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口的陌生人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8-8
ISBN:9787500400585
作者:[美] 魏斐德
页数:256页

章节摘录

  当鸦片战争爆发时,“汉奸”一词的意义更加混乱,连在广州的所有商业机构都属“汉奸”之列。1839年12月,林则徐宣布禁止同英国通商后,经常斥责那些继续从事贸易的商人,把他们叫做奸商。⑥事实上,他在1840年春季的奏折表明,他认为最坏的敌人不是英国人,而是那无数的同英国人来往的商人、水手、苦力等等。因此,林钦差个人除了藐视广州商人之外,没有别的行动。他一到广州,第一件事就是处死了一两名公行成员以儆戒整个公行。⑦伍崇曜①当时要求谒见钦差,于是在粤秀书院安排了一次会见。伍被引进后,立即逢迎地向林提出,他的全部家产可以为即将来临的冲突服务。林轻蔑地答道:“本大臣不想要你的钱,只是要你的头颅,如此而已。”接着,他命令监禁伍。据报道,这位商人在绝望之中向北京送了大批钱财,才得以获释。当然,他从未忘记过这位钦差大人的敌意。后来,到太平天国兴起时,林则徐署广西巡抚,似乎又要时来运转。伍采取了预防措施,捐钱镇压起义,向那些生病的官员送外国药。②  同英国人做生意,卖给他们食物,甚至为他们工作,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这种合作向叛国发展时,如当中国向导帮助英国船通过很难走的珠江水道时③,公众都加入了愤怒谴责的行列。官府一方,钦差大臣把罪名加在无处不在的“汉奸”头上,说他们破坏了他的水上防线,以转移对他本人的指责。民众一方,广州人民开始了一场疯狂的围捕。忽然间,乡勇们像忙于杀英国人一样,也忙于杀“汉奸”。仅在三元里一地,就有1200余名不幸的牺牲者被杀害。抢掠的旗兵胡乱指责农民叛国,以此作为恣意抢掠的借口。④  需要一个替罪羊,这是可以理解的。必须把对手说成是模糊不清又无处不在的“汉奸”。英国人离得太远,作用不大。积累起来的失望、恐惧,可以在更近一些的靶子上得到发泄。对绅士们说来,也许这是个更明智的对策。对儒学者说来,失败必须从道德上寻找原因。于是,一些人长时间与蛮夷混居,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堕落。不可解释的紧张状态常常使其牺牲者在各社会阶层中寻找叛徒。例如1919年到1920年美国红色恐怖中的土著保护主义,以加强外部生活秩序清除社会中的外国人因素的办法,来防止一场内部骚乱。①  对广东人说来,“汉奸”一词凝聚了所有以上描述的反对城市、反对商人、反对洋人的感情。乡村绅士的纯正和忠义行为将有农民参加。  五 我们与他们  我等兆民,岂忍坐视?所以隐忍未发者,盖由仓卒之际,众志未联,迨后集众公盟,又阻官帅之和议,故暂居退自保,未敢擅行。……倘敢执迷不悟,故辙仍循,即修我干戈,整我义兵,壮夫尽力,壮士尽谋,举手则江河可平,埋伏则鬼神莫测,务必扫除净尽,使尔等片帆不返。  绅士布告1841年5月28日①  1841年5月,当英国人进攻广州时,清军的防线一下子就崩溃了。守城部队懒散地呆在这座城市中时,惊慌四起。②当局下一步打算怎么办?谁来保卫这座城市?紧张状态不断增长,直到发生一件不幸的意外事件,突然引起了大众的惊慌。又惊又怕的奕山,从水边的小艇中爬出来上岸时,一群苦力正在大佛庙前的一个街头摊子上吃饭,看见奕山,就放下碗,跑到奕山的随从前面,挡住奕山的去路。他们要知道钦差大臣打算怎么办来拯救他们。奕山对这些庶民的冒犯行为十分震怒,他毫不迟疑地命令他的手下抓住几个讲话的苦力,就地正法。聚集在市场上的人群看到苦力的头颅滚入河中,由于恐惧、惊惑而四下逃散。城市陷入了混乱。许多人随着逃兵跑出了城门,另一些则去抢商馆。乡勇和八旗军之间也发生了战斗。①一名中国官员报告说:无数的人涌到大街上,根本无秩序可言。到处是嘈杂、喧闹之声,到处可见抢劫、杀人。许多士兵抢了东西之后逃跑了,却谎称是在追击敌人时迷了路。②  城里的许多市民都哀求官员们谋求和平。梁廷坍写道:“军帅伏处一隅,半筹莫展。百姓汹汹,谓兵不足恃,城必破,夷入必遭焚掠也。则扶老携幼,哭诣怡良,请权宜为目前计。”③  克尽职责的在城外的绅士对城内的景象感到厌恶。一些人提出派乡勇进城,但当局怕引起更多的骚乱与抢劫,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就没有别的依靠了。谁知道一旦英国军队从高地进攻广州会出现什么情况?绝望中,签订了赎城的协议。  虽然地方上承认了这笔主要由公行提供的赎金,它仍是一种非正式的、未得中央认可的措施④,“贿赂”之事并没有告诉朝廷。