞得这么厚吗,太卑劣了
  •     排版设计吊不起阅读兴趣,看着看着就想睡觉
  •     平实可信
  •     我不想妄作评论,毕竟任老也是文化大家。但就此书而言,出版社实在可恶,纸张差劲、印刷差劲、最要命的还是价格居然85折!太是过分!强烈谴责!
    看了老子的几个版本后越来越觉得楼宇烈先生的最是出色,绝对不可多得的好本子。陈鼓应先生的也很好。本书不想推荐!
  •     书不错,书后还录了马王堆,郭店椘墓中出土的老子竹简整理。但全书用的纸质太差,让人觉得很不爽。
  •     以前读书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古文。什么一词多意啊,完全搞不清楚,其实就是没兴趣。如今口译班认识的韩老师做了非常细致的导读。只觉翻译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徒劳啊。必须要有心思多学习一门外语。
  •     mm
  •     几次拿起老子,未能卒读,盖未解其深意。此番取朱谦之《老子校释》、许抗生《帛书老子注释与研究》、李零《人往低处走》与任继愈《老子绎读》互相参照,始略知其旨。朱释早出,用传统法对比前人所注而较少己见;许氏注释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甲、乙抄本,附述老子的哲学思想;李著见解或显精到,有时别出心裁,自钻牛角;任绎纯是大学讲义,每章前述其大义,并指出其精髓及缺失,译文则言简意顺,却也有时曲解,不能自圆其说。读任绎可明其大意,读李著则可略知其深。春秋战国是我中华哲学思想法韧而又最光辉灿烂的时代。自汉武帝至清,占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统治了两千多年,老庄哲学却以非主流地位流传至今。老子哲学中宇宙观的“道”、世界观的“无”和价值观的“弱”,以精深而又辩证的逆向思维阐述了事物的本质和人生理想。究其实质,未必不是春秋战国那个动乱时代所决定的、立足于小农经济的政治策略、人生和自然哲学。时到今天,这种睿智深远的哲学思想依然流下并照耀古今中外。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能一一应用。在阴雨绵绵的盛夏中总算有点认识老子了。
  •     能解不通处
  •     注释不好
  •     商品印刷精美,个人感觉内容空洞,太专业不适合一般读者。
  •     手边好几本老子,简单比较,还是任老写的简洁清晰,深入浅出。不愧是大师!
  •     翻了下,翻译的其实挺细。好像适合比较钻研的人看,暂时还懒得翻。
  •     茫茫书海不知哪本书能解答我的疑惑,正是因为秋雨老师的推介,我才开始拜读任继愈先生的《老子绎读》,翻书之前我的心里就有了以往的偏见,哲学——枯燥、晦涩、抽象,不过我还是鼓起勇气和一丝疑惑翻开了它,从序言到正文慢慢品读,不经意发现已读了十几页,并不像我原先想的那样乏味,相反,引发了我很多思考,即使碰到难解的地方也觉的好奇,穿越2000多年的时间与空间去想象老子生活的年代真的非常有趣!这真的是一本好书,现在还在慢慢的品读,好书就应该像剥桔子一样慢慢品。
  •     任老认为老子的文笔如诗,哈哈,不错哦,他老人家的绎读也是言简意赅。
  •     看过几个不同版本的道德经,推荐读这本。理由如下:1、任老言简意赅,不多解释,留有注解空间。2、读者可利用所学发挥想象力,自个解读老子思想。3、好东西,读了即便理解不透又何妨?
  •     《老子》一书是先秦诸子中最具哲学色彩的著作,历代注解甚多,任继愈先生此书注释简明,还有白话译文,颇便初学。
  •     个人感觉一般,毕竟作者的水平离大师还有不少距离。
  •     优点:解释非常白话易懂。缺点:仅是字面肤浅的解释,没有结合老子的思想深入解释。很抱歉,我不得不说让我看得很窝火。
  •     老子注释,任老90岁的绎读。
  •     刚拿到书,本来刚拿到的书会有一种蜜月般的期待;恰恰拿到此书之后的数小时,忙得不亦乐乎!等日后细细读完再评吧。
  •     古典
  •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任先生也是大家不错而且书也挺新的速度也快值得一赞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