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迷惘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美国的迷惘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563379026
作者:(法)贝尔纳·亨利·莱维
页数:283页

章节摘录

  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的国家,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被视为二流作家。很长一段时间,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位自由思想的先行者、这位20世纪末反极权主义潮流的先知、这位汉娜·阿伦特的先驱——倘若我们对他的重要性早有了解——或许能为我们节省宝贵时间,使我们免于卷入旷日持久的毫无意义的争论中。法国的大学几乎从不教授这位启蒙使者的著述。事实是在我前半辈子的时问中,同我的同龄人一样,我把这位理论家——他恰巧还是位好作家——看做是一个旧式的、悠闲的贵族,一位懒洋洋的思考不走极端的专家,一个富于狡辩、过于审慎的鉴赏家,一个无病呻吟的多愁善感者,一个悲伤的自恋者,一个乏味的、反动的公共知识分子,一个爱说教的积极分子,一个以自命作家来自娱的机智的男人,一个失败的政客,一位孟德斯鸠苍白的仿效者;然而和伯父夏多布里昂(他似乎抢占了所有具有吸引力的角色)相比,他是个轻量级的人物。他写的回忆录只能当做一个消逝时代的佐证来读。之前他还写过一本冗长的游记,但迥异于这类专门题材的作品,几乎马上被人遗忘。

前言

  1831年,法国政治思想家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了为期9个多月的考察后,写下了《论美国的民主》这部举世公认的学术名著。170多年过去了,这部经久不衰的著作不仅成为世人了解美国的经典读本,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人对自己国家的看法。2004年,应美国《大西洋月刊》的邀请,法国作家贝尔纳一亨利·莱维沿着托克维尔的足迹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考察。《美国的迷惘》一书是莱维此次美国之行的结晶。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共七章,生动地记叙了作者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第二部分共四章,主要是作者对当前美国所面临的问题的一些思考。正如莱维在开篇所言,尽管自己是托克维尔的崇拜者,尽管沿着托克维尔的足迹重新感受美国,但《美国的迷惘》一书既不是对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这部伟大著作的回应,也不是它的补充或扩展。

媒体关注与评论

  莱维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无一不引起轰动。他是一位把公众注意力带入不时髦的政治事业的知识分子冒险家。  ——《纽约时报》  美国没有任何一位哲学家能够集莱维的魅力、文笔和政治参与于一身。  ——《华盛顿邮报》

内容概要

贝尔纳-亨利·莱维(BerTlard Henri Levy)是现今活跃于欧美文坛的作家、记者、活动家和电影制作人,著有《带着人脸的野蛮》和《谁杀了丹尼尔.珀尔》等,并曾摄制纪录片《波斯尼亚》和《萨拉热窝死亡的一天》。

书籍目录

译序
在路上
美国之行
第一章 初次印象
第二章 西行
第三章 太平洋屏障
第四章 沙漠迷惘
第五章 随南方而去
第六章 飓风的眼睛
第七章 美与丑
反思
一 作为一个美国人意味着什么
二 美国意识形态和恐怖主义问题(当前的情势)
三 美国疯了吗
四 后记
译名对照表

编辑推荐

  《美国的迷惘:重寻托克维尔的足迹》一书几乎句句出自典故,这也是《美国的迷惘:重寻托克维尔的足迹》的引人入胜之处。美国怎么了?美国疯了吗?站在十字路口的美国,下一步将走向何方?他是一位把公众注意力带入不时髦的政治事业的知识分子冒险家。他有着欧洲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文化积淀。他对欧美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底蕴、对当今美国社会问题的深邃理解,着实令人钦佩。他就是莱维!美国没有任何一位哲学家能够集莱维的魅力、文笔和政治参与于一身。《美国的迷惘:重寻托克维尔的足迹》带您“重寻托克维尔的足迹”!

作者简介

在书中,法国作家莱维反思了当前美国社会中的一些核心问题: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教会的公司化经营、重在隔绝与排斥的监狱制度、监狱的私有化、新保守主义以及非法移民等。如今,经济危机引发的骨牌效应方兴未艾,对比书中揭示的美国社会种种深层问题,可知经济问题实乃冰山一角。

