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基础医学 > 中医史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
ISBN:9787544320849
作者:李经纬
页数:464页

内容概要

  李经纬教授,1929年7月16日生于陕西咸阳。1955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1976年组建医史文献研究室。1980年组建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任主任、所长。1982年,创办中国医史博物馆,先后任馆长、名誉馆长。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史杂志》总编辑。   主编、著有《中医名词术语选释》(1972)、《简明中医辞典》(1977)、《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史学》(1987)、《中医人物辞典》(1988)等等。   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成果(著作)奖、卫生部科研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奖、中华医学会奖、中华中医药学会奖、中国广州仲景中医药杰出成就奖、立夫医药著作奖(中国台湾)、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研究奖等近二十次。

书籍目录

作者简历绪言第一章 中医药起源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研究与猿人疾病卫生第二节 关于医药卫生起源的若干论点第三节 中国汉晋前学者论述中医起源第四节 中医起源讨论第二章 早期医疗实践与医巫论争第一节 农业发展促进医药进步第二节 医食同源与伊尹创制汤液第三节 甲骨文与殷商疾病观第四节 从《诗经》等文献看商周医药水平第五节 大傩与预防疫病第六节 巫术与巫医的活动第七节 医事管理与医学分科第八节 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第三章 经验积累与理论形成第一节 最早的中医学分科第二节 职业医师出现--医和、医缓与扁鹊第三节 划时代进步--医学战胜巫术第四节 中医学步入学术研究第五节 尸体防腐、保护技术第六节 中医理论高水平研究总结:《黄帝内经》诞生第四章 中医学术的整理提高第一节  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第二节 汉文帝为名医淳于意冤案平反、恢复名誉第三节 中医之师徒传承第四节 中医 第一部释疑解难之专著--《难经》第五节 针灸由民间到宫廷,再回到民间第六节 外科鼻祖--华佗第七节 医圣--张仲景第八节 杏林春暖与虎守杏林第九节 悬壶之禧与韩康卖药第十节 秦汉时期医事管理医官与医官犯罪第五章 医疗实践领域不断扩大第一节 弃戎从医,贡献卓著的葛洪第二节 重视切脉诊断的王叔和第三节 山中宰相--名医陶弘景第四节 竹林七贤--嵇康与《养生论》第五节 系统继承发扬针灸的皇甫谧第六节 药材炮制的祖师--雷救第七节 精巧的外科手术治疗技术第八节 医方汇集整理与陈延之《小品方》第九节 中国世医传统与徐之才八代名医第十节 梁武帝与医学家第十一节 南北朝设医馆与太医署第六章 医学集大成发展第一节 古老的医科大学与药用植物园第二节 唐太宗探视百岁名医甄权第三节 大学问家恭身《内经》整理研究第四节 第一部病因证候专著《诸病源候论》第五节 政府颁布的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第六节 医学文献整理大师王焘第七节 孙思邈与临床医学百科全书第八节 藏医学集大成巨著《四部医典》第九节 “仙”医蔺道人与《理伤续断方》第十节 法医学与《疑狱集》第十一节 繁荣的国内外医药交流第十二节 非医学书籍对外科手术的记载第十三节 统治阶级对医学家的迫害第七章 医学全面大发展第一节 访求医术优长者诏、访求医书诏第二节 宋太祖等关注的本草修定第三节 太宗诏征医方,编撰《太平圣惠方》第四节 宋仁宗创设“校正医书局”第五节 宋仁宗诏令翰林医官院考次针灸,创铸针灸铜人第六节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改革医学教育第七节 宋神宗在京城创办太医局卖药所第八节 宋徽宗创办“医学”与编撰医学著作第九节 解剖新知:《欧希范五脏图》与《存真图》第十节 疾病诊断水平提高第十一节 临床医学丰富多彩第十二节 大法官宋慈总结法医学成《洗冤集录》第十三节 科学家沈括、文学家苏轼与医学第十四节 藏医学的发展第八章 医学争鸣与少数民族医学融合第一节 契丹族医学第二节 回鹘族医学第三节 吐蕃医学第四节 女贞族医学第五节 党项族医学第六节 回回医学第七节 蒙古族医学第八节 金元时期的医学争鸣第九节 医学理论与临床各科第九章 中医学发展的革新倾向第一节 皇室关注本草学发展第二节 民间本草研究成果卓著第三节 朱犒与大型方书《普济方》第四节 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伟大创造第五节 吴又可《瘟疫论》与传染病理论革新第六节 临床内科学的发展第七节 外科学理论与技术革新成就第八节 妇儿科学之进展第九节 眼科、口齿科与耳鼻咽喉科成就第十节 针灸学之发展第十一节 医疗经验的宝库《名医类案》第十二节 中医经典整理与丛书全书编撰第十三节 医德与医林故事第十四节 医事管理与建庙祭祀先医第十五节 创建先医庙与祭祀历代医学家第十六节 中外医学交流第十章 医学发展促进科普与发展中的思想阻力第一节 医事管理的经验与教训第二节 传染病学派林立与理论创新第三节 康熙推广人痘接种预防天花获重大成就第四节 乾隆御纂医学教科书《医宗金鉴》第五节 内科学发展与学派争鸣第六节 外科学发展趋于保守第七节 正骨科学技术丰富多彩第八节 外治法宝库更趋充盈第九节 妇儿科的经验积累和推广第十节 五官科医疗技术的发展第十一节 针灸学发展与道光帝废除针灸第十二节 王清任慧目恭身人体解剖第十三节 发展与普及的医方、本草进展第十四节 医学普及与文献整理第十五节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医学第十六节 医家  第一要义--养生保健第十七节 医学革新的思想阻力第十八节 西医学传入与影响第十一章 20世纪中医学发展历程第一节 20世纪前50年中国医学文化思潮第二节 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第三节 中西医汇通学派评估第四节 毛泽东关注中医中药第五节 中医工作的巨大胜利第六节 中医发展融入西医学理问题第七节 中西医结合科研模式第八节 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不是梦想附录一 作者与海外的医史学术交流附录二 中医学要事年表跋

