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境界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医院管理 > 医生的境界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9
ISBN:9787811054699
页数:177页

章节摘录

  吴阶平:讲究艺术质朴无华  对肾上腺疾病的研究,是吴阶平教授的又一贡献。1960年,吴阶平为一个诊断为“嗜铬细胞瘤”的患者手术后,发现其肾上腺并无肿瘤,只显示髓质增生。为了证实自己的亲眼所见,吴阶平耐心地等待了16年,收集到17个病例,1977年他才发表了“肾上腺髓质增生”的报告,指出这是一个独立的疾病。1979年,美国泌尿外科年鉴收入该文并给予很高评价,从此国际医学界正式承认了吴阶平的创见。  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吴阶平在北平协和医学院读书时,就不喜欢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1939年他上三年级时开始接触临床。他意识到,要当医生就得“学点真本事”,真本事从哪来?看起来医生在为病人治疗服务,反过来讲,医生的本领不是从病人身上学到的吗?吴阶平视每次诊病为一次学习机会,对每一重复性的疾病他都要区别出其不同之处。到三年级期末,中等生吴阶平一跃而为优秀生。他作为最优秀的学生被选为毕业仪式上的“学生司仪”,名字被镌刻在协和“荣誉金牌”上。  绝不放过临床上每一个细微的异常征象,绝不俯就于某种已有的结论。1980年,吴阶平教授以他在泌尿学上创造性的建树,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从自发到自觉,在周总理的直接帮助和教导下,医学家吴阶平进入了一种全新的精神境界。这种崭新的人生观成为他后半生的行动指南。  在20世纪60~70年代里取得的一系列学术成就,可以说是吴阶平有意识地运用《实践论》和《矛盾论》的许多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疾病问题的结果。他在医学实践中最早提出的六个字是:实践、知识、思考。后来在进一步总结经验和认真思考之后,他感到知识来源于实践,而离开了实践思考,知识就不能转化为能力。因此,他改成了“实践、思考、知识”这样一个顺序。  “为病人服务是一门艺术”,吴阶平教授不断这样告诫青年医生。他说,做个好医生要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艺术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三者都是无止境的。  讲究艺术的医术,使吴阶平教授不仅超越了前人,也超越出医生的范畴,进入一种崇高的境界。  科学由于其对最基本物质的最本质的发掘,因而有着不带任何矫饰的质朴性。在吴阶平教授雍容睿智的仪态里,既有一种高度修养的优雅,又有着高度修养的质朴。他用最普通的事例,表述最复杂的科学问题,用最平凡的语言,升华着最不平凡的境界。越是在病人和青年医生面前,他越是那样的质朴无华;越是在国际会议、外交场合,他越是显示驾驭自如的优雅。  之所以睿智优雅,正源自于质朴无华。  吴阶平教授说:“我,只是一名医生。”  质朴,成就着吴阶平教授的辉煌。    韩启德:拓宽胸襟 涵养气象  我们也不要忘记,我们更重要的是做一个很好的人。唯此做学问才能恢弘深远,才能够为人师表,才能做一个好的教师、医生……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好的人呢?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可以说,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首先愿意讲一下关于人生境界的问题。北京大学的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曾说过:“人生的境界分四种。自然境界是指人对自己行为的、生活的、生物的直觉;功利境界是指人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满足私欲的;道德境界是指自己的行为是利他的;天地境界也就是哲学境界,是指人自觉地超越了社会,为天地立新的意思。”人生境界表现在心理状态上,古人称之为胸襟或者叫格局;而如果表现在人的言谈举止或者行为上面则称为气象。一个人的格局、气象听起来好像很虚,其实是我们随时可以感觉得到的。冯友兰先生曾经这样形容过蔡元培先生的气象:“我在北京大学的时候没有听过蔡元培的讲话,也没有看见他和哪个学生有私人接触。他所以得到学生们的爱戴完全是人格的感召。道学家们讲究气象,譬如说周敦颐的气象如‘光风霁月’,又如为程颢写的《行状》,说程颢‘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宽而有致,和而不流……视其色,其持物也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其人也如时雨之润。胸怀洞然,彻视无间,测春蕴,则洪乎若沧溟之际,极其德,美言盖不足以形容’。这几句话对于蔡元培完全适用。这绝不是夸张。我第一次见到北京大学校长的时候,觉得满屋子都是这种气象。”也许大家觉得这些太抽象了,太文绉绉了。那么我给大家讲另外一个故事。