图书封面


 美国的迷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2004年,应《大西洋月刊》的邀请,法国作家贝尔纳·亨利·莱维(BerTlard Henri Levy)开始了一场美国旅行。  这场旅行的路程长达一万五千公里,历时整整一年。  这近乎是一次刻意的向托克维尔的致敬——不仅仅因为莱维和托克维尔一样是法国人,而且连旅程的安排一般无二。不同的是,托克维尔在1831年的那次漫长考察,面对的是一个刚刚独立不到60年的国家,而莱维踏上北美大陆时,这个世界已经处在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之后的深刻影响之中。   托克维尔的旅行  确切地说,是1831年4月,法国政治思想家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开始了为期9个多月的美国考察。这一年,雨果完成了《巴黎圣母院》的写作,而达尔文正在准备一场环球航行。  托克维尔的旅行并不惬意。这个贵族青年25岁了,在巴黎学习完法律之后,已经在凡尔赛初审法院法官的职位上干了3年多。他一门心思想在政治上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却不知从哪里下手。  在19世纪头三十年里,也就是托克维尔动身去美国之前,整个法国简直是一团糟。拿破仑的第一帝国完蛋之后,波旁王朝统治法国,工业化生产正在缓慢推进,但是依然落后于英国,却冒出一批空想社会主义者,抨击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到1830年,巴黎人又受不了,发动了“七月革命”,赶跑了查理十世,建立了一个大资产阶级君主国。  面对这一切,年轻的托克维尔不知道如何是好。而他那自由的天性偏偏又跟贵族家庭发生冲突,于是借法国酝酿改革监狱制度之机,向司法部请假,要求去美国考察颇受到欧洲各国重视的新监狱制度。因此,他的这次旅行被视为某种“避祸”也未尝不可。  在19世纪初,横渡大西洋需要38天。那个时代,欧洲人谈论美国,跟在1917年之后谈论苏联,或者1949年之后谈论中国一样,是一件时髦的事。这些因为新鲜而显得陌生的国度,让人难免产生乌托邦的联想。无论如何,托克维尔赶上了好时候。170年之后,纽约城市大学的历史学教授路易斯·P·马瑟在《1831年的日蚀》中写道:“1831年是美国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在经过半个世纪的建国之后,内在冲突在这个年轻国家里愈演愈烈:蓄奴者与废奴者、宗教与政治、州政府与联邦制、机械力量与自然力量……此时的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个人特性似乎正暗示了这种混乱,这个总统一直到结婚前都不识字,他的妻子后来教会了他。他还曾经与人决斗,并杀死了对方。”  总之,托克维尔和朋友古斯塔夫·博蒙出发了(后者把在美国的所思所得写入了一本名为《玛丽,或美国的奴隶制》的小说)。1831年5月9日,他们在罗德岛纽波特登上北美大陆。  在9个月的时间里,托克维尔与他的朋友拜访了上千人,他们用同样的方式与总统和平民交谈。这项工作的结果,是1835年出版的《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论美国的民主》下卷问世则是在1840年。  在那个时代,欧洲人依然对美国所知甚少,以至于托克维尔要在开头花上很大一章来描述北美的地理风貌。在这一章的结尾他写道:“就是在这里,文明人已在试建基础全新的社会,并首次应用当时人们尚不知道或认为行不通的理论去使世界呈现出过去的历史没有出现过的壮观。”  这本书为托克维尔带来了广泛的声誉,但是并未让他在政治上获得晋升。但是,《论美国的民主》已经成为无可替代的经典,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观念。   重走“长征路”  在托克维尔的考察开始173年后,莱维开始了他的旅行。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发生在中国的“重走长征路”之类的活动,通过这种向先辈表达敬意的仪式,对政治上的合法性进行强调。尽管莱维一再宣称,作为托克维尔的崇拜者,他的所作所为“既不是对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这部伟大著作的回应,也不是它的补充或扩展”。但是这种“重走长征路”式的旅程安排,实在耐人寻味。  或许,这也恰恰反映了美国人的某种不安和焦虑——他们迫切希望有人能提供一些新的观念和解释,就像173年前那样。  莱维从当年托克维尔上岸的罗德岛纽波特启程,一路向西,然后向南,再向东,最后北上回到出发点:从纽约赖克斯岛监狱到底特律的穆斯林社区,从艾奥瓦的阿米什人居住地到开阔的西雅图,从达拉斯的枪支博览会到爵士乐的故乡新奥尔良,从古巴关塔那摩监狱返回到美国的诞生地,科德角的普罗温斯敦——在1620年,这里是“五月花号”靠岸的地方。  他选择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这么做的原因,是“在地面上的跋涉,展现给你空间中也是时间中的所有建筑构造,使旅行者去体验一种受时空限制的模式,仅此就可以使旅行者接受地貌和人类的有限”。