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010108551
作者:周民锋
页数:27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三、意识形态观研究中的意识形态 在意识形态观研究的视野中,意识形态既有“部分”和“全体”之分,又有“形式”和“内容”之分。除此之外,作为被研究对象的意识形态还表现出以下诸方面的特征: 第一,客体的和主体的。从认识论角度看,唯物史观中的“社会意识”属“主体”,而“社会存在”属“客体”,因为两者之间有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然而,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中,属“社会意识”范畴的“社会意识形态”不仅是整体的社会形态中的一个客观的组成部分,因而是一种有待认识的客体,同时还是认识这一客体的唯一的主体。用哲学思辨的语言说,人的自我意识能力的具体表现就是社会意识形态能够认识社会意识形态。而所谓的“意识形态观”,便是这种认识活动的结果;当这种认识结果被社会接受时,便产生出一种新的社会意识形态要素。所以,意识形态观研究活动的认识论公式是:“社会意识形态”(客体方面)→“社会意识形态观”(主体方面)→“新的社会意识形态(要素)”(客体方面)。这一公式表现着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观的互动与转化的一般过程,同样也是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系统实行自我调整、自我革新的客观过程。 第二,非历史的与历史的。马克思说:“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②阿尔都塞则说:“一旦人们懂得意识形态史只能通过真实历史而得到解释,而真实历史则是从意识形态历史中真实成长,并说明意识形态史的形成、歪曲和调整,人们必定会怀疑意识形态历史的历史价值,并承认这种历史是一钱不值的。”根据同样的逻辑,他还说:“哲学的历史在严格的意义上说是不存在的。”①。 两种说法的区别在于,马克思认为社会意识形态受制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其内容被社会实践所决定,所以,它没有自己独立的历史;阿尔都塞则干脆认为意识形态史是无价值的。其实,既然社会意识形态始终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相伴而生而长,就会形成自己的相对的历史。意识形态史与人类社会实践史的关系犹如缠树之藤和被藤所缠之树。即便是必须依赖被缠之树才能生存的藤,也必有•自己的根和枝,必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生命。而人类的文明史正是由此两者的相互缠绕而成形、而前行的。不难设想,没有对人类历史实行清理、归纳、重新叙述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历史,人类便只剩下一部杂乱无章、沉默无言、周而复始的“社会存在”的碎片,连起码的记录都不会有,遑论历史。 第三,“空论”的与科学的。“意识形态”(Ideology)被称做“空论”,应该源自拿破仑对特拉西的观念学的贬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同样在贬义上使用Ideologe(意识形态家)和Ideologie(意识形态)。②但是,他们不是拿破仑,不会贬低所有的思想和学说。他们批判意识形态“空论”的目的是要区分出科学的理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意识形态”(ideologischeFormen)成了一个中性的范畴。此后,意识形态便应该被分成两类:“空论”(非科学)的和科学的。 从认识论讲,人们基于认识的片面性和出于利害关系的考虑而产生偏见,从而形成“空论”和谬论;科学则是“空论”和谬论的对立面。不过,以为一种思想体系不是“空论”就是科学,非此即彼,显然不符合认识的原理。实际的情况可能是:“意识形态”可以被分成“空论”的和科学的两类,某一种具体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中也会有“空论”的和科学的两种要素。

内容概要

  周民锋,1949年出生,湖南长沙人。哲学硕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已退休)。长期从事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西方哲学史、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研究与教学,对中西文化与哲学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化的命运尤为关注。已出版《超越与超拔》(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走向大智慧》(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主编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并在《现代哲学》、《德国哲学》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前言
导论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和平崛起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
一、“横”和“纵”的交错
二、“硬”和“软”的配合
第二节 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文明的重新崛起
一、国家与文明
二、国家的崛起与文明的崛起
三、文明的崛起与重新崛起
第三节 中国和平崛起时期的意识形态观研究
一、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和平崛起时期
二、中国和平崛起时期的意识形态观研究
上篇 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观
第一章 重读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两个来源及其两重含义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两个来源
二、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三种用法
三、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两重含义
第二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演化及其体系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三、《资本论》(1867年,第1卷)
四、恩格斯后期书信(1890-1894年)
五、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内在逻辑
第三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由来的学理逻辑
一、知识论及观念学:从弗·培根和特拉西到康德
二、精神现象学:黑格尔
三、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观研究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观
一、什么是意识形态
二、什么是意识形态观
三、意识形态观研究中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观研究
一、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前提
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的实践需要
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四、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的问题域
中篇 社会意识形态观问题研究
第三章 当代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观研究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特征
一、社会意识形态的分析维度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意识形态系统的特质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意识形态系统的特质
第二节 当代经济改革进程中的意识形态观问题
一、计划与市场之争
二、公平与效率之辨
三、和谐与科学发展
下篇 文化意识形态观问题研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作者着眼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思想体系”与“人类社会的全部意识现象”两重含义,不仅重新梳理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两个来源,对以往的意识形态观提出质疑和更正,而且从当代中国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比较研究两个30年(1949~1978、1978~当下)意识形态观演化的基本轨迹,阐述了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拓宽了人们对社会意识形态本质的认识。特别是作者尝试搭建起一种研究文化意识形态观问题的分析框架,探讨中华文明的精神形态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可能途径。

作者简介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内容简介:马克思是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有着最重要影响的思想家。《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从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及意识形态理论出发,探讨与中华文明重新崛起相关的意识形态观问题。《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上篇辨析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两重含义,从而在社会意识形态之下划分出狭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形态两个相互关联的领域:中篇以中国近三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梳理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化轨迹,讨论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及文化功能;下篇选择中西两种文明作为比较的样本,以远古、古代、近代为三个分析的节点,探讨分别隶属于中西文明的两种文化意识形态演化的不同路径及相互之间的对称关系,进而讨论当代中国文化意识形态历史创新的现实基础及若干实践性问题。

图书封面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