周恩来是一个伟人,为什么讲是一个伟人……我看了很多回忆录,特别是基辛格回忆周恩来,他说:“我第一次见到周恩来的时候,我就感觉到我什么话都得跟他讲。”这就是气象……他现在到北京,经常要到周恩来故居和工作过的地方默默地站一会儿来回忆、来追悼,纪念这样一个伟人。我想这就是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作为一个教师、医生,我们不仅要注重学问,更重要的还是要拓宽胸襟,涵养气象。王选教授曾讲过:“什么叫好人呢?季羡林先生说,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的人就是好人。我把它修改一下,关心别人和关心自己一样的人就是好人。”我听了以后觉得我们的准则具体了很多很多。我想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实际上也很简单,就是诚信,就是正直。言必信,行必果。当然做到是不容易的,我们每个人要靠自律,要靠修养。    汤钏献:提高自己的软实力  医术是做医生的基础,而医德则是医生的灵魂。前者是硬实力,后者是软实力。医生是神圣的,因为服务的对象是“人”。所谓“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就是要对病人“极端”的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奖”同样有软硬之分,我这一生得过不少科技成果奖,这是“硬”的,但我却十分珍惜“软”的奖,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  回想我的第一篇论文,请我国外科重要奠基人沈克非教授改,结果几乎句句都错了,如科学论文不应用“大概”之词,或标点错了,等等。当时虽受不了,但他的严谨却使我终身受用,成为我指导研究生的榜样。没有严谨的学风,要在世界科技领域争占一席之地,将成为一句空话。  学术上的表达能力也是医学界个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实际上是个人软实力的综合表现,它是学术水平、思维深度、文化素养和表达技巧等的反映。我以为,学风是表达的灵魂,创新是表达的核心,重点是表达的关键,逻辑是表达的技巧,素养是表达的基础。“学风”应该是“严谨再严谨”“客观再客观”;“创新”的重要是不再重复;“重点”一般只能有1~3个真正的创新点或新发现,切忌面面俱到、自我拔高;逻辑性同样重要,过去说“三寸不烂之舌”,实际上包含着很强的逻辑性,即如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人家接受自己的见解;对比是表达的重要方法,自己的水平可以通过引用他人的结果来衬托,让听众自己得出结论;表达好坏还要靠过去文字、美学(含绘图、摄影等)、演说、信息(含电脑)等基本功的功底。写一点科普作品,对提高表达能力很有好处。  过去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小不忍则乱大谋”等,均反映一个人的胸怀。从振兴中华的大业看,只有团结千千万万的人共同奋斗才能实现;从当今的科技特征看,多数目标难以通过一个人来完成;从医学领域占一席之地看,也同样需要一班人的共同努力。我以为,“助人”是团结人的关键。不但要帮助上级,还要帮助同年资的人,更要帮助比自己年轻的……我的博士生每人都有1~2篇第一作者的SCI论文,我指导的一些年轻医生也有第一作者的部市级科技成果。我以为助人是医学界个人软实力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学术骨干所不可或缺的素质。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占有几个领域,要分工合作,各得其所,提倡平等竞争与互谅互让,个人发展还要服从全局。我主张有机会多看一些伟大的东西,如伟大的作品,如名山大川,以陶冶宽广的胸怀。有了振兴中华的大志,有了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就不会广大小事而耿耿于怀。我所以将“严谨进取,放眼世界”作为座右铭就是这个道理。  口碑也许可以理解成个人的“为人”,实际上也理解为个人软实力的总汇……我参加过各个层次的评奖和评选,深感口碑的重要。有的人学问很好,但一提出来人家总有意见,常常因此而评不上。软实力和硬实力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2005年4月,我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当选为美国外科学会的名誉院十,有125年历史的美国最权威的外科学会,在全球只选出67位名誉院士,我有幸和香港另一位教授成为来自我国的名誉院士。我本以为他们只重视硬实力,即医学上的成就与贡献,却没有想到他们也同样重视软实力。在介绍我的材料中说:“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今年不当了)、前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对他的国家的公共事业也作出卓越贡献。作为一位对其人民无私奉献并有很高学术造诣的学者,完全值得推荐为美国外科学会的名誉院士。”其实我深感无论硬实力和软实力,都远不及很多前辈那样强。希望大家重视软、硬实力的建设,两手都要硬,这是新历史时期所赋予的使命,我预祝年轻的医学界同道取得更大成功,为振兴中华作出更大贡献。