同时,它还提供有关美国伟大的建国神话的一种回忆、一种浓缩:被许诺和被拒绝的土地、逃亡路线、微光浮现的地平线、太平洋屏障、美国梦——“这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次找到美国成年礼的机会”。  这种公路旅行,还让莱维难免想到了不起的杰克·凯鲁亚克,他把这位垮掉一代作家的著作《在路上》当成了“贯穿我整个旅程的一本有用的、秘密的导游手册”。  一路上,莱维采访了美国社会各阶层人士,从狱警、死囚到牧师,从作家诺曼·梅勒到民主党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那时他还没有当上美国总统),从电影明星莎朗·斯通到新保守主义者、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从青楼妓女到前第一夫人、现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从“历史终结”论者弗朗西斯·福山到“文明冲突”论者塞缪尔·亨廷顿(令人遗憾的是,后者在去年年底去世了)。考察项目包罗万象,包括旧金山的同性恋酒吧、南达科他州的印第安人保留地、拉斯维加斯的红灯区甚至关塔那摩监狱。  最终,这些汇集在一本名为《美国的迷惘——重寻托克维尔的足迹》的书里。  作为一名外国人,莱维尽可能保持自己的客观与中立——尽管这是不可能的。跟他的法国前辈不同,他的著作不是在旅行结束之后才开始书写,而是在旅途中完成的。因此,比起托克维尔那些充满思辨的叙述(尤其在下卷里),莱维的文字更像是一幅幅写实的风情画,或者说,这本书更接近一本旅途中的随笔。这位旅行者不厌其烦地讲述他途中的所见所闻,以至于有时让人感到琐碎。但是这些细节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智者的洞见。莱维像一个狡猾的窥视者,用不动声色的叙述,将一些意味深长的细节展示出来。比如,为了在旅途中赶赴一场欧洲的约会,他不得不在一天之内两次飞越大西洋,这几乎引起了整个机场的恐慌。他甚至力图纠正法国人认为美国到处是胖子的偏见——“我在这里见到的胖子不比法国任何一个外省镇上的胖子多”。   思想者在路上  即便仅仅是作为一本游记来阅读,《美国的迷惘》也是有趣的。这一方面要归功于莱维的妙笔,一方面要归功于在这个年头难得的还过得去的翻译。但是,如果你愿意思考的话,这本书显然能带来更多的收获:一个重新发现美国的契机,一个自我审视的参照。  莱维在书中考察了当前美国社会中的一些核心问题:美国人的爱国主义、宗教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监狱制度及监狱私有化问题、医疗保障、枪支管制、反恐战争、新保守主义以及非法移民问题等。在9·11恐怖袭击与伊拉克战争之后,在托克维尔时代的那个自信、鲁莽而充满使命感的美国人已经退隐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看似强大而专断,实际对自己的文化和国家认同充满困惑与迷茫的族群。莱维写道:“无论你走到哪里,这个问题都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到,在男人和女人的眼中、在社会交往体系中、在众多美国人的工作和爱的方式中看到,美国人仍然被看作是精英,自信而专断,但实际上今天没有一个现代大国像这个国家这样彷徨,不再确定它将变成什么,对其立国之基的价值观,或者说神话,也不再自信;这是一种无序,一种疾病,参照点与肯定性的摇摆,一种同时攫住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迷惘。”  在这本书英文版出版的2006年,美国媒体评价说:“一位现代托克维尔发现了一个不确定的美国。”  不管作者愿意承认与否,《美国的迷惘》无论如何是无法与《论美国的民主》相提并论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人不仅把《论美国的民主》视为里程碑、指南或手册,而且当做一面镜子。但是即便是1831年托克维尔的考察,也被指责过分仓促。当时法国最伟大的批评家圣伯夫在对他的著作表示赞扬之后,仍不无刻薄地补充道:“他还没有学到什么,就已经开始思考了。”仅靠9个月的考察,就能深入了解一个国家,这样的论断总归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莱维同样无法摆脱这种质疑。他的文章充满了许知远式的浮光掠影,时有洞见,却缺乏完整而坚实的体系。   尽管如此,莱维的旅行依然值得尊敬。170多年前,托克维尔希望通过对美国的考察,获得改造法国的借鉴,而莱维则通过引人入胜的旅途重新发现了一个后9·11时代的美国。这些行走在旅途中的思想者,通过触摸活生生的现实来获得对世界的认知,而不是仅仅依靠自以为是的联想。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他们全部的艺术,在于将在一个未知国度旅行中发现的最细微的差异与永存的(或新的)、尚未被称为社会学学说的原则可信地联系起来。”
