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世界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哲学的世界化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2
ISBN:9787560740072
作者:姜涌
页数:263页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生平简述 一、青年马克思 二、再进巴黎的马克思 三、伦敦时期的马克思第二章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人类主体的自我超越性和创造性第三章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与哲学立场  一、伊壁鸠鲁思想高于德谟克利特思想  二、伊壁鸠鲁的辩证法体现之处:“原子偏离直线”运动  三、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辩证法思想  四、自我意识原则的批判意义第四章 马克思实现的哲学变革  一、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和意义  二、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中的论文观点第五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特点  二、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争论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基本内容第六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实践与主体性 二、实践标准与实践结构 三、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 四、宗教的根源与宗教的批判 五、实践的作用 六、马克思哲学的新视界 七、人的社会性 八、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 九、直观唯物主义与市民社会 十、《提纲》的结论 十一、世界的诠释与改变第七章   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的理论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特定对象语境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及其文本的一般情况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唯物史观后记

编辑推荐

《哲学的世界化(马克思早期哲学著作选读)》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哲学的世界化(马克思早期哲学著作选读)》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要进行改革,这应该是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许多中国学者都在尝试做这项工作,因为被我们继承下来并且已经中国化了的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正确性,或者,至少基础性的合法性始终是一个未被证明的预设。然而,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和现代化,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与自然科学新概念、西方当代哲学文化进行外化的“嫁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实际上,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改革问题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争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争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这种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动态和变化是同政治实践密切相关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强烈地受到人类社会思潮变迁的影响。从19世纪4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革命的高潮和低潮,剧烈动荡的变革时期与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也经历了政治上的进攻时期和退却时期,经历了战略目标的变换和工作中心的转移。而每当面临这种被赋予了时代特征的战略转变时期即将发生或开始实现的时候,就必然伴随着人们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实践的分化和重组,伴随着政治观念的更新与变革”。

图书封面


 哲学的世界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作者的前言写得真好,无论是对治学还是对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人道主义关怀都很有帮助。马克思主义的内部分歧主要在于机械决定论(第二国际和苏联的“科学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分歧。但通过辩证法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机械决定论同一神宗教是一样的内核:只不过一个是“隐蔽之神”,是不受人控制的历史、自然规律等;另一个是宗教的唯一神明。而机械决定论似乎更为恶劣,盖因宗教神明还要视人的善恶美丑来决定其命运,而机械决定论则早将命运定下劫数,人完全没有改变自己的可能和需要,这将直接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现代性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脱离了神性庇护的人心无处安放,这是理性反思精神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方哲学的困境。儒学似是一条出路,因为它关注的是人,是将人心安放于肉身,讲心人一体、天人合一、人性本善,“主席也是人嘛”。但问题是我们已经走得太远,马克思主义是在黑格尔哲学基础上演进过来的,早已经过了用理性反思精神的阶段,又阐发出了宏大的历史主义视角,被赋予了改变现世的崇高使命。曾经沧海难为水,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该如何能回到当下为普通人安身立命?类似的尝试,五四启蒙做过,张君劢曾赴德拜访过伯格森和倭伊铿,希望实现“心学世界观与二元论哲学(特别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结合”(许纪霖: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用启蒙理性滋养儒学。但今时今日,马克思主义如何做类似的功课?能否见效?仍属未知。精神独自渡过了约旦河,仍留下肉身在此岸徘徊挣扎,彼岸的精神却不愿再回到原地,也找到不来时的路。但我们又怎能停止追问?对于那个刚才提到的可能尝试,儒学与西方哲学的误解仍然太深,这需要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和解,与启蒙理性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和解,与基督教的和解,与古希腊哲学和自然神学的和解。因此,如果我们愿意尝试,就要重新回到马克思的文本,回到那个“活着的马克思”的头脑中,甚至要回到启蒙理性、回到基督教和古希腊(顾准已经下过这种“笨功夫”,倘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有这种毅力,又何愁不能富民强邦)……这需要巨大的耐心和毅力。“哲学家在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释世界,而问题是如何改变世界。”允许我再一次提到葛兰西的观点——“人人都是哲学家”。我们要做的是使改变世界同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结合,使改变世界同改变普通人与自我内心、与他人的相处之道结合。如果“六亿神州尽尧舜”,我们还用担心这个世界不会好吗?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作者的前言写得真好,无论是对治学还是对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人道主义关怀都很有帮助。
       马克思主义的内部分歧主要在于机械决定论(第二国际和苏联的“科学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分歧。但通过辩证法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机械决定论同一神宗教是一样的内核:只不过一个是“隐蔽之神”,是不受人控制的历史、自然规律等;另一个是宗教的唯一神明。而机械决定论似乎更为恶劣,盖因宗教神明还要视人的善恶美丑来决定其命运,而机械决定论则早将命运定下劫数,人完全没有改变自己的可能和需要,这将直接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
       现代性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脱离了神性庇护的人心无处安放,这是理性反思精神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方哲学的困境。儒学似是一条出路,因为它关注的是人,是将人心安放于肉身,讲心人一体、天人合一、人性本善,“主席也是人嘛”。但问题是我们已经走得太远,马克思主义是在黑格尔哲学基础上演进过来的,早已经过了用理性反思精神的阶段,又阐发出了宏大的历史主义视角,被赋予了改变现世的崇高使命。曾经沧海难为水,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该如何能回到当下为普通人安身立命?类似的尝试,五四启蒙做过,张君劢曾赴德拜访过伯格森和倭伊铿,希望实现“心学世界观与二元论哲学(特别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结合”(许纪霖: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用启蒙理性滋养儒学。
       但今时今日,马克思主义如何做类似的功课?能否见效?仍属未知。精神独自渡过了约旦河,仍留下肉身在此岸徘徊挣扎,彼岸的精神却不愿再回到原地,也找到不来时的路。但我们又怎能停止追问?对于那个刚才提到的可能尝试,儒学与西方哲学的误解仍然太深,这需要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和解,与启蒙理性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和解,与基督教的和解,与古希腊哲学和自然神学的和解。因此,如果我们愿意尝试,就要重新回到马克思的文本,回到那个“活着的马克思”的头脑中,甚至要回到启蒙理性、回到基督教和古希腊(顾准已经下过这种“笨功夫”,倘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有这种毅力,又何愁不能富民强邦)……这需要巨大的耐心和毅力。
       “哲学家在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释世界,而问题是如何改变世界。”允许我再一次提到葛兰西的观点——“人人都是哲学家”。我们要做的是使改变世界同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结合,使改变世界同改变普通人与自我内心、与他人的相处之道结合。如果“六亿神州尽尧舜”,我们还用担心这个世界不会好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