前言

  这本小书从策划、收集资料到筹备出版,已历时3年,曾读过初稿的医学专家、医生和记者、作家有20多人,因此而受到他们的喜爱、关心和支持,也得到他们的意见或感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澍寰教授、《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杜治政教授还特意为本书作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王一方先生、四川省作家协会蔡应律先生在百忙中审阅了书稿,对本书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冯珊女士对书稿的整理和打印做了很多工作。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特别感谢中南大学出版社对本书出版的关心和支持。  本书是一本文摘集编,在做文摘之前,尽管我们认真地、反复地通读了原文,摘录时也十分小心和谨慎,但限于本书的“境界”主旨,我们所做的摘录(包括我们拟的小标题)难免有许多不足、不准确,或不能反映原文中许多精彩的、更为深刻的内涵。我们谨向原文的作者致以深深的歉意,敬请给予批评和教正,并恳请鉴谅。  为郑重起见,本书的资料全部选自书籍和报纸杂志。大多数文章系医者的著述,约三分之一的文章系记者专访,摘录时也尽力注意到著作者原话原意的准确性。  这样一本小书,能汇集医学界100多位名医大家、专家学者或医生们精彩的思想、言语片段,这是一种探索。它不是“格言”集,但其内涵却胜过格言。我们的愿景就是请出这些医学文化中经典的、宝贵的东西,让其拂去尘埃,重新披挂,跃入当今变革纷繁、异彩纷呈的世俗社会,在医道的阵地上,擎起医学人文的大旗,拨开迷雾,引领前进的方向,给广大的医界同仁们加注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我们希望,通过这本小书一思想和精神的集结将会有巨大的力量,把大医们的境界带给医界更多的人,广为传播,永远照亮学医、为医者的心灵。有幸于此等功德之事,事前难以联系和征求各位原作者的意见,乞望海涵。本书出版之后,我们当努力联系和寄奉此书给每一位作者,虚心听取批评意见。由于有的作者地址不详,如未收到此书,请尽快来电来信联系。我们将永远铭记并感谢作者们的支持与帮助;同时向《健康报》编辑部同意我们摘编和使用相关文字资料的信任表示诚挚的谢意!

内容概要

秦泗河(右),山东五莲县人。我国著名矫形骨科专家,主任医师。30余年潜心研究小儿麻痹后遗症和脑性瘫痪的矫治,在下肢畸形矫正、残缺的修复与功能重建领域卓有建树。在医学人文方面也颇多佳作,出版有《秦泗河诗词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医生、医术与入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现任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矫形外科主任。
冯正中(左)。四川都江堰市人。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曾奉献给医生们《打开临床科研之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一书。与秦泗河因文相交、相识,时有切磋,成为挚友。今合作创编《医生的境界》一书,愉快地奉献给医界同仁们一束烂漫的报春花,一本汇聚了部分医生智慧之思的“医文观止”,一席丰盛精美的思维盛宴。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读《医生的境界》有感云出高峰气象万千——编者感言第一部分 风范  吴英恺:良医不易大家大业  张孝骞:无私奉献乐在其中  张孝骞:要临近病人的床  吴阶平:讲究艺术质朴无华  韩启德:拓宽胸襟涵养气象  汤钊猷:提高自己的软实力  施韦泽与白求恩:用生命去追求人生的“纯粹”  张圣道:必须有成熟的外科思维  程之范:遵奉“仁信”之道  张应天:纯粹的医生宗教般虔诚  范泉水:活出境界来  王国荃:人生选择决定人生境界  黄宛:出神入化  陈赛娟:排除干扰演绎人生  华益慰:坚守道德  陈海新:病人是我唯一的寄托与希望  严仁英等:大医情愫  黄翠芬等:忘我和无私  李梦桃:无欲留痕痕愈浓第二部分 修为  朱良春:名师出高徒  韩德民:以天下安康为己任 秦伯益:“止于至善”的人生目标 方圻:至今未达毕生以求 孔庆东:用佛眼看这个痛苦的人间 柯斌铮:更多的是帮助和安慰 李学旺:患者生命高于一切 易为民: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 刘照彦:好医生的爱是爱患者 马志中:道成者敬畏良知 王岩:手术台就是我的阵地 许景峰:执著于坚定的信念 葛均波:活出自己的颜色 李宏军:追求纯粹 王宁利:心到手到 景在平:心根不摇以神为定 徐衡之:勤于思考 王一方:要有菩萨样仁慈心肠 托马斯:“桂冠诗人医学家” 托马斯:视野广阔境界高渺 陈可冀、王一方:豁达、宽容与兼容 林延龄:医生的关键是人文修养 赵美娟:要有高品位的行为方式 赵美娟:寻找“实现高峰汇合的根基” 孙福川:医德智慧至善至圆 吴菁:道德修炼积德行善 刘虹:和谐通融觉醒觉悟 汪涛:广博深沉 黄枢:至简至易 秦伯益:广泛探索认准目标 赵铱民:儒将不谈兵 陈明斋:功力与学养的积淀 戴宗晴:人生的快乐是攀登 蒂恩利:要有仁爱与怀疑精神 于丹:生命就在你的手中第三部分 精诚第四部分 致远第五部分 无形第六部分 百家第七部分 永恒后记

