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忏悔录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5
ISBN:9787200053531
作者:奥古斯丁
页数:267页

内容概要

奥古斯丁,生于弱非塔格斯特的一个小镇。,从小受父亲的异教派熏陶,信奉基督皈依上帝。他的神学在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中居于最高权威的地位,被教会奉为“圣人”。他确立了基督教哲学,以神为中心,启示为基本,他写的《忏悔录》的目的是想通过分析,解剖、暴露、批判自

书籍目录

译序/译者卷一  十五岁以前  对上帝的祈祷与沉思  奥古斯丁的幼年卷二   十六岁  青春期  偷摘梨树卷三   二六岁至二八岁 初到迦太基 西塞罗与《圣经》 加入摩尼教 他的母闪莫妮卡忧心忡忡卷四   从十九岁到二十八岁  寻求拯救  痛失好友  受造物的短暂无常  他写了一本书卷五  二十八岁  福斯图斯来到迦太基  奥古斯丁前往罗马  来到米兰卷六  二十九岁  莫妮卡来到米兰  他的内心仍在寻找  阿利比乌斯和内布利提乌斯  节欲问题卷七   三十岁  意识到上帝是不会朽坏的  罪恶之源的问题  开始从这圩有形的思维中解脱出来卷八   三十一岁  维克托利努斯的皈依  奥古斯丁的皈依卷九  三十二岁  受教会接纳  莫妮卡之死卷十  尾声  忏悔的理由  什么是上帝?  对记忆的分析  褥告  奥古斯丁的现状  真正的中保

作者简介

本书是奥古斯古在希波了任教职时著述而成的,发表于公元401年,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自传,该书以承认天主的伟大,追述秘书的卑微,歌颂基督的恩泽为全书主旨,全书共十三卷,首九卷讲述了他出生到母亲病逝的家史,公别叙述了他的童年、少年、青年和成年时期在生活、精神、信仰等方面的成长和转变的经历,第十卷记述了他撰写的《忏悔录》时的思想和情感,可以看作是自传的结束语,后三卷则以诠释《圣经·旧约》第一章以及阐释一些哲学和神学理论为主,通读全书,我们可以发现,奥古斯丁时而心潮澎湃地吐露对神的由衷的赞美,时而痛心疾首地宣泄对人类和他自己的大声的斥责,时而他地深回忆,扪心自问,自言自语,仿佛读者并不存在,时而又会仰望着上苍,娓娓交谈,一副真诚而又神秘的口吻,时而他思绪流畅,文思如泉涌,时而又苦思冥想,百般搜词录句,努力传达自己似乎超越语方的思想和见解。无论如何,即使从今天的角度来阅读这个古代伟人的自述,我们也会为他的虔诚和坦诚,他的学识和真知,以及他的思想和精神而感动。

