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生死观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东汉生死观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9-1
ISBN:9787532541751
作者:余英时
页数:153页

内容概要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律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现任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兼论他的学术精神与晚年心境》、《犹记风吹水上鳞-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现代儒学论》等。

书籍目录

导言
一、思想史及其若干问题
二、方法与目的
三、材料
第一章 生与不朽
一、生的重要性
二、长寿和不朽
三、求仙的世间转化
四、民间思想中的“神仙”观念
五、小结
附录 汉代专有名词中的长寿类用语
第二章 养生长寿
一、士人中的养生风气
二、养生术与求仙
三、人的“命”与“寿”
第三章 死与神灭的争论
一、死亡的自然主义态度
二、关于死后生活的流行信仰
三、神灭的争论
参考书目
Ⅱ 早期中国来世观念的新证据——评鲁惟一的《通往仙境之路:中国人对长生的追求》(1981年)
Ⅲ“魂兮归来!”——论佛教传入中国以前灵魂与来世观念的转变(1987年)
复礼
魂和魄
来世信仰
阴间:魂和魄的各自住所
仙的出现和来世的重建

作者简介

本书取名于余英时先生1962年在哈佛的博士论文,由杨联陞先生指导。成书于1987年,在他博士论文修改稿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他1980年代的两篇论文。他运用了文献和考古材料,从社会上层与下层的两个角度,介绍了东汉的“生死”的观念。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力作。