编辑推荐

  本书是略于西医传人与发展的中国医学通史,是一部中医学发展史。本书首先重视医学内史研究,其次或涉外史问题。着重论述各个历史时期的继承性发展,注重对创新发明事例的记述。关于章节内容,总体作通史体例,每章则大体上以断代论述,其节其目,尽可能以专科、疾病、人物、文献、轶文故事等内容述评。为使读者易读、易解,本书力求章节题目能够反映医学发展的时代特点,结合中国朝代与公元纪年的方法,分为绪论、中医起源、早期医疗与医巫论争(夏商周时期)、中医经验积累与理论形成(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术整理提高(秦汉时期)、医疗实践领域不断扩大(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发展特点集大成(隋唐时期)、医学的全面发展(两宋时期)、少数民族医学融合与医学争鸣(辽、夏、金、元时期)、中医学发展呈现革新趋势(明代)、医学普及进步与思想阻力(清代)、20世纪中医发展历程,共11章,117节,书后还附录大事年表等,旨在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与评介。

作者简介

中国医药文明,是5000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史》是一部中国医学通史,但由于有意简化西医传入与发展内容,故称。但中医学的发展是难以摆脱西医之影响的,所以,本书虽以《中医史》为名,突出反映中国的中医历史,然而在论述中除了坚持中医的主体性外,却不蓄意掩盖西医之影响,也不故意回避中西医之间紧密相关的内容,旨在唤起人们注意引入现代科学、现代医学为中医所用。
这或许就是作者撰著《中医史》之方法、目的与意义之所在……