  •     《美国的迷惘》:乱花渐欲迷人眼“为了上帝的荣耀、基督教的发展、英国国王和国家的荣誉,我等远渡重洋,在弗吉尼亚北部建立第一个殖民地。我等于此庄严立约:为了良好的生存秩序及促进国家的进步,在上帝的见证下,为殖民地民众的共同利益而建立民主的政治体,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拟定、实施、建立公平、平等的法律、法令、宪法和国家政府机制。我等众人皆遵守该约。”这是“五月花”号公约,1620年,一群清教徒不远万里坐着“五月花号”历经海上的颠沛流离后,来到了这块新大陆,从此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一个半世纪之后,又一条契约性的宣言在这里放声高歌——“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美国革命、制宪会议……一连串的历史进程让饱受革命循环之苦的世人看到了温馨耀眼的曙光,清教徒对人性的幽暗意识使得将互约论置于重中之重,在一个信仰繁茂的国度立下了不可思议的政教分离国策。人靠契约而立,人神互约,人人互约。本书是由法国作家贝尔纳-亨利•莱维重走托克维尔的美国考察路线,将产生旅途见闻结集成册,换句话说,这是一段法国人眼中的美国印象。生性浪漫的法兰西民族,又带着大欧洲主义的桎梏,他会如何看待这群乡下的娜拉,尤其是1776年的懒散阳光哪能抵得上1793年的暴雨闪电来得声势夺人。在这样的历史存在下,我对此书怀着十分的怵惕之心。1831年,法国政治思想家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在美国进行了为期9个多月的考察,写下了《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册,不过,在托克维尔的身边,尚有一个被遗落的身影,那便是古斯塔夫•博蒙,他的美国之行所思所得写入了小说《玛丽 或美国的奴隶制》一书中,将社会学研究跟卢梭式的灵肉沉沦曝露结合起来。相对而言,托克维尔的著作垂范后世,并做出了他著名的预言“美国人在与自然为他们设置的障碍进行斗争,俄国人在与人进行搏斗。一个在与荒野和野蛮战斗,另一个在与全副武装的文明作战。因此,美国人的征服是用劳动者的犁进行的,而俄国人的征服则是靠士兵的剑进行的。”“他们的起点不同,道路各异。然而,其中的每一民族都好像受到天意的密令指派,终有一天要各主世界一半的命运。”个人主义的思想帝国对峙集体主义的刀剑帝国,冷战的结束即是一份答卷。诚然,时光荏苒,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之争的胜败也是水落石出,世界经历了亨廷顿预言的“第三波”而走向价值多元化,世界秩序在族群的文明冲突下重建。作者的自序题名为“在路上”,效仿凯鲁亚克一代人的身体流浪,当然他没有迷惘一代的精神颓废,所以书名是打着“迷惘”二字,实则是做面对迷惘的搏牛之虻。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在说很长一段时间里,托克维尔在自己国内只被视为一个二流作家。我表示强烈的怀疑,从大革命以降一直到1968年的五月风暴,革命的钟声一次又一次回荡在巴黎上空,可是始终有人远离群情激奋的广场,譬如孟德斯鸠、贡斯当、托克维尔、阿隆……这样的名单可以写很长很长,丝毫不会逊色于罗伯斯庇尔、马拉、萨特等人,即便再加上圣西门、傅立叶等社会主义空想者。我个人走出多年来教育体制的灌输,重新洗牌对美国的知识储蓄是借助林达的书,尤其是《近距离看美国》那四本,随后才陆续接触政治学的经典译作,譬如托氏一书,譬如《联邦党人文集》等等。我相信许多人都跟我有类似的精神路程,感谢林达夫妇为我们解构妖魔化。莱维说美国是“好莱坞取代黑格尔”的国度,这句话又使我不满,想起以往有很多无知者的批判文章,都认为美国文化就是快餐文化,道德家们的认知基础建立在几部好莱坞商业大片上,尤其是昔年的《泰坦尼克号》被冤枉得最厉害。当然,那时候我跟他们一样,也没读过梭罗、富兰克林、杰斐逊、艾略特……不管怎样,美国的标签被打上了原教旨主义、新保守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还有很多很多,跟排队买春运火车票的队伍一样密集延长。再刻薄点的批判者还会拿着美剧《越狱》说,你瞧,人家的政治是一潭深渊,深得让人毛骨悚然。可是能将对一个国家的阴谋论以如此淋漓的叙事摆在屏幕上而没有遭到政府行政的干涉,还不能证明这个国家伟大吗?所以作为自由主义大本营的美国,照样有许多的批判者在咒骂当局,萨义德、桑塔格、乔姆斯基,尽情开口吧,有保护言论自由的宪法第一修正案在,官司打到白宫去都是个人有理。在莱维的美国之行中,他看到国旗插编城镇而对由此产生的爱国主义感到不可思议,可是他正巧没有看到抗议民众焚烧国旗的行为,谁说烧国旗不是爱国者,最高法院判定焚烧无罪。一位法国学者的异域猎奇,作为周刊画报和时尚刊物上的专栏文章还是深有品味的,但若是想接过托克维尔的薪火承传,难免步履蹒跚了。光怪陆离的现代化美国,是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画卷,美国如此,文明社会皆如此,正因为消极自由下选择的多元化,其实,迷惘的背后是一贯的清新如初,就像当年签订下“五月花”号公约时那样。成稿于09-03-13