图书封面


 东汉生死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余英时先生的这本著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讨论生与不朽,第二部分谈论养生长寿,第三部分讲述死亡。这三部分之间,存在一种逻辑发展关系。这种顺畅性,使读者在阅读时易形成明晰的认识。一、 生与不朽在这一部分中从余英时先生从战国末年开始他的叙述。他认为,“从战国末年到汉代初期,生的观念沿着两条主线发展,一条是儒、道将生视为宇宙的一种创生力量,另一条是道家的概念,强调的是个体生命的重要。”在个体生命的层面上,长寿先于不朽出现。不朽的观念,出现于公元8世纪前后,本是从长寿的观念中发展出来的。但是在战国末期出现了一种新的不朽观念,“为达到新的不朽就要作为神仙离开此世,而非作为人永存于世。”在西汉初年,求仙活动仍是一种彼世的。但世间不朽与彼世不朽二者,开始汇合。在秦始皇的求仙活动中,方士们看到了这种汇合所带来的矛盾。只有遗世独立,方能羽化归仙,但秦皇并不追求彼世的仙人生活,他想要的是在人间的永生。后来,这种彼世的不朽观念,日益世俗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和黄帝乘龙登仙的神话被杜撰出来。而在民间层面,登仙可以采用吃药、行善这样的活动来达到。这两种活动本身,就已经说明了此时“仙”的此世意义。二、 养生长寿求仙术流行于东汉士人群体之中,他们往往认同养生术,并对求仙持一种怀疑态度。但并不是所有的士人面对死亡都保持了如此理性的态度,士人中有一部分人如仲长统相信成仙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这部分士人与普通民众保持了一致性。不过,不管怎样,在士人们看来,追求长寿,是为了享受人生,不是为了某种崇教目的。为了追求长寿就不得不讨论命。东汉有三命说,后来从此说中又发展出两命说。其体是说,寿命由两种要素决定,一是个体的自身修行,二是个体所无能为力的其它因素,如先天身体条件等。在这两方面的对立中,出现了司命等一系列的神仙作为调和。三、死亡与神灭的争论对于死亡。东汉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念,一种是自然主义的,一种是迷信的。“自然主义的观点简单地接受死亡,视之为不可避免的事实,是生命遭遇自然的终点,而且人几乎无能为力。”而在对死亡的解释上,自然主义者采用了两种解释。一种是气的聚散解释生死,一种是用肉体与精神的分离来解释生死。而在迷信的观点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死后,人还有魂魄。魂魄的力量与其生时的物精与家庭背景有关,世家大族成员死后,其魂魄要大于普通人。魂魄需要得到祭祀,否则便会为害。随着时间的推移,魂魄会逐渐变小,“新鬼大,旧鬼小”。两汉时期流行厚葬,一部分士人针对此弊,倡导薄葬。薄葬论者往往拒绝精神不灭、死后有知这样的说法。士人中的神灭论者强调形体对精神的决定作用,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形体死,则精神散。与上层社会相对,民间思想中对此问题有三种冲突的观点。一是用气来解释精神的死亡,二是沿着桓谭与王充的路数,强调物质对精神的决定物用,三是强调精神高于形体。“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亡。”
  •     中国人很早就有神仙观念,从道家著作《庄子》中,我们能够读到姑射仙子的飘逸,羡慕她们那种“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超然物外。生活在俗世中的每一个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不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仙了道、抛却烦恼、不堕轮回达到永生彼世。《太平经》是一部早期的道教著作,它反复强调天生地养的观念,在早期,人们追求的似乎并不是神仙生活的“不朽”,而是尘世生活的“长寿”。在那个时候,人们似乎还是有着天人隔绝的主观思维,认为人的终极目标能够达到永生于俗世,所谓“此世不朽”就已经满足了。但是随着先秦方术家一而再再而三的吹嘘能够求仙访道,长生不老,甚至秦始皇也对此深信不疑,多次派方术家前往东海访仙岛求仙药,这种行为必然会引发民间的自觉模仿。因此人们也开始从神仙生活的羡慕转向了对神仙生活的追求。追求神仙的生活,期望成仙了道,是从上到下的一种风气,并且上层和下层的追求途径是不一样的。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帝王们是想通过自己的地位接触神仙,求得仙药,从而一步登天,这也是他们对自己天子身份的一种自信。而民间则不同,民间没有接触神仙的能力,普通人物没有财力和物力到东海仙山求访仙药,而是期望通过修炼民间方术来得道升仙。从秦始皇求仙的途径来看,还主要是把眼光放在东边,希望能够在东海蓬莱仙道寻找到神仙,求取仙药以达到此世的长寿,此时还看不出秦始皇对“升仙”的期盼。到了汉武帝时,武帝求仙的目的就不再满足于此世长寿了,他想通过求仙达到本人升仙的目的,而不只是在世俗世界的长寿,作为一个大统一王国的帝王,刘彻对四海归一、武功卓绝的政治功绩激不起半点激情,而是希望能够成为神仙,超然俗世,达到彼世的不朽。从汉武帝的求仙轨迹来看,他前半期还是把全部经历放在东边,也是仿秦始皇派术士到东海求仙,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以后,汉武帝仿佛已经有些心灰意冷,就在此时,大汉军队在西边取得了重大的军事成绩,大汉的国力也如日中天,在这样的客观历史背景下,汉武帝又恰好得知西边大宛国有良驹,这种良驹正是传说中的龙驹,能够载人飞升昆仑,见到西王母。因此汉武帝后期的求仙轨迹主要是通过征伐西域,企图得到这种龙驹而飞升仙界。这和汉代的骑龙飞升观念是一致的,汉代人认为,凡人是能够在虎的引导下,骑龙升天的,而大宛的良驹就是龙的化身,也难怪汉武帝会不惜代价征讨大宛了。