图书封面


 中医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网络与书编辑部出过一本《健康的时尚》,里面提到过解放后,中医在两岸不同的发展。在大陆,毛提出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战略,并找了当时很多厉害的西医医生,让老中医给他们集中上课,教他们中医是怎么看病的。而之后很多中西医的成果,也大多是这些人搞出来的。而现在的中西医专业,是五年制。往往既没学精中医,又没把西医学好。就像马跟驴交配的产物——骡子,因为是违反大自然规律的,所以没有繁殖能力。说回这本书,感觉像学中医的教材,比较理论。9.4.4晚写于外公家
  •     时下关于中医的讨论相当热烈,参与者各执一词,针锋相对,但很多观点并无坚实的立论基础,不过是建立在对中医的臆测和想象上。可是,如果没有对中医产生、发展的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则高谈阔论中就难免硬伤和常识性错误,且极易流于空疏和意气之争。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中医史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它能破除盲目自信的狭隘或妄自菲薄的虚无。《中医史》的出版可谓正得其时。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举凡名医名著、医方医药、医林故事、医事管理、医学交流、内科外科、针灸养生,都予以详细介绍和客观评价,可以说对数千年的中医发展作了全景式的扫描。作者李经纬教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后创办中国医史博物馆,并先后任馆长、名誉馆长。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史杂志》总编辑,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医史研究专家。作者在充分收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于古代医学人物、事件、制度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更可称道的是,作者始终以开放的态度来看待中西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并努力唤起人们注意引入现代科学、现代医学为中医所用。《中医史》着重论述各个历史时期的继承性发展,注重对创新发明事例的记述。全书总体做通史体列,每章则大体上以断代论述。为使读者易读、易解,各章题目力求反映医学发展的时代特点,具体分为绪言、中医药起源、早期医疗实践与医巫论争(夏商周时期)、经验积累与理论形成(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术的整理提高(秦汉时期)、医疗实践领域不断扩大(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集大成发展(隋唐时期)、医学全面大发展(两宋时期)、医学争鸣与少数民族医学融合(辽、夏、金、元时期)、中医学发展的革新倾向(明代)、医学发展促进科普与发展中的思想阻力(清代)、20世纪中医学发展历程,共11章,117节。 中医从萌芽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而不断完善和体系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对疾病的认识逐渐由鬼神观念走向客观的探索,医学开始摆脱巫术的影响而获得自主。从扁鹊的“六不治”思想,到《黄帝内经》,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医学家的理性思考和科学精神。《黄帝内经》把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引进医学领域,用以解释和论述人体的生理、解剖、病理和诊断治疗原则,标志着中医理论划时代的进步。数千年来,一代代医药学家不懈地推进着中医的发展,一部部医药学经典传承着深厚的中医文化: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孙思邈《千金方》,宋慈《洗冤集录》,李时珍《本草纲目》,等等,数不胜数。读《中医史》,你不得不惊叹于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和我们先人的聪明才智。中医对于医学家的道德修养,也一向非常重视。三国时期,医学家董奉对病人给予的报酬概不接受,但凡被治愈者都要在董奉的房前屋后种下杏树,久而久之,杏树成林,望之如仙境。于是,“杏林春暖”就成为比喻和表彰医生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的美好词汇,并一直流传至今。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以《大医精诚》为题,要求医生为病人诊病时,“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对于危重病人,他要求医生不可“自虑吉凶”,需要出诊时“不论昼夜寒暑,饥渴疲劳”,都要“一心赴救”。孙氏的医学道德思想千载之下也丝毫不失其光辉。古代中医的辉煌成就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典籍甚至被翻译介绍到欧洲地区,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到了近代,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医在此历史巨变的“大势”下进步停滞,惨淡经营。五四运动以来,在反传统的潮流中中医更是屡遭抨击,以至于难以为继。面对西医的挑战,如何自我更新以获得生存和延续就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转机发生在1949年,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使中医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那以后,中医自觉地探求继承创新的路子,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中医百年来的命运沉浮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换过程中的复杂纠结,反映了中国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层心理和文化困境。两千多年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以其丰富的内涵、完整的体系一直吸引着人们去不断学习、研究,其迥异于西医的治疗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中医是独特的,但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可以描述并能予以合理解释,任何把它神秘化的做法都有悖于科学精神,非常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和进步。在中医药历史上,科学与迷信互见,糟粕和精华共存,与西医的相遇和对话使得中医在中西参照中对自身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审视,从而可能获得新的突破。围绕中医展开的争论还会继续,但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民族自信心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可能以冷静、平和的态度对传统进行严肃、理性的反思,这将有助于人们对中医有更多更深入的认识,有助于中医的现代化。毫无疑问,包括《中医史》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中医著作的出版就昭示了一个令人乐观的前景。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好书一本。虽然不热门。
  •       