图书封面


 忏悔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再没有比《忏悔录》更能体现出记忆和期待之于幸福的意义的了。在本书的开头,奥古斯丁点明了贯穿全书的两大主题:寻找自我,寻找上帝。人之所以悲惨,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失去了自我,而之所以失去自我,乃是因为失去了上帝;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在寻找上帝的过程中发现真正的自我。[38] 记忆和期待的意义就在于,只有通过记忆和期待,人才能实现这一双重的寻找。实际上,这双重的寻找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人和上帝的关系。这不仅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心灵乃是上帝的形象。只有认识到人和上帝的关系,才能理解作为人和上帝之中介的心灵——上帝的形象;而心灵作为上帝的形象,恰恰就是人最真实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忏悔录》的写作目的,就是在自我身上寻找上帝的形象。如何寻找?既是通过记忆,也是通过期待。奥古斯丁对自我的记忆,不仅追溯到常人无法记得的幼年,甚至提出“在出生之前,自我是否存在,存在于何处”的问题。[39] 而且通过对生平的追忆,奥古斯丁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自己身上的罪性,以及向善、向恶的两股力量作为对立的意志在他心灵内部的长期争斗。[40] 他认为,从婴儿时期开始,人就充满了罪性,终其一生都无法彻底摆脱;然而同样真实存在的,是一种不断求善的意志,要求人朝向上帝,按照上帝的诫命生活,同自己的罪性斗争。对生平的记忆,就是为了不断确认这股引人朝向上帝的力量;而记忆不仅要追溯到生命的初始,甚至要越过生命,往生命之前无限延伸,就是因为这股力量最终来自先于一切生命的上帝。其实,这股向善的力量就是内在于心灵的上帝形象,它是上帝在创造人的初始所赋予人的恩赐。在《忏悔录》的每一章开始叙述或者讨论之前,以及在全书行文的各处,都充满了奥古斯丁对《诗篇》的引用。布朗(Peter Brown)在他撰写的传记《希波的奥古斯丁》中指出,《诗篇》的祈祷语言,是奥古斯丁所能找到的,能够表达他写作《忏悔录》的深沉动机的唯一语言。[41] 而祈祷语言所呈现的正是一种期待的姿态。奥古斯丁的记忆和忏悔,始终处在一种朝向上帝、朝向永恒幸福的期待的指引之下;《忏悔录》的全部写作,都在这种期待中获取力量。属尘世的记忆和期待之所以显得虚无,是因为所记忆和所期待的,顶多是短暂而相对的善好;更不用说,如果记忆和期待的对象是罪的快感给心灵留下的影像,那么人将在时间中彻底沉沦,无法摆脱罪的习惯对心灵的桎梏。[42] 但是,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却不同,因为这时记忆和期待的对象乃是最为真实的存在——上帝。上帝是比人的心灵更加内在的本质,是比人的自我更加真实的自我。[43] 在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把时间中的人和永恒的上帝联系起来。在对永恒上帝的记忆和期待中写作《忏悔录》的奥古斯丁,虽然仍然处于时间之中,但是他难道不是真正幸福的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不幸的根源在于失去上帝和自我,幸福的关键在于重新获得上帝和自我,而这又以理解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为前提。记忆和期待之所以能够指向幸福的实现,就是因为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是自我和上帝最为恰当的关系。记忆上帝,意味着承认上帝是先于自我的创造者;期待上帝,意味着认识到上帝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善好。而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人的心灵是上帝的形象,拥有和上帝相似的三位一体,其中,对过去的记忆对应于人的存在,对现在的关注对应于人的理性,对未来的期待对应于人的意志或爱。[44] 人的堕落在于其三位一体朝向了错误的方向,而人的得救在于他对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存在、理性和意志并不是心灵具有的三个功能,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心灵的不同描述。