对民间而言,“升仙”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因为普通人没有支配社会公共资源的能力,只能靠个人的努力来成为神仙。方术家们认为凡人是可以通过修行成仙的,也向凡人们指出了修行的途径。这些途径包括了服食、炼丹、辟谷、积善、采补等等,种类繁多,仪式复杂,并且这种修行是一种长期的过程,需要用超越一生的时间来进行,很多“半仙”都自称有着数百年的修行,但是机缘未到,难以位列仙班。这种修行是异常痛苦的,这个过程事实上体现了养生的苦楚和享受人生的矛盾,人们为了追求彼世的一种飘渺虚无的不朽而忍受此世的修行痛苦,这种矛盾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修行目的的茫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早期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希望了能够获得神仙的能力,走向自由王国,脱离自然界的束缚。求仙的行为,正是人们的生死观在秦汉发生变化的社会体现,人们对死亡的认识从原始唯物论转变为唯心主义的灵魂学说,必然在精神世界上会产生神学观念,这种思想在秦汉时期形成、发展并定型,深远的影响了后来的中华文化,也产生了大量优秀、美丽的神话传说。我们甚至能够从一些神话传说中看到神仙们的凡人因素,这种凡人因素是得到成仙的人们骨子里带有的,即时成仙也难以改掉。淮南王刘安一人得道,仙及鸡犬,可见这种封建地主阶级的价值观带有多么深厚的烙印。继“重黎绝地天通”以后,修行神仙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在秦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体现了凡人和天界的自由沟通。事实上,对“得道求仙”这种封建神学观念的批评,从一开始就存在,如王充的《论衡》从神仙学说的逻辑中抓住了理论缺陷,对“命”做了矛盾批判,杨王孙的裸葬事件也反映了一部分人们对神仙学说的不认同。其实,孔子很坚定的表明了他的立场,正统儒家秉持自然主义的死亡观,“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未知生,焉知死”,在汉代以后,神仙学说逐渐占据话语权,进而成为了中华主流文化。求仙的过程是痛苦的,人们需要花费一生的时光来苦苦修行,换取来生的幸福或者是彼世的不朽,或许正是这种结果的美满和幸福,才使得人们不惜代价,充满期望,去做心甘情愿的修行吧。都说天上好,神仙乐逍遥,成功的背后泪多少?
  •     余英时先生的这本著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讨论生与不朽,第二部分谈论养生长寿,第三部分讲述死亡。这三部分之间,存在一种逻辑发展关系。这种顺畅性,使读者在阅读时易形成明晰的认识。一、 生与不朽在这一部分中从余英时先生从战国末年开始他的叙述。他认为,“从战国末年到汉代初期,生的观念沿着两条主线发展,一条是儒、道将生视为宇宙的一种创生力量,另一条是道家的概念,强调的是个体生命的重要。”在个体生命的层面上,长寿先于不朽出现。不朽的观念,出现于公元8世纪前后,本是从长寿的观念中发展出来的。但是在战国末期出现了一种新的不朽观念,“为达到新的不朽就要作为神仙离开此世,而非作为人永存于世。”在西汉初年,求仙活动仍是一种彼世的。但世间不朽与彼世不朽二者,开始汇合。在秦始皇的求仙活动中,方士们看到了这种汇合所带来的矛盾。只有遗世独立,方能羽化归仙,但秦皇并不追求彼世的仙人生活,他想要的是在人间的永生。后来,这种彼世的不朽观念,日益世俗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和黄帝乘龙登仙的神话被杜撰出来。而在民间层面,登仙可以采用吃药、行善这样的活动来达到。这两种活动本身,就已经说明了此时“仙”的此世意义。二、 养生长寿求仙术流行于东汉士人群体之中,他们往往认同养生术,并对求仙持一种怀疑态度。但并不是所有的士人面对死亡都保持了如此理性的态度,士人中有一部分人如仲长统相信成仙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这部分士人与普通民众保持了一致性。不过,不管怎样,在士人们看来,追求长寿,是为了享受人生,不是为了某种崇教目的。为了追求长寿就不得不讨论命。东汉有三命说,后来从此说中又发展出两命说。其体是说,寿命由两种要素决定,一是个体的自身修行,二是个体所无能为力的其它因素,如先天身体条件等。在这两方面的对立中,出现了司命等一系列的神仙作为调和。三、死亡与神灭的争论对于死亡。东汉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念,一种是自然主义的,一种是迷信的。“自然主义的观点简单地接受死亡,视之为不可避免的事实,是生命遭遇自然的终点,而且人几乎无能为力。”而在对死亡的解释上,自然主义者采用了两种解释。一种是气的聚散解释生死,一种是用肉体与精神的分离来解释生死。而在迷信的观点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死后,人还有魂魄。魂魄的力量与其生时的物精与家庭背景有关,世家大族成员死后,其魂魄要大于普通人。魂魄需要得到祭祀,否则便会为害。随着时间的推移,魂魄会逐渐变小,“新鬼大,旧鬼小”。两汉时期流行厚葬,一部分士人针对此弊,倡导薄葬。薄葬论者往往拒绝精神不灭、死后有知这样的说法。士人中的神灭论者强调形体对精神的决定作用,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形体死,则精神散。与上层社会相对,民间思想中对此问题有三种冲突的观点。一是用气来解释精神的死亡,二是沿着桓谭与王充的路数,强调物质对精神的决定物用,三是强调精神高于形体。“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亡。”