      时下关于中医的讨论相当热烈,参与者各执一词,针锋相对,但很多观点并无坚实的立论基础,不过是建立在对中医的臆测和想象上。可是,如果没有对中医产生、发展的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则高谈阔论中就难免硬伤和常识性错误,且极易流于空疏和意气之争。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中医史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它能破除盲目自信的狭隘或妄自菲薄的虚无。
      《中医史》的出版可谓正得其时。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举凡名医名著、医方医药、医林故事、医事管理、医学交流、内科外科、针灸养生,都予以详细介绍和客观评价,可以说对数千年的中医发展作了全景式的扫描。作者李经纬教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后创办中国医史博物馆,并先后任馆长、名誉馆长。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史杂志》总编辑,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医史研究专家。作者在充分收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于古代医学人物、事件、制度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更可称道的是,作者始终以开放的态度来看待中西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并努力唤起人们注意引入现代科学、现代医学为中医所用。
       《中医史》着重论述各个历史时期的继承性发展,注重对创新发明事例的记述。全书总体做通史体列,每章则大体上以断代论述。为使读者易读、易解,各章题目力求反映医学发展的时代特点,具体分为绪言、中医药起源、早期医疗实践与医巫论争(夏商周时期)、经验积累与理论形成(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术的整理提高(秦汉时期)、医疗实践领域不断扩大(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集大成发展(隋唐时期)、医学全面大发展(两宋时期)、医学争鸣与少数民族医学融合(辽、夏、金、元时期)、中医学发展的革新倾向(明代)、医学发展促进科普与发展中的思想阻力(清代)、20世纪中医学发展历程,共11章,117节。
      中医从萌芽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而不断完善和体系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对疾病的认识逐渐由鬼神观念走向客观的探索,医学开始摆脱巫术的影响而获得自主。从扁鹊的“六不治”思想,到《黄帝内经》,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医学家的理性思考和科学精神。《黄帝内经》把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引进医学领域,用以解释和论述人体的生理、解剖、病理和诊断治疗原则,标志着中医理论划时代的进步。数千年来,一代代医药学家不懈地推进着中医的发展,一部部医药学经典传承着深厚的中医文化: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孙思邈《千金方》,宋慈《洗冤集录》,李时珍《本草纲目》,等等,数不胜数。读《中医史》,你不得不惊叹于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和我们先人的聪明才智。中医对于医学家的道德修养,也一向非常重视。三国时期,医学家董奉对病人给予的报酬概不接受,但凡被治愈者都要在董奉的房前屋后种下杏树,久而久之,杏树成林,望之如仙境。于是,“杏林春暖”就成为比喻和表彰医生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的美好词汇,并一直流传至今。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以《大医精诚》为题,要求医生为病人诊病时,“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对于危重病人,他要求医生不可“自虑吉凶”,需要出诊时“不论昼夜寒暑,饥渴疲劳”,都要“一心赴救”。孙氏的医学道德思想千载之下也丝毫不失其光辉。古代中医的辉煌成就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典籍甚至被翻译介绍到欧洲地区,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到了近代,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医在此历史巨变的“大势”下进步停滞,惨淡经营。五四运动以来,在反传统的潮流中中医更是屡遭抨击,以至于难以为继。面对西医的挑战,如何自我更新以获得生存和延续就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转机发生在1949年,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使中医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那以后,中医自觉地探求继承创新的路子,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中医百年来的命运沉浮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换过程中的复杂纠结,反映了中国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层心理和文化困境。
      两千多年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以其丰富的内涵、完整的体系一直吸引着人们去不断学习、研究,其迥异于西医的治疗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中医是独特的,但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可以描述并能予以合理解释,任何把它神秘化的做法都有悖于科学精神,非常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和进步。在中医药历史上,科学与迷信互见,糟粕和精华共存,与西医的相遇和对话使得中医在中西参照中对自身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审视,从而可能获得新的突破。围绕中医展开的争论还会继续,但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民族自信心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可能以冷静、平和的态度对传统进行严肃、理性的反思,这将有助于人们对中医有更多更深入的认识,有助于中医的现代化。毫无疑问,包括《中医史》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中医著作的出版就昭示了一个令人乐观的前景。
      
  •       网络与书编辑部出过一本《健康的时尚》,里面提到过解放后,中医在两岸不同的发展。在大陆,毛提出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战略,并找了当时很多厉害的西医医生,让老中医给他们集中上课,教他们中医是怎么看病的。而之后很多中西医的成果,也大多是这些人搞出来的。
      
      而现在的中西医专业,是五年制。往往既没学精中医,又没把西医学好。就像马跟驴交配的产物——骡子,因为是违反大自然规律的,所以没有繁殖能力。
      
      说回这本书,感觉像学中医的教材,比较理论。
      
      9.4.4晚写于外公家
  •     非严谨的历史学著作。当通俗读物还行。
  •     为嘛又没有参考文献-_-#
  •     “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
  •     这最多只能叫,中医的故事。
  •     小样荐购 图文五楼 站着看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