  •     一为正义而抗争的年代结束了,人类迎来了醉生梦死的消费时代。面对这样的局面,英国文化理论家伊格尔顿有种道不出的辛酸。在其2007年出版的作品《理论之后》中,他对当世的愤懑与不平跃然纸上。在这个年代,年轻人不再关心政治,革命的激情早已退去,他们热衷于性,热衷于电影电视、时尚、广告和传媒。曾经重要的不再那么重要,政治斗争一去不返。“在我们自己的时代里,校园里的政治冲突大部分和词汇而不是和红色根据地有关”。火热的斗争岁月业已成为遥远的乡愁。所谓“知识分子的背叛”其实是个源远流长的话题,老伊的无奈犹如当年班达的失望,随着德雷福斯时代的知识分子神话的破灭,作为批判的写作似乎也在走向终结。然而现实的吊诡却告诉人们:批判性写作本身也在遭遇困境,知识分子虽然正在放弃批判,但批判作为一种姿态却泛滥于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叙事之中。这种批判不为正义也不为自由,只为抬杠游戏和好玩,只为发泄莫名情绪或追逐时尚,批判成为了一种能放在文化市场上叫卖的好商品。艰苦卓绝的政治实践蜕变为华而不实的反抗姿态,抗争者的危险降格为投机者的媚俗。这是所有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今天所遇到的尴尬。不得不承认消费时代的强大力量,它能将所有一切吞噬,即便是对消费主义的批判本身,也能被化为消费主义的同盟军。风靡全球的反美主义(Anti-Americanism)可谓当代批判性知识话语的典型代表。自9.11世贸双塔倒塌以来,反美主义犹如一个幽灵,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出没。Pew Reasearch Center调查报告显示:“反美主义,当前比现代史上的任何时刻,都来得更广、更深。最强烈的是在穆斯林世界,但它(反美主义)遍布全球,从欧洲到亚洲,从南美到非洲。”反美主义形式多样,内涵复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习惯于将世界上发生的一切灾难都归咎于美国:比如认为美联储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检讨与批判二战时期美国在日本投原子弹,把中东与拉美的贫困归咎于美国,这个国家同时也是温室效应等自然灾害的罪魁祸首。正如法国记者贝尔纳-亨利•莱维在《美国的迷惘:重寻托克维尔的足迹》所写的那样:“当战争正在摧毁达尔富尔,当在朝鲜和尼日尔,上百万男人、女人和儿童在饥饿中死去的时候,当新塔利班成员羞辱阿富汗村庄里的妇女的时候,当巴勒斯坦原教旨主义者把活烧妇女叫做荣誉犯罪的时候,当最贫穷的国家中那些无能的、腐败的领导人把百姓敲骨吸髓,放在自己平庸利益的祭坛上牺牲的时候,这些偏执狂在这些问题前束手无策,他们只会像失控的机器人一样重复:都怪美国!都怪美国!”反对美国,并非什么新鲜事。任何国家都会有人反对,任何文化也都会遭遇批评。然而让人困惑的是,反对美国如何成为了这样一种时尚,遍及普通民众、恐怖分子、国家政要和知识阶层。在此问题上知识分子的煽风点火不容小觑,当代出版的各类文化理论著作中,貌似客观公正的背后却流溢着偏见式的反美情绪,在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欧洲“七君子”宣言中,当代知识分子的反美情绪也得到了最典型的释放 。反美有种种形态与动因,本文不做面面俱到的分析,而只把关注点聚焦于知识阶层(尤其是文学意义上)身上的某种极端且不负责任的反美主义,因为它只能造成思想上的平庸和立场上的媚俗,而在这个充满危机的时代,这种思潮的危害是不言自明的。二美国立国二百多年,反美的历史也差不多逾越百年。前有上世纪流亡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美国是世界上最陈腐的国家”),后有当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美国是无赖国家中的无赖国家”)。在所有知识阶层中,文人对美国的厌恶似乎与生俱来。文学史上的反美,大略有两个维度:其一是以反现代性为主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兹比》,该小说以“废墟”作为象征,批判了繁华而又空虚的现代社会制度与物质生活。它扼杀人类想象,抽空生存意义,把人的生存降格为物质,使他们退缩到自己的金钱或者麻木不仁的地步。其二是以反殖民为目的,这以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文静的美国人》为典型。这部小说以越南抗法战争为背景,通过一个年轻美国青年在越南的经历揭示了新老殖民主义的邪恶。小说一定程度上预言了美国作为新殖民主义形象的诞生,而这一形象也由于美国在之后的朝鲜、越南、南斯拉夫、阿富汗以及伊拉克发动战争而得到强化。时至今日,在全世界的各种媒体舆论中,无不充斥着美国的霸权主义形象。因此,当美国化身为两大罪恶(物质主义与殖民主义)的代表之时,反美文学便获得了它的道德制高点与政治合法性。然而,文学不惧反美,却怕媚俗。当代的文化实践和文学叙事显示,反美文学已出现蜕变,这跟一种全新的反美主义兴起有关。它已不单单是作家的一种抵抗姿态,倒更可能沦为一种讨好公众舆论的表演。这同时也是现代性以来社会发展状况和哲学思想给文学提出的一个棘手的难题。文学被赋予了越来越多政治抵抗的内涵,而这并非文学赖以自持的核心价值。这让不少作家陷入两难境地:抵抗重要还是建设重要,良知重要还是真相重要?在真相迷离的情形中,作家如何表达良知?