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训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论语读训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
ISBN:9787532538126
作者:程石泉
页数:433页

内容概要

(1909-)祖籍安徽歙县,寄籍江苏灌云县.国立中央大学哲学西文学士(1923-1927),英国牛津大学圣体书院研究生(1937/9-1938/2),伦敦大学大学学院研究生(1938/2-1939)美国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1958-1960)
历任:
国立浙江大学教授(1941-1943)
国立中央大学教授(1943-1944)
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1967-1970)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教授(1970-1980)
台湾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1978-1980)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1981-1985)
私立东海大学荣誉讲座教授(1987-1993)
主要著作:
程氏"易学三书"(<<易学新探>><<易辞新诠>><<易学新论>>)
<<教育哲学十论>>
<<柏拉图三论>>
<<中西哲学比较论丛>>
<<中西文艺评论集>>

书籍目录

自序弁言导论:《论语读训》商榷撮要凡例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附学庸改错《大学》改错及新诠《中庸》改错及新诠论语索引

作者简介

本书是作者耗费十余年心血撰写而成,分别从文字、章句、训诂、人物、事典、意义等方面对《论语》进行了详细解读,尤其值得一提是,作者就金石文字形体与音训递变、古经籍的旁证与文理脉络的内证,检讨了《论语》文本可能的错简错字。所附的《学庸改错》中,作者亦就《大学》、《中庸》文句不畅、义理不达之处,提出多处讹正意见,同时就其哲学价值,多所发挥,极富启迪。