犯罪后的人背离上帝的后果既体现为存在于时间中的虚无处境,也体现为理性的孱弱,更体现为意志的错误追求。因为心灵的整体堕落,人的存在是悲惨的在死,人的理性无法把握时间的本质,而人的意志无法朝向真正的善好,反而沉迷于尘世的善好甚至罪的快乐。而人的得救,则在于心灵恢复和上帝的关系,从爱尘世、爱自己转向爱上帝,从理性的骄傲变成真理面前的谦虚,而人的存在也将由时间中的虚无转变为朝向永恒的幸福。通过正确的记忆和期待,人能够在他身上找到上帝的形象,也就是人的三位一体。而人对他的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则能够恢复他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真正的自我。和古典思想一样,奥古斯丁也要面对“认识你自己”的问题,然而奥古斯丁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却和古典思想迥异。苏格拉底在执行神谕后得出的结论是,人其实没有什么知识,只能带着无知之知的谦虚不断地追求智慧。[45] 事实上,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并没有正面回答“自我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古典思想那里,远远没有在奥古斯丁身上这样复杂和迫切。追求智慧的无知之知,体现出人的自然在于理性,从而运用理性的爱智便是最高的生活境界。[46] 但对于奥古斯丁来说,理性,连同人的心灵本身,都不是人的本质。人的真正本质是高于人的上帝,只有认识了上帝并理解了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人才可能真正“认识他自己”。幸福不在于追求智慧的理性活动,爱智的生活只有在爱上帝的前提下才有意义。[47]通过上文对时间问题的讨论,我们已经触及奥古斯丁的思想和古典哲学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根源,正是在于双发对真正的幸福持有不同的理解,而这又集中反映在双方对“认识你自己”这个问题的不同回应之中。我们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理性的地位。古典思想发展到古代晚期,呈现出强烈的宗教化趋势,这在普罗提诺和波菲利的思想中体现得极为明显。然而,无论怎么宗教化,古典思想仍然坚持理性至上的原则。从根本上讲,普罗提诺的太一不过是对于最高的理性原则的宗教化表达而已;波菲利虽然诉诸各种巫术和魔法以求实现灵魂的解脱,但他从来没有把这些非理性因素纳入其哲学体系,而是承认没有任何学说能够解救人的灵魂。[48] 与此相反的是,奥古斯丁认为,在超越理性的上帝面前,理性的意义是相对的;而在堕落后的人类身上,理性的能力更是极其孱弱。要想获得幸福,除非通过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记忆和期待虽然属于人的理性心灵,但是所记忆和期待的对象,却是超越理性的上帝;此外,在奥古斯丁对人的三位一体的阐释中,心灵中的理性对应于时间中的现在,与能够记忆和期待上帝的其他两个位格(记忆和爱)相比,它恰恰是最容易背离上帝,导致骄傲的原罪的。《上帝之城》对古典思想的全部批判,都可以看作是对这种背离上帝的骄傲理性的批判。奥古斯丁当然不是德尔图良那样的非理性主义者,然而理性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中确实不是最高的原则,它必须接受信仰的指引;正如生活在时间中的人,只有在回忆和期待着上帝的前提下,他的现在才可能是幸福的。 ……《忏悔录》的写作逻辑  虽然《忏悔录》对生平的记忆止于奥古斯丁的皈依,然而,奥古斯丁并非认为皈依和受洗是向善意志的一劳永逸的胜利,相反,生活是一场永恒的试探,需要不断地朝向上帝、与罪性斗争,直到死亡方才罢休。[...] 我们只要把皈依事件理解为向善意志必将获胜的象征,就能将《忏悔录》全书的结构同奥古斯丁的整体思想结合起来,理解本书的写作逻辑:同《上帝之城》后十二卷的历史叙事一样,《忏悔录》也描述了在人的内心之中,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的斗争历程。其中,心灵的上帝之城代表着朝向上帝、追求永恒幸福的意志;心灵的地上之城则代表着对尘世善好的错误追求:对友人的爱,对荣誉的渴望,眼目的欲望和肉体的情欲,不当的理智好奇……而正如《上帝之城》把奥古斯丁的全部思想安排在对人类历史的书写之中,《忏悔录》对个人历史的书写也必须放在神学原则的规定之下。因此,在前九章叙述完从出生到皈依的生平之后,奥古斯丁还要续写后四章,讨论记忆、永恒和时间、创造等哲学问题。