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伪正义》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拒绝伪正义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802345973
作者:曹林
页数:280页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27页 - 农民工随身揣钱回家的身体政治

。。。当感受到其他威胁时,农民工就会用身体捍卫血汗钱的完整,这便是一个农民工的身体政治。以身体为资本是最原始最本能的自卫方式,现代文明的进步正在于对身体的解放,以许多工具代替身体。。。。。另一些人不得不生活在前现代社会中,一切只能依赖自己的身体,陌生与恐惧中,他们也只依赖自己的身体。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64页 - 审慎与节制

置身于当下的舆论中,被那些偏激、正面、狂躁的情绪裹挟着,被那些未经确认的消息包围着,一个人会不由自主对变得急躁和狂热起来。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4页

当你可怜那些陪舞的女教师时,权力的毛细血管无处不在,你在生活中,在自己的职业种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权力的陪舞者,你在有多少尊严可言。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07页

想起一段崔永平作为批评者的反思:如果再让我去从事批评,那将意味着我同时对我的批评对象说,和你一样,我并没有第二个出身、第二种起源,我们的双脚是同时插在同一个历史,同一片土地之中。我并没有离开你太远。也许你的疾病正是我的疾病,你的疼痛也是我的疼痛,那使你陷入不幸的也真是我难以跨越的障碍。除非我们一道超越它,一道克服它,否则,任何人单方面都不可能获救。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70页 - 别把“坏消息综合征”都推到社会不完美上

化消息源于自私的人性。习惯把问题推给被人和外在,而不会反省自己的问题和人性中的劣根性。坏消息虽然对别人是不利的,对听到坏消息的人却是有利的。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02页 - 拒绝“何不去杀贪官”

记得美国弗吉尼亚恶枪杀案发生后,学校举行悼念仪式时,不仅给32个语言的学生点燃蜡烛,还有第33根蜡烛,那是为自杀的凶手而燃。这根蜡烛,既是充满关怀地将凶手同样视为一个受害者,也是为了消弭仇恨。南平血汗面前,我们也需要这种消弭仇恨的公共情怀。。。。。特别是不能向孩子传递和鼓励一种以暴制暴的仇恨,无论这种仇恨指向谁。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10页

真正健康的批评,不仅只是正义凛然地指向别人,而是一种能同时反省自身的批评,一种检视自己灵魂、鞭挞自己骨子里的劣根性的批评。当下中国的许多问题,不只在官员和强者身上,不只在强权和精英身上,可能存在我们每个庸常的人身上。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82页 - 抵制对“手捧超片炫富”的讨伐诱惑

这是一个充满病态的舆论生态,舆论空间中充满着争议的泡沫,很多不过是商业利益十足的排泄物而已。。。。1、仇富心态
2、对90后的偏见:认为这是极端自私的一代,是“单纯而天真地期待不经努力奋斗而一夜成为明星,瞬间暴富、嘲笑英雄”的一代。漫画化90后形象的话题也总能引起社会的交锋热情。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54页 - 反不了腐败就是严惩瞌睡

问责要法制化,制度化,就是不能情绪化,课如今许多地方问责就是越来越情绪化。问责不是依据违反情况和错误的大小,而是取决与媒体和社会的关注程度。。。。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09页 - 网络批判的矛为什么就不能指向自己

。。。难道摆脱拒绝反思、拒绝忏悔的文化劣根性。我们日常股灾嘴上的道歉和忏悔,向来只指向他人,从来都是当作攻击别人的矛,而不指向自己。。。。。但昂同一个人处于施害者、侵害他们权利的强势地位时,就不会守法,不会期待一切依法而治了,骨子里希望自己是一个可以违法的特权者。。。。当自己摇身一变成为掌握某种话语霸权、垄断了某种资源的强者时,就不要自由,以霸权和专断剥夺别人的 话语权。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05页 - 与范美忠一起反思我们的劣根性

想到哲人的一句话:人们在反抗恶的时候,总是将自己当做善的标尺而毫无反省,这便致使一种恶被消弭,而另一种恶同时增长。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98页