相反,还编出了地方如何英勇顽强的“故事”来掩饰失败。北京确信,继续敌对,只会给那些地痞们以抢劫、焚烧城市的机会,就像他们已抢过商馆一样。⑤皇帝所关心的是,夷鬼并未获胜。如果英国要使北京屈服,就要把战事引向北方。  在地方上,还存在着另一种说法。一方面,英国人已撤走,时间一长,农民们就编出乡村自保和民间英雄主义的故事和传说。另一方面,所有的人都记得,是那些高级官员——多数为满人——卑怯地同意了赎城。这样,一个新的传说产生了:广州人确实打败了英国人,但还没有来得及剿灭他们,就被自己的“叛徒”长官出卖了,后者是同城里的商人们串通好的。这种信念也许是日后仇外运动的最重要的简单动机。它也决定了帝国的命运,因为任何一个官员,以后只要对夷人采取温和的政策,就会被指责为通敌、不忠等等。  后来不久,当余保纯去付部分赎城费时,他不得不化装,秘密会见义律。他十分担心,如果他被人发现来交这笔钱,那就会有一场难以控制的民众暴乱。在人民的眼中,余保纯及其他官员已经是卖国贼了。①农民们带着对统治者的嘲笑和轻蔑,唱着:  一声炮响,义律埋城。  三元里被困,四方炮台打烂。  伍子垣顶上,六百万讲和。  七七礼拜。②  八千斤未烧③,  九九打吓,十足输晒。④  鸦片战争以前,传统的进贡观念一直把蛮夷严格地置于一个与他们身份相当的地位上。日月围绕着这个孔学世界旋转,那些受仁慈的皇帝恩泽的远方夷人被规定了有限的活动范围。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美国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Jr.)教授的《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出版于1966年,但今天读来仍富有启发借鉴的价值。  清代中国的主要“大门”是广州。“陌生人”(Stranger)的另一中文意思是“外国人”。顾名思义,《大门口的陌生人》是与外国人闯入中国大门的历史有关的,是关于鸦片战争和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的。然而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正面研究鸦片战争和英国侵华史,而是以英国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为线索,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和广东省的社会动态,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的各阶级、各社会集团如官府、绅士、团练、农民、宗族、秘密社团等对外国的态度、各自的活动、相互间的关系以及这些态度、活动和关系的变化,从而揭示中国近代史开始阶段的某些趋势。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研究。这种观察历史的角度和研究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在中国近代史领域里,我们不乏关于帝国主义侵华和关于国內政治斗争、革命斗争历史的优秀著作,但它们大抵限于研究侵略和被侵略关系的事实本身、研究这些政治斗争、革命斗争本身,而较少注意它们所引起的中国社会內部各种成分的动态和变化。这当然不应苛求这些著作,它们本来可能就是以探讨这些事实为己任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全部历史研究过分地专注于政治史、政治斗争史而忽略了研究社会、研究社会史的意义。关于历史的內容和研究的对象,事实上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我赞成“历史就是过去的社会”的看法。如果历史只是过去的政治、对它的研究不扩展及于过去社会的各方面,那么,对过去的认识肯定至少是不全面的。《大门口的陌生人》的作者以“社会史的观点研究外交史”,启发我们认识到历史研究层面之宽广;对于中国学者说来,只要开拓了历史的视野,即使是一个似乎已很熟悉的课题,仍然可以发掘出深入的历史认识而不致有山穷水尽的困惑。  魏斐德教授对太平天国的性质和根源提出问题,层层追踪.结果变成了“另一种研究,即分析一个新的历史单位:广州、广东、华南”(见本书“导言”)。他提出了“致力于地方史研究”的呼吁。这一见解对发展中国近代史研究也十分有益。