精彩短评 (总计59条)

  •     余英时的书很有水平。
  •     看看这才叫博士论文。
  •     从最早的热爱现世生活,到佛教传入后意识到苦,很难不为中华民族的波折和苦难而唏嘘叹息。
  •     气场颇强的博士论文。总体说来,中国人求长生的背后,求的是世俗的繁华延续。大概也就是汉这个时候,民间道教才在中国扎下了根吧。以前不太懂黄巾张角何以有如此大的影响,读了这书有点理解了。
  •     博士论文。比一比,想自杀。
  •     “吾生于昏暗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时济世,死何忍自同于世!”
  •     原来余老师年轻时候写的东西也不是那么“凝重”的呀,不过这也可能是用英文写的缘故。
  •     额。。。
  •     关于中国本土来世观感觉还是没讲出个所以然啊
  •     又是对我的整体理念启发很大之作。读完很久,怕被查水表收快递,一直没敢标。
  •     一直想不明白求永生的那些人到底有多恨自己,抱头。
  •     阅读历史是愉快的,尤其是读余英时先生的书
  •     二重结构下又彼此交涉的汉代生死观
  •     清明节读《东汉生死观》,不是恰到好处么?或许此时的余英时还没有发展出日后的洞见,此书略有些让人失望。但是,书中对精神思想与民间思想之间关系的外理,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不过,有一个问题,即《太平经》真得是代表民间思想吗?
  •     慢慢消化中
  •     喜欢余英时,他老人家的文章学术性和文学性兼顾,不像现在一些学者写的,都是些仿照英语语法格式的长句子,满篇不知所云的。这本还未来得及看,正在看别的。书的质量很好,应该把一系列都买回来,呵呵。如果是中英对照的就更好了
  •     挑了一个并非关键的思想史部分来做长篇大论的证实,本身是很大而空的范围,加之对东汉政治史的歧视。让本书缺乏客观。甚至有代今入汉之感。
  •     乍一看不明觉厉,表面上旁征博引,其实什么也没有说。
  •     学写论文www
  •     博士论文
  •     杨联升指导的余英时博论。文章似乎没有考虑到巫术和原始宗教对于生死观念的影响。
  •     余英时先生的书要好好读,认真读,所以我才看了一点,感觉读完会受益匪浅。在当当上买是因为书店缺货。
  •     可以~
  •     据说这是余的博士论文,如果确实,那水平也太差了。
  •     标准论文模板。主要是看材料。
  •     大师的早年作品,还是有些青涩的。但是到了《魂兮归来》就不一样了。
  •     功力深厚&相见恨晚~
  •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余英时先生合理诠释了两汉时期的生死、修仙长寿观念。作为其博士期间论文,不论架构、选题、论证都是很有深度和功力。看大师的作品给人的启发是不一样的。
  •     这本书无论从选材,还是观察角度,都体现了作者在中国古代思想研究领域深厚的功力,推荐有志于研究相关问题的朋友阅读。
  •     有次在家看探索节目时提到灵魂新解说,觉得灵魂二元论可能是存在的。
  •     标准的论文,可做模板。
  •     “很可笑的希望自己不要变化,可是确实没有刚开始那么欣赏惊喜与喜欢余的整套思维逻辑和内容了,但依然能感受到读他的书带来的温暖。”这种风格,绝壁是毕业论文,果然被我猜中......
  •     : B234.05/8946
  •     几乎所有的结论都可以用通俗而又幽默的方式去说,而繁琐的实证过程就交给注释,这样的做法无论对于普遍读者还是研究者来说都很有可读性
  •     No.54。余英时先生的博士论文,如果英文版本由他亲自翻译就完美了。
  •     有意思~
  •     仙籍王子乔,传说中的琅琊王始祖。汉武帝亲自祭老子、汉武帝在神仙传里听俩仙姐传经。谢家子孙难得,谢灵运被道士寄养十五归家。名山大川容纳未能上天之人。道家道教是否同源三种见解,养生术何时和老子联系起来到,都不知道cool。嵇康和葛洪养生求仙之异。曹丕遨游快心意。曰命曰行,西谚人有一半命运握手中。性命的四种可能。明清功过簿大概也是诸如此类观念发展的产物。太平经云身中无形之神三尸。守一、禅、冥想。行善遭恶,引入先人之业,六道轮回。以普遍规律均有例外证升仙可能。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 =西王母才没有雌雄同体哈哈。魂阳魄阴,魂飞魄沉。嘛,一定要养精爱气!无摇尔精呐!反思下自己,只摘断片,是否局限曲解遗忘整体?