而在以抵抗为宿命的精神氛围中,坚持常识是否可能。时下有本名为《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的小说,作者莫欣•哈米德,巴基斯坦人。小说2007年出版,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巴基斯坦青年追寻美国梦并最终破灭的故事。年轻的故事主人公昌盖兹留学美国,并凭借出色的才能得到了一份薪酬颇高且令无数人眼红的工作。在挣着一份优厚的美国薪水的同时,他还迷恋着一个美国女人艾丽卡。 “9.11”事件后的一切都发生改变。他周围世界的崩溃与他个人即将毁灭的美国梦似乎存在着一种联系,他与艾丽卡之间的感情也出现了裂缝,他得不到艾丽卡的爱,他只能充当她过世丈夫的替身,与此同时,他也对自己在美国取得的成功产生了种种罪恶感与幻灭感,小说最终以昌盖兹辞去工作和艾丽卡的精神分裂直到失踪结局。据介绍,该作品“以其对九一一事件、印巴地缘政治和东西方文化冲突等重大主题的深刻思考在西方引起了相当的重视,不仅在普通读者中广受欢迎,还在2007年英国著名的曼布克奖评选中进入了最后的决选名单”。《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最终凭借了反美立场而非艺术价值,赢得了舆论的赞赏。小说反美的用意十分明显:主人公就职的公司恩德伍德•山姆森(Underwood Samson)的缩写即美国(U.S),而艾丽卡(Erica)显然指的是美国(America),主人公与艾丽卡感情上的沟通障碍,似乎预示着“美国对异质文化的接受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种虚怀若谷式的全盘接受,它也有着自己所坚守的核心的模板”;而艾丽卡的精神分裂的寓意则是指“九一一事件后美国过度沉浸到自己所遭受的痛苦中,拒绝了与其他文化的理性沟通……使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此外,故事主人公还将家乡巴基斯坦发生的灾难归咎于美国。似乎没有必要对这样一部没有多少艺术特色的小说做过多的讨论,然而它在当前广受欢迎的现实却不得不令人深思。从根本上讲,这部小说正是凭着反美姿态和多元文化的题材,得到了某些批评家的吹捧和民众的善意理解。但其展示的反美主义多少暴露出当代文化人在精神上的肤浅。小说里没有任何具体的细节与线索将美国与巴基斯坦,以及主人公个人的空虚联系起来,毫无道理的批评并没有真正丰满作品的政治深度;更为可笑的是,“美国梦”从来就不是进军华尔街,成为一名跨国企业的高级主管,究竟是美国梦误导了主人公,还是主人公误会了美国?为反对而反对,也就谈不上反对。我们有理由追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浮躁的反美主义,文学家本该对宏大叙事最具免疫力,却为何也同样染上这类幼稚病?三在当代西方众多的反美知识分子中,库切与苏珊•桑塔格无疑声名显赫,二人对美国的批判向来不吝笔墨,毫不留情。桑塔格曾专门撰文抨击美国,在她看来,“这是一个注定要毁灭的国家。我唯一祈求的是,美国崩溃的时候,不要把地球上的其他一切都拉下水。”在反美问题上,库切也从来不甘其后。“9.11”发生之后,他对美国的抨击变本加厉,斥其“不仅原来赤裸裸的不加掩饰的对言论自由的限制死灰复燃”,而且还加上“在全球范围内对电话和电子媒介的监控”,并“已经把报复心理提升到恶魔似的程度”。然而这两位如此彻底的反美知识分子,却在新近的作品中展示自己对反美一事的困惑。《凶年纪事》是库切2007年出版的新作,这部形式诡异的作品除了再次展示非凡的文学创造力与思想洞察力之外,作者的怀疑精神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在某种意义上,这部小说多少带有自传体的性质,是库切在晚年一次严肃的自我审视。小说以一个老作家和年轻女子安雅之间的交往经历为主线,同时以分栏的形式展示了老作家为出版社撰写的《危言》与《随扎》,这些文字也成为了老作家与安雅之间精神交流的一部分。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库切少了平日里的尖刻与好斗,反倒流露出老年人特有的“老无所依”之感。面对安雅所代表的新时代,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困境。在小说的叙述中,年轻的安雅常常觉得老作家那些道德上的义愤显得陈旧可笑,在读完他的有关大量政论的《危言》后,她觉得那里面有种“拒人以千里之外的腔调”:“我看不出这是黑暗时代。我觉得这是一个挺不错的时代。……在你写到恐怖主义时,我觉得——坦率地说——你有点走入误区了。有点凭主观想象。有点不切实际。”同时她批评C先生同情恐怖主义的愚蠢观念:“我估计你这辈子都不曾面对面地跟一个真正的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者接触过”。她还好言相劝:“我们已经有太多的言论了,特别是政治。如果你讲个故事,至少人们还会闭上嘴巴听你的。讲故事或是讲笑话”。我们有理由将安雅与老作家之间的交流看作是库切自我的内心焦虑的自然流露。即便是这样一位坚定的反美主义者,他也会对自己提这样几个问题:一、我出于什么批评和反对美国?二、在文学中展示反美立场真的那么重要吗?三、文学到底是讲故事还是讲政治,或者说真正的政治应该怎么谈。