中国历史上各地区的发展状况,尤其在近代,是很不平衡的;我们需要就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自然的、行政的、民族的差别进行地区性的研究,才足以认识过去中国的全体而不致发生偏颇。研究地方史同样需要有广阔的历史视野才不致将地方史都写成全国政治史的地方版。《大门口的陌生人》研究广东。作者在广东的商馆、公行、总督之外,见到了广大的南中国社会,发现了“在官方历史的表层之下,萌发着民众的恐惧、希望和运动”。对历史进行这样的深入发掘,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大门口的陌生人》全书分四篇。第一篇研究鸦片战争期间官府、绅士、团练对英国侵略者的态度和当时中国人的排外情绪,认为三元里抗英事件并非农民的自发行动而是官府倡办团练和绅士领导的结果。第二篇研究《南京条约》以后广州城乡人民长期的反入城斗争,包括中、英官府对问题的对策、团练运动的起伏、商人抵制的经济背景和1849年反入城斗争胜利的社会政治后果。作者认为城市团练的出现和商人参加反入城斗争是英国的经济萧条波及广州的结果;官方利用团练取得反入城斗争的胜利,削弱了原有的统治秩序而助长了农村的动乱。

书籍目录

前言
导言
第一篇 三元里:爱国主义的政治(1839-1841)
一 三元里事件
二 广东的团练
……
第二篇 大门口的陌生人:抵抗的政治(1842-1849)
六 忠良还是叛逆?
七 进退两难
……
第三篇 叛乱与反动:地方主义的政治(1850-1856)
十 阶级与宗族
十一 华南的秘密社会
……
第四篇 被占领的广州:合作的政治(1857-1861)
十六 广州

作者简介

清代中国的主要“大门”是广州,“陌生人”即外国人。顾名思义,《大门口的陌生日》是与外国人闯入广州(中国大门)的历史有关,是关于鸦片战争外国入侵中国的。但这本书主要不以此研究为主,而是以英国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为线索,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和广东省的社会动态,如官府、绅士、团练、农民、宗教、秘密社团等对外国的态度;各自的活动、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变化,从而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阶段的某些动向。

图书封面


 大门口的陌生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中国加入世贸,便可以把产品卖给全世界。150年前,英国是世界工厂,也想把产品卖给全世界,可是中国只在大门上开了一条缝,还动辄把门关上。更有甚者,英国的产品中国人不买,中国的产品,丝绸、瓷器、茶叶,却卖给英国一大堆。英国人没办法,开始卖鸦片,平衡贸易逆差。列宁说,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就是帝国主义。看得真透彻。因为社会生产越来越多,但需求却跟不上,只能国际扩张。要扩张,自然要武力护驾。所以归根结底,经济是目的,军事是手段。如此看来,当代世界进步太多。有贸易纠纷,大家坐下来谈判,即使吹胡子瞪眼,至少不用兵戎相见。只是这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却将亿万民众碾轧而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50年前的华南,那些潮热的夏天,官员、土匪、乡民、洋人,也裹挟在这洪流中,为历史陪葬。
  •     这本书读来不知道它要argue什么,也许是在argue地方团练如何在三元里抗英之后逐渐在地方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中变得重要,从而使得地方绅士的力量得以加强。可以说,这种地方上军事组织力量和影响力逐渐加强的过程,与赵鼎新所说的war-driven rationalization的过程是不一样的;事实上,清末的这种地方上的非官方的军事力量增强过程,甚至是war-driven rationalization过程的反例:清政府一度力图削弱地方上的力量,在1843-1849年间,认为地方上的团练非法,从而使得地方团练只能秘密存在;在英军要进广州城的过程中,尽管地方团练希望对抗英军,但是官方只是安抚他们,没有借用他们的力量而放任英军入城。对于这样的政府而言,war一点也不是rationalization的driven power。另外,这本书也许展示了一种历史的深描法,也就是把历史事件的社会过程和政治过程展现出来,然而对单一事件的研究并不能增加exogenous variation,因此这本书方法论上的借鉴意义有限。至于其他,我不知其可。“没有欣慰,没有愤怒,没有抗议,甚至也没有希望,广州城看着英法联军离去。”
