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人的用处》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人有人的用处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7
ISBN:9787301173695
作者:[美] 维纳
页数:174页

春苗读《人有人的用处》

少宏之前推荐这本书是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推荐给我的,我查了下豆瓣,许多人为其广博的学问而折服,便拿来研读了一遍。书比较清晰地阐明了“熵”对我们人身处宇宙中位置的解释。这里的述说与我看到罗素、薛定谔的言论一致,维纳在这本书里说的最清晰。维纳18岁便拿到博士学位,出生于语言学教授的父亲家庭氛围里。虽是现代信息论之父,控制论创始人,然而其早年却并不太顺,机缘巧合才最终在数学上做出业绩并落职于MIT,他读博期间前往剑桥时的导师是罗素,又是罗素,又是我衷爱的上个世纪中的剑桥,那个时代正配得上茨威格笔下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尤其那个时代的英国剑桥。《人有人的用处》是维纳《控制论》的简化普及版,是为了我这样非专业数学及控制领域的大众而写。作者在序言里的题目是“一个偶然性的宇宙观念”。我觉得这便是我个人意义上类似一种宗教信仰的了。我坚信的一种科学观念了,这个序言便想起罗素笔下的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当然罗素并不是专业的科学家,但他在《幸福之路》里提及的人在宇宙中的意义,却被他的学生维纳首次明确的向我阐明了,也让我的一些之前读的许多相关的书的知识联系了起来,而这个结点便是“熵”,物理学意义上的“熵”,隔壁化学系彭笑刚老师(世界排名第8化学家)在《物理化学讲义》里提及的熵,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提及的熵。整个世界及宇宙都是趋于熵增即无序度增加的最后的热寂状态的。我们人,及身处的这个地球只是局部熵减,即组织化增强的较小统计学几率上的存在。我们是滚滚而下的瀑布里溅起而倒流的一滴水滴里的生命。我们的视域限制我们得以在这个局部环境里过上有序而违反熵增的生活,好比三亚那边由于海风的吹拂而永远艳阳高照、蓝天白云的局部环境,而无法看见整个中国绝大多数身处雾霾之中的情形一样。这样的一种认知,让我自己认清创建局部小环境的重要性。维纳对工程通信的输入与输出的讲解及反馈的机制也给人很多启示。在一个不处于平衡态的系统中,或者在此系统的局部区域中熵不一定增加,事实上熵是可以局部地减少的。我们周围世界的这种非平衡状态也许只是衰退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个衰退过程终归是要导致平衡的,我们早晚都得死去,我们周围的整个宇宙非常可能要由于热寂而毁灭,那时候世界将还原为一个浩瀚无际的温度平衡状态,其中再也没有真正新鲜的事物出现了,除了单调的一致性外,别无他物,我们从中所期望的只不过是微小而无关宏要的局部涨落而已。反馈:即一种能用过去演绩来调节未来行为的性能,根据反馈的信息来决定下一步的动作。于此对我的冲击与影响是自己以后做事或解决问题,可以不断的输入信息,反馈信息,直至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反复的反馈与调节,进而最终逼近问题的解决。这也与我实验中遇到的许多情形一致。稳态所要保持的东西就是模式。它是我们个体的同一性的试金石。我们身体中的各种组织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是变化着的。我们吃进去的事物和吸进去的空气变成我们身体中的血肉,而我们血肉中的暂时性因素则同我们的排泄物一起每日排出体外。我们无非是川流不息的江河中的漩涡。我们不是固定不变的质料,而是自身永存的模式。模式就是消息,它可以作为消息来传递,就像电报传递信息一样,若有一种仪器可以扫描人的模式,则人确实是可以像电报一样传输的。作者提及一幢建筑设计,其模式便是其图纸,可以电报传送从A至B地。显然可以在B处造出图纸样式的建筑,相同模式的建筑可以在多地复制,但人由于其个体的独特性,而难以扫描模式。用失踪元素与新陈代谢的现代方法表明:不仅是整个躯体的更新速度,而且是躯体的任一组成部分的更新速度,都远比我们长期以来所设想的可能速度要大的多,此点便客观上表明从物质存在上来讲,人也一直是流变不息的。不变的是每个人的模式,若未来哪一天这种每个人的模式也可以被扫描或用数据表达,那么数据这种消息是可以被传递消息至远方,人便也可以异地传输了。看一下作为现代信息论之父的维纳关于信息的阐述:信息这个名称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接收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就是我们对外界环境中的种种偶然性进行调节并在该环境中有效地生活着的过程。所谓有效地生活就是拥有足够的信息来生活。由此可知,通信和控制作为个人内在生活的本质就跟它们之作为个人社会生活的本质一样。