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笔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建筑美学笔记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530642498
作者:王振复
页数:367页

书籍目录

代前言——城市建筑究竟有什么问题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对话”  “待风雨”与“辟群害”  从安泰所想起的  空间,“唱”的就是“主角”  展现于空间的社会人生  建筑空间意象的抽象意蕴  建筑物·建筑·建筑形象材料因·“场”素·功能质  先从图式来看一看  结论是什么  注意:建筑美的“暖味空间”“诗意”的象征  抽象观念着意绪的具象暗示  “建筑意”  象征性“符号”移情与美感  立普斯的建筑美移情说  心理:“难得的胡涂”  生理:“运动的冲动”倾听时代的节拍  历史的长河如何滚滚向前  这里是一个急转弯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空间“形式”之美  相互默契  情意相投  美在比例  还是美在无比例  适度之美  “中间”也是“可以”的  均衡何以显得美  浓妆淡抹  美在相宜  质感亲比之魅  凝固的音乐  立体的画  无声的诗  与雕塑的联姻大地文化与大地“哲学”  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  淡于宗教与浓于伦理  “亲地”倾向与恋木“情结”  “达理”而“通情”的东方文化“宇宙”与“中国”  “宇宙”与建筑时空意识  “中国”与建筑中轴线的美学性格从历史的深处苏醒  建筑起源的有关古文字资料拾零  一些甲骨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从实用走向审美  “建筑美源于实用”说的一个特例天地崇拜与祖宗崇拜  天地崇拜与建筑文化起源观念  祖宗崇拜与建筑文化起源观念儒的规范  土木“写就”的“政治伦理学”  以礼为基调的礼乐“和谐”道的无为  园林文化之“道”  曲线与意境佛的空寂  佛性意味与中国化  佛性意味与传统偏爱“错采”与“白质”技术文化之路中华与欧西的比较  以土木为材与以石为材  结构美与雕塑美  庭院与广场  人的营构与神的营构杂记:从东方到西方  “事死如事生”  方形·圆形·前方后圆形  长城的“家园”意识  四合院与八卦方位  佛寺梵音  石窟苍凉  清幽之境   颂德的符号  涵虚之美  月迷津渡  金字塔的敬畏  “帕提侬”:“美的宗教”  罗马遗梦  向往天国  “巨人”之身影  “畸形的珍珠”  “太阳王”的宫室  “上帝死了”之后  “印度的明珠”  从文字美到建筑美  诗意的命题  上海滩上的希腊石柱之美  也谈南浦大桥的色彩  忽视与误解

作者简介

本书所以要论述孔子时代之前的宗庙建筑文化现象,目是为儒学诞生以后并深受其影响的这种建筑文化寻找一个历史的“根”,并由这“根”进而观察其“根”上的“茎”、“华”与“实”,亦即后代宗庙建筑文化的历史发展。人们看到,当儒学兴起、礼制大盛之时,宗庙建筑文化的发展也与之取了同步发展的态势。人们可以将原始儒学诞生之前的宗庙建筑文化现象,热看成哲学上由准儒学熏陶下的文化产物。因为,即使儒学术本身,也同样有一个缘起、酝酿、形成、发展、成熟直至消亡的历史过程。如果说,宗庙建筑文化的“根”,深扎在殷周之际甚至更早的文化土壤之中,那么儒学,虽是由于孔夫子所创立的,却不是由一个天才头脑,突然在一个早晨创立,它的“根”也在殷周之际甚至更悠远的历史文化中,它是以往炎黄文化的历史累积与扬弃。

图书封面


 建筑美学笔记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美学还是比较抽象的
  •     通俗中见功力,适合茶余饭后闲来无事实的文化大餐
  •     这书不错,虽然对我来说有点深。讲了很多文化上的东西,收益不小
  •     我的一位老师推荐我去读这本书,这边书的作者是为建筑学的老教授,对我国古建筑十分了解,而且据说懂易经和风水。。。书的内容略显晦涩,但包罗万象,读时需要耐心。
  •     词句优美,非专业念提到的建筑形态制式想像不出来,加上杂糅旁的知识,笔记形式有些观念重复,趣味不多。
  •     看到第五页的时候就觉得这本书在扯淡,根本谈不上美学,对建筑的鉴赏也停留在很肤浅的程度;作者原来是研究易经的,文字上像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了一圈话故弄玄虚故作高深但实际上什么干货也没有
  •     值得反复细细品尝,好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