  •     《大门口的陌上人》作者魏斐德是一个汉学家。作者主要讲述的是1840年到1861年的广东历史,主要提及的城市有广州、佛山、顺德、惠东莞、新安,所以有地区认同感的同学推荐可以看看人物包括琦善、叶名琛、耆英、徐广缙和广州知府余保纯三元里事件爆发时间1841.5看这一个篇章的时候是热血沸腾的,广州人还是很有血性的,而且很团结,或者说广州的排外情绪很强烈只是后来这种风气渐渐被官员压制或者说是金钱矛盾压制了,实在可惜接下来分享几个数据1816年平均每年有3210箱鸦片运入广州1831年平均每年有16500箱鸦片运入广州1838年平均每年有40000箱鸦片运入广州这些数字可以说明为什么群众的反鸦片斗争情绪如此强烈为什么官府到了不得不禁止鸦片的流通禁鸦片的问题中心在于:白银外流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利益在起作用其实我想说没钱真的没办法打胜战,就像当时的袁世凯政权在面对外患内战的关头,一颗普通步兵的子弹貌似是五毛钱,然后一个迫击炮子弹更贵,貌似是4块钱还是8块我忘记了。所以如果你打得中还好,打不中子弹就白花花溜走了然后再看近代的广东的一致对外,最终还不是士绅不愿意再继续交钱,因此官员不得不和英人妥协百姓实际上很穷,全省各地盗匪活动再次兴起,大多数广州人根本不关心占领问题,我想大家关心更多的是温饱问题吧纵观中国历史,没有一个朝代是在百姓能够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况下灭亡的。可是也有说罪己诏是很容易导致朝代的更替,所以千万别下罪己诏。比如说崇祯皇帝,一个六次下罪己诏的皇帝,向士绅官员,黎明百姓认错最终还是上吊自尽,确实不堪回首。这些罪己诏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毕竟是开篇嘛关于广东官员广东人对待外国人的情感方面鸦片战争后,英国人一直被看做盗匪、海盗、“汉奸”等破坏秩序的势力是一路货色,可现在,广州人把夷人看作是一种稳定的政治力量。在太平天国紊乱的时候,还企图拉近外国人帮忙镇压,但是外国人以不干涉他国内政为由坚决不涉及其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总是希望寻求外界的帮助这个很容易想象,可是这样真的好吗?作为一个中国人,既仇恨外国人,又暗自崇拜他们的军事才能,怎么有一种嫉妒羡慕恨的感觉呢再说说大家为什么对儒教一直这么有意见今天上婚姻史的时候看到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现象,感觉实际上是儒家的道德理念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代的法律严苛但是一直都是用道德为评判标准,所以说中国是个重视礼法的国家,礼在法前,可见一斑。“中国只有摧毁儒家的历史,才能成为自己”,这个有点夸张,如果摧毁了我想是先失去自己吧。不赞成。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在书库晃荡随手拿下,很大程度因为青灯。有许多翻译不当。如thanks to翻译成“感谢”,部分句子直译腔,别扭。“历史就是过去的社会”,其理念和范式演进连贯,踏实,怪不得外人的汉学牛逼。
  •     这本对于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广州社会分析很细,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描述得很到位,和常见的宏大叙事类型完全是两条路。
  •     最近一直在看国外关于晚清的研究书籍。发现外国人真的在历史评述上公正且准确。在抛弃意识形态之后总会留下最纯粹的东西。这本书讲了广东的团练和地区武装的历史,侧重于大的政治方向,得出结论是清朝的灭亡和自身对于绅士阶级的放松有很大的关系
  •     比天朝的崩溃差一些,4星弱
  •     没有小说的吸引力,但有研究的出其不意。
  •     内忧外患
  •     西方人有时候看得更透彻一些。
  •     以社会联动来记述历史,很生动
  •     非常扎实的论文,就是结尾有种很突然的感觉,不过仔细一想他好像的确把要写的内容写完了