信息的重要性自不言说,我们面对许多问题时,都应该尽量掌握许多的信息,做出判断,进而采取相应行为。之后维纳便讨论通信,一种双向沟通的通信,通信在机器与机器之间,机器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诸多方式。作者创立的控制论。自然与信息输入,输出,传递密切相关了。社会通信是社会这个建筑物得以粘合在一起的混凝土,只要想及当下在我的四周有多少信息流,正通过无形的无线电波及网络通斥于我这张书桌的四周,便知及这话的不虚。孤立系统,具有熵增加的趋势。我们,人,不是孤立系统。我们从外界取得食物以产生能量,因而我们都是那个把我们生命力的种种源泉包括在内的更大世界的组成部分。但更加重要的事实是:我们是以自己的感官来取得信息并根据所取得的信息来行动的。维纳取本书《人有人的用处》的名字,应该是其对人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是人的感官所固有的特性的歌颂,而且它们确实是理解壮丽飞跃的关键所在。因为多样性和可能性都是人的结构本身所特有的东西。我们人与蚂蚁社会中诸多类型的蚁永远重复执行同一职能是断然不同的。作者进而言及和重申了反馈:反馈就是一种把系统的过去演绩再插进它里面去以控制这个系统的方法。如果这些结果仅仅用作学习和调节该系统的数据那就是控制工程师所用的简单反馈,但是如果说明演绩情况的信息在送回之后能够用来改变操作的一般方法和演绩的模式时,那我们就有一个称为学习的过程。维纳这书对我的另一大冲击便是让我意识到自己该要不停的与环境输出信息,反馈接收信息;即某种程度上做一个开放的自己,而非封闭的自我。封闭的系统是要走向无序和分崩离析的。那么信息论对人有什么用处呢?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能把信息储藏起来而不使其严重地贬值,这种想法是荒诞的,信息,是旨在流通的。重说一下,人活着就不免要参加到受外界影响并对外界做出行动的连续流中,而在这个连续流中,我们只不过是承前启后的中介物而已。换个意思说,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就意味着去参加知识的连续发展,参加知识的畅通无阻的交流。在这里想起老罗在组会上,这几年总提到交流的重要性,交流确实是本人的一大瓶颈。维纳多少有些激动的提及艺术家,科学家和文学家之所以创作,应当是受到这样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所驱使。即使他们的工作没有报酬,他们也愿意付出代价来取得这项工作的机会的,但是,我们是处在教育大大排挤掉内容的时代里。维纳在论及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的作用一章里,明显是带着不满的情绪的,这也让我反思自己该努力成为哪样的人。关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维纳尤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里提及机器对人力的取代。论述人若不发挥自己优势则可能毫无价值了。在一切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中,一个人如果除了自己的体力外别无他物可卖,那他是卖不出什么值得任何人花钱去买的东西的。后面则让无知的我意识到机器可以在多少个领域里面可以渗,进而起到巨大作用的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肯定在许许多多方面取代人的作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许多无科学技术才能的人沦于边缘,假如个体的人不具备独特的特异的机器无法取代的才能的话。维纳主要专业是信息控制论,核心内容是反馈演绩过程的连续进行,而我自己则常常是在做一件新事之前想通盘考虑,一次性解决问题,而这从理论上也是不行的。因为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需要演绩信息的连续反馈调节,进而解决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的快而好,得1:掌握足够的对问题准确的信息。2:对问题进行连续的,不停的信息输入,由问题输出的信息,再分析思考下一步输入的信息即演绩反馈的过程。要想问题解决的快而好。1与2当然要付出艰苦的理性的努力来完成,这是本书对我最大最好的教诲。维纳的控制论虽然普适于许多方面,其普适性,概是因为控制论先是运用于机器及机器通信的。然而随着维纳意识到许多领域都可以用机器的类比,故其可以普适于众多领域,比方人,人的耳朵是一种听觉接收器,嘴舌是发声信息机器。通过对人这台机器的模仿维纳当年预料的战胜人类棋艺的阿尔法狗已经在今年出现了,这便是会学习的高级机器。维纳这本1950年的书已然震撼了我对机器,信息及通信巨大潜力,及巨大功能的意识。当然得提及一下机器的最大弱点:它还计算不出表征人事变化幅度甚大的概率性。另外,相比人事,维纳对科学研究是庆幸态度的,科学老实而不避让的等我们去挖掘,而人事与社会则会博弈地让人难摸到头脑。


 人有人的用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