同样,这种焦虑也在桑塔格的内心潜藏,并在其晚年编订去世之后出版的文集《同时》中得到披露。在耶路撒冷奖获奖的演讲稿(《文学的良心》)中,她也坦承自己被一些事情“缠绕着”:“我被我所珍视的各种权利的冲突和价值的冲突缠绕着。例如——有时候——讲出真相并不会促进正义。再如——有时候——促进正义可能意味着压制颇大部分的真相。”她看到同时代许多作家为了促进他们认为是正义的事业,反而成为压制真相的同谋。文学的道德功能就在于“使人懂得多样性的价值”,以及它的“创新性和它那令人激动不安的能力”。因此,在真相与正义之间,她选择真相。然而说完这些她又做补充:“当然,我不想选择。”这是她的一句大实话。桑塔格的文学思想其实始终在“真相”与“正义”之间徘徊。在她的文学思想中,文学家始终应该是“专业抬杠者”,就如福楼拜的名言(“一切政治我都反对”)那样,始终是作为异见者与体制的反叛者形象存在,正由于此,我们才能理解她为何如此坚定地捍卫先锋派。但在这个时候,公共知识分子的桑塔格压倒了文学家的桑塔格,她急于表达政治见解,急于推崇具有否定批判色彩的艺术作品。但这样的一种姿态却被她自己后来给否定了。在她看来,以作家的身份表达意见,即便是正确的意见,“都会使小说家和诗人的看家本领变得廉价,他们的看家本领是省思,是追求复杂性”。在文学的智慧与表达意见之间,她自身的写作实践就证明这两者调和的不可能性。在此,她的诚实令人赞赏。公共知识人的素养使她觉得有责任向公众发言,而文学创作的体验又使她懂得文学的特殊性。在文学中表达政治见解既让她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也让她忧心忡忡,倍感无奈。两位坚决的反美知识分子也许意识到了反美主义的问题。尽管他们并不愿意放弃反美立场,但他们在乎他们的反美所诉诸的深度,并不愿意跟当下时髦、投机的反美主义同流合污。与莫欣•哈米德正好相反,两位在文学上的敏感性使他们免于陷入反美主义的泥潭。四如果要为反美主义在当代的泛滥寻找原因,那么时下的文化理论无疑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那些信誓旦旦的反美主义情绪大概有一大半是理论教导的产物。美军的轰炸并不一定激起伊拉克人的愤慨,而让他们愤慨的反倒可能是像《东方学》这样的著作。理论著作的强力在于,它有能力重塑了人们的感情定位与价值取向,这使得原本丰富的情感变得模式化、刻板化和庸俗化。在这种反美主义的情感模式里,同情与抵抗成为了一对互补的概念。共同的敌人往往能制造休戚与共的患难朋友。之所以反对压迫者,是因为我们同情受压迫者,之所以反抗强者,那是因为我们同情弱者。通过反对美国,我们同情第三世界,同情全世界受苦的人。这种法农式的政治理念,塑造了一种富有偏见的正义观。它不仅主导了舆论表达,而且还塑造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如媚俗的反美主义),并且,这还进一步地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和评论家的批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是媚俗反美文学的典型。它让刻板的反美主义的视角充当了文学的正义之维,其实这一视角会造成对桑塔格所说的“真相”的遮蔽。这种“同情”只是片面的同情,即便是为弱者代言,穷人说话,也未必站在了客观、正义的立场上。这种同情基于想象,人为地制造假想敌与同盟军,唯独忽视的是真相与常识。这样的同情其实并不真实,这样的同情何以可能?桑塔格在《河内之行》一文中给予此问题最好的回答:作为一名反战主义者,桑塔格曾经也一直给予了越南以声援与同情,然而当她亲历越南之后,短短几日的见闻和感受让她发现现实中的越南与她的想象相去甚远,作为一个美国人,她“没有办法将越南交织到自己的意识里”。作为一个异域的作家,她如何理解体察另一个国度的苦痛,作为一个个体,她又如何感受那种以国家、民族、阶级以及种族为代表的群体性的痛?因此她说:“就一个人未直接广泛体验过的问题散播公开意见,是粗俗的”。而在这类同情的反面,便是那种愚蠢而媚俗的抗争。当然,自愿接受文化理论的思想改造在根本上还是源于人性的弱点。反美主义在当下的盛行,正是人类逃避理性思考的结果。首先,它是思想上的极端懒惰。反美主义思维本质上是福柯式的“一切都是权力”的具体应用,“一切都是美国”意味着美国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它逃避对具体现实的观察和分析,也不愿意面对思维上的矛盾与零碎;其次,它是道德上的不负责任与投机主义。反美主义者不会不了解恐怖主义的险恶与残酷,而当《巨塔杀机:基地组织与9/11之路》的作者劳伦斯•赖特向我们指出不少知识分子的言论丝毫不逊于原教旨主义者的时候,他们难道就没有一丝顾虑和担心吗?实事求是地说,反美主义代表了当代知识分子在精神智识上的倒退,在反思理性主义的大环境影响下,竟然连理性本身都要抛弃了。“在欧洲,反美主义一直和我们卑劣的本能相吻合,如今,在21世纪初,它正在成为强大的‘最坏东西的吸铁石’,向所有找不到归属的理论,所有从教条主义星系上陨落的小黑星星,所有散落的碎片,所有失去方向、寻找新的磁石的铁屑敞开;反美主义已经成为集权主义超级理论崩溃以来正失去的那块吸铁石,而今天,在欧洲,在阿拉伯世界,在亚洲的所有地区,在拉丁美洲,反美主义这块吸铁石正在重新吸引沙文主义、霸权主义、对纯粹的渴望、种族优越感、种族主义、反犹主义,当然还有原教旨主义。”