  •     人之愚蠢,民族之愚蠢,就是别人都站在自家大门口了,却仍不会伸出双手拥抱~
  •     终于搞清楚起义的烈火为什么会在广东而不是其他地方点燃了,考证有力,功夫不错
  •     那段历史下的镜像
  •     大二读的,启蒙读物。
  •     内容和研究方法很有启迪,论述逻辑弱了一些,可能受到作者文学背景的影响,既是历史有温度、有细节的叙述优势,也是论述逻辑与主线的弱势
  •     课间随手翻书,路过的老师说:“你怎么现在才读这本,不过也不晚。”
  •     好看,以小见大,通俗易懂。以英国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为背景,通过三元里抗英运动、红巾军起义、广州入城问题、英法侵略者占领广州与自广州撤退等重大事件,将当时的官府、绅士、农民、宗族、秘密结社、团练等的活动及其相互关系和这些关系的变化编织于其中,展示出广东这一地区二十多年的社会动态
  •     2015-44,总体还是很好的,数据翔实,不由不信服,也不由不悲哀,但是在涉及英国政府的时候总是避重就轻,时而会找上几个合理不合法的理由,令人不爽
  •     今天看完.做了记录
  •     有很多东西之前都不知道。
  •     难得见一本史书写得这么潇洒。全书篇幅不长,却新见层出,并且不枝不冗,读来实在痛快。南京条约后,官营的广州十三行被废止,任何机构无专买专卖之权,鸦片也由走私品变成了正常商品,但短暂繁荣后,商业即转萧条。魏斐德提出1847年英国铁路投资泡沫破裂,纺织品过剩,金融链条断裂波及海运贸易,导致广州的贸易萧条(危机也导致了1848欧洲革命)。另外,靠近生丝产地的上海开埠后,广州作为商品集散地的作用不再了。中英在广州的拉锯引起社会阶层的变化,首先,外来商品冲击下,破产小农或成为雇农,或作为脚夫、装卸工等角色进入城市,土地兼并加重;民间抵抗组织团练的出现使宗族领导结构发生变化,有能力能敛财的乡绅取代中庸的年长者成为领导者;脱离宗族者多加入秘密团体。讽刺的是,1858年英人再次入城时,反被看做稳定政治的力量。
  •     第三部分的地方主义怎么写的这么好!必须读一下英文版的。
  •     这个是考研期间,躲在三楼小翠宿舍看的,秋天有点凉,然后书读得很快,一晃这么久过去了
  •     很像在读几篇一个专题下的大型长篇论文,论述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下层社会结构,其中以团练和乡绅为主体。对知名的三元里事件有了清晰的论断,官方默许的乡绅领导的团练有组织的反抗。对于中国的宗教和世俗的认识很准确,千年的儒学决定了中国一定是个世俗国家,不可能成为宗教国家。
  •     本书以英国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为线索,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和广东省的社会动态,如官府、绅士、团练、农民、宗教、秘密社团等对外国的态度;各自的活动、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变化,从而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阶段的某些动向。
  •     这书里提到了地方性的团练 假如联军委员会一直不走 会否使得这些夹在联军与清政府之间的团练逐渐变成类似意大利早期的那些自由城邦呢? 这个假设很有趣
  •     团练-地方军事势力的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为 半个世纪后民国的军阀割据的状况埋下最初的种子。 西方,特别是英国对世界的殖民主义, 其核心是商业贸易的利益,和我们之前一直被灌输的侵略和占领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     2016年已读008:前言中说魏斐德是以“社会史的观点研究外交史”, 虽然本书置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大背景之下,但魏斐德却通过清廷、英政府、广东民间组织等各方力量的关系,构建了广东省尤其是广州市错综复杂的社会形态。清廷与英政府的此消彼长时战时和,广东民间与官府的合作与对峙,乡绅组织的团练、秘密社团的反洋人运动,19世纪40-60年代的广州无疑是当时整个大清王朝的缩影。而这些民间运动的前仆后继,在抵抗洋人的同时,更为此后清廷的分崩离析埋下了伏笔。