  •     很多结论成立的前提是《太平经》的靠谱性。但是问题是《太平清领书》很大程度上属于大忽悠啊。
  •     从这个角度看,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只不过这种宗教形式更接近巫蛊(近代又屡遭冲击),少些理论化吧...虽然读得很凌乱,但窃以为中哲的论文该这么写才对,少些高屋建瓴。高亮:太平经、王充(气凝而成人)、后汉书、嵇康(最早区分求仙术与养生术),鬼最初是 归 的同义(魂归...),马王堆证明古代灵魂、来世、天堂地狱(黄泉)观并非外来,起初只有魄(白亮的光、本义为新月逐渐增亮、月相变化暗示死生循环)、6BC后出现魂(左传记载子产用阴阳说将之与魄区分、各自对应阳-阴、天-地、上升-下降、支配精神-肉体、气-形、死后归于梁父-蒿里)、楚辞中已有将魂魄等同于阴阳的明显观念(魂魄离散、招魂不招魄),魄依赖于尸体的完好保存(联想到各种汉墓),阎王是外来户、但职位却是泰山府君的。
  •     书是不错,余英时的早期作品,很好,只是数来了书脊有点残,没有时间换了,嫌麻烦,请以后注意了,老客户了。
  •     可以当做论文写作模板来看。不过主线还真是飘忽不定追的好累……其中讲到《后汉书》记载,黄巾道徒起兵后,一些黄老道徒向朝廷建议,朝廷无需派兵去镇压叛乱,而应该派一将军北向读《孝经》,叛乱便会自行消失。笑死。
  •     匆匆读过,只是匆匆读过。印象有二,疑惑也有二,思想史的研究问题,二西汉末年以长沙马王堆汉墓为代表的墓葬是否体现出来世思想,余英时,鲁惟一乃至巫鸿西方背景的学者均认为出现了来世,天堂观念,但国内朱青生,孙机认为没有来世,升天思想,问题在于来世不是佛教影响下的概念,而是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如果这样的话应该有来世思想的,个人觉得从图像文物作思想史的材料很难解释,往往会和文献出现不一致,有时多半是读图的原因,但也未必。总之还是要多熟悉本书,可能没有阅读到位
  •     学汉史的人一定要读读余先生的书,尤其像这样经典的书。
  •     喜欢末二章,大概是因为曾经多次拜会辛追夫人的缘故所以觉得比较熟悉吧。。至于「太平经」「想尔注」这种奇书倒是很想拿来看看。。此书唯一不尽意的地方就是译本有点小瑕疵
  •     余公的主要思想在其中已露出端倪;最後一部分《“魂兮歸來!”》可以看做是第一部分《東漢生死觀》的縮略版。
  •     对于早期道教的考察,两汉之际不朽、长生、升天、来世、丧葬等观念的考察都很有启发。读了附录中的两篇文章,更想看鲁惟一的ways to paradise了。
  •     丰富详实的材料。况且不仅如此。
  •     透底
  •     其实考古资料可以在很多方面佐证余先生的观点。可惜先生用的少了。
  •     读后有点失望,不过这毕竟是30年前的作品了。
  •     太崩溃了~疯了~
  •     妙趣横生
  •     第1400本书,模范博士论文,以小见大对能够从反应东汉时代的次级思想史文献中探寻到历史进程中的转折性印迹,材料的运用和丰富性都得以满足,中国人骨子里对生命长寿的追求,乃至成仙之道与西哲中的灵魂不死不尽相同,而是对现世生活的强烈追求。
  •     将《太平经》视为底层的思想不知允当否
  •     很好的一本书。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且有可读性,受益匪浅
  •     有趣的点:①为什么大多数想象出来的魂魄都是白色的光呢?②掌管死者的泰山府君(天帝孙)的地位比人间统治者(天子)的地位低,皇帝死后阴间的最高管事又是谁呢?不过让人惊奇的是,天堂地狱说、度世化身男子说,都是汉人本来就有的概念。那么佛教改变的只有对尸体的态度?不再在意它的腐烂,那就是对魄的逐渐忽视了,注意力都放在了魂上。啊,可以因此说魄是更巫术而魂是更宗教的么?
  •     魂魄鬼氣。
  •     看完的今天正看见余先生对于台湾学生占领立法院的发言。不禁感叹。
  •     魂魄观;寿的观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