为了避免情绪暴君操纵正义,所以公众通过社会契约,认同讲正义将由法律裁决而不是某种情绪。。。。法律判断不能为某一个人设身处地,而要为每个当事人设身处地,那就是一种抽象的正义。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0页

为什么常识需要不断重复——舆论也许自作多情和自欺欺人了,也许人家根本没在乎你舆论这么说和怎么反应。。。绝对权力拥有藐视舆论的资本。强权之下,我们只能假装自己说的别人在听。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88页

这种道德极端主义也与当下的社会整体语境有关,阶层断裂和发展失衡下,社会心态变的非常的不平和,人变的刻薄、偏激和苛刻。。。。道德判断上很容易走向极端。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36页 - 腐败批判

反腐败,绝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更关乎决策者的决心和勇气。许多发达国家都成功的解决了腐败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尊重“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个基本的常识几颗,关键是,掌握着决策权的记得利益者缺乏反腐的决心:自己反自己的腐败,反腐者也时时面临腐败诱惑,可想而知反腐结果会是什么。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7页 - 王家岭的“八天八夜”不能拍成颂歌

王家岭救援创造了煤矿救援史。作家的笔和导演的思想,不是颂歌的工具,不能将人祸杯具拍成一部纯粹讴歌救援奇迹,赞美领导政绩的歌颂片。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94页 - 从造谣到黑客:批判的价值次序

舆论中充斥着毫不尊重批判之价值次序的谬论。这种谬论,因为迎合了一些人仇富,仇官的愤怒情绪,迎合了一种“反抗代表正义”的民粹热情,迎合了一种多数人毛利的正义幻觉,招摇过市且赢得无数掌声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24页 - “领导不可冒犯”的时代已经过去

在这个民意意识日益彰显、民声表达日益方便、民主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只有民权才真正不可侵犯,肆意侵犯民权者,必然会被钉上舆论的耻辱柱。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21页

似乎已成一种惯例,每当发生类似的血案时,某个报复性地杀人,总会有人站出来为杀人者辩护,片面地渲染杀人者的受迫害经历。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03页

杨佳甚至被不少网友描述成杀贪官的英雄和为民除害、替天行道的侠士,暴力和血腥被诗意化、浪漫化和道德化。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10页

还有许多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道德,都只是希望别人遵守,而自己能豁免,这就造成了一种集体的人格分裂。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91页 - 谣言就是谣言,别加入过多的阐释

喜欢为某种恶寻找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和道义上的理由,喜欢对其后的道德理由进行过度的阐释,喜欢把什么恶的问题都归咎后还原到某种抽象的体制上,久而久之,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模糊化,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自然会下降。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9页

最让人吃惊的也许不在毛利执法手段的阴毒,而是在于从这本“实务”中看到一种让人绝望的断裂:我们讲这一切当作丑恶在痛批,而有人却毫无羞耻感,堂而皇之地当作敬仰交流和学习。舆论与权力之间,似乎存在一道坚而不催的铁幕。我么与他们完全生活在两个不同的逻辑世界,这个社会在正义的理解上有着厚厚的隔膜。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06页

我们应该持怎样一种批评姿态呢?是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把他当成全民公敌肆意讨伐,还是深入反思自身人性幽暗的一面,将范美忠当做一个可以理喻的同类与他站在一起,把自己也作为一个“范美忠”置于道德反思之中。当然是后者。
谁敢说自己脑海中从来没有闪过一丝范美忠的想法?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19页

受害者心态的弥漫,也使人习惯性地拒绝反省自身的责任,总感觉自身很无辜,然后理直气壮地要求别人承担责任和义务。在不少问题上我们多数人其实是不折不扣的施害者,但习惯了受害者心态后,公众常常会放弃对自身的反省。比如环境保护问题。。。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87页 - 网络的道德极端主义

为什么会出现?
1、网络的传播特性:公众在网络上常常看到的并非事实。
2、网络表达是匿名的,可以不用为自己的判断负什么责任,判断就很容易走向极端了。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62页

难道你们不知道,利用网民的愤怒如今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当你义愤填膺、正义凛然地口诛笔伐之时,炒家正躲在电脑后边一边数钱一边骂你傻呢!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00页 - 为什么被告席上的胡斌像替身