  •     #kindle# 2015.05.20-23 1.核心是乡绅(团练)、官僚(文官)、殖民者的三角拉锯关系——在“两千年未有”的殖民入侵冲击下,乡绅势力如何靠团练从官僚集团中间撕开一条裂缝而崛起,从而成为曾国藩之辈的滥觞;2.从1.发散的话,一定要看尹敏志为《天国之秋》写的书评《基督与秀才》,毫不隐讳地提出了毛是曾一脉相承的革命方式,因此红色根据地在国民党时期的生存以及与帝国主义势力的三角拉锯也可以从本书中找到相似之处;3.《天朝的崩溃》着重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和高层冲突,本书着重英国入侵广东占据广州时期和中国民间,视角比对很有意思;4.本书四篇的篇名简洁明了。
  •     pku。两次战争与团练。仿佛还依稀可见。
  •     鸦片战争前后的广州,用地方官,民众(乡绅,团练,村民),英法联军三家的角度去描述,的确比官家修史来得合情理和够八卦~~~
  •     从广东团练的兴起和嬗变依稀可以发见拳乱的影子——偏隘的原初民族主义、借民自保的幻想以及割裂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宛若汉末,聚兵自保,各兴义旗,终致天下大乱,英国人不过是推倒了这幅骨牌的第一张而已。
  •     观点和内容有意思,翻译的也还流畅,质量很高。读海外汉学家著作的乐趣就是能看到对天朝的另一种见解。
  •     鸦片战争研究的经典之作,地方史的经典之作。对鸦片战争以及太平天国时期的广东各社会阶级的关系、互动剖析的相当精彩,也许很多细节的观点现在已经被推翻,但其分析框架已经内化成为了现在史学界研究的基本思维。
  •     魏斐德的第一本书,改写自他的博士论文。从社会层面切入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广东省,地方主义的盛行和团练的兴起瓦解了庞大帝国的基础,而大门口的陌生人则加快了帝国崩溃的速度。
  •     过目已忘
  •     从内部了解晚清的华南,写得很好。
  •     生活在广州读这本书非常亲切,适逢元旦在潮汕吃喝玩乐,欣赏着潮州古城,一边看这本书,史料丰富,观点新颖,非常棒
  •     #t# 本书以三元里事件开始,研究从政府、乡绅到土匪、农民等各种组织对待外国人的态度,以及相互间关系的变化,结合“历史三调”来看更有意思。 #kindle #听书
  •     团练、黑社会。英国为什么不殖民广州,后期民众抵抗渐少。更喜欢读洪业那本
  •     本书是对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广东官员、乡绅与民众及社会状况的研究。其复杂性往往被各种近代史著述所忽略,由此产生的印象离史实相当遥远,譬如我们知道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外国人可以在五口自由居住,强弱分明的不平等描述似乎只有全面服软的份,而事实上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打,外国人都没能进广州城居住。中国近代的进程究竟是外来的枪炮影响大,还是中国社会矛盾的内因起了更重要的作用,作者似乎是做出了回答。
  •     魏斐德明显会比孔飞力会讲故事,都是一个老师,差别咋这么大呢?
  •     好看,轻松易懂,见解精到,切入点很精准一针见血!!29岁便能写出这样的著作,实在了不起。某些观点不禁会心一笑。每章结尾总可以让人觉得眼前一亮且高潮跌宕!
  •     石渠宝笈排队收获之一[笑cry]
  •     搜集的史料很详实
  •     清代中国的主要“大门”是广州,“陌生人”即外国人。顾名思义,《大门口的陌生日》是与外国人闯入广州(中国大门)的历史有关,是关于鸦片战争外国入侵中国的。但这本书主要不以此研究为主,而是以英国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为线索,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和广东省的社会动态,如官府、绅士、团
  •     逻辑清晰,叙述简明。
  •     415
  •     只想说第一遍看一定要看一下那位叫GEE的姑娘的书评,梳理得很清晰。
  •     挺好,发现很多不一样的视角,当时民众的态度等等
  •     没看完~科普了当时的社会和大小革命战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