图书封面


 论语读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自序云:「本書乃蕪作《論語讀訓解故》及《學庸改錯》之合刊本。《論語讀訓解故》一書,曾於1972年首刊於香港。」「《學庸改錯》爲1987年間,作者於臺灣東海大學《中國文化月刊》發表《大學改錯與新詮》和《中庸改錯與新詮》二文之合刊。」《凡例》云:「所據《論語》原文爲世界書局出版之縮印景刊唐石經之《論語》。」「於原文後分『文字」、『章句』、『訓詁』、『人物』、『事典』、『意義』各條以解釋之。」引書但注篇名,而不注頁數。又更爲文過之辭:「因古書版本衆多,頁數各異。且古書每篇甚短,引文極易覓得。」(《凡例》)此書《論語》、《大學》、《中庸》,雖分題「讀訓」、「改錯」,性質實同,多有改正「錯簡錯字」之處。要之,求之過深,失於武斷。後附程氏弟子、臺灣東海大學哲學系俞懿嫻《論語索引》,分人名、地名、朝代、字彙四部。其中字彙部分,但擇取《論語》中若干語詞而已,未盡錄《論語》中字。https://gist.github.com/2050020
  •     早就聽說李先生在北大給中文一年級講論語,只是畏于傳聞,不敢旁聽,只好等著出了書來看。哪曉得這書這麼快便出了。這書上市,便訂購一冊,把來細細觀看。一氣讀完,確也覺得淋漓痛快,雖不似《兵以詐立》那般旁徵博引,但講解之中的嬉笑怒駡,考訂中的嚴密與不可思議的徵引,實實吸引了我,這也算得上我的無言之師了。 這個《喪家狗》給我最大的益處便是前言中所提出的縱橫讀法。把《論語》拆解開來,細細地評析。一方面是把書中人物的來龍去脈一一鉤沉,當作人物譜,隨時參正。另外將《論語》按照主題,一一歸類,使得《論語》精義分類部居,可按圖索驥。這便好比把此書梳理了一遍,每個條目都各得其所。這樣的讀書法,實在是以前不曾想過的。 記得從歷史系師兄手中購得一冊朱熹注的《四書》,看上面的批語筆記,頗覺受益,他們老師用金文來解論語,頗覺新奇。李零作為“三古”(考古、古文字、古文獻)專家,自然有獨到之處,他早年精研兩周金文,後來又研究戰國帛書、楚國竹簡;近些年又受命整理上海博物館收藏竹簡,他在甲金簡帛文獻方面已然是自成一家的了。更何況,他還對中國方術有過前無古人的探究,所以他對論語的解讀非常值得期待。果不出所料,他不僅用簡帛來校訂論語本文,就如那“比於德、依於仁”一句便是用郭店楚簡的語叢篇來訓詁的,這實在是前人未曾道也不可能道得的。這和程石泉用金文來校訂《論語》的奇險比較起來,更審慎。 但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注解中的感慨。他以經歷特殊年代的感悟來讀《論語》,除了今昔之歎,更多的是對國家的隱憂,社會的鞭撻,自身遭際的嘲諷。言談之間,每出義憤之詞。他再用獨特的口語化的文字,表達出來,不禁覺得一個憤青的面目便出現了。他講孔子時代的斷章取義的用《詩》之法時,一下子便竄到了姜昆和李文華的相聲。通過今昔那恒久不變的人性,來體味人世的況味。而這也使得一篇釋古的文字帶有了喻今的意味。從他的解讀中,我每每看到他對今的觀照。這也算得是有為而作吧。 這倒和另一個給大一講論語的老師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人是復旦大學中文系的傅傑。他的《論語精讀》早經預告出版,但三年過去別的精讀都出了三版了,卻至今不見蹤影。只是有一冊《論語一百句》能窺一下傅氏講法。他的解讀也是借釋古來歎今。但是他基本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意見,往往徵引歷代名家的解讀,特別是近代以來文史名家的,來把論語的精義呈現給讀者。或許有人諷刺傅傑教授是文鈔公,我卻不以為然,他能從那麼些的書海中鉤沉出這些妙解來,本身就需博覽群籍,而他選擇的識見之深刻更是難匹。這樣的文鈔公,怕是一般的抄書者所不能夠的。況且他在徵引之時,往往提醒讀者以今比古,叫人對今生出愧意來。就如他講的一個王朝聞的逸事。王朝聞,我們著名的美學家,原名王昭文,因故改名朝聞,義取“朝聞道,夕死可矣。”這裏朝當念做zhāo(音招)。但是王老先生在學術會上每每被人介紹為王cháo(音巢)聞。學者之不讀《論語》可見一斑,王老之屢屢生氣也無可奈何。 若把《論語》稱作是“經”,那傅傑的徵引,用古人作書的體例來看,可稱為是“傳”。想必將來的《論語精讀》可以稱作《論語傅氏傳》的,只是這傳多是取近世學人名家對《論語》的眼光看法罷。而楊樹達的《論語疏證》真真的可看作《論語楊氏傳》了。楊書和傅書取材方法類似,只是傅取近世,而楊取古書。楊書取自孔子之世至三國之時,凡是載籍中言說與論語義合者,皆附於論語相應文字之下,使得讀者覽一編而知類通達,博覽約取。而此書之編正是在楊氏晚年于抗戰之時,教授大學時候所為作。其講授的意圖,自然希冀學生能以繼承並發揚中華精神文化之精髓為己任,所謂以古證古,依然有喻今的寄託。 很多學者都是在晚年的時候把精力放在了《論語》之上,使得此書成為各樣人等寄託理想情懷的物事。錢穆的《論語新解》、程石泉的《論語讀訓》等書皆是如此。程書的印象是改正原文很厲害。他常常運用古書行文的慣例,金文及其他古文獻來作為改文的佐證。而自成一家之言。這種改文或補文,我是在李零的郭店楚簡校讀記中領略過的。對於陌生的文段,自然可以審其文氣,破讀某些字,並乙正之,因為沒有閱讀時先入為主的慣性。而對於被歷代讀者闡釋比原文要多不知多少倍的論語,那改文或補文時候,所要的智慧和識見實在是令人佩服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一般的关于《论语》的书籍,都是泛泛的翻译,陈腔滥调的毫无新意。程石泉先生的这本书很有见地:这期间有他年幼时读《论语》遇到的困惑,有他做学问中整理与之有关引文和典故出处,更有别字错字以及一些段落散乱的整理。我是看过他的周易文字后才买的这本论语,敢于有自己的见解,他很了不起。
  •     这本书在解读论语的著作中算是上乘之作了,不是通常的注译,而是侧重文献学的考据与解说。
  •     此书系《论语读训解故》及《学庸改错》之合编本,恐怕是受了胡适学风的影响,“改错”之处,往往“胆大心粗”。书中所列古注,虽足参考,无益初学,有乱目之患。
  •     一定要買一本
  •     略深,适合有一定功底再来辨证的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