林达说:在美国,必须穿得西装革履,一点马虎不得的场合,首先就是你当了被告。。。出现在法庭上的时候。。。以免陪审团判决之前对被告的“犯罪形象”的先入之见。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17页 - 受害者心态弥漫的社会必然缺乏宽容

当下中国社会心态的一大基本特征:相当多数人看待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讨论时,都站在受害者立场带着一种“受害”的情绪。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22页 - 社会批判

针对中国某些改革,曾偶人编出顺口溜吸烟:房改是要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是要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是要提前给你送终——现实告诉我们,这些不只是无奈的吸烟和夸张的抱怨,民生的困顿,改革的积弊,社会的问题,很多时候甚至比民间的吸烟和网络的段子更夸张。“被时代”中这一代中国人,背负着体制弊病带来的许多沉重的问题。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3页 - 序言

什么是理性?……
其一,不要制造伪问题……喜欢在报道和评论中制造一些伪问题,然后用这些看似同情弱者和苦大仇深的伪问题,伪概念去消费公众情绪。
……
其二,评论要有社会责任和公共关怀意识。不能只顾自己说着痛快,要谨慎衡量自己言论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避免言论在特殊事件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
其三,评论要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而不能渲染社会问题和撕裂社会的情绪。
……
其四,评论还是要有大的关怀,有些全局的,大局的国家利益关照。
……
其五,评论要拒绝浅薄。
……
其六,评论要能提供新闻猴子外更多的信息,也就是要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BY 陈小川
写评论的人多多少少有不同程度的精英意识,这一点比单纯的记者尤甚。选择就是权力,一旦有了选择的自由和想法,无形中就赋予选择者优越感和掌控欲。而掌控欲很容易给人带来“挑衅感”。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49页 - 不能怪媒体娱乐化消遣贪官

无非是权力不受约束导致了权力滥用,无非是利益诱惑面前没有经受住考验,无非是用手中的权力去交换商人的金钱。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26页 - 不明真相的群众与眼睛雪亮的群众

。。。。领导需要通过政治斗争斗垮整趴另一个异己分子,需要利用群众的身份论证自身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时候,这时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过是通过“群众眼睛的雪亮”的政治修辞来发动群众来铲除异己,把群众当作政治斗争的工具,利用多数人暴力和民粹主义实现政治目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过是为了逃避具体的监督。
当官员有舆论压力时,。。。。就把证明自己清白的责任推给了虚无的群众。
政府需要尊重群众的知情权。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97页

于是许多人使用了类比的逻辑,暴力拆迁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并对生命构成威胁,跟行凶杀人或抢劫哟什么区别呢。。。。可“就是”也罢,“无异于”也罢,纯粹是一种带着感情色彩和道德和文学描述。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页 - 权力批判

中国最大最多最核心的问题莫过于:公权力没有被驯服,没有被关进民主的筒子,孱弱的民权常成为强势的公权力戏弄、掠夺、伤害和侵犯的对象。批判肆无忌惮的公权力,以宪政、民主、法治、人权、自由等普世价值去启蒙公权力,致力于将全力关进笼子,这应当是当下时事评论最重要的任务。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13页

脱离事实本身的过度阐释,一来是打偏了目标,对解决具体问题毫无助益,而是会强化医生群体的对立情绪,加剧一环间冲突,三来会弱化社会的制度理性,舆论集中炮火去批判和问责一种遵守制度的行为,会让遵守制度的人无所适从。我们不能只在制度被人践踏时才呼吁严守制度,源于制度的刚性带来某种伤害时,更考验着我们对制度的信仰,我们不仅只欣然接受制度良善的一面,有时也不得不承受制度刚性包含的点点弊端。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2页 - 权力通吃下,我们都是陪舞者

在权力大于一切、权力通吃的现实背景下,不仅是女大学生、女教师们,我们实际上都可能会成为权力的陪舞者。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页

什么是理性?
1、不要制造伪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就是一个伪问题。我们打小就是留守儿童,但那时候谁说过这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了。
2、评论要有社会责任和公共关怀意识。比如高考舞弊问题不能在当天发报道,因为全国有一千多万孩子在高考,再加上家长长辈。
。。。。。<原文开始></原文结束>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11页 - 不要过度阐释拒签致死这个特例