贝尔纳-亨利•莱维所言绝非危言耸听。反美其实不是问题,问题是反美主义没有深度,矫情作秀、夸夸其谈。文学的存在方式有利于纠正或充实意见式(媚俗式)的反美主义,它对真实的信仰以及审慎的怀疑主义,都有助于人们把爱恨引向坚实之处,不煽情,不造作,才能通往客观的正义。然而文学的悲剧常常在于,它也会深受后者的戕害。我们不但没有通过文学走向正义,反而往往是通过偏见损害了文学。这种偏见力量之强大,常常超乎想象。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的译者将这部小说彻底解读成了一篇反美主义的警世文,声称“中国与巴基斯坦同处于亚洲,又同为第三世界国家,每年都有为数众多的年轻人前往西方求学或发展。莫欣•哈米德的这本著作为处于相似文化背景的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启示。”而序言作者对库切晚年之作的阅读也掺进了过多自己的情绪,把库切武断地树立为反美斗士之余,却对他的怀疑和困惑不置一词。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主义氛围浓厚的国家,作类似这样的解读似乎也不奇怪。不过,中国民族主义式的反美情绪往往会在西方的反美主义身上找到共鸣,虽然库切式的反美与中国式的反美大相径庭,媚俗的欧洲反美主义跟中国式的反美也有着完全不同的语境,但它们能鱼目混珠地合流到一块这样的事实,还是很值得我们去深思。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来美国之前,怀着对美国的美好憧憬看的,法国人写的美国游记,有深度~~
  •     让机会与你嬉戏,随机应变。
  •     不错
  •     从欧洲人的视点看美国……
  •     对不起 没时间浪费在这种既没有脑又没有趣的游记。说了半天也没说明白自己的point是什么。真的是打着Tocqueville的大旗去美国玩儿了一大圈啊。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书,什么都好,就是硬伤太多。不严谨。读它的书,仿佛是在做纠错练习。
  •     法国人太别扭了。读不完,越读越觉得臭,和他效颦的老贵族差的太远了。
  •     翻译很差
  •     翻译欠功夫。。
  •     我是如此的无知
  •     不知道是翻译得太差,还是我懂得太少,总之几乎没有两段,甚至两句话我能顺利连着读下来的。
  •     三星半,13年1-2月
  •     10元
  •     有些以点盖面、蜻蜓点水
  •     不如直接去读托克维尔
  •     对政治敏感度还不高,译得也一般。
  •     读完退烧
  •     欧洲式悠长的写作,重走托克维尔之路。
  •     一個法國人,走了美國一圈,放了些炮...算是個可以讀解美國的角度
  •     没读懂,我的阅读计划得调整了
  •     复杂、迷人
  •     慢慢研读中
  •     第二部分有点弱..
  •     看林达的书可以加深理解吧
  •     天马行空的写法,很挑战读者的知识积累,恰恰于此,像我这样在密集媒体资讯轰炸中得以存活的无聊之徒,只能无比热爱法国人的不停质疑与探究。
  •     法国佬看美国
  •     最近借的书翻译都很烂..
  •     如果把托克维尔当作一名预言家,《美国的迷惘》则是托氏预言的结果。美国的迷惘,根深蒂固的原因,恐怕就是一种托氏的民主病,加上福山的“历史终结”式的唯我独尊在作祟。然而即便如此,在现在看来,研究美国,就等于研究一种制度。我基本认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对该书的评价,一个法国记者,在美国问了一些幼稚的问题,得到了一些幼稚的答案。
  •     书写得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太差了!
  •     作者2004在美一年的游历访谈与观察,既有游记般生动的城市印象,更有一个欧洲知识分子独到内省的视角,而当时的一些思考放在今日的时局上又多了些回味的空间,值得一看
  •     法国人视角的美国。旁征博引式的叙述真是难为了翻译。
  •     [美国史]
  •     终于读完了,理论轰炸...
  •     必须要适应法国式的文笔,才能读出文字后面的意思来。还不错。
  •     比照阅读的方式。
  •     很好的一本由一个法国人写的关于美国文化的书
  •     翻译的实在太差
  •     李老师说:这个作者是谁?
  •     5分的话,只能打3.3分吧。文笔还好,但浮光掠影了些。
  •     但后来就读不下去了,两周才读完,失败!
  •     对于他预见了奥巴马和希拉里表示惊讶,老江湖果然眼光犀利……==
  •     有点偏激
  •     法国人在美国的文化苦旅。喜欢这种历史和现实纠缠的感觉。有点小后悔做pre之前没有看~不过,哲学家说,读书是为了汲取知识。什么时候读到都不晚
  •     欧洲人的视角,和亚洲人看法有很大的区别
  •     语言太过艰涩是最大的毛病。也许是翻译的问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