《忏悔录》前九章和后四章之间表面上的差异并非反映了写作的不连续,而是恰恰反映了历史维度和神学思想的连续性。正是这种连续性体现了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和古典思想的重大差异:就个人而言,哲学不仅仅是爱智慧的理性追求,其本质首先是实现幸福的必要途径,因此,任何理论观念都必须落实到个人生活的历程之中,参与人在时间之中对永恒上帝的追求;就全人类而言,基督教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提出一套新的思想,另辟一个新的学派,而是要把自己的原则落实为人类历史的现实进程,在朝向上帝之城的羁旅中重新安排尘世生活的方方面面。
  •     记得电影《非诚勿扰》里,秦奋的巨长、巨真诚的忏悔,爆笑不已。他为了爱情而救赎。就从小时候开始忏悔起,把对不起别人、暗中使坏、坑蒙拐骗等等见不得人的事情,统统说出来,忏悔了4个多小时,牧师觉得他们的教堂太小了,装不小秦奋那么大的罪恶,让他去大教堂。奥古斯丁也是从小时候开始忏悔起,直至32岁。若按小时算的话,那忏悔得几天几夜的。把我看的够呛。但是忏悔层次可是很高的。奥古斯丁忏悔是为了标榜自己热爱真理,希望读者为他的善行激动,为他的恶行叹息。上帝了解世上的每一个人,他也想了解主,即真理的化身,所以他用文字忏悔过去的罪过和现在来奉行真理。在32岁之前,他受一种隐形的力量指导,它无比宽容、智慧,直到他信仰了基督教。基督教是一种关于上帝、人和世界三者关系的信仰体系。《圣经》教导人们要避免时间的邪恶,“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一种以为人有知道一切、判断一切的智慧)”,用理性能力去认识上帝。上帝是什么?上帝,万事万物的创造者,天穹的主宰,你给白昼穿上璀璨的光明,又造出黑夜,为了释放睡眠,让宁静的休息,在赋予疲乏的身体以工作的热情,还要从困倦的心灵中取走重负,将忧伤的心结全部打开。哲学,语言上的较劲。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逻辑思辨。
  •     全书虽看着比较简单,其实真正读出味道的人有多少呢?相比现在社会的虚情假意,作者的真情流露,天真无邪(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自己保持一颗童心),难能可贵。爱智,爱生活,善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作者的出生就是和生命的斗争史,作者的出生造成生母难产而死(说明作者体质不太好)。很小就离开家乡到处流浪,随时都有可能面临饥饿,疾病,各种危险而死,然而作者却依然坚强的活下来了遇到好心的“妈妈”。作者后来因为做石灰石和雌黄加水的实验处理不当,导致吸入肺部。死神又一次擦肩而过,或许正是在死亡的边界线待过几次,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才会有如此深刻的体会。无论“妈妈”当初收留作者是为了出于一如既往的好心,还是栽培,还是其它。作者一直敬畏,仰慕妈妈,不敢有半点造次(或许个人觉得他们的结合才是最优战略)。青年卢梭存钱希望给妈妈改善下经济状况,然而加速的妈妈的破产,也希望抑制妈妈奢侈浪费的习惯来改善,但这是不现实的。妈妈的感情经历更为不顺,第一个不久就死了,然而遇到第二个的时候,就纯粹是引狼如室,贪图美色和钱财,妈妈的晚年自然是贫困和疾病中凄惨的度过。卢梭就幸运多了,各种艳遇,还遇到了虽然知识上配不上卢梭,但真心爱卢梭,而且善良的妻子。——第一次写书评,有不对之处请各位大神指正,欢迎交流。——————希望遇到懂你的我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大2
  •     大學時期的枕邊書
  •     节译本,十三卷的书翻译了前十卷,理由是后三卷和作者生平经历无关。后三卷可是占了全书的四分之一还多点啊。奥古斯丁的经典理论全在里面了,居然给节了。不过翻译质量比起商务印书馆的版本来讲也不差,说不定文采还好一点点。
  •     我的主在我心灵肮脏的那一刻 你带我回到伊甸园
  •     解构人性的目的在塑造
  •     翻译的好拧巴啊,把本来就难懂的书弄得越来越难懂了,读不下去!
  •     总理晚上看的书,仔细读起来,尚未完全明白简单语言背后的涵义以及嗅出那古远的哲思味。
  •     “我面对着光明所照亮的事物,却背朝着光明,所以,我的眼睛显然能够看清楚光明中的事物,我的眼睛本身却得不到光明的照耀”,这与柏拉图的穴喻情景很相似,走出洞穴,拥抱理性的光明
  •     我们在上帝之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