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人生》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美与人生章节试读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564063641
作者:宗白华
页数:255页

《美与人生》的笔记-为人生的小书 - 为人生的小书

在西方美学传播到中国来之前,中国是没有美学的,或者说中国的美学至少和西方的美学很两样。
西方美学的源流很长,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近现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由黑格尔结束。但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对于美的认识和识见也很不统一。柏拉图尊秉着苏格拉底的方法,对于什么都想下定义。但是关于美学的定义是没有的,因为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进入到了对于美的缘起和“美之所以为美”的研讨当中。后来专门研究过美学的有克罗齐,但是它更注重于“审美”。“美”而要“审”,可见美的定义的含混和难以确凿把握。到了黑格尔,他定义美为一种存在。首先美的主体是存在的,但是只有进入到人的认识当中之后,才能够成其为美。
黑格尔对于美的定义,是不是就是完善的,就是无以复加,却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因为这时候古典主义哲学和古典主义美学已经结束,之后的哲学和美学进入到另外一个阶段,是在政治或者经济领域。当美学成为一种正式学科,分成分析美学、现象学美学、直觉主义美学、形式主义美学、结构主义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接受美学,但是分工越细,距离美学的本源越远。
中国的美学则完全不是这样。如果说古希腊人和以后的整个欧洲哲学家们对于美束手无策、不能定义的话,那么其实中国的古人早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老子曾经说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这样的定义实在是太过于求巧妙。“美之为美”,虽然不具体,但是从逻辑上来说没有任何纰漏,而“斯恶已”,则是从相反的角度来论证美的先验性存在。这一点和黑格尔很不一样。老子强调美不能够进入到明确的认识论当中,否则属性就会发生改变;而黑格尔则认为,如果不能够进入到认识当中,则如同并不存在。
不过,黑格尔应该会认同老子的定义的。因为至少在辩证法上,两人还具备相同之处。无论如何,现在看来,老子实在是中国的第一个美学家,也是最大的美学家。
所以,在老子之后,中国的美学和西方的美学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区别。如果说西方的美学是定义,是概念,是剥离,是观照,是存在与否;那么中国的美学就是生活,是性情,是体验,是天人则一,是一花一世界,是物我两忘。如果说西方的美是雕塑,是绘画,是舞台剧,是观剧的长柄眼镜,是讴歌,那么中国的美则是丰满、是圆润,是枯瘦,是唐虞之乐,是吴带当风,是残山剩水,是荒烟蔓草,是丰年鸡豚,是村箫社鼓……这就是中国的美学概念,美并不能够明确成其美,但是又在东方的古老土地上无处不在。
所以说,中国没有美学,在老子之后,只有魏晋南北朝的“诗品”,宋明的“诗话”,最近的则是王国维的“境界说”。但是此时,中国的不言之美,则已经到了残破的边缘。
这种残破和当时的西方的新美学的传播,就使得美学家的宗白华显得非常难堪,——当然不仅仅是宗白华,同样的也还有朱光潜。——宗白华年轻的时候也怀疑过中国传统美学的价值,但是在中西方之间的衡量和挣扎之后,还是回归于东方。这也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困惑,他们不得不用西方的理论工具来阐述东方的哲学文化,戛戛乎难哉!
“中华民族很早就发现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因而轻视了科学工艺征服自然的权力。这是我们不能解救贫弱的地位,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代,受人侵略,受人辱侮,文化的美丽精神也不能长保了……我们丧尽了生活旋律当中的美、音乐的境界。”
宗白华《美与人生》
因此,宗白华禁不住追问“中国的精神那里去?”但是一味承袭西方的精神肯定是不行的,因为西方“以厮杀之声暴露人性的丑恶”。
在这一点上,宗白华是苦恼的,因为他也不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尽管这些问题在中国的古典哲学和古典美学当中从来没有构成问题过。但是毕竟因为时间已经迁移,继续循古也是无由做到。那么宗白华只能够依旧使用着西方的理论工具,在中国的诗品、诗话、境界,乃至于现实生活和人的意气当中寻求痕迹,突破是没有的,但是“述而不作”。
所以《美与人生》并非宗白华的济世救时之作,将这样的责任放在任何一个美学家或者是哲学家的身上都是不能肩负的。宗白华还是小心翼翼地将试图将美和人的生命再次连接起来,用一种来实现另一种,用这样一本为人生的小书。


 美与人生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