编辑推荐

  《医生的境界》汇集了医学界100多位名医大家、专家学者或医生们精彩的思想、言语片段,展示了我国医学家和医生们在一定时期的医学成就和精神,反映了他们几十年医学人生、科学人生、职业人生的实践印迹、思维印迹与人文情怀。从中可以读见这个时代社会生活与医学发展的一些轨迹;可以读见医生们朴实无华的人生和文化价值的追求,以及医生们对医学科学的热爱和理解,更有他们对医学的忠诚和赞美;可以读见医生们平凡而纯粹的工作,他们的仁心、仁术以及爱病人,为病人追求真、善、美的情操与无私奉献。  阅读此书,可以从无数个视角,去读见那鲜活而又多彩的人性彰显与高尚人生的画面,饱览庐山——“医生境界”的真实面貌。

作者简介

《医生的境界》按风范、修为、精诚、致远、无形、百家、永恒七大部分摘录医界名医大家、专家学者、普通医生和记者有关对“境界”的感悟及论述的精彩片段。从中既彰显了医界名家的精湛医术和精诚医德,也展示出普通医生的奉献精神和崇高思想。书中每一位医生都是后学者的楷模,为当今彷徨的医界高扬起一面面鲜亮的旗帜。同时,书中还收集了科学界、文艺界名人和新闻出版界、教育界、企业界人士30余篇蕴含“境界”气象的精彩文章。全书内容广泛丰富,文字隽永流畅,富有情趣哲理,饱含仁爱深情,医学人文关怀的真、善、美尽显其中。因此,这不仅是一本医界的励志书,还是一本难得的“医文观止”。值得各级各科医生、医务人员和医学生阅读。

图书封面


 医生的境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拉拉老姐啦啦啦
  •     理想主义,但是真的是不错的一本书
  •     书中内容太泛化了,主题讲的很大,却没有很吸引我的地方。作者没有自己的观点。
  •     不太喜欢,太高层了
  •     本书摘录了很多医界名医大家、专家学者等对“境界”的感悟及论述的精彩片段。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年代,值得各级各科医生、医务人员和医学生阅读。但印刷质量没把好关,好几页重影的,但由于最近比较忙,就不换了,不影响整体阅读,望以后发货时注意验好质量
  •     作为一个内心有所渴望的人,书中的这些人正好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榜样,相对于书而言,我更注重的是书中人
  •     看看名医是怎么当的
  •     书信的罗列,缺乏主观评论
  •     我为什么买了这本书呢?奇怪。

    很多学医的人,都有很不错的艺术才情,比如罗大佑。还有很多人。

    但职业医生,都没有写字的本领了。他们的才华都用在了治病救人上。
  •     医学人文精神--希望出更多有关医学界的各种轶事,虽然,文章比较浅,反映的却如此深
  •     这本书对我触动挺大,也许是学医的吧,对于学医的人来说但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
  •     给刚开始学医的女儿买的,自己也读了。医生值得尊敬。
  •     我喜欢里面每一个人物,都是我的榜样。虽然我平凡,但只要想到以他们为榜样,都会有无穷的力量。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