再完美的制度,也无法想象如此极端的情况,无法穷尽地考虑到生活现实所有的复杂冲突,也无法驯服失去理智的人。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61页 - 利用网民愤怒已成为一种产业

法律之弊只能通过法律路径加以消除。。。。不能由靠不住的道德主导审判。网民调查网民审判,其暴政的危害性甚至大于腐败的司法审判。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01页

加上潜意识中对司法的不信任,对权贵勾结的习惯性焦虑,以及飙车案一以贯之的情感偏向,替身传言就自然产生了。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03页

即使确定一个人是贪官,也应由法律去惩处,而不是血亲复仇和民间执法。“要仇恨就去杀贪官”听上去似乎有道义正当性,其实仅仅是一种道德幻觉,已经脱离了秩序的轨道和道义的原则,而成为暴力的信徒,会把每一个人和整个社会当成自己的敌人——不要寄望于这种暴力会指向恶人,每个无辜的人都可能成为暴力思维的受害者。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90页 - 伪正义批判

正如暧昧不明的“自由”概念一样,正义,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招摇过市?我们的舆论中流行着许多对正义似是而非的理解。越贫困越正义,越叛逆越正义,越困哪越正义,越迎合公众情绪越正义。其实,这些都是伪正义罢了。反抗不代表正义,苦难并不代表道德,穷人并不代表正确,受害者并不代表没有责任,大众不是正义的代名词。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20页 - "报复正义"逻辑要为犯罪传染负责

犯罪是具有传染性的,如同疾病的传染一样,一种犯罪发生后,这种犯罪有可能被仿效而形成复制效应。反思传染何以会发生的问题,我想到了转型时期的矛盾冲突,想到了失去理性者的丧心病狂,想到了校园安全缺乏保障,想到了孩子最易受攻击,还想到了一种为暴力和报复推波助澜的舆论。这种病态的理论,也在这种犯罪传染上扮演了非常恶劣的角色,也应该为校园血案的接连发生承担道义上的责任。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59页 - 不节制自身的魔性,网民无异于暴民

一些网民超越了自身权利的边界,沉浸于某种正义幻觉和道德自负中的他们,被那种自以为是道德卫士的正义感冲昏了头脑,失去依法解决问题的耐心。暴力的冲动和反抗的亢奋,最终让魔鬼战胜了天使。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8页 - 我们党丑恶痛批,他们当经验交流

《城管执法操作失误》: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58页 - 舆论批判

舆论,想来被视为正义和道德的象征——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想利用和操纵它,从而站到道德至高点上。弱者想借助它伸张正义,想着也想利用它来混淆视听,商人想利用它来牟取毛利,政府想操纵它左右民意。。。。所以,我们要 对舆论的被利用、被操纵、被粉饰充满警惕。它并非天然地代表着正义,众声喧哗中,它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同利益群众争夺的利益场。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122页

关于体制问题,我喜欢专栏作家连岳在《我们都是体制》疑问中的判断,他说:在层出不穷的悲剧里,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是体制的问题。你忘了,我们自己就是体制的一部分。这体制的存在,有我们的不作为。我们得有所作为。这作为不是鼓吹暴力,不是以暴制暴,暴力只会带来一个更坏的体制;这作为不是希望他人牺牲,牺牲永远只是个人选项,一个人永远没有资格去鼓励他人牺牲。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72页

这种偏爱坏消息的人性,是与人发现别人缺点的能力高于发现有优点的能力、看问题中看到负面因素多余看到正面因素、更喜欢抱怨而不喜欢自责的品性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人类进化到今天,他们的词库里用于赞美的词汇是那样的贫乏,而用于批判、抱怨、谩骂的词汇是那样的丰富。

《拒绝伪正义》的笔记-第96页 - 正当防卫:类比的陷阱和反问的诱惑

。。。。加上张剑和邓玉娇符合大多数人对弱者形象的想象,情节也符合公众“强者压迫弱者,弱者愤起反抗”的文学想象。


 拒绝伪正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